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渐渐地风言风语传开来了,都说仲医生改行了,被风澜苑雇去当了园丁,她蹲在院子里摆弄花草那个神情,比给人把脉时还要专注……
  而每到深夜,等到枕边的青蛇吐息渐渐绵长后,仲堇又会悄然起身。
  雇了辆马车,一共载了七八趟,才将忘忧峰上的古籍尽数堆在了九层高阁的卧房里。
  她一本本翻阅着这些孤本,试图从中找出能与蛇交流的方法。
  还真让她找到了不少。
  一本《灵兽通言》写道:灵蛇七寸下三寸有隐窍,以银针挑破,可通人语。
  另一本《鬼谷残篇》则写道:取蛇心血三滴,合朱砂写符,贴于舌底,可闻其心声。
  ……
  仲堇一字字看完,又一本本合上。
  这些法子本末倒置了,要么破千寻的鳞,要么取千寻的心头血……没有一个可行的。
  后来某天,她剥着栗子喂给殷千寻,目光落在《灵枢》的一行字上,忽然陷入沉思。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
  ……
  若是万物经脉相通,那能否用眼脉来连接人蛇之魂呢?
  而印象中,似乎有本论述禁术的残本,的确记载有相关的金针刺目一法。
  她循着记忆,从书堆的最底层翻出一册已被虫蛀得不成样子的残本。
  本着不放弃一丝一缕希望的原则,她还是将它打开,拿到烛台下细细研读。
  她发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符纸,上面潦草地记着一些只言片语:
  「欲通兽语,须以目易灵,目盲则可见不可见…取金针刺瞳,引灵犀入窍,则能视神魂……」
  其中的一部分文字被蛀毁了,只留下一些大概的操作方式——
  须用金针刺入眼瞳,目盲,便能够看见神魂,通晓蛇语。
  然而却不知道,在被蛀毁的部分文字里,是否写着一些致命的禁忌……
  她思来想去,又去翻了其余的古籍,来侧面印证这种方法的可靠程度。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的确记载有「目盲而视魂」……
  一世又一世,或许殷千寻的神魂早已完全凝得人形,那么这方法,大抵就是难得的机缘了。
  仲堇盯着残本符纸上的那行字,思忖了许久,终于还是陷入了犹豫。
  如果能成的话,那自然好,若能听得懂殷千寻的声响,这双眼睛舍了也罢;可若不成,无法视其魂、通其语,又失了视觉,那么她也许连蛇形的殷千寻也看顾不好了……
  而就在她徘徊不定的这些日夜里,殷千寻的忧郁也日渐深重。
  风澜苑的海棠花瓣铺了满地。仲堇立在花影里,袖口微微敞开。
  往常,这是殷千寻钟爱的景色,必要探出头去够枝头颤巍巍的粉蕊,可如今,却只懒在衣袖中,纹丝不动。
  逗她,将衣袖挽起强行让她观景,那条蛇尾便不耐烦地抽打仲堇的手背,在肌肤上留下淡红的痕。
  新烤的栗子买了来,为她剥好,放在面前,她也只是闻了闻,慢悠悠滑走了,然后缓缓地将身体盘成个蚊香,脑袋往蚊香中央的空当里一插,暗示:没胃口,勿扰。
  晓得她定是闷得要疯了,仲堇铺开宣纸,试图让她用尾巴沾着墨写字。
  结果两笔没写完,殷千寻便失去了耐心,尾巴一甩,将砚台打翻了,墨汁晕了自己一身。
  仲堇捧着柔软的湿帕子过来为她擦身,却见她嗖的一下子溜了,拖着这条墨水身子到处乱爬,在洁白无染的素锦被褥上爬出了一幅潦草的写意山水画。
  某日凌晨,仲堇在断续的轻响中醒来。
  睁开眼,榻前月光如水。
  她看见殷千寻的额际正一下下撞击着床柱,头顶的鳞片已有一小块触目惊心的暗红。
  仲堇慌忙将手掌垫上去。
  当殷千寻发觉自己撞上了软软的肉垫之后,下一秒,她倏然昂首,亮出了森白的毒牙,往仲堇的虎口咬过去。
  却又在牙尖触及仲堇的肌肤之时,忽地一下子凝住了。
  静默在月光里流淌。
  未几,那条冰凉的身子漠然游下了床,消失在了榻下的阴影中,整日都不曾现形。
  当初讲过的,已做好了永久成蛇的准备,然而真当鳞片覆体,不复人形,才知道再怎么准备也是徒劳。
  *
  清明微雨,沾湿了莽原的草芽,仲堇在苗阿青坟前立了许久。
  颜菲明显来过了,坟前的青石板上码了一堆荞麦饼和密渍梅子,都是阿青喜欢的吃食。
  仲堇的手抚上墓碑,那上面沁着凉意,可前襟里盘着的那一团不声不响的活蛇,却更冷几分。
  她垂下眼睫,暗暗按捺着心底隐隐浮现的惶恐。
  她怕怀中这一抹凉意,终有一日也会如阿青这般,化作黄土之下永恒沉寂的白骨。
  回到风澜苑,夜色渐深,屋内一直没有点灯。
  仲堇将殷千寻轻轻置于案几上,眸色深沉,在昏暗中静静地盯了她许久。
  而殷千寻的蛇尾也缓缓盘成柔和的螺形,细窄的颌骨抵着尾尖,那双琥珀色的竖瞳也注视着她,似是早已洞悉她的犹豫,只等她开口。
  “千寻…”
  过了好一阵,仲堇才开口,将声音放得很轻,怕惊了谁一样。
  “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提前预知了殷千寻可能会生气,所以她讲得极其委婉。
  “这并非自残…也没有你想得那般凶险…如果这双眼睛能换得我们心照神交……”
  然而,话还未说两句,一道冷风般的尾影已掠了过来。
  手背上骤然的痛意让她轻轻“嘶”了一声,红痕缓缓浮起,却没有收回。
  她望着那道痕迹片刻,又执着地轻声续道:“金针刺穴之法,我磨了几百年,分寸早已谙熟于心,只消半寸入皮,不会伤身。到时候再敷上麻沸散,连痛也不会有,你不必担心……”
  她又举了许多古时候的先例。
  比方,古籍上就有这么个记载,有个痴情书生,为了见她已故的妻子,将槐树汁滴在眼里,三日后,如愿见到了妻子的神魂。而至少,仲堇用的是正儿八经的医家金针,比槐树汁还要体面些……
  可很显然,这番苦心劝解,终究没能撼动殷千寻半分。
  每当仲堇开口絮叨,那条蛇尾便如一道冰冷的警告,横空抽来,在她手腕上留下了一道道细长的红印。有时又是一声锐利的“嘶”响,不耐的蛇信子在她鼻尖前颤动,试图将所有未尽的话语绞死在空气中。
  仲堇知道,若非顾忌着蛇毒伤身,殷千寻早已毫不留情一口咬到她身上。
  可仲堇也有个固执的脾性,两条手臂抽疼得火辣辣的,她仍不死心,又道:
  “可是……”
  话音未落,殷千寻的忍耐来到了极限。
  案几一震,她的长尾猛地扫过药炉。
  炉盖掀翻,里头未熄的火星登时四溅。
  案几上那些摊开的古籍立时成了最好的引燃物。火星子泼到上面,火焰噌的一声窜起了,转眼间便吞没了书页。
  火光摇曳,将昏暗的室内照得骤亮。
  仲堇却未急着扑救。
  她只是伸手,五指轻轻拢住殷千寻那冰凉微颤的身躯,揽过来,紧紧箍在怀里。
  火舌在燃烧的书页间游动,映在仲堇的眼底。
  字句在焰光中蜷曲,逐渐化作灰烬,却不要紧——
  毕竟,书上的字字句句,都已烙进了她的脑海里,烧不掉半分。
  *
  原本这事便可以这么搁下了。
  可渐渐地,仲堇的话也一日少过一日。
  除却行医,嘱咐村民为家畜用药时那几句必须说的,她嘴里再难吐出半个闲字。
  后来有个村民抱了只幼犬来瞧病。
  刚把那毛团放在诊台上,小狗忽地立起了耳朵。
  它看见了仲堇前襟中露出的一节绿色的尾巴,于是扑上来就要咬,险些把殷千寻惊得魂飞魄散。
  自那之后,仲堇索性又将这摊子往小菲身上一推,再也不踏入医馆的门槛半分。
  风澜苑的铜锁沉重地合上了。
  她与殷千寻不问世事地呆在九层高阁的卧房里,从早到晚,如同堕入了幽静的深渊。
  风澜苑的大门偶尔会响起一阵狂暴的叩击声。
  要么是颜菲捧着账本来寻她,要么是哪家的牛没看好,又吃了脏东西。
  然而仲堇却不去应,只是静坐在黑暗中,连睫毛也不曾颤动一下。
  渐渐地,连殷千寻也被仲堇的这副状态给吓到了。
  夜半时分,她贴伏在仲堇的胸前,蛇信轻吐,缓慢地一点点舔舐着她的锁骨,试图唤起仲堇眼底的一丝涟漪。
  仲堇目光虚虚地落在帐顶的云纹上,若有似无地牵了牵唇角。
  她许久没出声的嗓子有点哑了,声音听起来有些凄楚。
  “殷千寻……”
  殷千寻闻言扬起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