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可能她只是一时想不开,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离开。
有缘的话,说不定以后还会再见。
贺长夏拉着行李箱走进电梯,按下站台层。
*
陈寻雁没有马上回家。
她不是头一回在这个点起来,但却是头一回在这个点送人离开。
这是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再见机会的道别,她应该多说几句的,或者应该像贺长夏一样抱抱她,可是她什么也说不出来。
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活该。
可是她有什么理由让她留下?
路过的一个小公园里有不少人在晨练,她在花坛边上找了个位置坐下,默默观察着这些人的动作、神情。
她写小说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常到外面,这样找灵感。
早餐店里包子新鲜出炉的味道飘到她鼻尖,她昨天几乎没怎么吃东西,但此刻也不饿。反而忍不住想,也不知道贺长夏有没有备点吃的。
空着肚子赶路是会难受的。
她在公园里一直坐到晨光穿过树梢照耀到自己脸上的时候才离开。
头顶的树叶绿得发亮,阳光照得她头晕眼花。
她半梦半醒一般往家里走,踏在楼梯上的时候忍不住想,贺长夏真的来过吗?会不会这只是她的一场梦?
又或者,只是她濒死前的一场幻想?
她反手去推门,没推开,从口袋里翻出钥匙。
客厅又是灰蒙蒙的,贺长夏走得早,估计没来得及拉开窗帘。小圆桌上的多头玫瑰已经开始有点枯败的迹象,夏天太热了,鲜花也放不住。
她提起花瓶来到厨房,换了新的水,摆回原位。
本想着直接回房间,她却又转了个步子,打开冰箱。
那两盘菜还好端端的躺在里面,盖着一层昨晚她亲手贴的保鲜膜。
她不知怎么了,端出两盘菜,放到灶台上,也没挪地方,顺手拿了双筷子,掀开保鲜膜,就这样站在灶台边吃起了饭。
菜是冷的,她也没去热。
在料汁里泡了一晚的莴笋叶已经不再爽脆,陈寻雁嚼着嚼着,突然想起和贺长夏的第一顿饭。
她是第三个给自己做莴笋叶吃的人。
第一个是奶奶,第二个是自己,第三个是她。
昨晚本该是她们的最后一顿饭,但是她却没有选择出来。
她也搞不懂自己的想法,好像不吃这顿饭,就不用送她离开一样。
她本来就只是短暂路过,在这里歇歇脚就要继续往前。
她才十八岁,刚出了高考成绩,还要去上大学,还有大好的未来,不会陪她困死这个小房子里。
她站在灶台边,吃完了这顿最后的晚餐。
兜里的手机响了响,是贺长夏的消息。
“我到机场啦姐姐,我会想你的。”
她盯着她的头像看了半天,点开才发现,是那天在森林公园的落日飞椅上,她给她拍的那张。
原来这场短暂的相遇和分离都不是做梦。
她不是没有预想过分离。
只是告别,来得比她预想的,要早一些。
水无定。花有尽。会相逢。
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
第35章 十五岁之后,我们都是自己找活路。
贺长夏隔着老远就看见了自己的父母,兴奋的冲她们挥了挥手。
王华黎笑容满脸,迎上来问她饿不饿。
“有没有吃早饭?”
“吃了点零食,现在还不饿。”
“那我们回了家再吃饭。”
“好。”
父亲一如既往的沉默,接过她手中的行李。
回去的路上,一家三口都没怎么说话,贺长夏坐在后排,紧紧握着妈妈的手。
她还不知道父母博弈的结果是如何。
但人有时候会在某些特殊时刻有奇怪的预感。
就比如她当时刚出考场的时候。
饭是在家里的饭店吃的。
店里帮忙的几个叔叔阿姨都知道她出了成绩,并且考得还不错,纷纷围上来恭喜她。
她一边笑着谢过,一边忍不住偷瞄妈妈。看见妈妈脸上的笑容,才觉得安心不少。
吃饭时妈妈一个劲给她夹菜,时不时问起她在s市玩得如何。
“还可以,那个姐姐人挺好的,就是回来得有点着急,还有几个地方没去成。”
“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你的生日宴妈妈打算就和谢师宴一起办了,你觉得是在店里还是去外面?”
“就在店里办吧,不用请太多人。”
她觉得自己虽然没考砸,但也不是考得特别好,没必要太兴师动众。
“好,那就在店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是肯定要来的,你的老师、同学,你要想好请谁来,想好之后,告诉妈妈,妈妈去给她们打电话。”
说到这个,贺长夏脑海中想起的第一个人就是陈寻雁。毕竟出成绩的时候,是她陪着她。出成绩之后,她第一个拥抱她。
可是现在她们隔了那么远。
“生日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妈妈又问。
贺长夏往嘴里扒了口饭,用余光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最终沉默摇摇头。
她确实有想要的,但那样过于难为妈妈。
吃完饭以后,妈妈开车载着她回了家,爸爸留在店里。
回到家里,看着熟悉的布局和摆设,贺长夏一路憋了许久的眼泪突然就忍不住了。
她猛地伸手抱住了妈妈,问出自己藏在心里许久的问题。
“妈妈,你和爸爸真的要离婚吗?”
你和爸爸离婚了,那我怎么办呢?
王华黎温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却给了贺长夏当头一棒,“长夏,这是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事情,妈妈不想和爸爸继续生活在一起,但妈妈依然是你的妈妈。”
贺长夏想不明白,“可是你和爸爸不是一直好好的吗?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离婚呢?”
听到问题的母亲先是沉默,而后悠悠叹了口气,“并不好。对不起长夏,这是大人间的问题,却让你也跟着难受。”
贺长夏想起和钟琳的对话,有点艰难地问出这个问题。
“妈妈,是不是爸爸在外面,有人了?”
“你这是听谁说的?”王华黎的眼睛里闪过惊诧,虽然她决定要离婚,但是并不打算给对方泼脏水。“没有的事长夏,爸爸妈妈之间没有第三者,也怪不到其他人身上,以后不管谁跟你说这种话,都不要信。”
贺长夏抬起朦胧泪眼望着母亲,眼睛里带着一点哀伤和一点希冀,“妈妈,那我怎么办呢?”
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王华黎心疼地看着她,决定将话说得更明白些。
“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店留给他,钱我拿走,妈妈打算去外地找以前的一个朋友,一块做点小生意。等你的谢师宴,妈妈就差不多是时候要走了。”
那就不剩几天了。
这是已经商量好的结果,贺长夏知道,这是通知。
而话外之意就是,她跟着爸爸。
贺长夏如闻噩耗。
在s市那些天,她暂时忘却了家里的烦恼,偶尔深夜想起时,还会期待着回家以后,父母的感情一如既往。
但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
贺长夏拉着母亲的手耍赖,“我不要,我不要跟着爸爸,我要跟着妈妈……”
王华黎拍了拍她的手安抚,“没有跟着爸爸或者跟着妈妈一说,只要你想,随时可以来见。但你马上要上大学了,有一个稳定的家,会更好一点。”
王华黎略带歉疚地看着她,“妈妈暂时给不了你一个稳定的住所。”
所以目前,还是先跟着爸爸比较好。
“那……”她挣扎着,还是这样问了,“那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不行吗?我不想要什么礼物,我就想我们一家人一起过。”
王华黎又叹了口气,想了想,说起一些很久之前的事情。
“长夏,你记不记得妈妈跟你说过,妈妈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孩子太多,你外公外婆养不起,十五岁之后,我们都是自己找活路。十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跟着堂姐们一起出来打工了。”
贺长夏暂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味,不明白她妈妈说这番话的用意,但妈妈沉重又爱怜的语气,让她止不住落泪。
她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恳求,明知母亲的决心还是忍不住幻想她能回心转意。
“妈妈,不要离婚好不好?我害怕,我不想没有妈妈。”
贺长夏感觉眼泪止不住往外落,母亲不断地替她擦拭,却越擦越多。
王华黎抬手抚了抚女儿的脸蛋,用温暖的指腹拭去她脸上的泪水,然后微微低下头,与女儿平视。
母亲的目光依旧温柔,语气却还是像当初面对那些亲戚们的时候一样坚定。
“长夏,我跟你爸真的过不下去了。妈妈的十八岁是在纺织厂的车间,靠一粒纽扣一粒纽扣养活自己,你爸爸的十八岁,是想要皮鞋你爷爷就去给他买皮鞋,想要自行车就有自行车的十八岁,你爸爸他,理解不了妈妈。”
有缘的话,说不定以后还会再见。
贺长夏拉着行李箱走进电梯,按下站台层。
*
陈寻雁没有马上回家。
她不是头一回在这个点起来,但却是头一回在这个点送人离开。
这是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再见机会的道别,她应该多说几句的,或者应该像贺长夏一样抱抱她,可是她什么也说不出来。
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活该。
可是她有什么理由让她留下?
路过的一个小公园里有不少人在晨练,她在花坛边上找了个位置坐下,默默观察着这些人的动作、神情。
她写小说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常到外面,这样找灵感。
早餐店里包子新鲜出炉的味道飘到她鼻尖,她昨天几乎没怎么吃东西,但此刻也不饿。反而忍不住想,也不知道贺长夏有没有备点吃的。
空着肚子赶路是会难受的。
她在公园里一直坐到晨光穿过树梢照耀到自己脸上的时候才离开。
头顶的树叶绿得发亮,阳光照得她头晕眼花。
她半梦半醒一般往家里走,踏在楼梯上的时候忍不住想,贺长夏真的来过吗?会不会这只是她的一场梦?
又或者,只是她濒死前的一场幻想?
她反手去推门,没推开,从口袋里翻出钥匙。
客厅又是灰蒙蒙的,贺长夏走得早,估计没来得及拉开窗帘。小圆桌上的多头玫瑰已经开始有点枯败的迹象,夏天太热了,鲜花也放不住。
她提起花瓶来到厨房,换了新的水,摆回原位。
本想着直接回房间,她却又转了个步子,打开冰箱。
那两盘菜还好端端的躺在里面,盖着一层昨晚她亲手贴的保鲜膜。
她不知怎么了,端出两盘菜,放到灶台上,也没挪地方,顺手拿了双筷子,掀开保鲜膜,就这样站在灶台边吃起了饭。
菜是冷的,她也没去热。
在料汁里泡了一晚的莴笋叶已经不再爽脆,陈寻雁嚼着嚼着,突然想起和贺长夏的第一顿饭。
她是第三个给自己做莴笋叶吃的人。
第一个是奶奶,第二个是自己,第三个是她。
昨晚本该是她们的最后一顿饭,但是她却没有选择出来。
她也搞不懂自己的想法,好像不吃这顿饭,就不用送她离开一样。
她本来就只是短暂路过,在这里歇歇脚就要继续往前。
她才十八岁,刚出了高考成绩,还要去上大学,还有大好的未来,不会陪她困死这个小房子里。
她站在灶台边,吃完了这顿最后的晚餐。
兜里的手机响了响,是贺长夏的消息。
“我到机场啦姐姐,我会想你的。”
她盯着她的头像看了半天,点开才发现,是那天在森林公园的落日飞椅上,她给她拍的那张。
原来这场短暂的相遇和分离都不是做梦。
她不是没有预想过分离。
只是告别,来得比她预想的,要早一些。
水无定。花有尽。会相逢。
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
第35章 十五岁之后,我们都是自己找活路。
贺长夏隔着老远就看见了自己的父母,兴奋的冲她们挥了挥手。
王华黎笑容满脸,迎上来问她饿不饿。
“有没有吃早饭?”
“吃了点零食,现在还不饿。”
“那我们回了家再吃饭。”
“好。”
父亲一如既往的沉默,接过她手中的行李。
回去的路上,一家三口都没怎么说话,贺长夏坐在后排,紧紧握着妈妈的手。
她还不知道父母博弈的结果是如何。
但人有时候会在某些特殊时刻有奇怪的预感。
就比如她当时刚出考场的时候。
饭是在家里的饭店吃的。
店里帮忙的几个叔叔阿姨都知道她出了成绩,并且考得还不错,纷纷围上来恭喜她。
她一边笑着谢过,一边忍不住偷瞄妈妈。看见妈妈脸上的笑容,才觉得安心不少。
吃饭时妈妈一个劲给她夹菜,时不时问起她在s市玩得如何。
“还可以,那个姐姐人挺好的,就是回来得有点着急,还有几个地方没去成。”
“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你的生日宴妈妈打算就和谢师宴一起办了,你觉得是在店里还是去外面?”
“就在店里办吧,不用请太多人。”
她觉得自己虽然没考砸,但也不是考得特别好,没必要太兴师动众。
“好,那就在店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是肯定要来的,你的老师、同学,你要想好请谁来,想好之后,告诉妈妈,妈妈去给她们打电话。”
说到这个,贺长夏脑海中想起的第一个人就是陈寻雁。毕竟出成绩的时候,是她陪着她。出成绩之后,她第一个拥抱她。
可是现在她们隔了那么远。
“生日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妈妈又问。
贺长夏往嘴里扒了口饭,用余光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最终沉默摇摇头。
她确实有想要的,但那样过于难为妈妈。
吃完饭以后,妈妈开车载着她回了家,爸爸留在店里。
回到家里,看着熟悉的布局和摆设,贺长夏一路憋了许久的眼泪突然就忍不住了。
她猛地伸手抱住了妈妈,问出自己藏在心里许久的问题。
“妈妈,你和爸爸真的要离婚吗?”
你和爸爸离婚了,那我怎么办呢?
王华黎温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却给了贺长夏当头一棒,“长夏,这是爸爸和妈妈之间的事情,妈妈不想和爸爸继续生活在一起,但妈妈依然是你的妈妈。”
贺长夏想不明白,“可是你和爸爸不是一直好好的吗?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离婚呢?”
听到问题的母亲先是沉默,而后悠悠叹了口气,“并不好。对不起长夏,这是大人间的问题,却让你也跟着难受。”
贺长夏想起和钟琳的对话,有点艰难地问出这个问题。
“妈妈,是不是爸爸在外面,有人了?”
“你这是听谁说的?”王华黎的眼睛里闪过惊诧,虽然她决定要离婚,但是并不打算给对方泼脏水。“没有的事长夏,爸爸妈妈之间没有第三者,也怪不到其他人身上,以后不管谁跟你说这种话,都不要信。”
贺长夏抬起朦胧泪眼望着母亲,眼睛里带着一点哀伤和一点希冀,“妈妈,那我怎么办呢?”
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王华黎心疼地看着她,决定将话说得更明白些。
“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店留给他,钱我拿走,妈妈打算去外地找以前的一个朋友,一块做点小生意。等你的谢师宴,妈妈就差不多是时候要走了。”
那就不剩几天了。
这是已经商量好的结果,贺长夏知道,这是通知。
而话外之意就是,她跟着爸爸。
贺长夏如闻噩耗。
在s市那些天,她暂时忘却了家里的烦恼,偶尔深夜想起时,还会期待着回家以后,父母的感情一如既往。
但现在,一切都不可能了。
贺长夏拉着母亲的手耍赖,“我不要,我不要跟着爸爸,我要跟着妈妈……”
王华黎拍了拍她的手安抚,“没有跟着爸爸或者跟着妈妈一说,只要你想,随时可以来见。但你马上要上大学了,有一个稳定的家,会更好一点。”
王华黎略带歉疚地看着她,“妈妈暂时给不了你一个稳定的住所。”
所以目前,还是先跟着爸爸比较好。
“那……”她挣扎着,还是这样问了,“那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不行吗?我不想要什么礼物,我就想我们一家人一起过。”
王华黎又叹了口气,想了想,说起一些很久之前的事情。
“长夏,你记不记得妈妈跟你说过,妈妈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孩子太多,你外公外婆养不起,十五岁之后,我们都是自己找活路。十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跟着堂姐们一起出来打工了。”
贺长夏暂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味,不明白她妈妈说这番话的用意,但妈妈沉重又爱怜的语气,让她止不住落泪。
她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恳求,明知母亲的决心还是忍不住幻想她能回心转意。
“妈妈,不要离婚好不好?我害怕,我不想没有妈妈。”
贺长夏感觉眼泪止不住往外落,母亲不断地替她擦拭,却越擦越多。
王华黎抬手抚了抚女儿的脸蛋,用温暖的指腹拭去她脸上的泪水,然后微微低下头,与女儿平视。
母亲的目光依旧温柔,语气却还是像当初面对那些亲戚们的时候一样坚定。
“长夏,我跟你爸真的过不下去了。妈妈的十八岁是在纺织厂的车间,靠一粒纽扣一粒纽扣养活自己,你爸爸的十八岁,是想要皮鞋你爷爷就去给他买皮鞋,想要自行车就有自行车的十八岁,你爸爸他,理解不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