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所以这次如果跟他说,书舍还是存在问题,他可能以为红砖跟其他检测公司一样,又是使了手段,想来坑他。
怕徐豹不配合,明书砚先给刘文静发了个消息过去,解释xps板的事情。
xps板脆性大,本身就容易开裂。
红砖声名在外,也不屑于使这种小伎俩,挣这点三瓜俩枣。
*
翌日书舍。
新姜和宝塔自己来了书舍找书看,激动得刘文静给宋锦发了一串消息,要她在班上好好鼓励这种行为。
明书枕和明书砚昨天没有来书舍,没看到新姜宝塔创作泥染布。
突然在阅读室的墙上看到挂着的几块白棉布,上面是泥色的乱七八糟的图案,明书枕还觉得奇怪。
她心里猜测这应该是某几位小朋友的创作,但效果着实是一言难尽。看不出来这图案是什么,更像是随便在布上糊了块泥巴,然后又淋了雨,布块染了色。
虽然刘文静和宋锦都做了宣传,但来这儿玩泥染看书的孩子还是不多,墙上也只是挂着单薄的几幅,甚至因为图案太丑,给阅读室增添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诡异感。
明书枕盯着这几幅泥染作品看,从桌子上拿了一款粉色的异形便利贴,在上面画了个竖大拇指的手势,踩着凳子把便利贴贴在了画作的旁边。
“坚持鼓励式教学,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明书枕在心里念着教师师范技能的内容。
读书是一件不能着急的事,况且这里的孩子不是不爱读书,只是需要适应,适应这个书舍,熟悉这里的布置,慢慢把这里当成一个可以自在待着的地方。
虽然现在墙上的作品只有这丑丑的几幅,但未来谁知道呢。会不会墙上都不够挂的,小朋友们的作品要挤在一起,因为多到腾不出地方。
也许创作形式已经不拘泥于泥染作品了,蜡笔画、铅笔画,甚至是上课走神时候的线条涂鸦,或者一首诗一篇作文,都可以挂上去。
对啊,明书枕被自己的想法惊喜到了。
她又挑了一张大的便利贴,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挂到这里,什么都可以,只要是想跟大家分享的,就可以挂出来。胶棒剪刀便利贴彩笔等等,都放在桌子上自取。
把便利贴贴到显眼的地方,明书枕又开了相机的广角,对着整面墙拍了张照。
之前明书砚说要把新姜写的诗发到上做公益宣传,她当时还觉得明书砚资本家,什么事情都从着利的角度出发。
但她现在却很想把这面墙也发到上。随着挂在墙上的作品越来越多,照片看上去也会更加丰富。
明书枕还记得刘文静说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别处打工。
做父母的在手机上看到发出来的这些作品,也会很感动吧。
刚把照片发给明书砚,想要跟她提一下自己的想法,明书砚就过来了。
“感冒好一点了吗?”
“嗯。”能喘气了。
明书枕晃了晃手里的手机:“老大,你看我给你发的照片了吗?”
明书砚摇头,她还没来得及看。
“我是这样想的……”明书枕说了自己的想法。
“老大,你会不会又觉得我是在多管闲事。”明书枕看明书砚一直不说话,有一些担心,她立刻保证,“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的,就是空闲之余多留意一下这面墙,偶尔往上面贴张便利贴什么的。”
明书砚沉思,她确实有一瞬间想说不要做那么麻烦的事,但她不想两个人又像上次那样陷入争吵,也不想再听到明书枕说自己冷漠。
“你感冒还没好全,有精力做这些事吗?”她问。
“有啊。”明书枕不明所以,“这也不是很费功夫的事,主要还是需要刘村长和宋老师去班上做宣传。”
“嗯……”明书砚再没有理由拒绝。
她看桌子上放了很多两个人之前在文具店买的便利贴,拿过一个方正的便利贴,在上面画了一个卡通小狗。
黑色走珠笔勾勒出几个线条,简单的几笔,卡通小狗却很传神。
“好可爱。”明书枕在一旁看着明书砚画完,小声赞道。
明书砚笑笑,听不出这话有几分真,几分是捧场。
她没踩凳子,举高了胳膊,把便利贴贴到明书枕先前贴的便利贴的旁边。
“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孩子过来贴。”
“应该会吧。”明书枕看着墙上并排在一起的两张便利贴,“不都是这样吗,从众心理,大家看墙上贴的便利贴多了,自然而然也想跟着贴。”
“嗯。”明书砚目光沉沉,又拿过一张便利贴来,用粗笔写了个“好读书”,贴了上去。
明书枕站在一旁,觉得明书砚有时候一本正经,有时候又有点童心未泯。
比如这个老干部风十足的“好读书”三个字,又比如前面她画的卡通小狗。
“老大,我感觉你好神奇啊。”两个人真的是熟了,明书枕说话已经没那么多顾忌了。
“嗯?”明书砚抬眉看她,摸不清她这是夸奖还是比较另类的阴阳怪气。
“就是……”明书枕不知道怎么解释,“就是觉得你,跟我认识的人都不一样。”
她的好朋友里,钟硕是会画卡通小狗的人,张宝宝是会写“好读书”的人。只有明书砚,把这两者都给结合了。
“怎么个不一样法。”要是在投标会上,明书砚肯定觉得这个员工要去找人事开条子了,说个话啰哩巴嗦找不到重点。
可是对着明书枕,而且这也不是工作场合,她就多了几分耐心。
“我觉得你……”明书枕犹豫一下开口,“很有魅力。”
不是像朋友之间相互欣赏的那种魅力……
“哦。”明书砚憋笑。
实话说,她虽然容貌姣好,工作能力也强,但她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直白地夸自己。
心情很愉悦。
……
新姜和宝塔在另一个阅读区,她们安安静静待了一会儿,就要回家去吃饭了。
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明书枕和明书砚。
新姜先打招呼:“姐姐好。”
声音还是脆生生的,因为刻意放低了音量,听上去像烧瓷时,“砰”一声瓷器开裂的声音。
“哎。”明书枕连忙答,“你们要走啊?”
“嗯,回家吃饭。”还是新姜回答。
宝塔虽然不说话,但比上次来看上去精神要好一些,估计是熟悉这里了,没了陌生感,也就不那么局促了。
“哦。”明书枕点头,“阿奶做饭吗?”
“嗯嗯。”小新姜笑眯眯的,“姐姐你要不要跟我们回去吃饭,阿奶做饭可好吃呢。”
“哈哈不用了。”明书枕觉得不好意思。
“没事,去吧,阿奶可喜欢别人来我家吃饭了,她说她做的饭比饭店要好吃,但是没有顾客来。”小新姜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嗯……”明书枕看新姜是真诚邀请,不是客套话,她看一眼明书砚。
明书砚领会了她的意思:“要不然,去吧。”
刘文静估计也是经常带着人去村民家里吃饭,所以她们这样冒然前去,并不会太突兀。
“好耶。”新姜一听这意思是要去,立刻欢呼起来,又觉得自己声音有点大,赶忙噤了声。
“书枕姐姐,我跟我阿奶说过你,你买走了我的诗。”
“啊。”明书枕很惊讶,“你知道我名字?”
“嗯。”新姜点头,“书枕姐姐,书砚姐姐,钱多多老师,好好姐姐。”
“噗嗤。”明书枕笑,“为什么钱多多是老师?”
“钱多多老师让我们这样叫的,她教我们做泥染,还帮我们把布挂在墙上。”新姜说完,要明书枕去看墙上。
“你看,这个是我做的,这个是香菠萝公主,她穿的是绿色的裙子,但是这个泥巴没有绿色的。”新姜给她们介绍自己的泥染作品。
“这是宝塔做的,是豌豆公主,她有很长很长的辫子。”
明书枕随着她的介绍,去看刚才自己十分嫌弃的那几幅作品。
原来这个一条长泥巴条的是豌豆公主啊,那个像一把倒过来的雨伞的形象是香菠萝公主?
她压下内心的评判,强言:“挺好,挺好。”
“哎,这多了新的纸。”新姜眼尖,发现了明书枕和明书砚贴的便利贴。
“这个叫便利贴,你们也可以写你们想写的,画你们想画的,贴上去。”明书枕立刻介绍,并亮着期待的眼神看向新姜宝塔。
“嗯……下次吧。”新姜想回家吃饭了。
“别啊,就这次吧。你们是第一位在这里贴便利贴的小朋友。”明书枕迫不及待,想立刻有小朋友在这里写写画画。
“这不是已经有人贴了吗,我们不是第一个啊。”新姜同学很机灵。
怕徐豹不配合,明书砚先给刘文静发了个消息过去,解释xps板的事情。
xps板脆性大,本身就容易开裂。
红砖声名在外,也不屑于使这种小伎俩,挣这点三瓜俩枣。
*
翌日书舍。
新姜和宝塔自己来了书舍找书看,激动得刘文静给宋锦发了一串消息,要她在班上好好鼓励这种行为。
明书枕和明书砚昨天没有来书舍,没看到新姜宝塔创作泥染布。
突然在阅读室的墙上看到挂着的几块白棉布,上面是泥色的乱七八糟的图案,明书枕还觉得奇怪。
她心里猜测这应该是某几位小朋友的创作,但效果着实是一言难尽。看不出来这图案是什么,更像是随便在布上糊了块泥巴,然后又淋了雨,布块染了色。
虽然刘文静和宋锦都做了宣传,但来这儿玩泥染看书的孩子还是不多,墙上也只是挂着单薄的几幅,甚至因为图案太丑,给阅读室增添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诡异感。
明书枕盯着这几幅泥染作品看,从桌子上拿了一款粉色的异形便利贴,在上面画了个竖大拇指的手势,踩着凳子把便利贴贴在了画作的旁边。
“坚持鼓励式教学,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明书枕在心里念着教师师范技能的内容。
读书是一件不能着急的事,况且这里的孩子不是不爱读书,只是需要适应,适应这个书舍,熟悉这里的布置,慢慢把这里当成一个可以自在待着的地方。
虽然现在墙上的作品只有这丑丑的几幅,但未来谁知道呢。会不会墙上都不够挂的,小朋友们的作品要挤在一起,因为多到腾不出地方。
也许创作形式已经不拘泥于泥染作品了,蜡笔画、铅笔画,甚至是上课走神时候的线条涂鸦,或者一首诗一篇作文,都可以挂上去。
对啊,明书枕被自己的想法惊喜到了。
她又挑了一张大的便利贴,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挂到这里,什么都可以,只要是想跟大家分享的,就可以挂出来。胶棒剪刀便利贴彩笔等等,都放在桌子上自取。
把便利贴贴到显眼的地方,明书枕又开了相机的广角,对着整面墙拍了张照。
之前明书砚说要把新姜写的诗发到上做公益宣传,她当时还觉得明书砚资本家,什么事情都从着利的角度出发。
但她现在却很想把这面墙也发到上。随着挂在墙上的作品越来越多,照片看上去也会更加丰富。
明书枕还记得刘文静说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别处打工。
做父母的在手机上看到发出来的这些作品,也会很感动吧。
刚把照片发给明书砚,想要跟她提一下自己的想法,明书砚就过来了。
“感冒好一点了吗?”
“嗯。”能喘气了。
明书枕晃了晃手里的手机:“老大,你看我给你发的照片了吗?”
明书砚摇头,她还没来得及看。
“我是这样想的……”明书枕说了自己的想法。
“老大,你会不会又觉得我是在多管闲事。”明书枕看明书砚一直不说话,有一些担心,她立刻保证,“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的,就是空闲之余多留意一下这面墙,偶尔往上面贴张便利贴什么的。”
明书砚沉思,她确实有一瞬间想说不要做那么麻烦的事,但她不想两个人又像上次那样陷入争吵,也不想再听到明书枕说自己冷漠。
“你感冒还没好全,有精力做这些事吗?”她问。
“有啊。”明书枕不明所以,“这也不是很费功夫的事,主要还是需要刘村长和宋老师去班上做宣传。”
“嗯……”明书砚再没有理由拒绝。
她看桌子上放了很多两个人之前在文具店买的便利贴,拿过一个方正的便利贴,在上面画了一个卡通小狗。
黑色走珠笔勾勒出几个线条,简单的几笔,卡通小狗却很传神。
“好可爱。”明书枕在一旁看着明书砚画完,小声赞道。
明书砚笑笑,听不出这话有几分真,几分是捧场。
她没踩凳子,举高了胳膊,把便利贴贴到明书枕先前贴的便利贴的旁边。
“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孩子过来贴。”
“应该会吧。”明书枕看着墙上并排在一起的两张便利贴,“不都是这样吗,从众心理,大家看墙上贴的便利贴多了,自然而然也想跟着贴。”
“嗯。”明书砚目光沉沉,又拿过一张便利贴来,用粗笔写了个“好读书”,贴了上去。
明书枕站在一旁,觉得明书砚有时候一本正经,有时候又有点童心未泯。
比如这个老干部风十足的“好读书”三个字,又比如前面她画的卡通小狗。
“老大,我感觉你好神奇啊。”两个人真的是熟了,明书枕说话已经没那么多顾忌了。
“嗯?”明书砚抬眉看她,摸不清她这是夸奖还是比较另类的阴阳怪气。
“就是……”明书枕不知道怎么解释,“就是觉得你,跟我认识的人都不一样。”
她的好朋友里,钟硕是会画卡通小狗的人,张宝宝是会写“好读书”的人。只有明书砚,把这两者都给结合了。
“怎么个不一样法。”要是在投标会上,明书砚肯定觉得这个员工要去找人事开条子了,说个话啰哩巴嗦找不到重点。
可是对着明书枕,而且这也不是工作场合,她就多了几分耐心。
“我觉得你……”明书枕犹豫一下开口,“很有魅力。”
不是像朋友之间相互欣赏的那种魅力……
“哦。”明书砚憋笑。
实话说,她虽然容貌姣好,工作能力也强,但她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直白地夸自己。
心情很愉悦。
……
新姜和宝塔在另一个阅读区,她们安安静静待了一会儿,就要回家去吃饭了。
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明书枕和明书砚。
新姜先打招呼:“姐姐好。”
声音还是脆生生的,因为刻意放低了音量,听上去像烧瓷时,“砰”一声瓷器开裂的声音。
“哎。”明书枕连忙答,“你们要走啊?”
“嗯,回家吃饭。”还是新姜回答。
宝塔虽然不说话,但比上次来看上去精神要好一些,估计是熟悉这里了,没了陌生感,也就不那么局促了。
“哦。”明书枕点头,“阿奶做饭吗?”
“嗯嗯。”小新姜笑眯眯的,“姐姐你要不要跟我们回去吃饭,阿奶做饭可好吃呢。”
“哈哈不用了。”明书枕觉得不好意思。
“没事,去吧,阿奶可喜欢别人来我家吃饭了,她说她做的饭比饭店要好吃,但是没有顾客来。”小新姜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嗯……”明书枕看新姜是真诚邀请,不是客套话,她看一眼明书砚。
明书砚领会了她的意思:“要不然,去吧。”
刘文静估计也是经常带着人去村民家里吃饭,所以她们这样冒然前去,并不会太突兀。
“好耶。”新姜一听这意思是要去,立刻欢呼起来,又觉得自己声音有点大,赶忙噤了声。
“书枕姐姐,我跟我阿奶说过你,你买走了我的诗。”
“啊。”明书枕很惊讶,“你知道我名字?”
“嗯。”新姜点头,“书枕姐姐,书砚姐姐,钱多多老师,好好姐姐。”
“噗嗤。”明书枕笑,“为什么钱多多是老师?”
“钱多多老师让我们这样叫的,她教我们做泥染,还帮我们把布挂在墙上。”新姜说完,要明书枕去看墙上。
“你看,这个是我做的,这个是香菠萝公主,她穿的是绿色的裙子,但是这个泥巴没有绿色的。”新姜给她们介绍自己的泥染作品。
“这是宝塔做的,是豌豆公主,她有很长很长的辫子。”
明书枕随着她的介绍,去看刚才自己十分嫌弃的那几幅作品。
原来这个一条长泥巴条的是豌豆公主啊,那个像一把倒过来的雨伞的形象是香菠萝公主?
她压下内心的评判,强言:“挺好,挺好。”
“哎,这多了新的纸。”新姜眼尖,发现了明书枕和明书砚贴的便利贴。
“这个叫便利贴,你们也可以写你们想写的,画你们想画的,贴上去。”明书枕立刻介绍,并亮着期待的眼神看向新姜宝塔。
“嗯……下次吧。”新姜想回家吃饭了。
“别啊,就这次吧。你们是第一位在这里贴便利贴的小朋友。”明书枕迫不及待,想立刻有小朋友在这里写写画画。
“这不是已经有人贴了吗,我们不是第一个啊。”新姜同学很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