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她梨花带雨的模样看起来很是惹人怜惜,说的话也有理有据,不像是假的。但萧喜喜对破坏人家夫妻感情的人没有好感,也看出这不是个省油的灯,有踩着段敏珠上位的意思。
不过既然她三哥已经将这姑娘收房,萧喜喜也不会对她做什么。
她听完这些话后什么也没说,让慕容婉儿下去了,回去的路上才对前来接她的谢逢叹气:“我三哥真可怜,我三嫂是一点不信他啊。”
谢逢扶着她的腰坐在马车里,替她整理了一下弄乱的袖子:“他们两人本就不是同一种人。慕容家的人和渌州那帮段易带出来的老将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有他们从中作乱,你三嫂早晚会与你三哥离心。”
“从前瞧着她是个聪明的,没想到内里这么糊涂。那个慕容婉儿能糊弄过她娘,被送到王府里来,还一来就离间了她和我三哥的感情,不是个好对付的,日后三嫂怕是有的忙了。”萧喜喜摇头,“人心哪能当棋子来用呢,这些世家大族出来的人,对自己也太过自信了。”
她说完又叹了口气,“瞧着她是连我也怪上了。”
“那就别管了。”谢逢不想她为了这些事费神,“你三哥是重情之人,即便对她失望了,看在段易对他的知遇之恩上,也不会薄待于她。”
“这我知道,我就是心疼三哥,虽然他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是想像爹娘一样,和三嫂和和美美地过一辈子的。”萧喜喜说到这,决定想法子安慰安慰她三哥,于是一连好几天都拎着酒坛子去找她三哥谈心。
萧远风:“……”
萧远风原本确实心情沉郁,很不痛快,被大着肚子的妹妹这么一闹,倒是好了许多。他哭笑不得地看着她圆滚滚的肚子,拱手求饶:“我没事了,真没事了,你赶紧回家吧,要不妹夫又要冷眼瞪我了。”
萧喜喜见他神色确实恢复明快了,才放下心走了。
但萧喜喜走了,萧远海和萧远川,还有年纪最小的萧远河也先后提着酒坛子来了。
就连萧定也把这倒霉儿子叫进宫,叫他陪着自己喝了一顿酒。
萧远风:“……”
谢谢,他再也不想喝酒了。
第85章
之后两个月,家中没再发生什么事,但朝堂之中派系争斗愈演愈烈了。
萧喜喜虽然在家中养胎,也听说了不少事,不过她都只是冷眼看着,没有作声。
两个月后,南边的岳州和楚州等地突然传来消息,说有前朝叛军死灰复燃,意图作乱,萧远川奉命前去平叛。
又几日,萧远风也被意欲迁都的萧定派去督建皇宫,离开了淮京。
可两人的离开并没有让汇聚在他们身后的野心家们消停下来,那些人依然在利用兄弟俩的名义互相攻讦,甚至大有“碍事的正主走了,我们终于可以放开手干了”的意思。
萧定因此气病,这日甚至在朝会上吐了血。
太医对外说陛下是一时怒急攻心,休息休息就好,可没过多久,就有“陛下其实是操劳过度又旧伤复发,情况不太好”的消息悄悄从宫里传出。
一时间,朝中人心浮动……
“看这天气,像是要下雨了。”
这日萧喜喜起床时,见窗外阴云密布,风雨欲来,突然发出了一声冷笑。
正在帮她穿衣的谢逢听见后,轻拍了一下她的后背:“放心,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不会有事的。”
萧喜喜抿唇点头,收拾妥当后,准备进宫去陪伴她爹娘。
可谁知刚到宫门口,便有八百里加急传来,说她四哥萧远川在平叛过程中,不慎中了敌人的埋伏,战死沙场了。
萧喜喜听着报信之人的喊声,身体猛然一晃,栽倒在了谢逢怀里。
谢逢眼疾手快抱住她,神色失去了平日的清冷:“喜喜?喜喜!来人,快传太医!”
**
萧远川战死的消息,不仅让萧喜喜这个做妹妹的当街晕倒,险些难产,还给了萧定这个做父亲的致命一击。
得知儿子的死讯后,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悲痛吐血,之后身体就越发差了。
皇后冯云香也是伤心病倒,宫中一片凄风苦雨。
渌州一派的朝臣们见此,立即上表请立萧远风为太子,可这时萧远风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他奉命督建的宫殿突然倒塌,他躲闪不及被砸断了双腿。
秦王竟成了一个废人!
废人还如何做太子?!
渌州一派的朝臣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随即便在紧急商议过后,推举萧远风年仅三岁的长子萧晟,让萧定立这孩子为太孙。
立三岁小儿对太孙,对妄图以此把控朝堂为自身谋利的人来说,是好事,可对国家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萧定因此不同意,并在强行振作起来后,把萧远海和萧远河分别派去两个儿子出事的地方,要他们查清楚两个儿子出事的原因——因为他怀疑他们的出事另有内情。
除此之外,萧定还表露出要在两个侄儿中选一人继承大统的意思。
“这可如何是好?万一咱们派去的人没擦干净屁股,被萧远海那傻大个给发现了……谋害皇子,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那萧远河虽然年纪不大,可为人机敏,处事老道,若是被他发现秦王的出事与我们有关,后果不堪设想啊!”
“赵王兄弟俩虽只是陛下的侄子,却是陛下一手教导出来的,行事作风深得陛下真传。这两人也是难搞的硬骨头,若任由他们上位,我等岂不是还要像现在这般憋屈?再说我们此前没想过这两人会上位,平日里与他们不曾交好,即便现在出言拥立,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你说的是,他们兄弟二人,自是不如三岁幼儿好掌控。”
萧远海和萧远河领命出发后,渌州一派中有好几人睡不着觉了。多是出身世家的前朝旧臣和跟随萧定起事的勋贵中,也有人乱了分寸。
为了自保也为了利益最大化,慕容氏的兄长,慕容家的家主,也就是段敏珠的舅舅慕容泓站出来,以最快的速度说服原本敌对的这几拨人联起手来,发动了政变,欲逼萧定立萧远风的长子萧晟为太孙。
事发这天,已经怀孕近九个月萧喜喜正好在宫里陪伴她爹娘。
前些天因为两个兄长接连出事,她大受打击,不得不卧床养胎,这两日才勉强恢复了些,有力气进宫来照看父母。
慕容泓等人带兵围了萧定住的承天殿时,萧喜喜正帮着她娘给她爹喂汤。
见这群人竟然敢带兵前来逼宫,萧喜喜面如寒冰地将生生气昏的父母护在身后,厉声质问:“你们为了一己私利,害死我四哥,害残我三哥不够,竟还要谋反吗?!”
为首的慕容泓从容喊冤:“公主这说的是什么话?秦王是意外受伤,齐王是在战场上战死,如何就是我们害的了?再说臣等前来可不是要谋反,只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想请陛下早立太孙,以安民心罢了。”
“就是,喜喜你一个姑娘家,肚子里还怀着孩儿呢,就别管这些朝堂大事了,一旁歇着去吧。”
接话的是禁军统领陈炳瑞,他是萧定的小师弟,深得萧定信任,因军功被封广阳侯。
他原本对萧定很忠心,可他最喜欢的小儿子是个喜欢虐杀女子的人渣,还纵然手下霸占良田,草菅人命,萧定按律法处置了他。
这让陈炳瑞无法接受,心里对萧定生出怨气,最终被慕容泓说动,与他勾结在了一起。
他已经指挥禁军把控皇宫,外面的人进不来。而皇宫之外的兵马,也已经落入刘永亮等渌州将领的手。就算萧远海和萧远河马上带兵回来,也无法逆转局势。
所以今日萧定一定会写下立太孙的诏书,也一定会死。
至于萧喜喜,众人没把她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放在眼里——虽然她很能打,她麾下的娘子军也立过不少战功,但再次怀孕之后,她就养尊处优,疏于锻炼了,她麾下的娘子军也已经被他们设计调出京城,无法为她提供助力。
凭她一人之力,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公主还是识趣些,退到一旁去吧,太孙也是您的亲侄儿不是?”
这个时候,段敏珠的娘慕容氏从殿外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段敏珠,段敏珠怀里抱着今年才三岁的萧晟。
萧喜喜见她神色憔悴,眼睛也有些红肿,走进来时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她和她爹娘,心中怒意翻腾。
她盯着她冷笑了一声:“三嫂,我三哥可还没死呢。”
段敏珠步子一僵,神色又痛又愧。
她自然知道丈夫只是伤了腿,来日未必不能治好。可她娘和她舅舅跟她说,萧远川的死是他们让人下的手,如今陛下心中生疑,派了萧远河去查,他们若不先下手为强,赶在陛下查清一切之前控制住大局,慕容家只怕会举家倾覆……
段敏珠爱萧远风,也爱自己的娘家。她不忍心看见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嫡亲舅舅遭难,又想到她的晟儿是夫君的骨肉,就算夫君的腿能治好,日后也还是要传位给晟儿的,她便还是在挣扎中狠下心,选择了娘家这边。
不过既然她三哥已经将这姑娘收房,萧喜喜也不会对她做什么。
她听完这些话后什么也没说,让慕容婉儿下去了,回去的路上才对前来接她的谢逢叹气:“我三哥真可怜,我三嫂是一点不信他啊。”
谢逢扶着她的腰坐在马车里,替她整理了一下弄乱的袖子:“他们两人本就不是同一种人。慕容家的人和渌州那帮段易带出来的老将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有他们从中作乱,你三嫂早晚会与你三哥离心。”
“从前瞧着她是个聪明的,没想到内里这么糊涂。那个慕容婉儿能糊弄过她娘,被送到王府里来,还一来就离间了她和我三哥的感情,不是个好对付的,日后三嫂怕是有的忙了。”萧喜喜摇头,“人心哪能当棋子来用呢,这些世家大族出来的人,对自己也太过自信了。”
她说完又叹了口气,“瞧着她是连我也怪上了。”
“那就别管了。”谢逢不想她为了这些事费神,“你三哥是重情之人,即便对她失望了,看在段易对他的知遇之恩上,也不会薄待于她。”
“这我知道,我就是心疼三哥,虽然他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是想像爹娘一样,和三嫂和和美美地过一辈子的。”萧喜喜说到这,决定想法子安慰安慰她三哥,于是一连好几天都拎着酒坛子去找她三哥谈心。
萧远风:“……”
萧远风原本确实心情沉郁,很不痛快,被大着肚子的妹妹这么一闹,倒是好了许多。他哭笑不得地看着她圆滚滚的肚子,拱手求饶:“我没事了,真没事了,你赶紧回家吧,要不妹夫又要冷眼瞪我了。”
萧喜喜见他神色确实恢复明快了,才放下心走了。
但萧喜喜走了,萧远海和萧远川,还有年纪最小的萧远河也先后提着酒坛子来了。
就连萧定也把这倒霉儿子叫进宫,叫他陪着自己喝了一顿酒。
萧远风:“……”
谢谢,他再也不想喝酒了。
第85章
之后两个月,家中没再发生什么事,但朝堂之中派系争斗愈演愈烈了。
萧喜喜虽然在家中养胎,也听说了不少事,不过她都只是冷眼看着,没有作声。
两个月后,南边的岳州和楚州等地突然传来消息,说有前朝叛军死灰复燃,意图作乱,萧远川奉命前去平叛。
又几日,萧远风也被意欲迁都的萧定派去督建皇宫,离开了淮京。
可两人的离开并没有让汇聚在他们身后的野心家们消停下来,那些人依然在利用兄弟俩的名义互相攻讦,甚至大有“碍事的正主走了,我们终于可以放开手干了”的意思。
萧定因此气病,这日甚至在朝会上吐了血。
太医对外说陛下是一时怒急攻心,休息休息就好,可没过多久,就有“陛下其实是操劳过度又旧伤复发,情况不太好”的消息悄悄从宫里传出。
一时间,朝中人心浮动……
“看这天气,像是要下雨了。”
这日萧喜喜起床时,见窗外阴云密布,风雨欲来,突然发出了一声冷笑。
正在帮她穿衣的谢逢听见后,轻拍了一下她的后背:“放心,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不会有事的。”
萧喜喜抿唇点头,收拾妥当后,准备进宫去陪伴她爹娘。
可谁知刚到宫门口,便有八百里加急传来,说她四哥萧远川在平叛过程中,不慎中了敌人的埋伏,战死沙场了。
萧喜喜听着报信之人的喊声,身体猛然一晃,栽倒在了谢逢怀里。
谢逢眼疾手快抱住她,神色失去了平日的清冷:“喜喜?喜喜!来人,快传太医!”
**
萧远川战死的消息,不仅让萧喜喜这个做妹妹的当街晕倒,险些难产,还给了萧定这个做父亲的致命一击。
得知儿子的死讯后,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悲痛吐血,之后身体就越发差了。
皇后冯云香也是伤心病倒,宫中一片凄风苦雨。
渌州一派的朝臣们见此,立即上表请立萧远风为太子,可这时萧远风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他奉命督建的宫殿突然倒塌,他躲闪不及被砸断了双腿。
秦王竟成了一个废人!
废人还如何做太子?!
渌州一派的朝臣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随即便在紧急商议过后,推举萧远风年仅三岁的长子萧晟,让萧定立这孩子为太孙。
立三岁小儿对太孙,对妄图以此把控朝堂为自身谋利的人来说,是好事,可对国家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萧定因此不同意,并在强行振作起来后,把萧远海和萧远河分别派去两个儿子出事的地方,要他们查清楚两个儿子出事的原因——因为他怀疑他们的出事另有内情。
除此之外,萧定还表露出要在两个侄儿中选一人继承大统的意思。
“这可如何是好?万一咱们派去的人没擦干净屁股,被萧远海那傻大个给发现了……谋害皇子,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那萧远河虽然年纪不大,可为人机敏,处事老道,若是被他发现秦王的出事与我们有关,后果不堪设想啊!”
“赵王兄弟俩虽只是陛下的侄子,却是陛下一手教导出来的,行事作风深得陛下真传。这两人也是难搞的硬骨头,若任由他们上位,我等岂不是还要像现在这般憋屈?再说我们此前没想过这两人会上位,平日里与他们不曾交好,即便现在出言拥立,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你说的是,他们兄弟二人,自是不如三岁幼儿好掌控。”
萧远海和萧远河领命出发后,渌州一派中有好几人睡不着觉了。多是出身世家的前朝旧臣和跟随萧定起事的勋贵中,也有人乱了分寸。
为了自保也为了利益最大化,慕容氏的兄长,慕容家的家主,也就是段敏珠的舅舅慕容泓站出来,以最快的速度说服原本敌对的这几拨人联起手来,发动了政变,欲逼萧定立萧远风的长子萧晟为太孙。
事发这天,已经怀孕近九个月萧喜喜正好在宫里陪伴她爹娘。
前些天因为两个兄长接连出事,她大受打击,不得不卧床养胎,这两日才勉强恢复了些,有力气进宫来照看父母。
慕容泓等人带兵围了萧定住的承天殿时,萧喜喜正帮着她娘给她爹喂汤。
见这群人竟然敢带兵前来逼宫,萧喜喜面如寒冰地将生生气昏的父母护在身后,厉声质问:“你们为了一己私利,害死我四哥,害残我三哥不够,竟还要谋反吗?!”
为首的慕容泓从容喊冤:“公主这说的是什么话?秦王是意外受伤,齐王是在战场上战死,如何就是我们害的了?再说臣等前来可不是要谋反,只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想请陛下早立太孙,以安民心罢了。”
“就是,喜喜你一个姑娘家,肚子里还怀着孩儿呢,就别管这些朝堂大事了,一旁歇着去吧。”
接话的是禁军统领陈炳瑞,他是萧定的小师弟,深得萧定信任,因军功被封广阳侯。
他原本对萧定很忠心,可他最喜欢的小儿子是个喜欢虐杀女子的人渣,还纵然手下霸占良田,草菅人命,萧定按律法处置了他。
这让陈炳瑞无法接受,心里对萧定生出怨气,最终被慕容泓说动,与他勾结在了一起。
他已经指挥禁军把控皇宫,外面的人进不来。而皇宫之外的兵马,也已经落入刘永亮等渌州将领的手。就算萧远海和萧远河马上带兵回来,也无法逆转局势。
所以今日萧定一定会写下立太孙的诏书,也一定会死。
至于萧喜喜,众人没把她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放在眼里——虽然她很能打,她麾下的娘子军也立过不少战功,但再次怀孕之后,她就养尊处优,疏于锻炼了,她麾下的娘子军也已经被他们设计调出京城,无法为她提供助力。
凭她一人之力,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公主还是识趣些,退到一旁去吧,太孙也是您的亲侄儿不是?”
这个时候,段敏珠的娘慕容氏从殿外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段敏珠,段敏珠怀里抱着今年才三岁的萧晟。
萧喜喜见她神色憔悴,眼睛也有些红肿,走进来时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她和她爹娘,心中怒意翻腾。
她盯着她冷笑了一声:“三嫂,我三哥可还没死呢。”
段敏珠步子一僵,神色又痛又愧。
她自然知道丈夫只是伤了腿,来日未必不能治好。可她娘和她舅舅跟她说,萧远川的死是他们让人下的手,如今陛下心中生疑,派了萧远河去查,他们若不先下手为强,赶在陛下查清一切之前控制住大局,慕容家只怕会举家倾覆……
段敏珠爱萧远风,也爱自己的娘家。她不忍心看见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嫡亲舅舅遭难,又想到她的晟儿是夫君的骨肉,就算夫君的腿能治好,日后也还是要传位给晟儿的,她便还是在挣扎中狠下心,选择了娘家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