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虽然跟这位同志也不熟,但好歹都是二组的,总有一种“同类”的感觉。
“走这边。”韩漱玉提醒她跟上队伍。
“哦,好的。”明书枕立刻跟上去。
会展中心里人并不是很多,专家组还没有到,几个工作人员在布置会展。
这回明书枕倒是看到徐大智了,他扛着面大旗,踩实了地板上的底座,把大旗插.进去。
大旗上写着“红砖”,墨绿颜色的花体,乍一看过去,好像一片被风吹起飘在空中的绿叶。
“漱玉姐,我同事在那里,我过去帮他了?”明书枕找到了自己的“同类”,兴高采烈要跟一组分开。
韩漱玉冷冷看她一眼,也没去看她同事在哪里,就随便点了点头:“可以,但是……”
明书枕没注意听她后面的转折词,大大咧咧转个身:“那我过去了,漱玉姐。”
“但是老大说让你跟着我,咱俩编号挨着。”
可惜明书枕已经走远,没听到韩漱玉这句话。
她自认为自己是个小透明,徐大智也其貌不扬,两个人打个酱油走个过场,等技术参观的时候再认真看看就行。
“大智哥!”明书枕撇开挡在两个人中间的大旗,“二组就来了我们两个哈,我帮你插这个旗吧。”
虽然跟这位智博同志也不是很熟,但至少在同一个空间里相处了一个星期之久,脸至少是看熟了。
会展里设计成了“s”型展位,每个展位旁都要插一只“红砖”的大旗。
一是为了好找齐,拍照的时候整齐划一,另一个单纯是为了把握这次宣传的好机会。
毕竟企业还是要看盈利的,而且现在实体经济真的不好干……
第13章 她承受不起啊
在操心实体经济、私营企业的时候,明书砚带着绿建委的专家组过来了。
一众西装革履、黑衣皮鞋的领导中间,明书砚美得特别浓艳。
她脖子上系了条丝巾,很轻的材质,颜色特别温柔,让人想到莫奈的睡莲。
日光透过莲花的花瓣,晒出了柔粉、轻紫色,细细的颜色淌过莲叶的边缘,在明灭不定的日光下,一点一点绽开。
那样一条温柔的丝巾,却围在一个雷厉风行的女性身上,瞬间,两者就相融了。像暮色下的广袤田野,细纱般的月光蒙下来,覆盖在泥土地上,土地的颜色也变亮了。
明书枕跟徐大智已经插完旗子,站在展位前,看着这群人从正门进来。
旁边的记者媒体都举起了“大炮”,对着来的人进行拍摄。
明书枕看着明书砚的丝巾发呆。
之前明母也买过一条奢侈品丝巾,因为在学校里戴太扎眼,最后也只能压箱底了。
丝巾作为一种品牌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气质,很多欧洲奢侈品牌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丝巾艺术,比如dior的法式古典花卉,chanel的山茶花,gucci的flora图案,爱马仕的经典方巾。
那老大这一条……这么温柔,又像月亮一样不可触摸,这样的反差感,是不是可以说明,老大也不像看上去那么冷漠呢?
明书枕在心里想,也许,老大只是单纯觉得这条围巾跟她的穿搭很搭呢?
愣神的功夫,一席人又走近了一些,在镜头前公式化的微笑、握手、拍照。
有工作人员过来给参展的人分发编号牌,撕下来可以黏在身上。
明书枕看徐大智将编号牌黏在了衣服上,便也撕了背部的胶纸,把编号牌按在自己的衣襟上,又使劲用手按了按,让它更牢稳。
“大智哥,这个编号是干嘛的啊?”
“待会儿应该还有个开场仪式,这个编号跟我们要坐的椅子上的编号是一样的。”徐大智之前也参加过这种活动,还算熟稔。
“哦。”明书枕点了点头,看徐大智的编号是59,这个展位里站着的几位同事编号也都是连着的,60、61、62、63。
“……那为什么我是19啊?”明书枕发出灵魂一问。
“说明你坐的地方更靠前呗,这个编号不是之前在群里发过了吗,你跟你那一排的同事待在一块儿啊。”徐大智就差把“你为什么要跟我待在一起”这样的话甩在明书枕脸上了。
幸好明书枕悟性还算可以,她立刻明白自己跟错人了。
本来想着跟徐大智是一组的同事,跟脸熟的人待在一起能有安全感。但是貌似事情比自己想的要复杂啊。
明书枕讪讪道:“那要是不按这个编号坐,没什么事吧?”
这时路过的一位同事接过这话:“不然你猜这个编号是干什么用的,随便坐?那这个编号做出来就是为了浪费资源浪费时间的吗?这里这么多大佬和企业老板,谁跟谁不对付,谁跟谁要谈生意,谁跟谁能同框,谁跟谁不能同框,这里面的门道你摸得清吗,你随便坐了,那辛苦排这个座位的人是不是应该失业啊,毕竟干了一堆白费力的事。”
这人是一组的组长,叫吴正宇,平时脾气就有些冲,现在看到有人问这么弱智的问题,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他一通火发下来,整得明书枕有些羞愧了。
徐大智看明书枕把头埋得很低,知道吴正宇这话她是往心里去了。
“唉,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我们老大邀请的人,不会因为一个座次就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这个编号也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吧,毕竟一个一个对脸,也认不过来。你放心坐就是了,只是没想到你的座位会那么靠前,我还以为你编号会跟我差不多呢。”
“啊。”明书枕轻声应了一下,脸颊还有些红润。
吴正宇的编号也是靠前的,他在这里没有久待,就又去别的展位“指导工作”了。
活动的流程安排是先进行开场仪式,然后各级专家分散到展位上,进行相应的仪器讲解或者实景模拟。
开场仪式在另一个会厅,地上铺着红地毯,前面一个展台,展台下面摆着一溜椅子。
椅子背面也贴着编号,明书枕想起徐大智说这个编号跟衣服上贴着的那个是对应的。
她不免担心地看看自己的编号,19,在前排,但是前排现在已经坐了人,要挤过去,属实有点尴尬。
徐大智站在明书枕旁边,感受到她的情绪,安慰道:“没事,说不定是负责人安排错了。这种活动我们二组都不常参加,你又是新来的,负责人没对上脸也说不定。按说你编号应该是跟我挨着的。我们就坐在后边吧。”
“好。”明书枕点点头。
虽然还是心有不安,但是身边有一个认识的人,总觉得不会太糟。
来会展的人很多,除了“红砖”的领导、员工,还有其他建筑公司的合作伙伴。
明书砚陪着绿建委的人坐在第一排。
大家各自交谈,声音有些嘈杂,但也很热闹。
明书砚本来是正经坐着的,但是在看到自己后排坐着的不是明书枕时,她就开始朝后四处张望了。
“额,二组的荷包满你知道吗,她不是坐在这里吗?”明书砚病急乱投医,随便问了一个坐在第二排的员工。
这员工恰好是检测一组的,早上还跟荷包满同车。
他摸了摸后脑勺,有点疑惑老大口中的荷包满跟车上挂着祖母格带子的人是不是同一个。
毕竟,感觉那人呆呆愣愣的,应该不够格让老大亲自来过问吧。
“不知道啊。”他回道。
明书砚肉眼可见的失望,又往后排扫了一圈,可惜人太多,视野受限。
等老大回过头去,韩漱玉看了身旁的空座一眼,突然悟到了什么。
老大重技术重人才,所以她们一组的能做到前排来。
至于那个荷包满,一看就是刚毕业不久的,一身稚气,还很青嫩。
她的编号能跟自己挨着,不知道又是哪个老板安排过来的关系户。
韩漱玉脸上滑过一丝冷漠。
坐在后排的明书枕也没能坐安稳。
她坐了别人的位子,很快这把椅子的真正主人就找过来了。
这人低头看了看自己衣服上贴的编号,又对了一下椅子上贴的,才终于确定自己就是坐在这里的。
她脾气还算好:“你好,你是不是坐错了,我的编号对着这里。”
“啊。”明书枕心里知道自己座位不在这里,经人提醒,她立马站起来。
“不好意思。”她小声道。
“那我去前面吧。”明书枕跟徐大智道别。
前面已经坐全了人,19号又差不多在中间,明书枕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进。
这些人里,有跷二郎腿的,有勾着脚的,明书枕腆着脸,不停说着“不好意思”,越过了这些人。
“头疼。”明书枕在心里懊恼。
到底为什么把她这种小透明安排到那么靠前的位置,她承受不起啊。
终于快离19号近了,却又卡在吴正宇那儿。
他高翘着二郎腿,饶有兴味看着狼狈的明书枕。
“走这边。”韩漱玉提醒她跟上队伍。
“哦,好的。”明书枕立刻跟上去。
会展中心里人并不是很多,专家组还没有到,几个工作人员在布置会展。
这回明书枕倒是看到徐大智了,他扛着面大旗,踩实了地板上的底座,把大旗插.进去。
大旗上写着“红砖”,墨绿颜色的花体,乍一看过去,好像一片被风吹起飘在空中的绿叶。
“漱玉姐,我同事在那里,我过去帮他了?”明书枕找到了自己的“同类”,兴高采烈要跟一组分开。
韩漱玉冷冷看她一眼,也没去看她同事在哪里,就随便点了点头:“可以,但是……”
明书枕没注意听她后面的转折词,大大咧咧转个身:“那我过去了,漱玉姐。”
“但是老大说让你跟着我,咱俩编号挨着。”
可惜明书枕已经走远,没听到韩漱玉这句话。
她自认为自己是个小透明,徐大智也其貌不扬,两个人打个酱油走个过场,等技术参观的时候再认真看看就行。
“大智哥!”明书枕撇开挡在两个人中间的大旗,“二组就来了我们两个哈,我帮你插这个旗吧。”
虽然跟这位智博同志也不是很熟,但至少在同一个空间里相处了一个星期之久,脸至少是看熟了。
会展里设计成了“s”型展位,每个展位旁都要插一只“红砖”的大旗。
一是为了好找齐,拍照的时候整齐划一,另一个单纯是为了把握这次宣传的好机会。
毕竟企业还是要看盈利的,而且现在实体经济真的不好干……
第13章 她承受不起啊
在操心实体经济、私营企业的时候,明书砚带着绿建委的专家组过来了。
一众西装革履、黑衣皮鞋的领导中间,明书砚美得特别浓艳。
她脖子上系了条丝巾,很轻的材质,颜色特别温柔,让人想到莫奈的睡莲。
日光透过莲花的花瓣,晒出了柔粉、轻紫色,细细的颜色淌过莲叶的边缘,在明灭不定的日光下,一点一点绽开。
那样一条温柔的丝巾,却围在一个雷厉风行的女性身上,瞬间,两者就相融了。像暮色下的广袤田野,细纱般的月光蒙下来,覆盖在泥土地上,土地的颜色也变亮了。
明书枕跟徐大智已经插完旗子,站在展位前,看着这群人从正门进来。
旁边的记者媒体都举起了“大炮”,对着来的人进行拍摄。
明书枕看着明书砚的丝巾发呆。
之前明母也买过一条奢侈品丝巾,因为在学校里戴太扎眼,最后也只能压箱底了。
丝巾作为一种品牌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气质,很多欧洲奢侈品牌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丝巾艺术,比如dior的法式古典花卉,chanel的山茶花,gucci的flora图案,爱马仕的经典方巾。
那老大这一条……这么温柔,又像月亮一样不可触摸,这样的反差感,是不是可以说明,老大也不像看上去那么冷漠呢?
明书枕在心里想,也许,老大只是单纯觉得这条围巾跟她的穿搭很搭呢?
愣神的功夫,一席人又走近了一些,在镜头前公式化的微笑、握手、拍照。
有工作人员过来给参展的人分发编号牌,撕下来可以黏在身上。
明书枕看徐大智将编号牌黏在了衣服上,便也撕了背部的胶纸,把编号牌按在自己的衣襟上,又使劲用手按了按,让它更牢稳。
“大智哥,这个编号是干嘛的啊?”
“待会儿应该还有个开场仪式,这个编号跟我们要坐的椅子上的编号是一样的。”徐大智之前也参加过这种活动,还算熟稔。
“哦。”明书枕点了点头,看徐大智的编号是59,这个展位里站着的几位同事编号也都是连着的,60、61、62、63。
“……那为什么我是19啊?”明书枕发出灵魂一问。
“说明你坐的地方更靠前呗,这个编号不是之前在群里发过了吗,你跟你那一排的同事待在一块儿啊。”徐大智就差把“你为什么要跟我待在一起”这样的话甩在明书枕脸上了。
幸好明书枕悟性还算可以,她立刻明白自己跟错人了。
本来想着跟徐大智是一组的同事,跟脸熟的人待在一起能有安全感。但是貌似事情比自己想的要复杂啊。
明书枕讪讪道:“那要是不按这个编号坐,没什么事吧?”
这时路过的一位同事接过这话:“不然你猜这个编号是干什么用的,随便坐?那这个编号做出来就是为了浪费资源浪费时间的吗?这里这么多大佬和企业老板,谁跟谁不对付,谁跟谁要谈生意,谁跟谁能同框,谁跟谁不能同框,这里面的门道你摸得清吗,你随便坐了,那辛苦排这个座位的人是不是应该失业啊,毕竟干了一堆白费力的事。”
这人是一组的组长,叫吴正宇,平时脾气就有些冲,现在看到有人问这么弱智的问题,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他一通火发下来,整得明书枕有些羞愧了。
徐大智看明书枕把头埋得很低,知道吴正宇这话她是往心里去了。
“唉,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我们老大邀请的人,不会因为一个座次就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这个编号也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吧,毕竟一个一个对脸,也认不过来。你放心坐就是了,只是没想到你的座位会那么靠前,我还以为你编号会跟我差不多呢。”
“啊。”明书枕轻声应了一下,脸颊还有些红润。
吴正宇的编号也是靠前的,他在这里没有久待,就又去别的展位“指导工作”了。
活动的流程安排是先进行开场仪式,然后各级专家分散到展位上,进行相应的仪器讲解或者实景模拟。
开场仪式在另一个会厅,地上铺着红地毯,前面一个展台,展台下面摆着一溜椅子。
椅子背面也贴着编号,明书枕想起徐大智说这个编号跟衣服上贴着的那个是对应的。
她不免担心地看看自己的编号,19,在前排,但是前排现在已经坐了人,要挤过去,属实有点尴尬。
徐大智站在明书枕旁边,感受到她的情绪,安慰道:“没事,说不定是负责人安排错了。这种活动我们二组都不常参加,你又是新来的,负责人没对上脸也说不定。按说你编号应该是跟我挨着的。我们就坐在后边吧。”
“好。”明书枕点点头。
虽然还是心有不安,但是身边有一个认识的人,总觉得不会太糟。
来会展的人很多,除了“红砖”的领导、员工,还有其他建筑公司的合作伙伴。
明书砚陪着绿建委的人坐在第一排。
大家各自交谈,声音有些嘈杂,但也很热闹。
明书砚本来是正经坐着的,但是在看到自己后排坐着的不是明书枕时,她就开始朝后四处张望了。
“额,二组的荷包满你知道吗,她不是坐在这里吗?”明书砚病急乱投医,随便问了一个坐在第二排的员工。
这员工恰好是检测一组的,早上还跟荷包满同车。
他摸了摸后脑勺,有点疑惑老大口中的荷包满跟车上挂着祖母格带子的人是不是同一个。
毕竟,感觉那人呆呆愣愣的,应该不够格让老大亲自来过问吧。
“不知道啊。”他回道。
明书砚肉眼可见的失望,又往后排扫了一圈,可惜人太多,视野受限。
等老大回过头去,韩漱玉看了身旁的空座一眼,突然悟到了什么。
老大重技术重人才,所以她们一组的能做到前排来。
至于那个荷包满,一看就是刚毕业不久的,一身稚气,还很青嫩。
她的编号能跟自己挨着,不知道又是哪个老板安排过来的关系户。
韩漱玉脸上滑过一丝冷漠。
坐在后排的明书枕也没能坐安稳。
她坐了别人的位子,很快这把椅子的真正主人就找过来了。
这人低头看了看自己衣服上贴的编号,又对了一下椅子上贴的,才终于确定自己就是坐在这里的。
她脾气还算好:“你好,你是不是坐错了,我的编号对着这里。”
“啊。”明书枕心里知道自己座位不在这里,经人提醒,她立马站起来。
“不好意思。”她小声道。
“那我去前面吧。”明书枕跟徐大智道别。
前面已经坐全了人,19号又差不多在中间,明书枕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进。
这些人里,有跷二郎腿的,有勾着脚的,明书枕腆着脸,不停说着“不好意思”,越过了这些人。
“头疼。”明书枕在心里懊恼。
到底为什么把她这种小透明安排到那么靠前的位置,她承受不起啊。
终于快离19号近了,却又卡在吴正宇那儿。
他高翘着二郎腿,饶有兴味看着狼狈的明书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