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转眼又到年底。
跨年这一天,穆理去参加公司年会,晚上不回家吃饭。
只剩穆真和母亲两个人,她们一致决定吃火锅。
沈惠珍亲自炒制的锅底,注水后一阵翻沸,穆真最喜欢在麻辣的锅底里煮牛肉和豆芽,她先夹了一大口。
沈惠珍笑说,“慢点,很烫的。”
可又忍不住给女儿夹肉菜。
穆真问起母亲报考研究生的事。
“您报名的专业,是a大自主出题,还是全国统一考试啊?”
“我学的文科,全国都是一张卷。”
穆真咬着筷子点点头,她读书一路保送,从没经历过大考,“我记得,笔试时间是下个周末吧,怎么样,您复习大半年了,会不会紧张?”
沈慧珍:“就当考着玩吧,当初大学一毕业,我就结婚了,没朋友也工作,现在离婚了闲下来,总要找个事情做。”
穆真百分百支持母亲,笑:“您肯定没问题的。”
沈惠珍有些含羞,“女儿在a大是教授,我这个当妈的却跑去当学生,会不会给你丢人?”
“只要不是走后门放水,别人就算知道我们是母女,又有什么关系,不管多大年纪的人,想多读点书,怎么会丢人。”
离婚后的沈惠珍想开很多,读书而已,她又不是干什么偷偷摸摸的事,确实谈不上抹黑女儿或者前夫。
脑子里想到前夫,沈惠珍又提起另外一件事跟前夫有关的事。
“最近,你爸爸搬到学校宿舍去住了,老房子腾出来,跟你说一声,等到春节过完,我就带穆理搬回家去住了。”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一直挤在你家里,也不是长远之计……你看韩奕都多久没来吃饭了,我不想打扰你们培养感情嘛。”
穆真:“……”
她和韩奕本来就只是老同学,当然只有逢年过节才互动。
但穆真怕唠叨,索性让母亲误会下去了。
吃过的晚餐,收拾完,客厅电视里新年演唱会,沦为欢乐的背景音,母女两个各自把守沙发一边刷手机。
沈惠珍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脸兴奋地叫女儿,“真真快看朋友圈!穆理得奖了!”
穆真打开朋友圈。
因为手握资金总量最大,穆理在年会上被评为的“业绩之星”。
他把奖杯照片发到朋友圈显摆,配文:“旧年快乐,新年更快乐!”
很快,一群人围上来调侃留言。
李哲南也给穆理点了赞。
即将跨年倒计时。
穆真窝在沙发里,一边啃苹果,一边往工作群里扔红包。
系统有上限,一个红包只能包三百,穆真操作了二十次,才能确保手下的研究员每人都能抢到一笔可观的数字。
终于弄完了。
穆真又去朋友圈刷了一遍,奇怪的是,李哲南给穆理点的那个赞,消失不见了。
穆真怀疑自己刚才看错了,没放心上。
元旦小长假结束,翻过年来,穆真要开始做年终总结了。
在研发中心,她是负责人,在整个集团层面,她的总结还与股价挂钩,所以,这是年末的一项大工程。
加班好像自来水,只要打开阀门,就是源源不断的流淌。
穆真一连忙了大半个月,终于在某天深夜,把汇报邮件发了出去。
鼠标弹簧触底反弹的声音,在寂静无声的办公室,被放大无数倍,咻得一声,好像纸飞机从窗口飞出去。
穆真带着大功告成的心情,一身轻盈抱着大衣下班。
漆黑的夜幕,楼下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店,亮得格外温暖。
穆真忽然很想吃点什么。
走进去,
她在冷柜里挑了一个鸡肉饭团,又买了一杯好炖。
纸杯白烟袅袅,穆真立在窗前慢慢享用。
早起没注意,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雪,而且是北城今冬的第一场,没想到就这么猝不及防地飘了下来。
天气实在太冷了,吐气成雾。
温热的呼吸扑在头盔的目镜上,很快虚了视线。
李哲南没有明目张胆地把摩托车停在便利店的对面,而是选在一个标牌的后面,可以稍微遮挡。
他倚在车边,把头盔摘下来,随手一搭,点了一根烟。
不算是偶遇吧。
就为了能看穆真一眼,李哲南已经在研发中心的楼下,连续来了好几天。
现在看到了,也就够了。
他肯定不会假装偶遇,然后风轻云淡上去和她打招呼的。
在穆真面前,他可以是一个小丑,但绝对不能再做骗子了。
上次跨年,李哲南对着聊天界面犹豫了很久,也没发一句新年快乐,最后只敢在穆理那里点个赞,然后又取消。
这已经是李哲南全部的勇气了。
他实在没脸再去打扰人家,因为他深知穆真是很好很好的人,好到近乎完美。
车队扩容的后续,是李哲南接纳了四名队友。
表面上,看似被迫接受,但随着磨合,他愈发可以感受到穆真的良苦用心。
四人中,其中两名老将,赛场经验丰富,而且擅长防守。
另外两位车手,正值盛年,一个在gp大赛里是李哲南的强劲对手,另一个成绩虽然没有李哲南好,但心态极其稳定,所以也破例进入车队。
老中青三代车手在一起混养,李哲南无疑是最年轻、受益最大的人。
李哲南并不迟钝,他知道穆真扩容车队,肯定不是以整他为目的,但也没想到,她强大到可以为不成熟的前男友做了那么多。
甚至为他设计了清晰的成长线路。
李哲南还有什么理由再哭再闹再不知足?
同样地,他再也找不到靠近穆真的借口了。
所以,隔着一条马路,他能看到穆真就已经心满意足。
雪越下越大,夜空清澈得好像一碗玻璃珠,落下茫茫的玻璃屑,世界被悄无声息地妆点成另外一副模样。
静谧而纯洁。
穆真放慢咀嚼的动作,不禁仰头,温柔的暖光照得她五官,一览无余。
李哲南看过去。
这一眼,便没有再移开。
穆真大约在看雪,面孔鲜亮,像午夜绽放的花,有种初来人间的懵懂美感。
这画面很美好,可他还是感觉到细密的疼痛,正在蚕食他的心脏。
李哲南放任翻涌的思绪,像每一次失控飞出弯道的时刻,疼也要紧紧抓住车把。
急速翻滚,□□凌迟,等了许久,终于平息。
他沉默地收回目光,抖掉肩头积雪,跨上车子驶入夜色。
——
临近春节,穆真的年终汇报刚结束,马上,澳洲gp大赛上线了。
外国人不过春节,这一场比赛,不当不正定在腊月那几天,这是集团车队第一次全阵容参赛,按理穆真应该全程跟随的。
但她实在走不开,最后只能确定去现场观看开幕赛。
设备和车手,提前三天包机飞过去,穆真要参加一个比较重要的会议,所以,晚走两天。
这趟行程比较赶,白天穆真在公司开会,才匆忙赶往机场,安检、登机。
因为快要过节了,机票紧俏,秘书没有订到头等舱和商务舱,穆真只能将就经济舱。
经济舱里,坐这趟红眼航班去布里斯班的人,几乎都是旅游团,以中老年居多。
老阿姨出门在外,一般都很健谈。
穆真的位置靠窗,她刚放好行李,一落座,旁边的老阿姨就跃跃欲试了。
当老阿姨冲她一笑时,穆真警觉,赶紧开启自闭模式——装睡。
真的不是她冷漠不近人情,而是,下了飞机就要直接开始工作,她要抓紧时间休息,其次,以前穆真遇见过这种情况。
好多年前了,穆真出国参加行业论坛,当时年纪小脸皮薄,遇见热情的阿姨,不得不听她掏了半宿心里话,从老公不体贴切入,再到自家儿子如何优秀,最后查户口一样盘问。
“小姑娘,你今天多大了啊?”
“有没有男朋友啊?”
“做什么工作的?”
“女孩子最重要的是找个好男人,不用太辛苦工作的……”
女孩子出门落单,不仅容易被色狼盯上,还容易被红娘盯上。
穆真被推销了半天有志青年,最后推托的时候,还弄得热情阿姨很不高兴,所以,穆真早就学精了。
吃一粒褪黑素,拿出眼罩,扣在眼睛上,然后她冷酷无情地开始了这趟午夜飞行。
从北城到布里斯班,单程飞行八小时,正好是完美睡眠的时长,穆真睡得很沉,也很甜,一觉醒来,是当地时间上午九点。
飞机稍作盘旋,开始俯冲降落。
巨大的失重,并未打消老阿姨的兴致。
她已经迫不及待,拉着坐前排的老姐妹们,聊起上次飞巴黎的行程。
跨年这一天,穆理去参加公司年会,晚上不回家吃饭。
只剩穆真和母亲两个人,她们一致决定吃火锅。
沈惠珍亲自炒制的锅底,注水后一阵翻沸,穆真最喜欢在麻辣的锅底里煮牛肉和豆芽,她先夹了一大口。
沈惠珍笑说,“慢点,很烫的。”
可又忍不住给女儿夹肉菜。
穆真问起母亲报考研究生的事。
“您报名的专业,是a大自主出题,还是全国统一考试啊?”
“我学的文科,全国都是一张卷。”
穆真咬着筷子点点头,她读书一路保送,从没经历过大考,“我记得,笔试时间是下个周末吧,怎么样,您复习大半年了,会不会紧张?”
沈慧珍:“就当考着玩吧,当初大学一毕业,我就结婚了,没朋友也工作,现在离婚了闲下来,总要找个事情做。”
穆真百分百支持母亲,笑:“您肯定没问题的。”
沈惠珍有些含羞,“女儿在a大是教授,我这个当妈的却跑去当学生,会不会给你丢人?”
“只要不是走后门放水,别人就算知道我们是母女,又有什么关系,不管多大年纪的人,想多读点书,怎么会丢人。”
离婚后的沈惠珍想开很多,读书而已,她又不是干什么偷偷摸摸的事,确实谈不上抹黑女儿或者前夫。
脑子里想到前夫,沈惠珍又提起另外一件事跟前夫有关的事。
“最近,你爸爸搬到学校宿舍去住了,老房子腾出来,跟你说一声,等到春节过完,我就带穆理搬回家去住了。”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一直挤在你家里,也不是长远之计……你看韩奕都多久没来吃饭了,我不想打扰你们培养感情嘛。”
穆真:“……”
她和韩奕本来就只是老同学,当然只有逢年过节才互动。
但穆真怕唠叨,索性让母亲误会下去了。
吃过的晚餐,收拾完,客厅电视里新年演唱会,沦为欢乐的背景音,母女两个各自把守沙发一边刷手机。
沈惠珍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脸兴奋地叫女儿,“真真快看朋友圈!穆理得奖了!”
穆真打开朋友圈。
因为手握资金总量最大,穆理在年会上被评为的“业绩之星”。
他把奖杯照片发到朋友圈显摆,配文:“旧年快乐,新年更快乐!”
很快,一群人围上来调侃留言。
李哲南也给穆理点了赞。
即将跨年倒计时。
穆真窝在沙发里,一边啃苹果,一边往工作群里扔红包。
系统有上限,一个红包只能包三百,穆真操作了二十次,才能确保手下的研究员每人都能抢到一笔可观的数字。
终于弄完了。
穆真又去朋友圈刷了一遍,奇怪的是,李哲南给穆理点的那个赞,消失不见了。
穆真怀疑自己刚才看错了,没放心上。
元旦小长假结束,翻过年来,穆真要开始做年终总结了。
在研发中心,她是负责人,在整个集团层面,她的总结还与股价挂钩,所以,这是年末的一项大工程。
加班好像自来水,只要打开阀门,就是源源不断的流淌。
穆真一连忙了大半个月,终于在某天深夜,把汇报邮件发了出去。
鼠标弹簧触底反弹的声音,在寂静无声的办公室,被放大无数倍,咻得一声,好像纸飞机从窗口飞出去。
穆真带着大功告成的心情,一身轻盈抱着大衣下班。
漆黑的夜幕,楼下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店,亮得格外温暖。
穆真忽然很想吃点什么。
走进去,
她在冷柜里挑了一个鸡肉饭团,又买了一杯好炖。
纸杯白烟袅袅,穆真立在窗前慢慢享用。
早起没注意,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雪,而且是北城今冬的第一场,没想到就这么猝不及防地飘了下来。
天气实在太冷了,吐气成雾。
温热的呼吸扑在头盔的目镜上,很快虚了视线。
李哲南没有明目张胆地把摩托车停在便利店的对面,而是选在一个标牌的后面,可以稍微遮挡。
他倚在车边,把头盔摘下来,随手一搭,点了一根烟。
不算是偶遇吧。
就为了能看穆真一眼,李哲南已经在研发中心的楼下,连续来了好几天。
现在看到了,也就够了。
他肯定不会假装偶遇,然后风轻云淡上去和她打招呼的。
在穆真面前,他可以是一个小丑,但绝对不能再做骗子了。
上次跨年,李哲南对着聊天界面犹豫了很久,也没发一句新年快乐,最后只敢在穆理那里点个赞,然后又取消。
这已经是李哲南全部的勇气了。
他实在没脸再去打扰人家,因为他深知穆真是很好很好的人,好到近乎完美。
车队扩容的后续,是李哲南接纳了四名队友。
表面上,看似被迫接受,但随着磨合,他愈发可以感受到穆真的良苦用心。
四人中,其中两名老将,赛场经验丰富,而且擅长防守。
另外两位车手,正值盛年,一个在gp大赛里是李哲南的强劲对手,另一个成绩虽然没有李哲南好,但心态极其稳定,所以也破例进入车队。
老中青三代车手在一起混养,李哲南无疑是最年轻、受益最大的人。
李哲南并不迟钝,他知道穆真扩容车队,肯定不是以整他为目的,但也没想到,她强大到可以为不成熟的前男友做了那么多。
甚至为他设计了清晰的成长线路。
李哲南还有什么理由再哭再闹再不知足?
同样地,他再也找不到靠近穆真的借口了。
所以,隔着一条马路,他能看到穆真就已经心满意足。
雪越下越大,夜空清澈得好像一碗玻璃珠,落下茫茫的玻璃屑,世界被悄无声息地妆点成另外一副模样。
静谧而纯洁。
穆真放慢咀嚼的动作,不禁仰头,温柔的暖光照得她五官,一览无余。
李哲南看过去。
这一眼,便没有再移开。
穆真大约在看雪,面孔鲜亮,像午夜绽放的花,有种初来人间的懵懂美感。
这画面很美好,可他还是感觉到细密的疼痛,正在蚕食他的心脏。
李哲南放任翻涌的思绪,像每一次失控飞出弯道的时刻,疼也要紧紧抓住车把。
急速翻滚,□□凌迟,等了许久,终于平息。
他沉默地收回目光,抖掉肩头积雪,跨上车子驶入夜色。
——
临近春节,穆真的年终汇报刚结束,马上,澳洲gp大赛上线了。
外国人不过春节,这一场比赛,不当不正定在腊月那几天,这是集团车队第一次全阵容参赛,按理穆真应该全程跟随的。
但她实在走不开,最后只能确定去现场观看开幕赛。
设备和车手,提前三天包机飞过去,穆真要参加一个比较重要的会议,所以,晚走两天。
这趟行程比较赶,白天穆真在公司开会,才匆忙赶往机场,安检、登机。
因为快要过节了,机票紧俏,秘书没有订到头等舱和商务舱,穆真只能将就经济舱。
经济舱里,坐这趟红眼航班去布里斯班的人,几乎都是旅游团,以中老年居多。
老阿姨出门在外,一般都很健谈。
穆真的位置靠窗,她刚放好行李,一落座,旁边的老阿姨就跃跃欲试了。
当老阿姨冲她一笑时,穆真警觉,赶紧开启自闭模式——装睡。
真的不是她冷漠不近人情,而是,下了飞机就要直接开始工作,她要抓紧时间休息,其次,以前穆真遇见过这种情况。
好多年前了,穆真出国参加行业论坛,当时年纪小脸皮薄,遇见热情的阿姨,不得不听她掏了半宿心里话,从老公不体贴切入,再到自家儿子如何优秀,最后查户口一样盘问。
“小姑娘,你今天多大了啊?”
“有没有男朋友啊?”
“做什么工作的?”
“女孩子最重要的是找个好男人,不用太辛苦工作的……”
女孩子出门落单,不仅容易被色狼盯上,还容易被红娘盯上。
穆真被推销了半天有志青年,最后推托的时候,还弄得热情阿姨很不高兴,所以,穆真早就学精了。
吃一粒褪黑素,拿出眼罩,扣在眼睛上,然后她冷酷无情地开始了这趟午夜飞行。
从北城到布里斯班,单程飞行八小时,正好是完美睡眠的时长,穆真睡得很沉,也很甜,一觉醒来,是当地时间上午九点。
飞机稍作盘旋,开始俯冲降落。
巨大的失重,并未打消老阿姨的兴致。
她已经迫不及待,拉着坐前排的老姐妹们,聊起上次飞巴黎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