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谢韵仪立刻笑眯了眼,阿染舍不得罚她。
  接下来几天没什么事,林染将老屋那边削下来的树皮和边角木柴,全拉到柴房码好。
  树皮含油量高,晾干了水分,用秸秆做引,很容易烧起来。木材密度大,耐烧。柴房堆得满满当当,够烧半年的。
  林染还去半山腰砍了一车,手臂粗的枯树枝。这些树枝拉回家,砍成两尺长的柴火,码在牲口房前的廊檐下。
  每日烧饭用上几根,不等它们完全燃烧就拿火钳夹出来,放进陶罐。然后用碎布头做的塞子密封,就能得到木炭。
  这些木炭,留着烤肉再好不过。
  转眼就到了腊月初一。
  林染早早就睁开眼,下意识的扭头,对上一双满含笑意的杏眼。
  谢韵仪竟然醒得比她还早!
  阿染,生辰快乐。
  生辰快乐。
  林染打量她的脸色:你昨晚没睡?
  谢韵仪皮肤白嫩,眼下的乌青看着碍眼极了。
  睡了,就是在心里提醒自己,要早早醒来而已。谢韵仪弯起唇,我想阿染的十七岁生辰,听到的第一句生辰快乐,是出自我口。
  她神色温柔,认认真真的说着话。
  人也没有贴过来,也不是平日里偶尔让人招架不住的,热情撒娇模样,林染却心头一跳,下意识移开眼:送你的生辰礼物。
  林染拿出一支,雕着凤凰纹样的铁木簪。簪头没有削得太尖利,但以铁木的硬度,真往人身上扎,绝对是利器。
  谢韵仪笑眯眯的接过,递出早就准备好的荷包:阿染送我的,是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礼物。我的荷包,要叫阿染见笑了。
  铁木坚硬,只有阿染芥子空间里,神仙给的木匠工具,能雕出这样栩栩如生的凤凰。
  林染端详一眼荷包:阿清送我的,也是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礼物。
  荷包上,家里的鸡、鹅、小栗子和两只狗都没落下,角落里还挤着两只小鸟。
  谢韵仪轻笑:阿染喜欢就好。
  柔柔的声音就在耳边,林染这才意识到,她俩并排侧躺在床上,两张脸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只手的长度,呼吸间的气息都缠绕在一起。
  她们之间亲密无间的日子,日复一日,过了太久,久到林染陷在对方温柔的眼神中无法回神,才觉察,眼下这样,过于暧昧了。
  她刚才,看着那双红润饱满的唇瓣,尽然下意识想亲上去!
  我去做长寿面。林染忽略心跳不正常的频率,神色自若的退开,起身将新得的荷包系在腰间。
  旧的她没扔,收进了空间。
  谢韵仪盯着她红透的耳垂,忽的笑出了声。
  她的十八岁生辰,得到了人世间最美妙的礼物。
  我给你帮忙。谢韵仪穿上衣裳,简单挽个丸子头,将铁木簪插在头上。
  前两天,孙秀秀带话过来,弓箭和箭支都做好了,孙莲喊谢韵仪去试试手感,看需不需要调整。
  林染和谢韵仪送给易天赐的生日礼物,毫无疑问,就是那两把牛角弓。
  虽然不是亲手做的礼物,但这两把小巧的牛角弓,送到了易天赐心坎上。
  谢谢阿染姐姐和阿清姐姐。易天赐是真感动哭了。
  自己随口提的要求,被姐姐们记在心里的感觉,好温暖。
  哭过了,她抹掉眼泪,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礼物。
  我缝得有点丑。她手里拿着两个荷包,蚕丝面料,雪白雪白的,没有任何染色。上面缝着歪歪扭扭的金色符文,虽然姐姐们应该用不上,但我拿不出更好的礼物了。
  这样的荷包,显然不是用来装银钱的。
  以后不要送了。谢韵仪瞄一眼她黯淡的头发,抬起下巴:下不为例。阿染身边天天戴着的,只能是我送的荷包。你顶多只能画个扇面,刻个印章,送个摆件。最好是请吃一顿饭,送一篮好吃的果子,这种过了生辰就没了的东西。
  请吃一顿饭这几个字的语气重重的。
  易天赐迷茫:会不会太随意了?
  林染翻看手里的荷包,里面没东西,外头也没写名字:这个福袋,阿娘阿妈戴着,管用么?
  管用。易天赐认真道,阿娘阿妈的,我会再做的。
  林染:这东西不许再做了。你若是不介意,这两个荷包,我和阿清就转赠给阿娘阿妈了。我们仨的生辰,这么重要的生辰饭,以后若是不在家里过,都由你负责。
  这是附和谢韵仪刚才说的,以后易天赐送她们的生辰礼,最好就是请吃一顿饭。
  谢韵仪揉揉易天赐的脑袋:阿娘阿妈于我和阿染太重要,这样难得的礼物,她们戴上,才是我们收下你这份礼物的意义。天赐,你要照顾好自己,以后不要再做这样让我们心疼的事了,好吗?
  易天赐又想哭了,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重重的点头:好。
  林春兰从厨屋探出头来,笑道:都起来啦?快洗脸刷牙来吃饭。阿染,你来揪面。
  长寿面不能断,林春兰和林秀菊只敢在自己生辰时动手拉。
  她们做的,照例是满满一大碗的肉片荷包蛋。
  林染很快拉出来五碗长寿面。
  易天赐第一次听说这碗面的意义,她全神贯注的吃完。大冷天的,差点出一身汗。
  最后一口面吞下,她笑得开心极了:我们都长命百岁!
  林春兰和林秀菊给三个孩子的生辰礼物,都是一身亲手缝制的新衣裳和新鞋。
  纳鞋底费功夫,手指手腕还费力。谢韵仪不让她俩纳鞋底,拿着一家子的鞋样子,去县里买回来一背篓鞋底。
  林染仨喜滋滋试衣裳试鞋,都说穿着好。
  尤其是鞋。
  易天赐感叹:我还是头一次穿这么舒服的新鞋。
  谢韵仪骄傲的抬起下巴,得意的告诉她:阿娘阿妈做的鞋,是拿咱们穿过的鞋比划后做的,当然合脚啦!
  林春兰心里慰贴,嗔道:这是想叫阿娘阿妈给你们做一辈子的鞋?
  谢韵仪娇笑着晃阿娘的胳膊,撒娇的话张嘴就来:就是仗着阿娘阿妈喜欢我呢!
  林秀菊忍不住笑:阿清有这张嘴,没有干不成的事。
  谢韵仪扭头,幽幽的看林染一眼。
  林染顿了顿,转身去给谢韵仪倒一杯蜂蜜水。
  谢韵仪接过来喝一口,心里乐开花。
  阿染怎么知道,她吃多了肉汤,这会正觉得嘴干的!
  腊月二十,林萧和江雪的新房盖好了。
  这是村里第三家砖瓦房,来吃暖房宴的村人们,都在心里琢磨,自家还有多久,也能盖上新房。
  地里的出息供吃喝和日用,想要攒下钱,眼下除了豆腐生意,就是做木工活。
  心思灵活的人家,已经在犹豫,要不要去铁匠铺定个家伙什回来。这样,闲暇时候做木工活,一年也能多存几两银子。
  这事越想越觉得可行,冬日里地里没活,家里的麻线也纺完了,就剩织布。织布费眼睛,一人织不了多久,就得停下,不如接着做木工。
  柳春生在席上听着大伙的计划,心里越发高兴。
  孩子们读书明理,大人越发勤劳,柳树村蒸蒸日上的好日子,就在前头!
  吃了席,谢韵仪拉着林染去后院:姐姐们前天扦插下的母树,一年就能长大。后年开始祈,很快咱们就有新的小侄女了。姐姐们都是温柔坚韧的人,她们养的女儿,定然聪慧可爱极了。
  林染看着人高的母树树枝,上面的叶子依然碧绿亮泽。
  大冷天的,往院子里一插就能活,一年就能长得枝繁叶茂。之后生长的速度极其缓慢,几乎是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不怕大风,也没有虫蛀。
  若是没有人为砍伐,这树能慢悠悠的长几百年。
  造物真是神奇!
  林染搜索记忆无果,问:怎么祈?
  阿染不知道?谢韵仪惊讶的问。
  林染诚实道:没见过,也没人跟我说。
  谢韵仪:在母树的主杆上划一道口子,两人咬破中指,滴三滴血进去,然后认真祈祷母树赐下孩子。若是下月不见胎果,继续滴血祈祷。有的妻妻一次就能有孩子,有的许多年都不成。
  林染迟疑:那要是,外人来偷偷滴血?
  母树不会认的。母树长在院子里,只认长期接触的人。
  林染看一眼谢韵仪:那若是家里人多怎么确定就是谁和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