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元歌还没康复的后续日子里,每次美和过来都会跟她聊起家里每个男孩子的个性、特征等等。
这么做也以便后面元歌住进日升公寓的时候减少生活中的摩擦,更好地适应日升公寓的生活。
出院的日子如期而至。
美和今日没空,所以只派了自己的助手来帮助她办理离院手续,为表歉意还亲自挑选了一束花交给助理送来,上面有祝贺元歌出院的贺卡。
许多日没有出门,元歌伸直了胳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呼吸了一把新鲜空气。
即使高级病房的设施再齐全再好,也是个病房,病房里终日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她不喜欢,这下终于逃脱了,所以当下心情颇好。
助理在前面引路,带着元歌到她停车的地点,她现在需要先带元歌去福利院收拾她的行李,然后再送去日升公寓就算是完成今天的任务了。
坐到了车上,助理将一袋子从车子的副驾上递给坐在后座的元歌,一边开车一边给元歌解释当下的情况。
“这是董事长吩咐交给您的,里面有一张新的信用卡和一部新的手机。”助理道。
元歌将手上美和送给她的花放在一旁,接过了包裹,掏出了里面的东西。
美和还是如往常一般,大大咧咧中带着一丝细致。
手机是用来联系的,信用卡可以让元歌去买一些自己所需的一切物品。
虽然福利院不会给每个孩子都配备手机,但是元歌也是会用的,她掏了出来,发现里面已经存有了美和的联系方式。
包里的信用卡,元歌打算前期先用着来垫着买一些必需用品,等稳定下来了,她再去找份兼职做。
元歌摸着光滑的信用卡面,发了会呆。
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从今天起,她就要正式改名叫做“朝日奈元歌”了。
元歌没有姓,她被福利院的人收留的时候,她已经六岁了,是记事的年纪了,但她只告诉了院长她叫元歌,别的并没有多说。
福利院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冠以姓,要么是被家庭收养的时候冠以那个家庭的姓,要么是十八岁独立之后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姓,所以院长也就没有多问。
她十七岁的生日就快来了,到时候她就可以去做兼职了!
元歌抿了抿嘴角,将所有东西都收拾好,将放在旁边座位的花捞了过来,摸了摸上面的花瓣与卡片,内心翻江倒海,表面却也只是微微勾起嘴角。
到底还是年轻,还不会完全收敛自己的想法。
助手从车上的镜子瞟了眼元歌,心里评价道。
第3章
虽然说是让元歌回来收拾行李,但其实她要收拾的东西并不多。
在福利院,孩子们每年长一岁,便可以得到“新”的衣服穿,虽然说是新衣服,但其实并不是新买的,而是由院里比之年长一岁的孩子“传”下来的。
只要不是真的破洞,烂到不能穿,那就是还可以继续“传承”。
除此之外,每逢喜事,孩子们才有可能得到第一件新衣。
作为第一代的主人,孩子们每每都会非常地欣喜,而元歌到福利院至今十年,也才得过两次新衣。
一次是她刚入院时,那名投资福利院的富商第一次注资。
这时间与她入院的日子凑巧,恰逢喜事,院长对于她的态度也便多比旁的孩子多了几分耐心。
只不过在遇到利益之时,这一点点的喜爱也便不管什么用罢了。
这另外一次,便是在前年。
富商的孙子出生了,这一高兴便也给福利院的孩子们置办了一套行头以作庆贺。
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没有想到,富商的生命在半年后也意外地走到了尽头。
他为自己和孙子所积攒的功德,却似要毁在家里争夺家产的晚辈和那前田院长的手里。
福利院已开十余载,能年满十八自己出去闯荡的却前所未有,以后的福利院换了个院长,一切也未尽可知。
她算是福利院最大的孩子了,十六岁的她也仅仅只有两套换洗的衣服,不过元歌没有收拾衣服,反正都要打定主意要先用着美和给的钱赊账了,多这一两套的衣裳也没什么,所以她只带走了写满了自己想法的笔记本。
这东西不能再次利用,里面的东西她也不想让别人看到。除此之外,便什么也没有了。
在走之前,元歌去见了新任的院长,简单聊了几句,见她眼眸慈祥纯净,大抵是个能托付之人,她便打算离开了。
她能为福利院其他的孩子们做的也就那么多了,生活也还是要继续的,她不能永远都困在这方寸之地。
出门路过院子的时候,孩子们正在哪里玩耍,一看见元歌,便全都一拥而上。
“元歌姐姐,你也要有新的家人了吗?”元歌的身边跟着精致干练的助理,还是从院长办公室里出来的,这一场景在福利院里很是常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知道这意味着分别,所以话语中带着浓浓的不舍。
元歌摸了摸年纪尚小的孩子,他们眼眸纯净,而站在外围的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他们的眼眸之中则多了几分成熟。
不过虽然对比起来是哥哥姐姐,但他们的年纪也才十三四岁,元歌也没有厚此薄彼地依次摸摸头。
在富商传来噩耗的半年中,年纪大一些的孩子都在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护着这些小的。
幸好,这难捱的日子也到头了。
“嗯,有空我会回来看你们的,要和新的院长好好相处哦。”元歌悄悄向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们眨巴眨巴眼睛,
她带出来的孩子,应当懂得自己言语中的含义。
离开了福利院,在坐车去日升公寓的时间段,元歌心心头涌出了复杂的情绪。
其中,有离别的伤怀,也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担忧,但她并不后悔答应美和。
离别是在所难免的,不是今天,两年后她也会这么做。而美和,是她当下最好的选择。
说曹操,曹操到。当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元歌还有些迷茫,没有反应过来,她还没适应自己新手机的铃声。还是在前头开车的助理提醒,她才接起了电话。
助理的手机铃声是自己养的小爱豆朝仓风斗的新歌,自然知道不是自己的手机在响。
在知道爱豆是自己老板的儿子的时候助理还激动不已呢,只不过她也才跟了美和不到半年,美和不跟孩子们住在一起,所以她至今没有见过风斗本尊。
“莫西莫西,是小元歌吗?这里是美和妈妈哦,你现在应该是在去日升公寓的路上吧?”也难得美和能在百忙之中记得这件事了。
元歌对美和想一出做一出的行为习惯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是的。”
“那就好,我已经跟家里的哥哥们打过招呼了,日升公寓的门不太好找,我让他们在门口接你,也好帮你搬搬行李。”美和的初衷是好的。
什么叫“门不太好找?”,难道还是什么非常隐蔽的地方吗?再说自己也没有什么行李,就一个包,自己就可以提着。
不过既然美和这么安排了,元歌也不好说拒绝:“好
的,我知道了,谢谢。”
“都是一家人了,不用客气啦,等一下随便使唤他们吧!”美和欢快的似乎带着点幸灾乐祸,言罢便挂断了电话。
让她想想,今天是工作日,这个时间点,能有空在家的......
元歌在脑海中过滤一遍之前美和对每一个手足的描述。老大是医生,pass。老二是......
一一排查下来,元歌的表情有些不太好看,不是她挑剔,实在是,这结果显示,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好搞定的主儿。
首先是老四朝日奈光,这家伙性子比较难辨莫测,是个暗黑小说作家,喜欢探究人的阴暗面,观察力敏锐。他之前是不常住在家的,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对绘麻动了心,还是想要看自家兄弟们的笑话,现在久居在家。
这家伙的工作是自由职业,现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的话,应该是在家的。
虽说元歌认为自己不是什么阴暗的人,也没有害怕被人窥探的不好的隐私,但她救下美和,再由美和资助福利院,收养她,在外人看来怎么样都像是她故意为之。
为了避免其中的麻烦,她和美和商量着瞒下其中的复杂,选择用美和自己突发奇想,想要个香香软软的女孩子,顺便找个女孩子陪绘麻一起住在日升公寓所以才领养的元歌的说法。
这样做的原因,其一是美和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知道不明车祸的事情而担心,况且也没出什么大事,其二,也是为了元歌着想。
另外两个非常有可能在家的就是,老三朝日奈要和老十朝日奈祈织。
前者是一个男公关系和尚,工作一般都在夜间,现在是白天,大概在家睡觉?
至于这后者嘛,听说是个忧郁的王子系,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在家休学一年了。
这么做也以便后面元歌住进日升公寓的时候减少生活中的摩擦,更好地适应日升公寓的生活。
出院的日子如期而至。
美和今日没空,所以只派了自己的助手来帮助她办理离院手续,为表歉意还亲自挑选了一束花交给助理送来,上面有祝贺元歌出院的贺卡。
许多日没有出门,元歌伸直了胳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呼吸了一把新鲜空气。
即使高级病房的设施再齐全再好,也是个病房,病房里终日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她不喜欢,这下终于逃脱了,所以当下心情颇好。
助理在前面引路,带着元歌到她停车的地点,她现在需要先带元歌去福利院收拾她的行李,然后再送去日升公寓就算是完成今天的任务了。
坐到了车上,助理将一袋子从车子的副驾上递给坐在后座的元歌,一边开车一边给元歌解释当下的情况。
“这是董事长吩咐交给您的,里面有一张新的信用卡和一部新的手机。”助理道。
元歌将手上美和送给她的花放在一旁,接过了包裹,掏出了里面的东西。
美和还是如往常一般,大大咧咧中带着一丝细致。
手机是用来联系的,信用卡可以让元歌去买一些自己所需的一切物品。
虽然福利院不会给每个孩子都配备手机,但是元歌也是会用的,她掏了出来,发现里面已经存有了美和的联系方式。
包里的信用卡,元歌打算前期先用着来垫着买一些必需用品,等稳定下来了,她再去找份兼职做。
元歌摸着光滑的信用卡面,发了会呆。
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从今天起,她就要正式改名叫做“朝日奈元歌”了。
元歌没有姓,她被福利院的人收留的时候,她已经六岁了,是记事的年纪了,但她只告诉了院长她叫元歌,别的并没有多说。
福利院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冠以姓,要么是被家庭收养的时候冠以那个家庭的姓,要么是十八岁独立之后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姓,所以院长也就没有多问。
她十七岁的生日就快来了,到时候她就可以去做兼职了!
元歌抿了抿嘴角,将所有东西都收拾好,将放在旁边座位的花捞了过来,摸了摸上面的花瓣与卡片,内心翻江倒海,表面却也只是微微勾起嘴角。
到底还是年轻,还不会完全收敛自己的想法。
助手从车上的镜子瞟了眼元歌,心里评价道。
第3章
虽然说是让元歌回来收拾行李,但其实她要收拾的东西并不多。
在福利院,孩子们每年长一岁,便可以得到“新”的衣服穿,虽然说是新衣服,但其实并不是新买的,而是由院里比之年长一岁的孩子“传”下来的。
只要不是真的破洞,烂到不能穿,那就是还可以继续“传承”。
除此之外,每逢喜事,孩子们才有可能得到第一件新衣。
作为第一代的主人,孩子们每每都会非常地欣喜,而元歌到福利院至今十年,也才得过两次新衣。
一次是她刚入院时,那名投资福利院的富商第一次注资。
这时间与她入院的日子凑巧,恰逢喜事,院长对于她的态度也便多比旁的孩子多了几分耐心。
只不过在遇到利益之时,这一点点的喜爱也便不管什么用罢了。
这另外一次,便是在前年。
富商的孙子出生了,这一高兴便也给福利院的孩子们置办了一套行头以作庆贺。
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没有想到,富商的生命在半年后也意外地走到了尽头。
他为自己和孙子所积攒的功德,却似要毁在家里争夺家产的晚辈和那前田院长的手里。
福利院已开十余载,能年满十八自己出去闯荡的却前所未有,以后的福利院换了个院长,一切也未尽可知。
她算是福利院最大的孩子了,十六岁的她也仅仅只有两套换洗的衣服,不过元歌没有收拾衣服,反正都要打定主意要先用着美和给的钱赊账了,多这一两套的衣裳也没什么,所以她只带走了写满了自己想法的笔记本。
这东西不能再次利用,里面的东西她也不想让别人看到。除此之外,便什么也没有了。
在走之前,元歌去见了新任的院长,简单聊了几句,见她眼眸慈祥纯净,大抵是个能托付之人,她便打算离开了。
她能为福利院其他的孩子们做的也就那么多了,生活也还是要继续的,她不能永远都困在这方寸之地。
出门路过院子的时候,孩子们正在哪里玩耍,一看见元歌,便全都一拥而上。
“元歌姐姐,你也要有新的家人了吗?”元歌的身边跟着精致干练的助理,还是从院长办公室里出来的,这一场景在福利院里很是常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知道这意味着分别,所以话语中带着浓浓的不舍。
元歌摸了摸年纪尚小的孩子,他们眼眸纯净,而站在外围的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他们的眼眸之中则多了几分成熟。
不过虽然对比起来是哥哥姐姐,但他们的年纪也才十三四岁,元歌也没有厚此薄彼地依次摸摸头。
在富商传来噩耗的半年中,年纪大一些的孩子都在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护着这些小的。
幸好,这难捱的日子也到头了。
“嗯,有空我会回来看你们的,要和新的院长好好相处哦。”元歌悄悄向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们眨巴眨巴眼睛,
她带出来的孩子,应当懂得自己言语中的含义。
离开了福利院,在坐车去日升公寓的时间段,元歌心心头涌出了复杂的情绪。
其中,有离别的伤怀,也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担忧,但她并不后悔答应美和。
离别是在所难免的,不是今天,两年后她也会这么做。而美和,是她当下最好的选择。
说曹操,曹操到。当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元歌还有些迷茫,没有反应过来,她还没适应自己新手机的铃声。还是在前头开车的助理提醒,她才接起了电话。
助理的手机铃声是自己养的小爱豆朝仓风斗的新歌,自然知道不是自己的手机在响。
在知道爱豆是自己老板的儿子的时候助理还激动不已呢,只不过她也才跟了美和不到半年,美和不跟孩子们住在一起,所以她至今没有见过风斗本尊。
“莫西莫西,是小元歌吗?这里是美和妈妈哦,你现在应该是在去日升公寓的路上吧?”也难得美和能在百忙之中记得这件事了。
元歌对美和想一出做一出的行为习惯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是的。”
“那就好,我已经跟家里的哥哥们打过招呼了,日升公寓的门不太好找,我让他们在门口接你,也好帮你搬搬行李。”美和的初衷是好的。
什么叫“门不太好找?”,难道还是什么非常隐蔽的地方吗?再说自己也没有什么行李,就一个包,自己就可以提着。
不过既然美和这么安排了,元歌也不好说拒绝:“好
的,我知道了,谢谢。”
“都是一家人了,不用客气啦,等一下随便使唤他们吧!”美和欢快的似乎带着点幸灾乐祸,言罢便挂断了电话。
让她想想,今天是工作日,这个时间点,能有空在家的......
元歌在脑海中过滤一遍之前美和对每一个手足的描述。老大是医生,pass。老二是......
一一排查下来,元歌的表情有些不太好看,不是她挑剔,实在是,这结果显示,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好搞定的主儿。
首先是老四朝日奈光,这家伙性子比较难辨莫测,是个暗黑小说作家,喜欢探究人的阴暗面,观察力敏锐。他之前是不常住在家的,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对绘麻动了心,还是想要看自家兄弟们的笑话,现在久居在家。
这家伙的工作是自由职业,现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的话,应该是在家的。
虽说元歌认为自己不是什么阴暗的人,也没有害怕被人窥探的不好的隐私,但她救下美和,再由美和资助福利院,收养她,在外人看来怎么样都像是她故意为之。
为了避免其中的麻烦,她和美和商量着瞒下其中的复杂,选择用美和自己突发奇想,想要个香香软软的女孩子,顺便找个女孩子陪绘麻一起住在日升公寓所以才领养的元歌的说法。
这样做的原因,其一是美和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知道不明车祸的事情而担心,况且也没出什么大事,其二,也是为了元歌着想。
另外两个非常有可能在家的就是,老三朝日奈要和老十朝日奈祈织。
前者是一个男公关系和尚,工作一般都在夜间,现在是白天,大概在家睡觉?
至于这后者嘛,听说是个忧郁的王子系,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在家休学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