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得不说安乐大帝的大脑真是灵活无比,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她便想出了解决办法。当然这也多亏这次曝光的是战斗力最低的手枪。】
【所以安乐大帝故意向百姓们介绍了手枪的射击距离,参数等等,并且告诉大家唐军队将要运用手枪在战场上。】
【大家可以想想听到消息的突厥人们、吐蕃人们会怎么想呢?】
【他们自然会觉得安乐大帝区区一届女子根本不了解战场态势,不仅决策失误还骄傲自大,但实际上真正会放松警惕、骄傲自大的又是谁呢?】
【而实际上安乐大帝打算真正运用到战场上的其实是冲锋枪,这种枪能够连续发射几十枚子弹,并且射程达到四五百米。】
【大家可以想想那时候战场上的场景,突厥人,吐蕃人自以为他们在30米,50米外唐军就拿他们无可奈何了,但实际上,嘿嘿,一网打尽了家人们!】
突厥人、吐蕃人:可恶,狡诈的唐人!
他们心中生出一阵后怕,因为他们知道就他们那简单粗暴的大脑真的会上钩。
幸好,幸好,他们也提前识破了李云乐的计谋,知道了他们的最强武器,这一次应该不至于那么惨吧?他们不确定的想着。
但因为有着野兽般对于危险的直觉,他们总觉得这“枪”于他们十分的危险,并不是他们有所准备就能改变战局的。
很快天幕的话证实了他们的预感。
【当然这样的“惊喜”只能有一次,第一次战役后,突厥人们便有了准备,自然不可能再出其不意了。但这也不影响,因为枪支就是游牧民族的最强克星。】
第38章
武皇顿时打起了精神,也没空再去思考李云乐怎么能有那么多厉害的武器,只想要从天幕那
知晓那枪支究竟是如何克制北方的游牧民族。
她作为帝王,多次与突厥、契丹等外族交战,很是知道那些游牧民族的难缠。
不仅难以打败他们,哪怕一时能打败他们,但过上两年就会卷土重来。
又甚者他们哪怕投降了,自愿成为属国,一旦找到时机便会反叛,可谓是毫无信誉。
武皇可谓是从心底里讨厌他们,但却也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而如今天幕却告诉她枪支能够解决掉他们,她自是要好好听听!
除了武皇外,其余朝臣、将军们也都打起了精神,支着耳朵听了起来。
虽说他们当中也不乏求和派,但那也是他们觉得华夏赢不了,或者赢下来的代价太大,所以才会反对开战。
对于周围的蛮夷们,几乎没有一个中原人心中没有歧视、厌恶之类的情绪。
若是能将他们彻底解决掉,自是求之不得。
至于百姓们更是翘首以盼,关中地区的百姓还好,那北方交界处的百姓们可谓是深受其害!
谁受得了到了秋冬时节,那些蛮族就来烧杀抢掠一番呢?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只能全家搬迁,留在边疆的百姓就越来越少。
然而搬迁又是哪里好搬迁的?他们得放弃他们的房屋和田地,这就相当于放弃了他们的大半财产。
而迁到内地后呢?他们又从哪里分到田地呢?只能想办法做些小生意,但除了极少数人外,等待他们的只有家境大不如前。
如果朝廷能够清除掉北方的那些蛮族,他们是不是就能够重返家乡了?
于是一瞬间几乎所有华夏大地上的人都开始支着耳朵仔细倾听起来,只是这一次天幕女声却是并未如众人所想的那般直接告诉他们。
【嘿嘿,不知不觉已经过了那么久了,up主得去上班了。所以先卖个关子,下期再讲吧!大家有兴趣的话一定要来看哦~up主只要不加班的很快就会出第三期的~拜拜了各位。】
话音刚落,天幕便恢复成了之前的白茫茫一片。
天幕下众人眼睛一瞬间睁大,没想到天幕竟然结束在了这!
而且不少人都看了出来这天幕女声是故意卖关子,想要吸引他们去看下一期。
可是他们不需要被吸引,也会迫不及待去看下一期啊!她就不能讲完吗?!
无数人心中痒痒,大感崩溃!如果眼神有能量的话,他们愤恨的眼神说不准能将天幕都给烧穿。
好在他们很快想到第一期和第二期之间不过是差了一夜?想必应当不会隔的太久吧?
相较于其余人的遗憾,李云乐却很是激动。
呜呜呜,终于不用听天幕那些尴尬的彩虹屁了,也不用心惊胆战被揭老底了!
当然李云乐也知道天幕并没有消失,甚至随时都会出现,女声说自己有时间就会更新,那说不准今晚上就更了。
但哪怕只能清净一段时间那也是好的啊!
武皇自然也是有些失望的,但她也知道天幕不可能永无止境地播放下去,不停在这,也会停在那。
战争也并非一日之功,早几日知晓,晚几日知晓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况且如果李云乐若是还未造出那些“枪□□他们早早知道“枪支”的作用后也是没多大的用处的。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先处理好李云乐手中已经有的东西。
对了,还有处理那几个尽会扯后腿的武家人。
这般想着,武皇直接招来侍卫。
“把武三思几人都带下去吧,交给大理寺调查处理,一起按照大周法律,不得有半点徇私。”
说完她又看向了瑟瑟发抖的武家小辈们,颇有些头疼。
天幕虽说已经有了预告,但实际上他们还并没有做什么错事,或者说还没来得及。
武皇倒不至于为了未来还没发生的事便痛下杀手,赶尽杀绝,但却也不能留着他们。
说不准哪天他们就又“激情”一把,闯出什么弥天大祸呢?
沉吟半晌,她叹了口气道,“褫夺其余武家人身上的封号,贬为庶人,迁居江南,朕有生之年都不想再在关中看见他们。”
这短短的两段话几乎便昭示了武家人未来的命运,然而此刻他们却是无人敢再求情。
因为他们知道,如今的安排已经是武皇手下留情了。
若是他们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怒了武皇,说不准她就想起了天幕上李云乐对他们的惩罚,那岂不是更是完蛋了?
他们纷纷咬牙磕头谢恩,生怕武皇想起了什么。
不得不说,死到临头武家人也是聪明了一回。
处理完武家人后,武皇便转过头望向李云乐,“带路吧,去你那什么研究所,朕希望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还没有研究出来的成果朕也想知道。”
李云乐先是一慌,武皇这是真想把她给收刮干净了。
但很快她又淡定了下来,因为她发现天幕几乎把她现在已经有了的成果爆料得一干二净了,她本来就藏无可藏了。
既然如此,她还担心什么?
唯一担心的只有那些天幕已经曝光但她真还没发明出来的东西,武皇会不会疑心病犯了依旧觉得她在藏私?
但武皇又找不到证据,怀疑也没用。
想到这,李云乐越发坦然,当即道,“陛下,农业研究所就在这边,大概一刻钟的路程。安乐现在的成果基本上都在里面了。”
武皇点点头,见到实物后她才能真正安心。
于是众人便也没再多留,让侍卫将村民疏散后,剩余的人便去了隔壁的“研究所”。
研究所从外面看只是一出灰扑扑的院子,但是进了后却是别有洞天,一些奇形怪状的仪器看得众人是啧啧称奇。
武皇这一刻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李云乐定当是有些奇遇。
因为眼前这一切的东西都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华夏自古未有之,这绝不是李云乐够聪明便能想到的。
不过武皇却并不打算追究究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更何况可以想见的神异之事,她知道原因怕也是没有用。
她只需要知道李云乐愿意将这些东西贡献出来,尽快推广到全天下便可以了。
事情也发展得比李云乐预想中得要顺畅许多,虽然不怕查,但她也怕武皇、朝臣们生出探究之心,刨根问底起来,那她还真是难以解释得清。
但好在武皇只是仔细询问了产量、种植方式等等,让随行官员记下而后尽快推广。
甚至武皇都没再问李云乐关于枪支的事,便直接带着人回了宫。
李云乐看着武皇的背影,心中疑惑,武皇这么信任自己的吗?之前看来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过李云乐心里也清楚,这自然不可能只是因为武皇信任自己,而是因为的确没有必要询问。
若是她真想藏,因为信息差的缘故,她能有一万个躲藏的方式,所以问了也是没用的,废那口舌干什么?
她不由在心中感叹,女皇就是女皇,做事就是干净利落,从来不在多余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所以安乐大帝故意向百姓们介绍了手枪的射击距离,参数等等,并且告诉大家唐军队将要运用手枪在战场上。】
【大家可以想想听到消息的突厥人们、吐蕃人们会怎么想呢?】
【他们自然会觉得安乐大帝区区一届女子根本不了解战场态势,不仅决策失误还骄傲自大,但实际上真正会放松警惕、骄傲自大的又是谁呢?】
【而实际上安乐大帝打算真正运用到战场上的其实是冲锋枪,这种枪能够连续发射几十枚子弹,并且射程达到四五百米。】
【大家可以想想那时候战场上的场景,突厥人,吐蕃人自以为他们在30米,50米外唐军就拿他们无可奈何了,但实际上,嘿嘿,一网打尽了家人们!】
突厥人、吐蕃人:可恶,狡诈的唐人!
他们心中生出一阵后怕,因为他们知道就他们那简单粗暴的大脑真的会上钩。
幸好,幸好,他们也提前识破了李云乐的计谋,知道了他们的最强武器,这一次应该不至于那么惨吧?他们不确定的想着。
但因为有着野兽般对于危险的直觉,他们总觉得这“枪”于他们十分的危险,并不是他们有所准备就能改变战局的。
很快天幕的话证实了他们的预感。
【当然这样的“惊喜”只能有一次,第一次战役后,突厥人们便有了准备,自然不可能再出其不意了。但这也不影响,因为枪支就是游牧民族的最强克星。】
第38章
武皇顿时打起了精神,也没空再去思考李云乐怎么能有那么多厉害的武器,只想要从天幕那
知晓那枪支究竟是如何克制北方的游牧民族。
她作为帝王,多次与突厥、契丹等外族交战,很是知道那些游牧民族的难缠。
不仅难以打败他们,哪怕一时能打败他们,但过上两年就会卷土重来。
又甚者他们哪怕投降了,自愿成为属国,一旦找到时机便会反叛,可谓是毫无信誉。
武皇可谓是从心底里讨厌他们,但却也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而如今天幕却告诉她枪支能够解决掉他们,她自是要好好听听!
除了武皇外,其余朝臣、将军们也都打起了精神,支着耳朵听了起来。
虽说他们当中也不乏求和派,但那也是他们觉得华夏赢不了,或者赢下来的代价太大,所以才会反对开战。
对于周围的蛮夷们,几乎没有一个中原人心中没有歧视、厌恶之类的情绪。
若是能将他们彻底解决掉,自是求之不得。
至于百姓们更是翘首以盼,关中地区的百姓还好,那北方交界处的百姓们可谓是深受其害!
谁受得了到了秋冬时节,那些蛮族就来烧杀抢掠一番呢?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只能全家搬迁,留在边疆的百姓就越来越少。
然而搬迁又是哪里好搬迁的?他们得放弃他们的房屋和田地,这就相当于放弃了他们的大半财产。
而迁到内地后呢?他们又从哪里分到田地呢?只能想办法做些小生意,但除了极少数人外,等待他们的只有家境大不如前。
如果朝廷能够清除掉北方的那些蛮族,他们是不是就能够重返家乡了?
于是一瞬间几乎所有华夏大地上的人都开始支着耳朵仔细倾听起来,只是这一次天幕女声却是并未如众人所想的那般直接告诉他们。
【嘿嘿,不知不觉已经过了那么久了,up主得去上班了。所以先卖个关子,下期再讲吧!大家有兴趣的话一定要来看哦~up主只要不加班的很快就会出第三期的~拜拜了各位。】
话音刚落,天幕便恢复成了之前的白茫茫一片。
天幕下众人眼睛一瞬间睁大,没想到天幕竟然结束在了这!
而且不少人都看了出来这天幕女声是故意卖关子,想要吸引他们去看下一期。
可是他们不需要被吸引,也会迫不及待去看下一期啊!她就不能讲完吗?!
无数人心中痒痒,大感崩溃!如果眼神有能量的话,他们愤恨的眼神说不准能将天幕都给烧穿。
好在他们很快想到第一期和第二期之间不过是差了一夜?想必应当不会隔的太久吧?
相较于其余人的遗憾,李云乐却很是激动。
呜呜呜,终于不用听天幕那些尴尬的彩虹屁了,也不用心惊胆战被揭老底了!
当然李云乐也知道天幕并没有消失,甚至随时都会出现,女声说自己有时间就会更新,那说不准今晚上就更了。
但哪怕只能清净一段时间那也是好的啊!
武皇自然也是有些失望的,但她也知道天幕不可能永无止境地播放下去,不停在这,也会停在那。
战争也并非一日之功,早几日知晓,晚几日知晓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况且如果李云乐若是还未造出那些“枪□□他们早早知道“枪支”的作用后也是没多大的用处的。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先处理好李云乐手中已经有的东西。
对了,还有处理那几个尽会扯后腿的武家人。
这般想着,武皇直接招来侍卫。
“把武三思几人都带下去吧,交给大理寺调查处理,一起按照大周法律,不得有半点徇私。”
说完她又看向了瑟瑟发抖的武家小辈们,颇有些头疼。
天幕虽说已经有了预告,但实际上他们还并没有做什么错事,或者说还没来得及。
武皇倒不至于为了未来还没发生的事便痛下杀手,赶尽杀绝,但却也不能留着他们。
说不准哪天他们就又“激情”一把,闯出什么弥天大祸呢?
沉吟半晌,她叹了口气道,“褫夺其余武家人身上的封号,贬为庶人,迁居江南,朕有生之年都不想再在关中看见他们。”
这短短的两段话几乎便昭示了武家人未来的命运,然而此刻他们却是无人敢再求情。
因为他们知道,如今的安排已经是武皇手下留情了。
若是他们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怒了武皇,说不准她就想起了天幕上李云乐对他们的惩罚,那岂不是更是完蛋了?
他们纷纷咬牙磕头谢恩,生怕武皇想起了什么。
不得不说,死到临头武家人也是聪明了一回。
处理完武家人后,武皇便转过头望向李云乐,“带路吧,去你那什么研究所,朕希望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还没有研究出来的成果朕也想知道。”
李云乐先是一慌,武皇这是真想把她给收刮干净了。
但很快她又淡定了下来,因为她发现天幕几乎把她现在已经有了的成果爆料得一干二净了,她本来就藏无可藏了。
既然如此,她还担心什么?
唯一担心的只有那些天幕已经曝光但她真还没发明出来的东西,武皇会不会疑心病犯了依旧觉得她在藏私?
但武皇又找不到证据,怀疑也没用。
想到这,李云乐越发坦然,当即道,“陛下,农业研究所就在这边,大概一刻钟的路程。安乐现在的成果基本上都在里面了。”
武皇点点头,见到实物后她才能真正安心。
于是众人便也没再多留,让侍卫将村民疏散后,剩余的人便去了隔壁的“研究所”。
研究所从外面看只是一出灰扑扑的院子,但是进了后却是别有洞天,一些奇形怪状的仪器看得众人是啧啧称奇。
武皇这一刻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李云乐定当是有些奇遇。
因为眼前这一切的东西都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华夏自古未有之,这绝不是李云乐够聪明便能想到的。
不过武皇却并不打算追究究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更何况可以想见的神异之事,她知道原因怕也是没有用。
她只需要知道李云乐愿意将这些东西贡献出来,尽快推广到全天下便可以了。
事情也发展得比李云乐预想中得要顺畅许多,虽然不怕查,但她也怕武皇、朝臣们生出探究之心,刨根问底起来,那她还真是难以解释得清。
但好在武皇只是仔细询问了产量、种植方式等等,让随行官员记下而后尽快推广。
甚至武皇都没再问李云乐关于枪支的事,便直接带着人回了宫。
李云乐看着武皇的背影,心中疑惑,武皇这么信任自己的吗?之前看来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过李云乐心里也清楚,这自然不可能只是因为武皇信任自己,而是因为的确没有必要询问。
若是她真想藏,因为信息差的缘故,她能有一万个躲藏的方式,所以问了也是没用的,废那口舌干什么?
她不由在心中感叹,女皇就是女皇,做事就是干净利落,从来不在多余的事情上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