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杯美式从早喝到晚,第一个来,最后一个才走。
  慢腾腾收拾书包,慢腾腾把喝完的杯子送到制作台,磨磨蹭蹭的。
  容因快到门口了,秦施柔才喊住她,突然问:明天还来不?
  第67章 也是与秦施柔有关的剧情
  回头看了下,容因没料到她会叫自己,依然迟钝反应,片刻,声若蚊蝇:再看。
  秦施柔听清了,应道:行,那明儿见。
  没说还要来呢容因望着她,嘴唇动了动,可到底还是没反驳或辩解,沉闷闷的又嗯了一声,这才走了。
  待过到马路对面,下意识转身再瞅一眼,快九点了,店里已经没有别的客人,秦施柔开始准备提早打烊了,收拾起容因送过去的杯子,洗干净,背对着这边。
  隔着街道遥遥注视一会儿,等到秦施柔转过身,走向这边要关门,容因才赶紧回神,缓步向前,身影逐渐融入漆黑的夜色,孤零零往家去。
  口头上说是再看,翌日还是又去了,仍是大清早第一个到,比秦施柔这个店主还早一个多小时,七点出头就来了。
  秦施柔还没停车就瞧见了她,独自一人守在店门口,斯斯文文的,正边等边看书呢。
  停好车了,下去,秦施柔问她:几点到的?
  她不讲实话,模棱两可表示:才来不久。
  秦施柔自是不相信,不过没多深究,摸出钥匙开门,轻声讲:吃饭没?
  容因没吃,可话到嘴边却是:吃了。
  秦施柔说:我还没吃,昨天熬夜了,有点事,你待会儿能帮我买份早饭不,我请你喝咖啡,成不?
  一面讲,一面掏钱,不给容因拒绝的余地,紧接着报早餐店的名字,告知让买些什么。
  容因前脚跟着进店,后脚就被塞了五十块,早餐店就在不远处的拐角路口,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她知道在哪儿,对那里很熟悉。
  这是两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交流,可由于秦施柔的自来熟,似乎压根没把容因当外人,因此比雨夜那晚的相遇要融洽顺利许多。
  俩肉包,一份清汤馄饨,一碗干拌面,两杯豆浆,外加一根刚出锅的暄软油条,那会儿老街的物价便宜,还未碰上飞涨时期,一共才花了二十块。
  拎着这么多东西回去,把早餐放制作台上,彼时秦施柔已经把咖啡做好了,一杯现烤出炉的香浓焦糖布丁,看着就好喝。
  喏,给你的,小心烫,等凉一会儿再喝。秦施柔用托盘装着杯子,推到她面前,而后自然而然将早餐分成两份,挪一半出来,皱了皱眉,好像买多了,吃不完,这咋整要不你帮我吃点?
  她的演技挺真,煞有介事的样子,可容因不是傻子,知道那是故意的,买的时候以为秦施柔多买是给别人的,亦或要留着中午吃,孰知是要分自己一半。当场愣住,容因没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张口就拒绝:我在家吃过了,不用,你
  话到一半就被对方打断,秦施柔强行分了一半给她,让一块儿吃。
  连续两天帮我开早上第一单,当是感谢你了。秦施柔说,把东西都搬到桌子上,把人拉过去,要馄饨还是拌面?
  容因干杵着,动也不动,不太会应对。
  秦施柔直接给她做了选择:我想吃拌面,你吃馄饨行吗?
  说着,还是不等容因回答,径自就把馄饨放容因跟前,余下的也都分一半出来。
  后面还是坐下跟着吃了,容因拗不过她,其实自个儿是打算晚点再去买早饭的,并不是饿着不吃,容因出来得太早了,那个点家里一般没人起来做饭,也不能自己做,毕竟容爸和张姨他们还在睡觉休息,厨房里面声响太大了会吵到他们。
  清汤混沌的味道不错,新鲜,纯正大锅现熬的骨头汤蛮好喝,容因细嚼慢咽,她打小就不是合群的性格,忽然同陌生人坐一桌吃东西,难免不适应,浑身都拧巴。
  秦施柔则全然没这种感觉,还有一搭没一搭找她唠嗑。
  多大了?
  容因低头吃了口,不看她,顿了两秒,小声说:十四。
  真小,看你那个子,蛮高啊,有165了吧,还以为你快成年了。秦施柔说,盯着她,正大光明地瞅看,定睛打量,仿若要洞悉她是不是在说谎,那就是还在读初中?
  容因点头:下学期初三。
  哪个学校的?
  七中。
  河对面那所中学。
  嗯。
  住这附近的么?
  嗯。
  哪个小区?
  中央花园。
  秦施柔讶然,不相信:真的?
  清楚她为什么感到吃惊,容因颔首:真的。
  当时中央花园是这一片排名相当靠前的高档小区,属于是有钱家庭的专供楼盘,里面不是洋房就是别墅,容因的样子看起来实在是不像有钱家庭出来的小孩儿。
  秦施柔仅是有些意外,但过后并未刨根问底,一点不深究,扒了口面,告诉容因:我住得比较远,不在这个区,在河秀那边,知道是哪儿不?
  容因应道:学校组织活动去过,知道。
  本来我住的学校宿舍,不过里边不太方便,有时候还会打扰到室友,所以就搬出来自己住了。秦施柔主动讲,自报家门,对了,我也在上学,在旁边那个大学,a大,准大四生。
  容因对此不是很关心。
  秦施柔再开口:忘了问了,你讲什么名字?
  容因。
  林荫的荫,还是哪个?
  原因的因。
  蛮好听。
  嗯。
  我叫秦施柔,秦朝的秦,施柔的施,施柔的柔。
  今年二十二了,比你大八岁。
  哦。
  秦施柔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丝毫不弯弯绕绕,坦诚前些天总看见她在外面的事:咋不回家,天天都在外面,你爸妈呢,不找你?
  不找。容因回道,倒不觉得她的话冒犯,这很正常,自个儿天天都过来,雷打不动早到晚走,任谁都会这样疑惑,可是不想告知对方真正的缘由,容因低垂眼,含糊随便编了个借口,家里太无聊了,不喜欢天天都待在那里,出来透透气。
  也不晓得秦施柔信没信,反正秦施柔一脸了然,接道:这样巧了,我也不喜欢我家,跟你一样。
  聊完了,也吃完了,容因收拾残局,陆续有客人进店,秦施柔没空管容因,忙去了,容因老实规矩地找个角落里的桌子,安生坐那儿。
  照样一坐就是一天,到打烊时间为止。
  接下来的的小半个月都是如此,店里一杯最便宜的咖啡十五块,就算不打折,200块钱也够了。
  容因每次进店都是一样的流程,如果那天有更便宜的打折产品,那就买便宜的那个,不然都是先点一杯加奶加糖的美式,早上到了店里一坐就是硬撑着到天黑。至于吃饭,基本都是自带面包饼干水果啥的,这取决于当天出门前家中茶几上摆的什么,容因不挑食,随便都能对付几口,能吃饱就成。
  说来也是好笑,兴许是那段日子她过分识趣,总是一整天都不见人影,后妈张姨竟少有的关心她的去向。
  隐瞒了自己每天都到咖啡店的事实,容因想也不想,扯谎说是去学校图书馆了,马上就是初三了,她去图书馆看书,复习功课。
  张姨信以为真,可没更多的表示,让她晚上还是早些回家,别老是十点多才到家,搞得容爸每次到家都要问两句,显得这个家多苛待她、留不下她一样。
  习惯了他们的阴阳怪气,容因不往心里去,立即答应:好。
  可终归只是嘴上应得快,实际毫无行动表示,依旧那个样子。
  当然,大人们的口头关心同样只存在于口中,没谁会真的在意容因这个多余的角色,她不在家倒是好事,不碍一大家子的眼了,全家人都为此轻松舒心不少。
  后妈张姨比容爸好多了,这个女人即使打心底里嫌弃容因是拖油瓶,是影响家庭和谐的累赘,可她好歹大方得多,念及容因一天三顿都在外边吃饭,于是将她名牌包里的现金抽了一些出来,破天荒地善心打发继女:这两个月的生活费,拿着,成天在外面野惯了收不了心了都,下次老头儿他们要是问起你,可别说我不管你。
  不是很厚一沓票子,可估摸着也有两三千了。
  由于这沓钱,容因头一回对着张姨温和客气,虽然知道这是大人的面子功夫,不过是两口子的做法早就招致家里的一大帮亲戚,尤其是容家爷奶的不满,张姨拿钱给她仅仅是为了堵嘴而已,但还是怔愣接过,立马收了:谢谢。
  看不惯她收钱那么快,生怕大人反悔的样子,张姨不满嘟囔几句,十分看不起这幅小家子气的模样,用她听不懂的方言讲了些什么,眼神鄙夷。即使听不懂,可光是看嘴型都能看得出来那是在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