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二天早晨,天色蒙蒙亮,巷子里还有浓厚的雾气。
  苏玉背着书包走了很远的路,在那个仿佛此生跨不过的冬天。
  可是她心里放不下。
  她后悔了。
  她住了脚,迟钝了片刻,然后开始加速往回走。
  她冒着迟到的风险往回走,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
  她要追回她的小鲸。
  她不要让它再一次陷入孤独。
  她说:江萌,你会留在我的心中。
  她说:一尘不染的,是妈妈给你镀的梦。
  她说:子悬,谢谢你的帮助,生命是一张悬而未决的网。
  她说:哥哥就是渡我的舟。
  她说:谢琢,我喜欢你。
  ……
  她为了它在雾气里狂奔。
  她也终于,为了拯救过去的自己而狂奔了一次。
  一年后的这个冬天很严寒,冷潮在窗户上凝结成精美的窗花。她用蓄泪的眼看人潮散开,那一声声“成年快乐”还在不远处徘徊。
  机器人还在桌上转圈,唱歌,动着耳朵,眨眨眼睛,哄她开心。
  苏玉翻到日记本的新一页,只剩一张了,在最后一页空白的纸上,她写下:
  「我一定会到达远方。」
  一年前,她觉得波士顿好远。
  现在她想,哪里都不够远,波士顿不远,新加坡也不远。
  她不知道哪里可以落脚,但她一定要飞。
  然后,永远不再回头。
  ——上卷完——
  第27章
  下卷:反方向的梦
  -
  2157年10月,a大。
  四人间的宿舍,几盏电脑屏幕的灯光亮着,室友们一片安静,各有各的事情要忙。
  北京入了秋,凉爽的感觉很分明。
  和平江几乎没有清晰界限的四季相比,这里的萧瑟很漫长。
  外边刮过一阵风,把苏玉的草稿纸掀起一个角,她抬起埋头看字的脸,去把宿舍的窗子关上了。
  五年的硕博连读,苏玉今年读到研二,通过了转博考核。
  她正在宿舍改明天辩论赛的稿子。
  手机响了下。
  是一个大二的小妹妹给她发消息:【师姐师姐,明天我们辩论社团招新啦,能不能麻烦您帮忙宣传一下。】
  苏玉点开她发来的链接,是一个她好久不用的app,前几年兴起的社交平台,苏玉不是不喜欢用,她觉得总是刷这些没营养的东西不利于集中精力干正事。
  苏玉答应了,才又去把这个app下了回来。
  正准备登录的时候。
  微信又传来一条消息,是周远儒发来的:【还在改稿?】
  苏玉回:【对。】
  紧接着,她又回了一句:【我今天结束估计挺晚了,你不用等我,不好意思。】
  周远儒是苏玉在本科期间认识的一个新闻系师兄,两人当初也是打辩论赛认识的。
  他前几天约了苏玉今天吃晚饭,苏玉白天的时候跟他说了声,辩论稿还没改好,可能要延期。
  周远儒这会儿没说等不等的事,反问她:【要我帮你吗?】
  苏玉还没回这条。
  因为刚刚登录手机号的验证码已经发了过来。
  她回到app界面,输入验证码。
  登上去之后,主页给她推了几条她上一回登录时大数据相关的博文:
  还记不记得你们学生时代喜欢过的人?
  和暗恋对象见了一面,终于放下了。
  困住我青春的人,始终没有回头看我一眼。
  无疾而终的暗恋是一生的潮湿。
  ……
  这些字眼跳出来后,苏玉立刻就想起,卸载之前她在这上面发了些什么。
  她点开自己的主页,只有一个点赞量很高的帖子。
  当时她发完就退出了,没想到现在浏览量已经几十万了。
  帖子的标题是:穿过云和烟,雨季不再来。
  主楼:「他是哥哥最好的朋友,像初遇那天的盛夏风,美好又渺茫,是我无论如何也抓不住的存在。
  今年,是他在美国的第五年。」
  ……
  苏玉在贴子里写了很多青春小事,比如一场雨,一把伞,一颗旺仔糖,一杯咖啡……
  她选择记录下来也是怕随着年深日久,自己会忘记。
  “怎么样,战神?”室友倪秋含从后面突然过来按住苏玉的肩膀。
  苏玉装淡定地把手机屏幕按了,揉一揉太阳穴说:“我在想,我一个母单,为什么要打这种题。”
  “什么题啊?”
  倪秋含好笑,看一下她的a4纸。
  大字标题:爱上一个不可能的人,究竟要不要说出口。
  倪秋含气势汹汹:“当然要说!”
  苏玉立刻把纸卷成话筒形状,放到倪秋含唇边采访,微笑说:“欢迎加入我们正方战队,倪同学,请发表你的看法。”
  苏玉话音未落,沈慈从外面捧着一堆快递进来:“谁母单啊?周师兄来给你添砖加瓦,人又在楼下等着了!”
  “……”
  苏玉在心里轻叹。
  该来的还是来了,她不得不简单收拾了下单肩包,下楼去赴约。
  餐馆里,苏玉在吃小黄鱼的时候,周远儒帮她翻了翻那篇稿子,给了点意见,苏玉都虚心地听了。
  周远儒比苏玉大三岁,现在已经工作了,很周正斯文的长相,被他们调侃说,是招父母喜欢的那种体制内女婿。
  苏玉不会想到这种层面。
  她主动和他聊的东西都很浅显,无感情,无未来。
  苏玉看得出人家的心思,她尽可能会往公事上面聊,但还是没抵抗住对方波澜四起的眼神。
  送她回去的路上,周远儒笑着问了句:“上次跟我说心里有人,不会是骗我的吧?”
  很像玩笑的语气,他显然是问她真心话。
  苏玉说:“你应该祈祷不是,这样起码还有个货真价实的借口,而不是为了搪塞你。”
  “那我等你忘了他。”他仍然笑,“可别跟我说忘不掉。”
  苏玉笑说:“这可不是我的大脑能决定的。”
  然后,她点了点心脏的位置。
  周远儒的笑容淡了些,把她送到宿舍楼下,说晚安。
  苏玉扬一扬手里的纸:“谢谢帮我改稿啦。”
  周远儒挺好的,苏玉跟他待在一起的时候很自在,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为人处世上的一些指点,他都会给满,身上很重的书卷气让她想起宋子悬。
  不过宋子悬比他呆多了,周远儒是游刃有余的,不光是在学习方面。
  他很好,他们说这样的男人适合恋爱,甚至结婚。
  因为他很会照顾人。
  苏玉也觉得很好。
  可是为什么不愿意呢?
  因为从来没有过心动。
  她固执地觉得,怦然心动是爱情里很重要的一环。
  可惜十七岁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苏玉甚至也怀疑,会不会是她太过理想,毕竟没有人永远停留在少女悸动里。
  比起心动,成年人之间,契合才是更为重要的。
  她在打比赛用的稿子里,写很多的话描述心动,可是分明,自己都快忘记那强烈的感觉。
  苏玉回到寝室,室友们都睡了。
  周远儒又给她发来消息,让她早点休息,苏玉平淡地回好。
  没有太多的热忱。
  但他挺好的——
  她这样对自己说。
  苏玉洗漱完躺到床上,又想起两年前的那篇贴文,继续找出来读。
  「从前,我总是觉得《初恋这件小事》的结局太戏剧,太浪漫,梦幻悬浮,不切实际,所以我并不喜欢。
  而我现在转变了想法,因为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圆满,我们无法破镜重圆,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所以要在故事里找到美梦成真的可能。
  这一些年,我独自走过很长很远的路。
  我产生过不少的执念,或长期的、或短暂的,关于升学,关于自我的提升,关于证书的厚度,或是绩点的高低,可是这些我想要的,在我的努力下都一一做到了。
  唯独年少时期没有得到过的人。
  那一颗智齿反复地发炎,让我反复地想起和他的诀别,想起那一天的寒冷,还有我盛满掌心的热泪。
  它疼一次,我就想他一次。
  我后知后觉,诀别是如此的艰难。
  现在的我已经不会轻易地哭了。
  可是当我坐在地铁里,在他不会出现的这座城市,身旁挤满了芸芸众生。我看到一些背影,听到一些声音,对上一些眼神,和他相似的一点一点,哪怕只是万分之一,也会让我瞬间回到过去。
  是让我哀伤的。
  我在每年的愿望里,都祝他安好。
  在我祈祷的时候,不知道大洋彼岸会不会有一场风雨落下,捎去我的思念。
  而在离我很遥远的经纬度里,他在那场雨中,偶尔有没有,同样也想念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