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她纵容了他的好意。
谢琢挤出一点药膏在她手指上红肿的位置。
他小心地捏着她的指关节,没有触碰到别的地方,眼下,他轻而易举就可以握住她的手心,让彼此产生正牵手的错觉。
但谢琢很讲分寸,只是帮她敷药膏,不疾不徐地揉伤口。
怕她疼,又怕力度太轻会揉不开,谢琢捏着她的指关节,很谨慎地掌握着力度,很珍重地对待她陈年的创伤。
他每旋一下她的关节,就像往她心口浅浅一按,落下一个难以快速回弹的窝,酸胀又酥麻。
“疼吗?”
她缓缓摇头:“一点都不疼。”
谢琢:“那就好。”
苏玉装作看文字,早就心思飞远,余光里挡风玻璃上的雪,一片一片地落下,融成了水滴。
她觉得她的心也快化掉了。
第43章
苏玉的手变热了起来。
她看着谢琢帮她擦手的动作,忽的,轻声言说:“我小的时候很傻。”
苏玉从前说话的语速总慢吞吞的,音节要逐个地蹦出来,很多时候令人觉得像在喃喃自语。
于是她那样说话,旁人如果听不清,就不会再过问了。
存在感就是在稀薄的话语权里消失的。
她现在已经改掉了这样温淡的讲话方式,因为不利于大众场合的发言,训练出了中气,唯有在很熟的人面前,讲悄悄话,或是撒娇的时候,她才会回到青春期那具蜷缩的身体里。
在喜欢的人面前,苏玉太想要隐藏狼狈了,不想说创痛的根源,就藏起受伤的手。
但是谢琢似乎并不在意她是否狼狈,他只想知道她疼不疼。
于是她第一次,对谢琢说起她不堪的旧事:“妈妈在外地工作,那一年冬天雪灾很冷,她带我去百货市场,给我买了一副手套,不过妈妈总是很赶时间,可能忙着去上班,赶着去平江的车,她买完手套就走了,甚至没有来得及让我试一下。
“结果那个手套就很大。我的手太小了,戴不了,她不知道。
“上小学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害怕星期天的到来,特别是星期天的傍晚。因为那个时候,就要跟爸爸妈妈分开了,他们会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
在谢琢的注视里,她垂着眼,看一方暖光下他们交错的指骨。
她顿了顿,不是犹豫该不该在他面前说这些话,而是真的陷进了回忆里,在回想那些细枝末节,继而说下去:“雪灾那一年,期末都没有考,学校紧急放假,为了学生安全,老师说让父母来接。
“我是班里最后一个离开的,因为爸爸妈妈不会来,老师让我给奶奶打电话,但是奶奶腿脚不好,我舍不得她来。”
她故意打错一个数字,假装拨不通,讪讪地把手机还给老师。
爸爸妈妈不会来,奶奶也不会来。
苏玉坐在教室里,看着每一个同学离开,直到老师锁上门,说带她回去。
膏药有几分清凉,被抹匀在她的手指上,苏玉感到一点灼热。
谢琢在看着她,听她说话,就不自知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于是静下来后,率先反应过来的苏玉发现,她的手正搭在他暖暖的掌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停顿了很久。
她收回手,默默地戴上手套。
因为小小的手,戴不了很大的手套,而奶奶给她做的那一副,又臃肿得让她无法在教室提笔,苏玉在雪灾的那一年,手指生了冻疮。
这样悠悠流逝的童年,早就该过去了,伤害却如覆水难收。
苏玉不难过了,但是她想对谢琢说一说。
说她很傻的小时候,那样一颗小小的心也想要被温柔地对待。
可是似乎一直都没有。
她一直都没有等到,一副合适的,让她感到温暖的手套。
二十多年。
说完,她问他:“你会觉得新鲜吗?”
谢琢为她的用词略感意外:“新鲜?”
苏玉说:“你肯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吧。”
车里,他明眸如炬,定睛看她,却不灼人,在这一刹甚至有几分恰到好处地,递送给她的童年所需要的温度。他说:“我会难过,也替你高兴。”
她哑了一瞬,嘴唇翕动,吐露出发自内心的询问:“为什么。”
谢琢:“就算经历过这些,你还是变成了很好的人。”
苏玉眼底没有笑了,她低头,过会儿,才呢喃一声:“我不是很好。”
“你很好。”他脱口而出。
苏玉说着冷冰冰的事情,手指头却是暖暖的。她低头,披散的头发遮住了眼睛。
“你不要笑话我就好。”
车里静了静,苏玉听着自己的呼吸,胸口的起伏就是眼下最大的动静了。
谢琢看着她垂落的一片发丝,让他看不见她的眼睛。
他怕贸然上手撩头发会让她不舒服,于是低了低头,直到找到可以看到她的角度,他说:“你只会跟徐一尘聊这些事,第一次跟我说。”
苏玉瞥了他一眼,近到可以接吻的距离让她呼吸屏住。
又听他轻道:“我也想了解你。”
苏玉抿唇,稍加辩解:“我跟徐一尘说这些,是因为他能懂。”
谢琢想笑:“正常的理解总能做到,我也没那么铁石心肠吧。他懂我就不懂了?”
他懂我就不懂了?
这是什么语气啊。
苏玉讶然,过后、以嗔怪他的语气说道:“你好像还蛮容易吃醋的。”
宋子悬、徐一尘,她若跟他们走得近,他就要计较。
还不计较在脸上,要跟她秋后算账。
“你终于知道了。”谢琢坐回去,骄傲的少爷脾气彰显,懒声命令,“那就对我一视同仁。”
苏玉没有话说。
这应该就是这个冬天的最后一场雪了,苏玉想淋着雪走一走。
他陪她走了一点路。
谢琢心里也有话没说完似的,苏玉敏锐地察觉到他的欲言又止,主动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谢琢住了脚步:“我想说,刚才的话是认真的。”
“嗯?”刚才说了好多,苏玉没反应过来是哪一句。
他看着她,强调一遍:“我说追你,是认真的。”
苏玉觉得冬夜的迷蒙让此情此景显得十分不切实际。
尔后,谢琢站直了身子,与她相对而立,在泛白的雪光里,曜石一样漂亮深邃的眼睛看向她,认真地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给你汇报一下我的情况。”他用这样的开场白。
“谢琢,25岁,身高857公分,体重74公斤,算法工程师,不抽烟,不跟不熟的人喝酒,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作息正常规律,偶尔加班,下了班就回家待着,兴趣是在家拼乐高,出门遛狗,有多余的时间就运动健身。”
说到这儿,谢琢顿了顿,思考还有没有遗漏的部分,而后说道:“情史空白,没有暗恋的人。”
没有暗恋的人。
这句话就很意味深长了。
他这张明牌有点太明,苏玉惊了片刻,反问道:“我也要汇报我的吗?”
他很大方:“你愿意汇报也可以,不愿意的话,我就慢慢地了解你。”
她笑了笑:“那会不会太不公平了?”
谢琢:“不会,我慢性子。有的是时间。”
谢琢的确不算很着急,他说的是追求,而不是告白,说明给彼此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了时间和空间。
他是诚恳的,思量妥帖。
苏玉可以汇报。
她可以一五一十地交代。
甚至把一切都坦白,告诉他不用花时间追了,你只要站在这里,本就是我最爱的样子。我会偏爱你,没有时限。
但他说过,他要一视同仁。
那在她眼里,他自然和别的追求者无异。
再者,苏玉想要的,的确已经和从前不同了。
苏玉站在他面前微笑时,眼中就没有了方才在车里那番悸动伤感错落的样子,她走出了小时候的影子,笑得淡然了许多,说:“我很难追的。”
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不说接受,也没拒绝。
谢琢默了默,心态良好,勾出一点迎难而上的笑意:“知道了。”
-
一个代购给苏玉发消息,说她之前预订的一个tb的风琴包有货了,问她还要不要,苏玉说要。她看了看卡里的余额,买个包还是够的。
她不会因为陈澜的指责而缩回壳里。
她很漂亮,她配得上最好的东西。
苏玉付完定金,回到寝室里,人都还没睡。
倪秋含过来揽住她,说:“以我们的条件,最好的办法是找个潜力股。”
知道她说的是联谊会的事情,苏玉发人深省地问:“什么样的才称得上潜力股?”
“努力上进,学识谈吐,这一些方面在我看来比较重要,家境其次,”倪秋含摸着下巴揣摩着,“你觉得呢。”
谢琢挤出一点药膏在她手指上红肿的位置。
他小心地捏着她的指关节,没有触碰到别的地方,眼下,他轻而易举就可以握住她的手心,让彼此产生正牵手的错觉。
但谢琢很讲分寸,只是帮她敷药膏,不疾不徐地揉伤口。
怕她疼,又怕力度太轻会揉不开,谢琢捏着她的指关节,很谨慎地掌握着力度,很珍重地对待她陈年的创伤。
他每旋一下她的关节,就像往她心口浅浅一按,落下一个难以快速回弹的窝,酸胀又酥麻。
“疼吗?”
她缓缓摇头:“一点都不疼。”
谢琢:“那就好。”
苏玉装作看文字,早就心思飞远,余光里挡风玻璃上的雪,一片一片地落下,融成了水滴。
她觉得她的心也快化掉了。
第43章
苏玉的手变热了起来。
她看着谢琢帮她擦手的动作,忽的,轻声言说:“我小的时候很傻。”
苏玉从前说话的语速总慢吞吞的,音节要逐个地蹦出来,很多时候令人觉得像在喃喃自语。
于是她那样说话,旁人如果听不清,就不会再过问了。
存在感就是在稀薄的话语权里消失的。
她现在已经改掉了这样温淡的讲话方式,因为不利于大众场合的发言,训练出了中气,唯有在很熟的人面前,讲悄悄话,或是撒娇的时候,她才会回到青春期那具蜷缩的身体里。
在喜欢的人面前,苏玉太想要隐藏狼狈了,不想说创痛的根源,就藏起受伤的手。
但是谢琢似乎并不在意她是否狼狈,他只想知道她疼不疼。
于是她第一次,对谢琢说起她不堪的旧事:“妈妈在外地工作,那一年冬天雪灾很冷,她带我去百货市场,给我买了一副手套,不过妈妈总是很赶时间,可能忙着去上班,赶着去平江的车,她买完手套就走了,甚至没有来得及让我试一下。
“结果那个手套就很大。我的手太小了,戴不了,她不知道。
“上小学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害怕星期天的到来,特别是星期天的傍晚。因为那个时候,就要跟爸爸妈妈分开了,他们会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
在谢琢的注视里,她垂着眼,看一方暖光下他们交错的指骨。
她顿了顿,不是犹豫该不该在他面前说这些话,而是真的陷进了回忆里,在回想那些细枝末节,继而说下去:“雪灾那一年,期末都没有考,学校紧急放假,为了学生安全,老师说让父母来接。
“我是班里最后一个离开的,因为爸爸妈妈不会来,老师让我给奶奶打电话,但是奶奶腿脚不好,我舍不得她来。”
她故意打错一个数字,假装拨不通,讪讪地把手机还给老师。
爸爸妈妈不会来,奶奶也不会来。
苏玉坐在教室里,看着每一个同学离开,直到老师锁上门,说带她回去。
膏药有几分清凉,被抹匀在她的手指上,苏玉感到一点灼热。
谢琢在看着她,听她说话,就不自知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于是静下来后,率先反应过来的苏玉发现,她的手正搭在他暖暖的掌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停顿了很久。
她收回手,默默地戴上手套。
因为小小的手,戴不了很大的手套,而奶奶给她做的那一副,又臃肿得让她无法在教室提笔,苏玉在雪灾的那一年,手指生了冻疮。
这样悠悠流逝的童年,早就该过去了,伤害却如覆水难收。
苏玉不难过了,但是她想对谢琢说一说。
说她很傻的小时候,那样一颗小小的心也想要被温柔地对待。
可是似乎一直都没有。
她一直都没有等到,一副合适的,让她感到温暖的手套。
二十多年。
说完,她问他:“你会觉得新鲜吗?”
谢琢为她的用词略感意外:“新鲜?”
苏玉说:“你肯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吧。”
车里,他明眸如炬,定睛看她,却不灼人,在这一刹甚至有几分恰到好处地,递送给她的童年所需要的温度。他说:“我会难过,也替你高兴。”
她哑了一瞬,嘴唇翕动,吐露出发自内心的询问:“为什么。”
谢琢:“就算经历过这些,你还是变成了很好的人。”
苏玉眼底没有笑了,她低头,过会儿,才呢喃一声:“我不是很好。”
“你很好。”他脱口而出。
苏玉说着冷冰冰的事情,手指头却是暖暖的。她低头,披散的头发遮住了眼睛。
“你不要笑话我就好。”
车里静了静,苏玉听着自己的呼吸,胸口的起伏就是眼下最大的动静了。
谢琢看着她垂落的一片发丝,让他看不见她的眼睛。
他怕贸然上手撩头发会让她不舒服,于是低了低头,直到找到可以看到她的角度,他说:“你只会跟徐一尘聊这些事,第一次跟我说。”
苏玉瞥了他一眼,近到可以接吻的距离让她呼吸屏住。
又听他轻道:“我也想了解你。”
苏玉抿唇,稍加辩解:“我跟徐一尘说这些,是因为他能懂。”
谢琢想笑:“正常的理解总能做到,我也没那么铁石心肠吧。他懂我就不懂了?”
他懂我就不懂了?
这是什么语气啊。
苏玉讶然,过后、以嗔怪他的语气说道:“你好像还蛮容易吃醋的。”
宋子悬、徐一尘,她若跟他们走得近,他就要计较。
还不计较在脸上,要跟她秋后算账。
“你终于知道了。”谢琢坐回去,骄傲的少爷脾气彰显,懒声命令,“那就对我一视同仁。”
苏玉没有话说。
这应该就是这个冬天的最后一场雪了,苏玉想淋着雪走一走。
他陪她走了一点路。
谢琢心里也有话没说完似的,苏玉敏锐地察觉到他的欲言又止,主动问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谢琢住了脚步:“我想说,刚才的话是认真的。”
“嗯?”刚才说了好多,苏玉没反应过来是哪一句。
他看着她,强调一遍:“我说追你,是认真的。”
苏玉觉得冬夜的迷蒙让此情此景显得十分不切实际。
尔后,谢琢站直了身子,与她相对而立,在泛白的雪光里,曜石一样漂亮深邃的眼睛看向她,认真地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给你汇报一下我的情况。”他用这样的开场白。
“谢琢,25岁,身高857公分,体重74公斤,算法工程师,不抽烟,不跟不熟的人喝酒,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作息正常规律,偶尔加班,下了班就回家待着,兴趣是在家拼乐高,出门遛狗,有多余的时间就运动健身。”
说到这儿,谢琢顿了顿,思考还有没有遗漏的部分,而后说道:“情史空白,没有暗恋的人。”
没有暗恋的人。
这句话就很意味深长了。
他这张明牌有点太明,苏玉惊了片刻,反问道:“我也要汇报我的吗?”
他很大方:“你愿意汇报也可以,不愿意的话,我就慢慢地了解你。”
她笑了笑:“那会不会太不公平了?”
谢琢:“不会,我慢性子。有的是时间。”
谢琢的确不算很着急,他说的是追求,而不是告白,说明给彼此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了时间和空间。
他是诚恳的,思量妥帖。
苏玉可以汇报。
她可以一五一十地交代。
甚至把一切都坦白,告诉他不用花时间追了,你只要站在这里,本就是我最爱的样子。我会偏爱你,没有时限。
但他说过,他要一视同仁。
那在她眼里,他自然和别的追求者无异。
再者,苏玉想要的,的确已经和从前不同了。
苏玉站在他面前微笑时,眼中就没有了方才在车里那番悸动伤感错落的样子,她走出了小时候的影子,笑得淡然了许多,说:“我很难追的。”
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不说接受,也没拒绝。
谢琢默了默,心态良好,勾出一点迎难而上的笑意:“知道了。”
-
一个代购给苏玉发消息,说她之前预订的一个tb的风琴包有货了,问她还要不要,苏玉说要。她看了看卡里的余额,买个包还是够的。
她不会因为陈澜的指责而缩回壳里。
她很漂亮,她配得上最好的东西。
苏玉付完定金,回到寝室里,人都还没睡。
倪秋含过来揽住她,说:“以我们的条件,最好的办法是找个潜力股。”
知道她说的是联谊会的事情,苏玉发人深省地问:“什么样的才称得上潜力股?”
“努力上进,学识谈吐,这一些方面在我看来比较重要,家境其次,”倪秋含摸着下巴揣摩着,“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