第62章
这下陈星更摸不着头脑了,她等了等,也不见有任何的补充,她好像也找不到拒绝的空间。
因为她去过谢青黎的住处,礼尚往来,现在她要来“参观”自己的住处,自己应该欢迎才是。
可陈星起身,环顾了一下四周,她的小一房一厅,墙上是古早式样的半墙瓷砖,地上也是灰白的地砖,厨房很小,租的时候什么措施都没有,厨房与卫生间只有一墙之隔……
这么简陋的住处,怎么让谢青黎过来呢?
上一次见面,她受邀去了谢青黎住的酒店式公寓,她住的房间亮堂通透,酒店的中央空调将屋内温度凉爽不带任何的暑气,高楼有大面积的落地窗,往外看去车水马龙绿树成荫,仿佛和这座豪华年轻的城市连通了心脏,达到了共振。
这样的工作才叫事业啊,她自己只是在打一份满足温饱的工而已。
“这里没办法做饭,窗户也是不能打开的。”谢青黎说。
“不用打扫卫生吧?衣服什么都可以叫人来洗和烘干?”陈星发出没见过世面的感慨。
谢青黎笑了下:“是啊,公司安排我们在这里,就是压榨我们。”
陈星想,自己平常工作,也没什么时间做家务,一周下来,家里乱得跟猪窝没什么两样,所以通常休息日就是打扫卫生日。
她深深叹息,人和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是不是不方便啊?”
许是她很久没有回复,谢青黎发来疑问。
陈星咬咬牙,破罐破摔,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她快速敲着九宫格:“没有,就是家里现在比较乱,我得收拾收拾,要不你后天来?有空吗?”
谢青黎很快回:“……好啊,我下班就过去。”
这么拼?
陈星咬咬牙,索性道:“那你下班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然后过来吃饭?”
谢青黎秒回:“你还会做饭?”
瞧不起谁呀!陈星:“……只会做几道快手菜,能做熟,能吃。”
谢青黎发来一个“哈哈哈”的笑脸,说:“那我好期待啊!”
期待什么呀!
陈星鼓鼓脸颊,忍不住也笑了下。
隔天,她花了些时间整理以及打扫,还出去买了花。“糊一把”花店老板娘边修剪三角梅边跟她说:“那些玫瑰都是早上云南过来的,新鲜好看还便宜。”
她的目光从红色的掠过,挑了好看的橙色的多头玫瑰,还买了一大把洋甘菊,老板娘接过来,又送了她两棵喷泉草,用牛皮纸包好,接过来的瞬间,陈星的心情也飞扬了起来。
她问谢青黎想吃什么菜。
谢青黎:“还能点菜吗?”
陈星:“你可以说说看,我不一定会做。”
谢青黎:“笑,我不挑食,我一直都是在外面吃饭,要不就点外卖,你做什么家常菜我都会喜欢吃的。”
家常菜。
陈星咀嚼着这几个字。
隔天早上,她八点半到了最近的一个菜市场,买了些新鲜的食物,走回来时,金色的太阳洒在她的背上,一点都不炎热,反而有股暖暖的感觉,前面有两个上了点年龄的女人拖着拖车在前面走着,从她们的交谈里可以得知她们是奶奶或者姥姥的身份,拖车塞得满满的,都是新鲜的菜肉鱼。
家常菜。
陈星小声在内心*念着这三个字。
如果上班或上学的人回到家,可以吃到为他们精心准备饭菜的人是幸福的,原来替在意的人准备饭菜的心情也是同样的幸福,甚至从出门开始,不,从前一晚就觉得开心了。
她在菜市场还买了葱油饼,准备当自己的午餐,晚餐她要精心准备,实在没有精力分给中午那并不重要的一顿了。
她吃着葱油饼,在花瓶下给谢青黎发消息:“如果你快到了你告诉我,我去接你。”
“好的,我准备早一点走。”
“可以早退吗?”
“哈哈可以的。”
“那也行,毕竟从你那里过来也要差不多一个小时呢。”
“我在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生活久了,经常没有意识到鹏城有多么大。”
“是很大的,关外去到市内实在太远了。”
这条消息发过去,谢青黎很久都没有回,陈星以为她去忙了,也不在意,吃完饼,收拾好的时候。本来还有阳光的窗户忽然阴了下来。
她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原来今天晚一点的时间会有雨。
她赶紧给谢青黎发消息:“今天好像会下雨,你记得带伞哦。”想了想,又补充打字,“如果带起来麻烦也没事,我会在地铁站接你的。”
哦,这个她已经说过了。
“好的,我知道了。我刚才在想,一直都是你过来找我,你辛苦了。”
辛苦,什么话呀,什么意思呀。
“没有啦,那是因为我住在关外啊,市里好玩的地方多,所以我才过去的嘛。”
“嗯。所以我在想,我也要跑一跑,坐一坐你坐过的地铁线。”
陈星怔怔地望着这一行字,眨了眨眼,又细细地读了一遍,仿佛自己不认识汉字,太奇怪了,明明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也没用什么动人的词语,却有这么大的力量。
她用一只手抱住另外一只手,两只手都在微微颤抖,有一种过电的感觉。
第55章 相处(五)
谢青黎提前十五分钟下班,五点就坐上了地铁。这时候下班高峰期还没完全到来,车厢里已经有不少的人。
粤省的大部分时间的气候虽然和新加坡相似,可生活的氛围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办公氛围,她在新加坡习惯了到点就下班,加班也会在自己的家里,而国内这边加班的氛围太卷,还有所谓的团建活动,她到现在还是不适应。
她坐上地铁后,发了一条微信给陈星。
“好的,到站你从c出口出来,然后我在那里等你。”
谢青黎微笑地回了ok之后,发现有个空位,坐了下来,打开邮箱,查起了邮件。坐了一会,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多。她收起了手机,查看了下站台,还有十个站。
“市内的公园多,风景好,各种文化设施多,甚至路面都比市外干净,可是,市内生活的成本太高了,”
陈星跟她这么说,“有些人是“市内工作关外居住”,所以那几条关外的地铁线人总是很多很多的,有时候连位置都没有的。”
地铁门开开关关,上来了一个背着大包的女生。谢青黎扫了她一眼,立刻跟她眼神示意,随即站了起来。
女生了然地过来,托了托肚子,放慢动作坐了下来。
行驶中的地铁时停时动,谢青黎和女生某个瞬间眼神接触,两人淡淡地微笑示意,女生静静地坐着,手掌很自然地贴着腹部,脸上有一股平静的光芒。
谢青黎多看了她两眼,目光从她的腹部掠过,这个时候避免不了地想到了她的妈妈。
确定换工作后,她特意回了一趟回家。
从未在那个时间点去过,林语晴很意外。
家里只有她们两个,不在家的tracy也没法出来打圆场。经历过之前住院的经历,她和林语晴的隔阂似乎变得薄弱了,可仍然有一股尴尬的氛围。
谢青黎跟她说以后会在国内工作了,跟她说了鹏城这座城市的情况,包络位置,气候,饮食等等。林语晴听得很认真,也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她住在哪里,一日三餐怎么解决,假日会不会回新加坡之类。
她一一回答后,林语晴静了片刻又说:“那假期还是回来看看吧。”她站了起来,“那今晚在这里吃饭”""
“”嗯,好。”
林语晴朝前走了两步,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她,犹豫的神色褪去,她回过头说,“……青黎,我很为你高兴。”
她的神情温柔,眼里漾着的是骄傲的色彩,谢青黎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她很少搭这么长时间的地铁,也极少体验过这么多的思想联想,挺细碎的,她很难表达出来,陈星就不同了。
她一直站到了目的地,广播报到那个站的时候,从车厢里的玻璃倒映出自己的脸,眉眼上写着笑意,洋溢出期待的神采。
她下了站,打量着这个站点——这里是陈星每次来见她的起点站。每次她从家里走出来,踩着她的平底鞋,或者两三厘米的凉鞋走进这个站,挎着包,她一定是会提前把地铁卡捏在手心,她就是这么未雨绸缪求稳的性子,她刷卡,站在安全门外等地铁来。
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会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期待吗?
谢青黎走着想着,忽然间听到了有人在叫她。
她循声望去,在人群里锁定了一张脸——那个瞬间——热闹的地铁站像无声电影的空镜一样安静——陈星正在笑着朝她挥挥手。
她穿的大大的浅蓝色t,短裤下一双长腿又直又白,踩着一双拖鞋,小臂挂着一把花朵伞。
谢青黎微怔,听见胸腔猛地震动了两声,她展开笑意走过去:“你时间把握得好准。”
因为她去过谢青黎的住处,礼尚往来,现在她要来“参观”自己的住处,自己应该欢迎才是。
可陈星起身,环顾了一下四周,她的小一房一厅,墙上是古早式样的半墙瓷砖,地上也是灰白的地砖,厨房很小,租的时候什么措施都没有,厨房与卫生间只有一墙之隔……
这么简陋的住处,怎么让谢青黎过来呢?
上一次见面,她受邀去了谢青黎住的酒店式公寓,她住的房间亮堂通透,酒店的中央空调将屋内温度凉爽不带任何的暑气,高楼有大面积的落地窗,往外看去车水马龙绿树成荫,仿佛和这座豪华年轻的城市连通了心脏,达到了共振。
这样的工作才叫事业啊,她自己只是在打一份满足温饱的工而已。
“这里没办法做饭,窗户也是不能打开的。”谢青黎说。
“不用打扫卫生吧?衣服什么都可以叫人来洗和烘干?”陈星发出没见过世面的感慨。
谢青黎笑了下:“是啊,公司安排我们在这里,就是压榨我们。”
陈星想,自己平常工作,也没什么时间做家务,一周下来,家里乱得跟猪窝没什么两样,所以通常休息日就是打扫卫生日。
她深深叹息,人和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是不是不方便啊?”
许是她很久没有回复,谢青黎发来疑问。
陈星咬咬牙,破罐破摔,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她快速敲着九宫格:“没有,就是家里现在比较乱,我得收拾收拾,要不你后天来?有空吗?”
谢青黎很快回:“……好啊,我下班就过去。”
这么拼?
陈星咬咬牙,索性道:“那你下班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然后过来吃饭?”
谢青黎秒回:“你还会做饭?”
瞧不起谁呀!陈星:“……只会做几道快手菜,能做熟,能吃。”
谢青黎发来一个“哈哈哈”的笑脸,说:“那我好期待啊!”
期待什么呀!
陈星鼓鼓脸颊,忍不住也笑了下。
隔天,她花了些时间整理以及打扫,还出去买了花。“糊一把”花店老板娘边修剪三角梅边跟她说:“那些玫瑰都是早上云南过来的,新鲜好看还便宜。”
她的目光从红色的掠过,挑了好看的橙色的多头玫瑰,还买了一大把洋甘菊,老板娘接过来,又送了她两棵喷泉草,用牛皮纸包好,接过来的瞬间,陈星的心情也飞扬了起来。
她问谢青黎想吃什么菜。
谢青黎:“还能点菜吗?”
陈星:“你可以说说看,我不一定会做。”
谢青黎:“笑,我不挑食,我一直都是在外面吃饭,要不就点外卖,你做什么家常菜我都会喜欢吃的。”
家常菜。
陈星咀嚼着这几个字。
隔天早上,她八点半到了最近的一个菜市场,买了些新鲜的食物,走回来时,金色的太阳洒在她的背上,一点都不炎热,反而有股暖暖的感觉,前面有两个上了点年龄的女人拖着拖车在前面走着,从她们的交谈里可以得知她们是奶奶或者姥姥的身份,拖车塞得满满的,都是新鲜的菜肉鱼。
家常菜。
陈星小声在内心*念着这三个字。
如果上班或上学的人回到家,可以吃到为他们精心准备饭菜的人是幸福的,原来替在意的人准备饭菜的心情也是同样的幸福,甚至从出门开始,不,从前一晚就觉得开心了。
她在菜市场还买了葱油饼,准备当自己的午餐,晚餐她要精心准备,实在没有精力分给中午那并不重要的一顿了。
她吃着葱油饼,在花瓶下给谢青黎发消息:“如果你快到了你告诉我,我去接你。”
“好的,我准备早一点走。”
“可以早退吗?”
“哈哈可以的。”
“那也行,毕竟从你那里过来也要差不多一个小时呢。”
“我在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生活久了,经常没有意识到鹏城有多么大。”
“是很大的,关外去到市内实在太远了。”
这条消息发过去,谢青黎很久都没有回,陈星以为她去忙了,也不在意,吃完饼,收拾好的时候。本来还有阳光的窗户忽然阴了下来。
她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原来今天晚一点的时间会有雨。
她赶紧给谢青黎发消息:“今天好像会下雨,你记得带伞哦。”想了想,又补充打字,“如果带起来麻烦也没事,我会在地铁站接你的。”
哦,这个她已经说过了。
“好的,我知道了。我刚才在想,一直都是你过来找我,你辛苦了。”
辛苦,什么话呀,什么意思呀。
“没有啦,那是因为我住在关外啊,市里好玩的地方多,所以我才过去的嘛。”
“嗯。所以我在想,我也要跑一跑,坐一坐你坐过的地铁线。”
陈星怔怔地望着这一行字,眨了眨眼,又细细地读了一遍,仿佛自己不认识汉字,太奇怪了,明明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也没用什么动人的词语,却有这么大的力量。
她用一只手抱住另外一只手,两只手都在微微颤抖,有一种过电的感觉。
第55章 相处(五)
谢青黎提前十五分钟下班,五点就坐上了地铁。这时候下班高峰期还没完全到来,车厢里已经有不少的人。
粤省的大部分时间的气候虽然和新加坡相似,可生活的氛围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办公氛围,她在新加坡习惯了到点就下班,加班也会在自己的家里,而国内这边加班的氛围太卷,还有所谓的团建活动,她到现在还是不适应。
她坐上地铁后,发了一条微信给陈星。
“好的,到站你从c出口出来,然后我在那里等你。”
谢青黎微笑地回了ok之后,发现有个空位,坐了下来,打开邮箱,查起了邮件。坐了一会,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多。她收起了手机,查看了下站台,还有十个站。
“市内的公园多,风景好,各种文化设施多,甚至路面都比市外干净,可是,市内生活的成本太高了,”
陈星跟她这么说,“有些人是“市内工作关外居住”,所以那几条关外的地铁线人总是很多很多的,有时候连位置都没有的。”
地铁门开开关关,上来了一个背着大包的女生。谢青黎扫了她一眼,立刻跟她眼神示意,随即站了起来。
女生了然地过来,托了托肚子,放慢动作坐了下来。
行驶中的地铁时停时动,谢青黎和女生某个瞬间眼神接触,两人淡淡地微笑示意,女生静静地坐着,手掌很自然地贴着腹部,脸上有一股平静的光芒。
谢青黎多看了她两眼,目光从她的腹部掠过,这个时候避免不了地想到了她的妈妈。
确定换工作后,她特意回了一趟回家。
从未在那个时间点去过,林语晴很意外。
家里只有她们两个,不在家的tracy也没法出来打圆场。经历过之前住院的经历,她和林语晴的隔阂似乎变得薄弱了,可仍然有一股尴尬的氛围。
谢青黎跟她说以后会在国内工作了,跟她说了鹏城这座城市的情况,包络位置,气候,饮食等等。林语晴听得很认真,也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她住在哪里,一日三餐怎么解决,假日会不会回新加坡之类。
她一一回答后,林语晴静了片刻又说:“那假期还是回来看看吧。”她站了起来,“那今晚在这里吃饭”""
“”嗯,好。”
林语晴朝前走了两步,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她,犹豫的神色褪去,她回过头说,“……青黎,我很为你高兴。”
她的神情温柔,眼里漾着的是骄傲的色彩,谢青黎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她很少搭这么长时间的地铁,也极少体验过这么多的思想联想,挺细碎的,她很难表达出来,陈星就不同了。
她一直站到了目的地,广播报到那个站的时候,从车厢里的玻璃倒映出自己的脸,眉眼上写着笑意,洋溢出期待的神采。
她下了站,打量着这个站点——这里是陈星每次来见她的起点站。每次她从家里走出来,踩着她的平底鞋,或者两三厘米的凉鞋走进这个站,挎着包,她一定是会提前把地铁卡捏在手心,她就是这么未雨绸缪求稳的性子,她刷卡,站在安全门外等地铁来。
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会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期待吗?
谢青黎走着想着,忽然间听到了有人在叫她。
她循声望去,在人群里锁定了一张脸——那个瞬间——热闹的地铁站像无声电影的空镜一样安静——陈星正在笑着朝她挥挥手。
她穿的大大的浅蓝色t,短裤下一双长腿又直又白,踩着一双拖鞋,小臂挂着一把花朵伞。
谢青黎微怔,听见胸腔猛地震动了两声,她展开笑意走过去:“你时间把握得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