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果不其然,县令同意了温催玉到牢里见见林文和林武。
  这天傍晚,林文林武看到温催玉,不满地对地啐了一口:“你那天晚上到底藏哪儿了?你家那鬼地方我们兄弟俩翻遍了都没找到你,还有你家那猫狗……”
  温催玉不是来回答问题的,他反问:“听衙门的人说,你们是陶潜郡来的,还和雁安的官员有关系,找我是想做什么?我只是小小一账房,并不想得罪大人物,所以若只是需要我做我能办到的事,我可以应下。”
  林文林武闻言,往牢房门口挪近了点:“当真?”
  温催玉一脸无奈:“自然当真,我不想把事情闹大。若是早知道你们的主子是谁,我都不会报官。”
  林武一听,忍不住扼腕叹息:“唉!果然还是该听主子的话,先跟本人商量一下,说不准就不用兴师动众了!这牢房又脏又臭,主要是还给主子添了麻烦,唉!”
  林文打量着温催玉,觉得这人文文弱弱应该也没有胆量耍他们玩,毕竟他们已经被抓了,这人若不是真的怕了他们主子的身份,没必要主动凑上来再节外生枝。
  就是嘛,哪有老百姓不怕高官的。
  林文咳了一声,看看周围,没见到其他衙役,附近牢房也没关押人,所以他再挪近了点,压低声音开口。
  “听说你在攒钱,准备去雁安考试?我实话告诉你吧,你长得和一个大人物有些像,当今陛下重视那大人物,你也算是得了机缘,我们家主子想送你入宫侍奉陛下左右,你能得道升天,我们主子也能跟你互惠互利。”林文道,“你要是个聪明人,就听得出来这是件好事,对吧?”
  林武抓着牢房的木栏:“趁着事情还没来得及闹大,多半还没传出知荷县,你抓紧去找县令,就说这是个误会,你这苦主不追究……”
  温催玉往后退了几步,冷然道:“我为何不追究?”
  林文林武一愣。
  温催玉笑了下:“多谢二位解惑,告辞。”
  这下就算反应再慢,林文和林武也意识到了,这看起来病秧子一个的弱书生居然真敢耍他们!
  “崔令!你不要命了吗,你知道我们的主子是谁,居然还敢……”
  温催玉没再搭理,转身离去。
  衙役等在外面,见他出来,好奇询问:“崔先生,你单独问他们,他们应该能放松点警惕,问出什么来没?”
  温催玉抱歉笑笑:“他们说了些我也听不懂的话,都是些故作高深的胡言乱语,麻烦你们陪我折腾这一趟了,却也没问出什么来。”
  衙役也没怀疑:“嗐,也不奇怪,可不是吗,那两个贼人仗着主子身份高,连我们县令大人都不怎么尊重,除了威胁之外,确实特爱打哑谜。那崔先生,我们送你回你家吧?”
  “不用了,既然贼人已经被捕,咱们县城就没有什么不安全了,还是不再麻烦各位了。”温催玉客气道,“诸位若是得空,这几日可以去我做工的酒楼,我请诸位喝酒,聊表谢意。”
  衙役们笑道:“崔先生客气了,我们应该的!”
  “这读书人做事就是特有礼貌哈哈。”
  “那行,咱们知荷县本来就特别安全嘛,崔先生这还带着狗呢,现在时间也不晚,天才刚黑,一个人走也可以放心!”
  寒暄道别后,温催玉带着生姜,乘着初落的夜色回家。
  他回想着林文和林武的话,有些啼笑皆非。
  所以,是那陶潜郡郡尉和大司农意外得知,这知荷县有个“崔令”和“温催玉”容貌相仿,所以秉持着讨好圣意的想法,打算把他送进宫当替身?
  ……可真是活够了。
  温催玉一边思索接下来的打算,一边转入了崔家私塾所在的巷子。
  刚走进巷口没多远,生姜突然又警惕地弓背呜咽起来,温催玉脚步一顿。
  他没做犹豫,转身就往回走:“生姜!”
  生姜也跟着调头。
  但还是没来得及,四五个人突然跳出来,其中一人手里拿着木棒,想要往温催玉脖颈后敲、把他敲晕。
  但不知怎么的,下手的时候那人突然被风呛了一口,手上一歪,敲到了他自己同伙身上。
  “你他娘的瞎啊!”
  “我、咳咳、被呛到了!赶紧的,抓住他!”
  对方人多势众,本就体格不强的温催玉自然没能躲过,两个人拿着麻袋朝他头顶套下,途中另一人把准备好的布团往他嘴里一塞、避免他出声。
  棍棒、麻袋、布团、麻绳,对面五个人准备得这么充足对付他一人,温催玉无可奈何,袖中的匕首也没有用武之处,都还没来得及拿出来。
  他抽空寻思了下,方才那木棒没能砸下来,说不定就是系统说的“终身服务”起效果了。但服务只管不让他因为意外情况而出现伤亡,棍棒砸下来他多少要受伤,套麻袋却和受伤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系统不管。
  真是规则严明。
  生姜看到温催玉遇险,咧嘴大叫,然后咬住了其中一个拿麻袋的,却被反应过来的同伙用木棍一砸。
  温催玉听到生姜被打后发出的呜咽声,有些着急,想让生姜跑,偏偏嘴被堵住了又说不出话来。
  好在生姜没死犟,它一瘸一拐朝巷子外跑去。
  “那狗跑了!”
  “别管了,怕是要招人来,先走!”
  温催玉感觉到自己被抬了起来,颠簸得他很快头晕眼花。
  生姜拖着腿跑到街上叫唤,正准备收摊回家的摊主瞧见了,认出它来:“咦,生姜?你这是怎么了,崔先生呢?”
  “唉哟,受伤啦?”
  “不对啊,崔先生不是刚带着生姜从这儿走过去吗?我看错了?”
  “糟了!别是出事了吧!快去看看!”
  几个摊主一块儿进了巷子,没看到人影,但生姜更着急了,于是他们连忙去报官。
  衙门还以为崔家私塾这案子最要紧的部分已经结束了、可以放心了,没想到那崔先生刚从衙门回去,这就出了事。
  县令听闻了,好像看到自己的政绩飞了,还有惩处落下来,毕竟报过官的老百姓居然还是被贼人掳走了,这叫什么事!他可是才送了奏呈,上报这事了!
  “快!追啊!刚发生的事,一定能追得上!他们掳了人,从城门口肯定出不去,一定还在城内,给我找!”
  掳走温催玉的几个人,已经从他们此前找到的小道,马不停蹄地溜出城去了。
  城外不远处,有他们准备好的马车。
  两个人在前面赶马车、盯着前方,一个人在马车后面盯着后方,剩下两个人在马车内,盯着温催玉。
  他们把温催玉从麻袋里放了出来,确定他的脸没伤着,便安心了。
  其中一人用麻绳绑温催玉的手脚,一边绑一边说:“你呢,老实一点,自己乖乖配合,也能少受点罪。放心吧,我们可不是什么恶人,送你去享福的!具体什么情况呢,你见了我们主子就知道了。”
  温催玉有些哑然,没想到他们绑人还分了两拨来。
  而且看林文和林武的表现,那两人像是并不知道自家主子还有后手的,不然以那两人并不知低调、也没多会遮掩的作派,多少会露出点痕迹。
  大司农和陶潜郡郡尉是疯了吗,这么大张旗鼓上赶着找死……他们是犯了什么大事,非要这么没事找事铤而走险?
  又是为什么会觉得送个替身进宫,会是“功劳”一件、能让卫樾高兴?是以己度人至此,觉得不存在什么真心,所以妄图“投其所好”?
  那这两人的脑子,怕是还没他家生姜和梨花聪明。
  “哎,这匕首哪来的?”绑匪看见地上的麻袋里掉了把匕首,捡起来一瞧,“这匕首挺锋利的,还挺不错……你的啊?还准备了防身的东西,挺警惕的嘛,现在归我了。”
  温催玉的嘴还被塞着,说不了话,只能看着这绑匪光明正大把他的匕首给收为己用了。
  马车一路昼夜不歇,五个绑匪轮换着赶车,两天后便抵达了云浮县的静年山庄附近。
  正好赶上圣驾入住静年山庄。
  温催玉被带到了附近的客栈里关着。
  因为他这几天路上都很配合,所以几个绑匪也没故意为难他,毕竟自家主子还想送这人给陛下呢,他们如今额外得罪他做什么。
  ……
  这夜,大司农带着他的侄子林木秀,遮掩着从静年山庄出来,来到了客栈。
  路上,林木秀百般庆幸:“还好有叔叔您未雨绸缪,提前备好了后手,我也是没想到我那两个心腹那么没用,他俩以前分明办事很得力……”
  “废话!你以前让他们办的都是些什么事?偷鸡摸狗上不得台面!”大司农骂道,“这么大的事,你居然还只让他们两个杂碎去办,我收到你的信时就觉得不妙,后派过去的几个人本来是以防万一的,没想到不仅真用上了,你那两个杂碎还把事情闹得那么大,知荷县满城戒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