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再去陶作定四十个大陶缸。
阿染许久没来了。陶作掌柜对自家大主顾记得可清楚了,笑道,给阿染打八折,庆祝你妻子得了状元。
林染笑眯眯道:掌柜的爽利,只管多预备着些。若是陶缸的质量好,往后说不定每年都会定五六十个。
陶作掌柜立刻保证道:放心,有一丁点不满意的,都不给你。
徐木作早做完了林染要的零件,见林染过来,忙吩咐学徒拿过来验货:这东西,阿染是要做成什么?
柳树村的纺车刚拿出来卖时,她就对其中的巧思赞叹不已。她自己也照着打过这种新式纺车,只不过没往外卖。
没法卖,柳树村纺车的价低得,让木工眼前发黑。
她一面抓心捞肺的想知道,林染又出什么新东西了,一面又担心,这东西做出来,木工得改行!
林染笑笑:是织机。
徐木作抚了抚胸口,还好还好,她只会做踞腰织机。踞腰织机就是几块木片,几根棍子,比打床都简单。
什么样的织机?没了职业危机,徐木作只剩下抓心捞肺的好奇,阿染什么时候拿出来卖?我先预定一架。
纺车提高了八倍的速度,她有强烈的预感,这台织机,能轰动整个梁国!
林染:两个月后,三十两银子一架。
徐木作:这么贵!
新式纺车明明比旧纺车便宜来着。
但她转念一想,一架斜织机也得二十两银子。林染拿出手的新织机若是速度快几倍,这个价不贵。新式纺车比旧纺车便宜,本来就不合理!
徐木作若只是想看新鲜,没必要买。林染笑笑,新式织机,本也不是寻常人家会买的物件。
徐木作咬咬牙:那我也买一架。
青石县出的新织机,她这个青石县木匠领头人不会做,说出去都要被人笑话。
林染薅系统验零件,很快就从中挑出五个不合格的。
徐木作对比下,确实有细微差距,震惊了:阿染,你这眼睛就是尺规啊!
林染淡然:我也做了几年木工活。徐木作活做得细致,往后织机的这几个零件,我还想请徐木作继续做。
徐木作神色认真,我继续做着,不需要阿染付定金。
她相信林染。哪怕是没见到新式织机有多好,也确信林染一定能卖出去。
这零件若是一直做,那就是一个稳定的大买卖,木作往后的生意都不用担心。更何况,是做新织机的重要零件。徐木作觉着,虽然比不上张弄瓦的名字记在了县志上光荣,也是能让儿孙们挂在嘴上的荣耀!
徐木作越想越激动,恨不得新织机立刻就卖到整个梁国,家家户户都有一架。
林染拱手:那就先谢过徐木作了。
这些做好的零件,林染先拉一驴车回家,余下的,徐木作叫车行送货。
县城的事办完,林染马不停蹄的赶往府城。
路听云亲自带她去验货,不光做出了和徐木作一样,不收定金,继续准备零件的决定,还定下来三十台织机。
我家织布坊不少织机都老旧了,原本也要换。
路听云不在乎这点银子,她看中的是谢韵仪昌州府知府的位置,阿染觉得,我家百草堂去昌州府开一个怎么样?
林染行礼,神色认真:我替昌州府百姓,先谢过路东家。
实不相瞒,我是想将百草堂开到京城去的。路听云忙扶起林染,坦率的说出她真实的目的,我是看好阿清和天赐,她们早晚能在朝中一言九鼎。
拿银子砸出来的靠山只是面子情,关键时刻不反咬一口就是幸运。
互助互利的合作伙伴,才是真正的可靠。而且,她确定,以林染和吴清的品性,绝不会见利忘义。
林染微笑:路当家好眼光。阿染另有一份生意,不知路当家有没有兴趣
几天之后,林染回到柳树村,开始组装第一架新式织机。
织机占地大,安装完不好搬动,林萧让林染去她家堂屋装。
林萧家的房子,盖之前就考虑到要作为纺车展示点用,堂屋盖得宽敞。
村里不忙的,都过来看热闹。
自认脑子灵活,能看出个一二三的往里挤。不想费神,只想见识见识三十两一架的织机,长什么样的,站在门口闲聊。
林玲眼疾手快,占据第一打下手位置:阿染姐姐,织机看起来比纺车难装多了,要不要在每块零件上都标上号?再画几张图纸,这样新学安装的人,若是哪里忘记了,看图和标号就能想起来。
阿玲你这书没白读啊!林萧瞬间就反应过来其中的好处。
林染:
在技艺都是口口相传,亲自示范的环境里待久了,她脑子都退化了!
我下午画一张图纸出来,阿玲你负责照着描。林染边安装,边鼓励道,大伙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
林玲立刻乐得找不着北,得意的瞄一眼林朝霞。她这不是就得用了?才不是阿娘说的去了昌州,就是给你姐姐们添麻烦!
刘冬雪迟疑:换了是我,光看图,我可不敢动手。一架三十两银子呢,没师傅带着,我是不敢上手装的。
林彩云:阿染,这织机跟纺车一样,也是哪里坏了就能换哪里吧?
没错,只不过,纺车的零件都简单,价也便宜。林染指出在木作定做的几种,这几样,装的时候需细心些。坏一点就不好用了,便宜的也得一百文,贵的三百文。
那我敢了。林彩云笑道,装坏三十两银子,我要吓得手抖,三百文,还是敢试一试的。
她这么一说,大伙立刻觉得,是这个理。
顿时,都敢上手帮忙了。
第一架织机装出来,林染调好经纬线,神色淡然的操作。
她早在空间里试过,眼下手脚配合协调,动作熟练。
哐当,咔嚓,碰碰碰的声音的交织在一起,刚才还说说笑笑的村人,视线扫到运行的织机,顿时都瞪着眼,张大了嘴巴,被定住了。
阿染只是脚下不停的踩,一只手不停的拉线,那织机就跟有精怪附身了似的,一纬一纬比眨眼还快,就织上去了!
这布的宽幅,得有她们用踞腰织机织的三倍长。速度更是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去,而且,瞅着一点不累。
往那一坐,不需要弯腰,也不用两只手来回送梭打纬。脚下轻轻松松一踩一松,手上绳子拉着,那布就肉眼可见的织出来了!
林彩云眼睛粘在织布机上,嘴里喃喃:织女转世也没这么快的!
想买!
我也想要!
织了一辈子布的女人们,谁不想要一架这样的织布机!
三十两银子,值!
村人们脸热热的,心里也火热,迅速盘算自家的银钱够不够买一架。
这不是买了值不值的事,这是跟砖瓦房一样,有了,瞅着就心里高兴的物件。
柳春生及时制止村里人的不理性想法:咱们不是织娘,整日织布也坏眼睛,三十两一架太贵了,不如大伙看看,几家合买一架。
说完,她转头对林染道:给我家装一架。
村里人:
好吧,这银子,村长家是出得起。
林朝霞当仁不让:我家要一架。
哎哟,看这织机织布看傻了,没抢着第一架。
林彩云:我家也要一架。
她家人多,她算了算,家里人轮流织布,按林染刚才的速度,一天就能织出一匹来。
一个月织的布能卖十两银子!买麻线来织,最多四个月,就能赚回这架织机的钱。再往后,织的布都是赚的,一年怎么也能赚五十两银子!
林染:两年后,织机做得多了,麻布的价格会降下来。
她在京城,也看到了新式纺车,麻线的价格还算稳定。
纺麻只是麻线制作中的一环,新式纺车加快了纺麻的速度,但绩麻,抽麻,分丝连接成长线,都是更费时费力的步骤。
织布则不一样,织布的快慢,能直接决定布匹的价格。
新式织机织布的速度,比斜织机都快了近八倍,麻布的价格不止会降四分之一。
那这几年,怎么也能赚到一百两银子。林彩云笑道,阿染做出这样的好东西来,我们柳树村先跟着沾光了。
她们柳树村算是手头宽裕的,买这架织机也要咬咬牙。除此之外,也就是县里府城的富户和织纺能买得起。
阿染许久没来了。陶作掌柜对自家大主顾记得可清楚了,笑道,给阿染打八折,庆祝你妻子得了状元。
林染笑眯眯道:掌柜的爽利,只管多预备着些。若是陶缸的质量好,往后说不定每年都会定五六十个。
陶作掌柜立刻保证道:放心,有一丁点不满意的,都不给你。
徐木作早做完了林染要的零件,见林染过来,忙吩咐学徒拿过来验货:这东西,阿染是要做成什么?
柳树村的纺车刚拿出来卖时,她就对其中的巧思赞叹不已。她自己也照着打过这种新式纺车,只不过没往外卖。
没法卖,柳树村纺车的价低得,让木工眼前发黑。
她一面抓心捞肺的想知道,林染又出什么新东西了,一面又担心,这东西做出来,木工得改行!
林染笑笑:是织机。
徐木作抚了抚胸口,还好还好,她只会做踞腰织机。踞腰织机就是几块木片,几根棍子,比打床都简单。
什么样的织机?没了职业危机,徐木作只剩下抓心捞肺的好奇,阿染什么时候拿出来卖?我先预定一架。
纺车提高了八倍的速度,她有强烈的预感,这台织机,能轰动整个梁国!
林染:两个月后,三十两银子一架。
徐木作:这么贵!
新式纺车明明比旧纺车便宜来着。
但她转念一想,一架斜织机也得二十两银子。林染拿出手的新织机若是速度快几倍,这个价不贵。新式纺车比旧纺车便宜,本来就不合理!
徐木作若只是想看新鲜,没必要买。林染笑笑,新式织机,本也不是寻常人家会买的物件。
徐木作咬咬牙:那我也买一架。
青石县出的新织机,她这个青石县木匠领头人不会做,说出去都要被人笑话。
林染薅系统验零件,很快就从中挑出五个不合格的。
徐木作对比下,确实有细微差距,震惊了:阿染,你这眼睛就是尺规啊!
林染淡然:我也做了几年木工活。徐木作活做得细致,往后织机的这几个零件,我还想请徐木作继续做。
徐木作神色认真,我继续做着,不需要阿染付定金。
她相信林染。哪怕是没见到新式织机有多好,也确信林染一定能卖出去。
这零件若是一直做,那就是一个稳定的大买卖,木作往后的生意都不用担心。更何况,是做新织机的重要零件。徐木作觉着,虽然比不上张弄瓦的名字记在了县志上光荣,也是能让儿孙们挂在嘴上的荣耀!
徐木作越想越激动,恨不得新织机立刻就卖到整个梁国,家家户户都有一架。
林染拱手:那就先谢过徐木作了。
这些做好的零件,林染先拉一驴车回家,余下的,徐木作叫车行送货。
县城的事办完,林染马不停蹄的赶往府城。
路听云亲自带她去验货,不光做出了和徐木作一样,不收定金,继续准备零件的决定,还定下来三十台织机。
我家织布坊不少织机都老旧了,原本也要换。
路听云不在乎这点银子,她看中的是谢韵仪昌州府知府的位置,阿染觉得,我家百草堂去昌州府开一个怎么样?
林染行礼,神色认真:我替昌州府百姓,先谢过路东家。
实不相瞒,我是想将百草堂开到京城去的。路听云忙扶起林染,坦率的说出她真实的目的,我是看好阿清和天赐,她们早晚能在朝中一言九鼎。
拿银子砸出来的靠山只是面子情,关键时刻不反咬一口就是幸运。
互助互利的合作伙伴,才是真正的可靠。而且,她确定,以林染和吴清的品性,绝不会见利忘义。
林染微笑:路当家好眼光。阿染另有一份生意,不知路当家有没有兴趣
几天之后,林染回到柳树村,开始组装第一架新式织机。
织机占地大,安装完不好搬动,林萧让林染去她家堂屋装。
林萧家的房子,盖之前就考虑到要作为纺车展示点用,堂屋盖得宽敞。
村里不忙的,都过来看热闹。
自认脑子灵活,能看出个一二三的往里挤。不想费神,只想见识见识三十两一架的织机,长什么样的,站在门口闲聊。
林玲眼疾手快,占据第一打下手位置:阿染姐姐,织机看起来比纺车难装多了,要不要在每块零件上都标上号?再画几张图纸,这样新学安装的人,若是哪里忘记了,看图和标号就能想起来。
阿玲你这书没白读啊!林萧瞬间就反应过来其中的好处。
林染:
在技艺都是口口相传,亲自示范的环境里待久了,她脑子都退化了!
我下午画一张图纸出来,阿玲你负责照着描。林染边安装,边鼓励道,大伙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
林玲立刻乐得找不着北,得意的瞄一眼林朝霞。她这不是就得用了?才不是阿娘说的去了昌州,就是给你姐姐们添麻烦!
刘冬雪迟疑:换了是我,光看图,我可不敢动手。一架三十两银子呢,没师傅带着,我是不敢上手装的。
林彩云:阿染,这织机跟纺车一样,也是哪里坏了就能换哪里吧?
没错,只不过,纺车的零件都简单,价也便宜。林染指出在木作定做的几种,这几样,装的时候需细心些。坏一点就不好用了,便宜的也得一百文,贵的三百文。
那我敢了。林彩云笑道,装坏三十两银子,我要吓得手抖,三百文,还是敢试一试的。
她这么一说,大伙立刻觉得,是这个理。
顿时,都敢上手帮忙了。
第一架织机装出来,林染调好经纬线,神色淡然的操作。
她早在空间里试过,眼下手脚配合协调,动作熟练。
哐当,咔嚓,碰碰碰的声音的交织在一起,刚才还说说笑笑的村人,视线扫到运行的织机,顿时都瞪着眼,张大了嘴巴,被定住了。
阿染只是脚下不停的踩,一只手不停的拉线,那织机就跟有精怪附身了似的,一纬一纬比眨眼还快,就织上去了!
这布的宽幅,得有她们用踞腰织机织的三倍长。速度更是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去,而且,瞅着一点不累。
往那一坐,不需要弯腰,也不用两只手来回送梭打纬。脚下轻轻松松一踩一松,手上绳子拉着,那布就肉眼可见的织出来了!
林彩云眼睛粘在织布机上,嘴里喃喃:织女转世也没这么快的!
想买!
我也想要!
织了一辈子布的女人们,谁不想要一架这样的织布机!
三十两银子,值!
村人们脸热热的,心里也火热,迅速盘算自家的银钱够不够买一架。
这不是买了值不值的事,这是跟砖瓦房一样,有了,瞅着就心里高兴的物件。
柳春生及时制止村里人的不理性想法:咱们不是织娘,整日织布也坏眼睛,三十两一架太贵了,不如大伙看看,几家合买一架。
说完,她转头对林染道:给我家装一架。
村里人:
好吧,这银子,村长家是出得起。
林朝霞当仁不让:我家要一架。
哎哟,看这织机织布看傻了,没抢着第一架。
林彩云:我家也要一架。
她家人多,她算了算,家里人轮流织布,按林染刚才的速度,一天就能织出一匹来。
一个月织的布能卖十两银子!买麻线来织,最多四个月,就能赚回这架织机的钱。再往后,织的布都是赚的,一年怎么也能赚五十两银子!
林染:两年后,织机做得多了,麻布的价格会降下来。
她在京城,也看到了新式纺车,麻线的价格还算稳定。
纺麻只是麻线制作中的一环,新式纺车加快了纺麻的速度,但绩麻,抽麻,分丝连接成长线,都是更费时费力的步骤。
织布则不一样,织布的快慢,能直接决定布匹的价格。
新式织机织布的速度,比斜织机都快了近八倍,麻布的价格不止会降四分之一。
那这几年,怎么也能赚到一百两银子。林彩云笑道,阿染做出这样的好东西来,我们柳树村先跟着沾光了。
她们柳树村算是手头宽裕的,买这架织机也要咬咬牙。除此之外,也就是县里府城的富户和织纺能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