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然而这话刚一出口,身旁一个微胖的妇女顿时怒目而视。
  “女子怎么就不如男了?这如今宫中高坐御座上的圣神皇帝陛下可比朝中那些王爷皇子们强多了。我们女人只是不像男人那般有那么多的机会罢了,要是给咱一个看书识字,独立门户的机会,肯定比你出息!”
  男子想张口反驳,但是却又想起如今家中的经济全靠妻子用陪嫁的铺子做生意,而他自己已经考了许多次科举还是没能高中,于是只能悻悻住嘴。
  只是他在转头再望向天幕时却在心中暗暗祈祷,朝堂上的贵人们可要阻止那光宗上位啊。
  如今他都屡试不中了,若是再加进女子来应试,那他想要高中可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相似的对话发生在各个里坊中,男人们几乎都表答着自己的反对。
  有的男人甚至过激地表示,“一定要快些找出那光宗,将这种祸害掐灭在襁褓之中!”
  刚烈些的女子会直接加以反驳,温顺些的女子则是低头不语。
  这时中原文化深受鲜卑影响,再加上女皇当政,女子的思想自然相对大胆因此反驳的女子颇多。
  但哪怕低头不语的女子们心中大多也是不认为女子不如男的,并在心中暗暗期盼着男女能同场竞技的那一天能快些到来。
  只是看着身旁那些激动的男人们,女人们心情也沉重了起来,天幕的预告怕是会让光宗大帝更难了。
  他们只能在心中祈祷,天幕能晚些曝光光宗的身份,也好让她多些准备机会。
  然而天幕注定听不到他们的祈祷,甚至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滑去。
  【好了,也不继续吹彩虹屁了,让我们正式进入光宗大帝的篇章。】
  【政变后的一个月,唐中宗李显正式继位。相较于第一次登基,他自然要沉稳许多,至少没有再说出要将皇位传给岳父的话。】
  【不过呢,这一次他选择抬举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让妻子韦后垂帘听政外,又让最疼爱女儿安乐公主跟亲王一样有开府设官署的权力,甚至还能一同上朝议政。】
  【然而彼时刚经历了武皇临朝,朝臣门对女主临朝很是防备,自然不愿答应。但很快安乐公主就让他们通通闭了嘴。】
  【而这也是光宗大帝第一次在人前展露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而她也真的让天下犹如她的封号那般,天下安乐。】
  这段话几乎是明示了光宗大帝的身份。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李云乐。
  第8章
  大概是已经做了太久的心理预期,此时身份被曝光的李云乐竟是异常平静。
  她不再掩藏自己的存在感,而是直接抬起头注视着御座上的武皇。
  既是避无可避,那就只能直接面对,畏畏缩缩反倒惹人笑话。
  更何况那什么政变还并未发生,她与武皇之间远不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只要她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那她一切与武就有的谈。
  瞬间李云乐的目光便与武皇的目光相会,李云乐只觉得那目光锐利无比,心中所想仿佛无所遁形。
  然而哪怕是这样,她还是直直地与武皇对视。
  “陛下,安乐不知道天幕所说是否为真,但哪怕是真的,安乐也不过是为了自保和保护家人罢了,易地而处陛下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武皇见惯了跪地求饶的人,听到李云乐竟是如此的义正言辞心头也是一惊。
  倒是有几分胆色,只是不知道她这分胆色能撑几时?
  她挑眉轻笑一声,说出的话却很是冰凉和讽刺,“好一个易地而处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你这时让朕体谅你?”
  李云乐的目光却是没有丝毫移动,“不是体谅,只是安乐想说自己并非天生叛逆,现如今一切都没发生不是吗?又为何因几句话就定安乐的罪呢?”
  一时间李云乐和武皇的目光就这么对视着,谁都不愿隔开示弱。
  直到爱女心切的李显奔到李云乐面前,将两人的目光隔绝开来。
  李显此时心中的慌乱可谓是到达了极致,他完全没想到天幕中那位发起政变、逼迫母亲退位的幕后之人会是自己的小女儿!
  明明裹儿很是听话懂事,甚至比姐姐们还要懂事听话,从来不问他们要什么珠宝首饰,华服锦缎,她怎么会去行政变之事?
  虽然她的思想的确比同龄人成熟些,在她几岁时便能提醒他如何躲过武皇的监视,减少武皇对他的忌惮。
  对了,她还时不时拿出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往往颇有奇效,就比如那什么犁,竟将他们庄子上田地的耕地效率提高了数倍。
  可裹儿她也只是奇思妙想多了些,跟反叛之事一点不相关啊!
  唯一说的上叛逆的便是她不愿按照武皇的安排嫁给武家人,还为此成了女冠。
  可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他们皇家的姑娘不愁吃不愁穿,他养她一辈子也无所谓,而且婚姻上有些叛逆也跟政变没什么关系啊!
  李显越想越觉得不可能是自家女儿,这其中肯定有误会。
  而见到女儿竟然直接开口顶撞武皇后,李显再也忍不住了,当即冲上前开口。
  “陛下,安乐她年轻气盛,不懂规矩,您不要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不过我保证她一向乖巧懂事,绝不会是那反叛之人,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还请陛下切莫听信这天幕一派胡言。”
  但朝臣们哪里愿意就这么放过李云乐?不少朝臣们瞬间开了口。
  “不管这天幕是否属实,但为了以防万一,还请将安乐郡主打进大牢,即刻诛杀!她才是颠覆武周天下的元凶啊!”
  “陛下,安乐郡主如今都敢顶撞于您足以证明她天生叛逆,定有不臣之心。”
  “臣请陛下宁可错杀,决不能放过,这是动摇国家根基的大事啊!”
  ……
  开口的臣子中不乏许多坚定的李唐派臣子,他们不少人之前还很是激动于光宗让天下重归李唐,带领大唐走到巅峰。
  而如今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所谓的“光宗”上位。
  武三思见状又再次支棱了起来,毕竟相较于李云乐所做之事,他犯的那些错简直是小得不能再小。
  而且他的目标不只是李云乐,还包括太子李显一家。
  他当即附和道,“陛下,臣以为哪怕不处死安乐郡主,也应当对太子一家严加看管,而且太子位置事关重大,臣以为决不能交给这么危险的人物!”
  这话一出,不少武家人也开始附和。
  唯有跟李显一家联姻的几人碍于情面,又或者是担心李显一家倒霉连累自己没有说什么。
  至于李显一家自是慌得不行,李重润、李仙蕙几个跟李云乐关系好的兄姐更是满脸焦急之色,恨不得直接冲出去为李云乐辩解。
  虽不确定天幕所言是否为真,但只看天幕他们比谁都清楚李云乐会策划那场政变是为了他们!他们怎么会愿意自家妹妹为了他们而死?
  然而韦氏却是用眼神强制性地控制住了他们,她知道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冷静。
  若是让这两个小辈冲了出去,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冲撞了圣神皇帝,那才真是害了安乐。
  而且她看着武皇的神情,生出了一种预感,武皇好似并不如大家以为的那般想要杀掉安乐。
  而端坐御座的武皇此时冷眼看着台下那些义愤填膺的臣子们,心中很是好笑。
  天天叫着还政李唐的人这时候竟然开始装起了武周忠臣,装给谁看呢?
  他们口口声声李家人才是正统,结果现在却是比自己都还对着李云乐喊打喊杀。
  至于原因嘛,自然是因为李云乐是个女人,继位之后提高了女子的地位,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这一刻武皇也彻底想开,再也不在意从前她纠结了无数次的事。
  他们反对自己只是因为自己是个女子罢了,不是因为她不是李家人,也不是因为她的才能不够。
  武皇本就打算留下李云乐,如今见到大臣们的模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能让他们不痛快的事她自然要多做。
  更何况就在刚才对视时,武皇发现这个她之前未曾关注的孙女的眼睛竟跟自己很是相似。
  眼神也是一样的不甘于屈居男子之下,一样的野心勃勃。
  武皇想哪怕天幕没有预告李云乐未来所创的伟业,她觉得自己恐怕也会留下她,就如同当初她提拔了跟自己有杀父之仇的上官婉儿一般。
  当然作为帝王,武皇肯定不会这么快就表明自己心中的想法。
  她只是望向臣子们冷笑道,“朕记得之前你们曾经辩解过天幕所言不一定是真的,怎么现在就对着朕的孙女喊打喊杀了?”
  大臣们却是再次呼天抢地道,“陛下,这不一样啊!朝臣们只是被人利用了,但安乐郡主可是主谋啊,这就证明她天生叛逆!”
  甚至其中有几个大臣“言辞恳切”到涕泗横流,仿佛在劝谏什么影响天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