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以李有天为首的律师团队强硬,那时容因还是个没出社会的学生,招架不住这一切,一度被逼得走投无路。
估计秦施柔走之前也没预料到这些,要是早知道,肯定也不愿意把容因推进这趟浑水中,她的初衷不过是最后再照顾容因一次,钱财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千多万对于秦家父母而言不算太多,秦施柔答应过容因,等她创业成功就带着容因一块儿干,可惜她做不到了,这些钱都是给违背诺言的补偿罢了。
再后来
我把咖啡店转出去了,卖给了别人。容因顿了顿,从回忆中逐渐抽身,低声说,她的遗愿是我能代她继续经营咖啡店,但我没能办到,这么小的一件事都没完成。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那个时候好像突然就崩不住了,没法坚持下来,我才是对不起她的那个
轻柔的夜风一阵一阵,夹杂着河水的潮湿温润,随着讲述的收尾,周围更为安静沉寂。
容因张张嘴,缓了半晌,温吞又讲:我也想知道,她为什么只把钱留给我。
温如玉不作声,期间一句话没插嘴,听完了全程,虽然心里已经做好了建设,但当得知全部的始末,难免还是跟着沉默下来。
侧头,再望望容因,话都到嘴边了,自觉此时的安慰显得无力还多余,于是咽回去,良久,只是稍微抬了抬手,摸向旁边,似有若无地碰到对方。
他们把她带回去了,我想见她最后一眼,但是那些人不让,我没有办法,什么都做不了。容因直直坐定,目光落在昔日咖啡店的旧址上,语气有点飘忽,带着一股低郁的深沉,我找过那边,只是想给她上柱香,也不行。
温如玉明了,问:带回z城了?
嗯。
他们不答应,不告诉你人在什么地方。
嗯。
秦家父母至今怨恨容因,把大女儿的去世全都归咎在她头上,坚决不肯她去秦施柔坟前祭拜。当年的匆匆一别,直至天人永隔,再没有见下一面的机会。
而这回秦家父母主动找上来,是因为那边找到了新的证据,据李有天及团队讲,当年秦施柔立的那份遗嘱可能不算数,秦施柔那时候正在吃药,她好像有精神疾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她留下的遗嘱将不具备法律效益,理论上,容因没有资格继承那些遗产,哪怕钱全都捐出去了,也得想办法全都物归原主,还给真正的法律继承人,还给秦家。
第71章 不要总是把我推开
不过这些都是秦家单方面的说辞,两人朝夕相处多年,秦施柔吃药的事,容因并不知情,印象中,秦施柔的确去过几次医院,可都是去做定期健康体检,那会儿她还曾陪同对方,后续的报告都是她代拿的,起码秦施柔博士毕业前是这样。
当然,也许是容因没发现,忽视了被秦施柔掩饰起来的细节,毕竟秦家眼下敢找上来,必定是掌握了有力的佐证,否则不至于消停了八年了忽然又那么大张旗鼓。
两方若是对簿公堂,这场官司其实很难打。
于容因,于秦家,都是如此。
当年容因不属于秦施柔任何法律意义上的遗属,她能顺利继承秦施柔遗产的前提是遗嘱已经得到了正规机构的认证,是通过的合法途径,现在秦家想要凭借新的证据推翻当时的遗嘱公证,即使那边很有钱,可能性也比较小,甚至是微乎其微。
但这也是一般的情况下,诸如冤假错案被平反,一份已经公证过的遗嘱被推翻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符合现今正常的法律程序,那就得按该有的法律条文来执行。
容因有些消极,不是很想积极应诉,自己都搞不清楚原因,好像只是这些年到现如今,自从秦施柔去世以后,她又变成了时常形单影只的状态,开咖啡店也好,或是搞别的工作挣钱,她一直都在随波逐流,一直从众,一如当初秦施柔在遗书中交代的那样,继续正常普通地生活,直到这份表层被秦家再次打破,似乎一直都在原地打转,依旧没啥意义。
曾经是秦施柔推着她往前走,远离那个家,读书上学,走出困顿,秦施柔没了,前引的目标跟着也没了。
人都是群居动物,容因这些年渐渐与家里其他人达成了暂时的休战,不再两相折腾,像当年秦施柔说的那样,学会了和解。而对于李有天他们,她也是类似的应对方式,什么都不做,不愿和那边有过多的纠缠。
其实她这会儿也是无头苍蝇,前几天李有天他们刚出现的时候,她确实茫然无措了,然而当跑了两边律所,突然又不是那么在意了。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温如玉轻声问,对那些都不加以评判,半晌才开口。
容因挺实诚,全都袒露:不知道,还没想好。
律师确定找哪家的了吗,有没有靠谱的人选?
没。
秦家还来找过你没有?
也没。
温如玉直截了当,告诉她:我这几天,总在琢磨这个事。
容因稍稍侧身:为什么?
长眼抬起,对上她的眸光,温如玉明着讲:你,还有秦施柔。
容因闷闷的:有什么好琢磨的,不就那样,你们想多了,本来不是那么回事。
温如玉佯作不懂:哪回事?
容因说:你觉得呢?
温如玉停了下,承认:嗯,以前是这样,真以为你俩有啥,想着最起码是在一起过,结果差远了,根本不一样。
要是那样就好了,我倒想。容因脸上泛出些微惆怅,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压着声音接道,如果真的是,当时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指不定早就知道了,也许那个时候能做点什么,最后就不会她现在或许还活着,那也挺好的。我也不清楚,可能吧,我不知道
温如玉没吭声,余光看了看容因,倒并不介意她说的这些。
人死不能复生,讲再多,都无济于事了。
肩膀挨着肩膀,半是依偎着彼此。
好一会儿,温如玉更加直白,柔声细语:我之前挺在意这个,误会了,没想到会是这样,抱歉。
容因说:犯不着。
别往心里去。
不会。
这一段过往,确实一度曾是难以开口提及的禁忌,现在就这么全盘说出来了,还蛮平和的,容因自己都没想到,尤其今晚还是她自个儿愿意讲的,不是被对方逼问。
之前我也有些反应过度,你也别介。她低声说,一改早前的态度,这次很诚恳。
温如玉挑挑眉,有点子意外。
怎么,这是要反过来跟我道歉?
啊。
真的?
容因点点头,挺真。
快奔三十的人了,终归不是十几岁时的心态,不再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倔驴了,早就跟年少气盛时不同,这么多年下来怪脾气早改八百回了,她这人冷静下来还是比较讲理的,分得清楚是非对错,谁为自己好,谁帮着自己,还是明白的。
那天李有天他们找上来,我有点乱,不晓得该怎么处理。容因实话实说,我不是很习惯,有其他人插手这个。
能理解。
我不想再拖累任何人。
还没到那个程度。
但也不是没那种可能性。
还好,天塌不下来,只要最后能解决就行了。
那倒是。
还有,我乐意被你拖累。
愣了愣,容因哑然,对温如玉的过分直接不会应对,温如玉也不需要她的应对,把最要紧的告诉她。
好像没跟你说过,我现在也很有钱,假如输给那方了,你可以来找我。
容因没立马回答,按照目前的处境来看,多半是走不到那一步,可她没有推拒这一句,虽然后面应该不会找对方,默然良久,轻轻应下。
似是猜到了容因的打算,温如玉毫不留情地拆穿:是不是觉得,大不了就把你那个老房子卖了,有必要吗?别自己硬撑,要是真到了那一天,光靠你一个人,你也扛不下来。还有乔言,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她想想,哪怕没有我非得没皮没脸挨上来,你也不是自己一个。
容因辩解:我没那样认为你,没觉得你是没皮没脸。
那不是重点。
温如玉失笑,片刻,不着痕迹再挪近些:行,是我多想了。反正你不要琢磨卖房子了,没钱有的是办法,你还是没办法接受的话,借钱就当我入伙你们店,也差不多,你和乔言原先开店不也这样,没多大区别,多个人多个保险,往后我就又多了一份投资,你的问题也解决了,两全其美,多大点事。
肯定不一样,差得大了去了,哪有拿上千万入伙一家普通咖啡店的,再傻子的投资方都做不出这么脑缺的决策。
容因确实有输了官司就卖掉老房子抵债的想法,她这两天还去咨询了房地产行业的熟人,找专业人士估价,老房子的价值远比她原本认为的高一大截,虽然那里错过了拆迁,也不能推倒再重修,但所处的地段好,加之有商住两用的合法手续,当下的房地产行业可是风声火气,势头旺盛,因而不是特别着急,慢慢寻找合适的买家,卖个高价绝对不在话下。这笔钱完全够抵债了,并且还完还能剩下一些。
估计秦施柔走之前也没预料到这些,要是早知道,肯定也不愿意把容因推进这趟浑水中,她的初衷不过是最后再照顾容因一次,钱财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千多万对于秦家父母而言不算太多,秦施柔答应过容因,等她创业成功就带着容因一块儿干,可惜她做不到了,这些钱都是给违背诺言的补偿罢了。
再后来
我把咖啡店转出去了,卖给了别人。容因顿了顿,从回忆中逐渐抽身,低声说,她的遗愿是我能代她继续经营咖啡店,但我没能办到,这么小的一件事都没完成。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那个时候好像突然就崩不住了,没法坚持下来,我才是对不起她的那个
轻柔的夜风一阵一阵,夹杂着河水的潮湿温润,随着讲述的收尾,周围更为安静沉寂。
容因张张嘴,缓了半晌,温吞又讲:我也想知道,她为什么只把钱留给我。
温如玉不作声,期间一句话没插嘴,听完了全程,虽然心里已经做好了建设,但当得知全部的始末,难免还是跟着沉默下来。
侧头,再望望容因,话都到嘴边了,自觉此时的安慰显得无力还多余,于是咽回去,良久,只是稍微抬了抬手,摸向旁边,似有若无地碰到对方。
他们把她带回去了,我想见她最后一眼,但是那些人不让,我没有办法,什么都做不了。容因直直坐定,目光落在昔日咖啡店的旧址上,语气有点飘忽,带着一股低郁的深沉,我找过那边,只是想给她上柱香,也不行。
温如玉明了,问:带回z城了?
嗯。
他们不答应,不告诉你人在什么地方。
嗯。
秦家父母至今怨恨容因,把大女儿的去世全都归咎在她头上,坚决不肯她去秦施柔坟前祭拜。当年的匆匆一别,直至天人永隔,再没有见下一面的机会。
而这回秦家父母主动找上来,是因为那边找到了新的证据,据李有天及团队讲,当年秦施柔立的那份遗嘱可能不算数,秦施柔那时候正在吃药,她好像有精神疾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她留下的遗嘱将不具备法律效益,理论上,容因没有资格继承那些遗产,哪怕钱全都捐出去了,也得想办法全都物归原主,还给真正的法律继承人,还给秦家。
第71章 不要总是把我推开
不过这些都是秦家单方面的说辞,两人朝夕相处多年,秦施柔吃药的事,容因并不知情,印象中,秦施柔的确去过几次医院,可都是去做定期健康体检,那会儿她还曾陪同对方,后续的报告都是她代拿的,起码秦施柔博士毕业前是这样。
当然,也许是容因没发现,忽视了被秦施柔掩饰起来的细节,毕竟秦家眼下敢找上来,必定是掌握了有力的佐证,否则不至于消停了八年了忽然又那么大张旗鼓。
两方若是对簿公堂,这场官司其实很难打。
于容因,于秦家,都是如此。
当年容因不属于秦施柔任何法律意义上的遗属,她能顺利继承秦施柔遗产的前提是遗嘱已经得到了正规机构的认证,是通过的合法途径,现在秦家想要凭借新的证据推翻当时的遗嘱公证,即使那边很有钱,可能性也比较小,甚至是微乎其微。
但这也是一般的情况下,诸如冤假错案被平反,一份已经公证过的遗嘱被推翻也不是不可能,只要符合现今正常的法律程序,那就得按该有的法律条文来执行。
容因有些消极,不是很想积极应诉,自己都搞不清楚原因,好像只是这些年到现如今,自从秦施柔去世以后,她又变成了时常形单影只的状态,开咖啡店也好,或是搞别的工作挣钱,她一直都在随波逐流,一直从众,一如当初秦施柔在遗书中交代的那样,继续正常普通地生活,直到这份表层被秦家再次打破,似乎一直都在原地打转,依旧没啥意义。
曾经是秦施柔推着她往前走,远离那个家,读书上学,走出困顿,秦施柔没了,前引的目标跟着也没了。
人都是群居动物,容因这些年渐渐与家里其他人达成了暂时的休战,不再两相折腾,像当年秦施柔说的那样,学会了和解。而对于李有天他们,她也是类似的应对方式,什么都不做,不愿和那边有过多的纠缠。
其实她这会儿也是无头苍蝇,前几天李有天他们刚出现的时候,她确实茫然无措了,然而当跑了两边律所,突然又不是那么在意了。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温如玉轻声问,对那些都不加以评判,半晌才开口。
容因挺实诚,全都袒露:不知道,还没想好。
律师确定找哪家的了吗,有没有靠谱的人选?
没。
秦家还来找过你没有?
也没。
温如玉直截了当,告诉她:我这几天,总在琢磨这个事。
容因稍稍侧身:为什么?
长眼抬起,对上她的眸光,温如玉明着讲:你,还有秦施柔。
容因闷闷的:有什么好琢磨的,不就那样,你们想多了,本来不是那么回事。
温如玉佯作不懂:哪回事?
容因说:你觉得呢?
温如玉停了下,承认:嗯,以前是这样,真以为你俩有啥,想着最起码是在一起过,结果差远了,根本不一样。
要是那样就好了,我倒想。容因脸上泛出些微惆怅,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压着声音接道,如果真的是,当时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指不定早就知道了,也许那个时候能做点什么,最后就不会她现在或许还活着,那也挺好的。我也不清楚,可能吧,我不知道
温如玉没吭声,余光看了看容因,倒并不介意她说的这些。
人死不能复生,讲再多,都无济于事了。
肩膀挨着肩膀,半是依偎着彼此。
好一会儿,温如玉更加直白,柔声细语:我之前挺在意这个,误会了,没想到会是这样,抱歉。
容因说:犯不着。
别往心里去。
不会。
这一段过往,确实一度曾是难以开口提及的禁忌,现在就这么全盘说出来了,还蛮平和的,容因自己都没想到,尤其今晚还是她自个儿愿意讲的,不是被对方逼问。
之前我也有些反应过度,你也别介。她低声说,一改早前的态度,这次很诚恳。
温如玉挑挑眉,有点子意外。
怎么,这是要反过来跟我道歉?
啊。
真的?
容因点点头,挺真。
快奔三十的人了,终归不是十几岁时的心态,不再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倔驴了,早就跟年少气盛时不同,这么多年下来怪脾气早改八百回了,她这人冷静下来还是比较讲理的,分得清楚是非对错,谁为自己好,谁帮着自己,还是明白的。
那天李有天他们找上来,我有点乱,不晓得该怎么处理。容因实话实说,我不是很习惯,有其他人插手这个。
能理解。
我不想再拖累任何人。
还没到那个程度。
但也不是没那种可能性。
还好,天塌不下来,只要最后能解决就行了。
那倒是。
还有,我乐意被你拖累。
愣了愣,容因哑然,对温如玉的过分直接不会应对,温如玉也不需要她的应对,把最要紧的告诉她。
好像没跟你说过,我现在也很有钱,假如输给那方了,你可以来找我。
容因没立马回答,按照目前的处境来看,多半是走不到那一步,可她没有推拒这一句,虽然后面应该不会找对方,默然良久,轻轻应下。
似是猜到了容因的打算,温如玉毫不留情地拆穿:是不是觉得,大不了就把你那个老房子卖了,有必要吗?别自己硬撑,要是真到了那一天,光靠你一个人,你也扛不下来。还有乔言,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她想想,哪怕没有我非得没皮没脸挨上来,你也不是自己一个。
容因辩解:我没那样认为你,没觉得你是没皮没脸。
那不是重点。
温如玉失笑,片刻,不着痕迹再挪近些:行,是我多想了。反正你不要琢磨卖房子了,没钱有的是办法,你还是没办法接受的话,借钱就当我入伙你们店,也差不多,你和乔言原先开店不也这样,没多大区别,多个人多个保险,往后我就又多了一份投资,你的问题也解决了,两全其美,多大点事。
肯定不一样,差得大了去了,哪有拿上千万入伙一家普通咖啡店的,再傻子的投资方都做不出这么脑缺的决策。
容因确实有输了官司就卖掉老房子抵债的想法,她这两天还去咨询了房地产行业的熟人,找专业人士估价,老房子的价值远比她原本认为的高一大截,虽然那里错过了拆迁,也不能推倒再重修,但所处的地段好,加之有商住两用的合法手续,当下的房地产行业可是风声火气,势头旺盛,因而不是特别着急,慢慢寻找合适的买家,卖个高价绝对不在话下。这笔钱完全够抵债了,并且还完还能剩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