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她闷闷地想:倘若这世上当真有“来世”的话,絮会在等她吗?自己真的没有恨过她,一点都没有,只是觉得若是等真的到了那一天,有太多想说的话。
  但在生命结束之前,无论世事如何磋磨,无论未来如何漫长,依然要带着自己的部分,带着她的部分,活下去。
  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我们总会再见面的。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致看到这里的你:
  好荣幸,我的文字能参与到你人生当中的一段时光。不知道共同相伴的这一程,你的感受如何呢?
  如果你喜欢这些文字的话,我在电脑面前枯坐的那些日子也就因此获得了新的意义;如果讨厌的话,我也同样祝你能够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作品,以及,永不文荒。
  -
  这篇文章名为《蚕、茧、蛹》,在我的写作设计当中,参絮和商月的自我探索生命轨迹也像蚕一样,不断蜕皮,不断长大,不断追问自我。
  所以从章节名当中可以看出,她们的生活经历同样被我浓缩在了四个阶段内,即:蚕、茧、蛹、蛾,也就是蚕的四个生长阶段。
  林参絮是一个“生的意志”并不那么强烈的孩子,或者说,她是对生活本身过敏。
  在她身上所发生的事,或许对寻常人而言不过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但是她不喜欢,她无法接受,她对一些事物的存在保持着天然的抗拒。
  同时,她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敏锐又通透的孩子,她的世界华丽又混乱。当她欢迎另一个人进入她的世界时,意味着她已经有些爱上这个人了(笑)
  在设计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我觉得有点矛盾,一方面我很希望平行世界的林参絮和林商月能幸福永远长长久久的活下去,但心底又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提醒我:
  一个对世界高度敏锐、足够通透、同时极度缺乏生活经验的人,一定会常常感到被生活刺伤。
  写到一大半的时候纠结了很久,摘录一些日记如下:
  “我真的一定要把她写死吗?本来大家到网上看小说就是来寻找一点快乐的,我真的要这么残忍的发刀子吗t t......”
  在诸如此类反复的心理斗争之后,我还是按照开文之前预想的那样,写成be了,哎,就像那句诗一样:“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1】
  不过,非常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书写此文,必然不是鼓励自我放弃生命的这种行为的!生命只有一次,千万不要轻易去言说放弃。
  书写林商月的时候,我想的是更多侧重去写她的无措。人是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感同身受的——这一点在林商月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很多时候,她没有办法真正的去体会一个极度敏感并且饱受抑郁折磨的爱人的真实感受,她所能做的只有尽量的去支持,以及,陪伴。
  这篇文的主视角是林商月的,但在林参絮离开之后,我设置了很长的一段倒叙情节,让林商月去换位了解林参絮的想法,重新认识自己的爱人,重新倒着走一遍自己与她相爱的那些年。
  因为已经没有未来了,所以我想要让林商月更多的去了解林参絮,只能通过不断补充过去的这种方式。
  被留下来的林商月最后真的融入并适应这个世界了吗?我想是的。
  这个世界发展的很快,一切都在迅速更新换代。就像文中的小猫团团一样,大多数人会因她的离去而伤心,但在伤心过后,还是会投入自己的生活,随着老生的毕业与新生的入学,她的故事会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等到所有人都遗忘的时候,就是团团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时候。
  小猫如此,林参絮也是如此。
  所以,我想让林商月带着那些记忆长长久久的活下去。
  为了继续活下去,她先是蜷缩在茧之中,改变了自我的形态,最终又离开茧房,开始接逐渐适应这个真实的世界。
  写到后来,我在想:她会像蛾一样参与生殖交.配繁衍后代吗?这个问题我暂时给不出答案,随她心意吧。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更想要去过的生活。对于她人生育与否的选择,我决定尊重每一个作为个体的“她”的意志。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显然不单单是为了生育才活在这个世上的。
  而是为了去爱些什么。
  所以,即便明知一切都会结束,但依然要勇敢去开始。如文案所言:来相爱吧!即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1】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