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季榕夏扫了眼周围,巷子里看热闹的,都避开他的视线,夏哥儿骂人都不带脏字的,犯不着惹上他。
  季榕夏拉着站在他身后给他撑腰的谷堂衿进了院子,咣当一声关上了门。
  “夏哥也好厉害啊。跟洪阿婶一般厉害。草哥儿,咱们以后也得跟洪阿婶和夏哥一样。”小荷尖尖的小脸红扑扑,捏着拳头一副兴奋的模样。
  草哥儿重重点点头:“嗯!”
  “我都同你们说了别怕,你夏哥才不怕外头的人呢。”钱雪诚刚才见俩孩子听到开门声不放心,这才带着他们出来看看。
  洪月莲帮着季木匠和季榕湖卸粮食。
  “商量着,他们一年一人一小袋子粟米和两大袋子糙麦。”季木匠老实地说。
  “还凑合,他们家没闹腾吧?”洪月莲问。
  “闹了,我跟爹就坐院子里他们怎么闹都不管,只管要粮食,不给就不走。钱家爷奶不想让乡亲看热闹,这就把粮食的事定下了。”季榕湖嘿嘿一笑说道。
  别看他憨,偶尔还是有点小聪明的。
  “不错啊哥,干得好。”季榕夏伸手拍了拍自家老哥结实的胳膊。
  季榕湖笑得更开心了。
  季榕夏和谷堂衿这才放心离开。
  路上俩人手牵着手,季榕夏突然说道:“哎呀,忘了我们得快点走,今天还是我上灶的日子呢,我都没跟我爹和哥说这事。”
  “放心,娘和哥夫郎会跟着爹他们说的,咱们先去粮铺,买些糯米再回去也不晚。”谷堂衿的大拇指轻轻摩挲了下季榕夏的虎口安抚,季榕夏顿时不急了。
  俩人先去一趟粮铺买了一小口袋糯米。
  “粮铺里的糯米还是太贵。”季榕夏算计着银钱,一斤糯米要二十文,他们买了五斤就要一百文钱了,越算季榕夏的脸越皱。
  谷堂衿揉了揉季榕夏的脸蛋:“别皱着脸了,食肆都是从农户手中买粮食,糯米则是可以等端午和元宵时用包粽子滚元宵来换,这次咱们就是买一些补上咱们用的,又不是常买糯米。”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爹要端午包粽子,冬日滚元宵了,这样攒下的糯米吃着不心疼。”季榕夏笑说。
  谷堂衿:“对,不心疼,就是很费力。”
  “想要挣钱不费力哪儿成啊。我力气多得很,不怕的。”季榕夏摆摆手说。
  “咱们还是得赶紧挣钱买地!”季榕夏郑重地说道,“以后咱们食肆就用自家种出来的米面。”
  “嗯。”谷堂衿点头,他心想,这是今天夏哥儿第二次提买地的事了,钱家的事还是气到夏哥儿了。
  俩人回到食肆时,姚田兰和谷春财都准备开门做买卖了。
  “爹娘,家里出了点事,我们回来得晚了些。”季榕夏见状赶紧说。
  “出了什么事?”闻言谷春财也不急着开门做生意了关心地问。
  “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季榕夏尽量简单地将今个的事说了一遍。
  谷堂衿则是在旁补充。
  听完姚田兰担忧道:“让那俩孩子在你们家住着真没事啊?你哥夫郎还有身子呢,别出什么事。”
  姚田兰不由得想起了她找二哥家的孩子当小二的事了。
  那可真是引狼入室,差点害死了谷堂衿!
  谷春财也有些担心地看向他们。
  谷堂衿和季榕夏对视一眼,他们总不能说他们偷听了这俩孩子的话,这俩孩子性情不错吧。
  “我哥夫郎带大的这俩孩子,知道他们的脾性。”季榕夏想了想说。
  “说的也是,你哥夫郎跟他们一块长大的,肯定知道得清楚,唉,这钱家也真是没良心,夏哥儿堂衿你们多回去几趟帮着看着点。”姚田兰还是不太放心叮嘱道。
  姚田兰这会对亲家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他二哥家不也这样,看他们只堂衿一个儿子,想着占了他们家的食肆。还真是想得美!
  “我知道了娘。”谷堂衿应道。
  季榕夏也点头:“嗯。”
  谷春财:“先收拾收拾,准备开门做买卖了。”
  季榕夏兴奋地去了灶屋,谷堂衿笑着跟了进去,他帮季榕夏从灶屋里找出一块干净的布包好碎发。
  “谢了。”季榕夏摸了摸脑袋,确定头发稳稳当当的,做菜的时候不会掉下来。
  “那我去前头了。”谷堂衿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
  这段时日灶屋的活都是谷春财和季榕夏忙活,谷堂衿则是去前头记账以及帮着姚田兰传菜。
  季榕夏:“嗯,去吧去吧。”
  等谷堂衿走了,季榕夏仔仔细细洗干净手,深吸了一口气。
  他开始在心里期盼,来个人要炒鸡蛋吧!!!
  第27章 炒鸡蛋(四)
  清赤县, 征涧巷,平安客栈。
  魏良策一行人清晨早早入城给刁家送了信后就找了个客栈休息。
  睡了整整一上午,魏良策就恢复了些气力, 招呼商队的人去外头找吃的。
  结果就商队中的账房米康平起来了, 剩下几个人那是连起都不想要起,他们沿着水路南下,来清赤县前已经坐了十来日的船了,好容易到县城中修整一番, 这个时候不好好歇歇什么时候歇?
  那几个兄弟非但没起来吧, 还托付米康平和魏良策带些饭菜回来!
  虽说客栈可供饭, 但价钱贵味道也不如外头买的。
  瞧着有些文弱的米康平, 捂着脑袋走路还有些晃悠:“这坐船还是太辛苦了些, 下了船还容易晃,我现在还晕着。”
  “你这就不行了?当年我出海时坐船那才叫晕呢。”魏良策爽朗一笑,他原是海边的渔民, 有缘跟着一户海商出海, 自此便爱上了走南闯北买卖货物, 多年下来, 他终于折腾出了一支商队。
  他走商时遇到了刁开鹏, 很是欣赏刁开鹏,想要将其招揽到商队中, 结果刁开鹏却说再跑两年他就不干了, 要回乡娶夫郎过安稳日子。
  人各有志,魏良策也没有强求,在知道刁开鹏的家乡清赤县就在他们这次跑商的路线上,魏良策就提出能帮他送信,刁开鹏欣然写信托付他将其送到无曲巷的刁家。
  魏良策:“听刁弟说, 他住的无曲巷中,谷家食肆的红烧肉是一绝,吃了那么久的鱼,我可是想要多吃点肉,走,咱们去那个谷家食肆瞧瞧。”
  米康平惊讶道:“你还想吃肉?我只是想吃些青菜,多日不吃青菜我难受着呢,要是再来个炒鸡蛋配着热馒头吃,那就最好了。”
  “哈哈哈哈,米弟,你这口味也太清淡了点,要我我可吃不惯。”魏良策哈哈大笑,蒲扇般的手掌拍在米糠平肩膀上,险些将本就走不稳的米康平拍了个趔趄。
  谷家食肆开门没多久,魏良策就和米康平一同进了铺子。
  “客官想吃点什么?”姚田兰上前问道。
  “红烧肉、菘菜炒豆腐、猪肉丸炖油菜、茱萸炒鸡、一碗炒鸡蛋和六个馒头。再来一坛黄酒。”魏良策看着墙上的菜牌点了菜,他看向米康平。
  米康平摇摇头说:“这些菜就挺多了。”
  他们默契地决定等他们吃过之后要是觉得好,再买些带回去给兄弟们吃。
  “好嘞。”姚田兰记住了他们要什么跟谷堂衿说了一遍,谷堂衿很快就算出了他们一共要付一百二十五文钱。
  记好账,谷堂衿去后头跟爹和夏哥儿说前头人都点了什么。
  “有炒鸡蛋。”谷堂衿笑着重复了一遍。
  季榕夏眼睛亮亮地点头:“嗯!”
  馒头和黄酒都是现成的,盛起来让谷堂衿端出去就行。
  谷家食肆惯常会蒸两锅米饭,蒸两锅馒头,一日下来基本能卖完,食肆的馒头和米饭比专门的馒头铺子里卖得贵,有些人会买了馒头到食肆里吃,食肆也不太管。
  至于酒,他们食肆中只有黄酒和米酒,朝廷不允许私家酿酒买卖,若是自家私下买卖一些民不举官不究也就罢了,客栈、食肆、酒楼酿酒卖酒都是要到府衙记名的,他们就是家小食肆,虽说能卖酒,但也只卖普通的黄酒和米酒。
  猪肉丸炖油菜最好做,猪骨熬的高汤是上午炖好的,肉糜和油菜也备好了,只需要下上高汤,待到高汤沸腾下入肉丸最后加入油菜及格。
  这猪肉丸炖油菜可以先做,赶紧给食客端过去。
  红烧肉、菘菜炒豆腐、茱萸炒鸡和炒鸡蛋都要现炒。
  往常只有谷春财一个炒菜,他会同时开两个灶,一回炒两个菜。
  今个谷春财照旧开了两个灶,谷春财说:“我炒红烧肉、菘菜炒豆腐和茱萸炒鸡,夏哥儿你炒鸡蛋就行。”
  “好,爹。”季榕夏点头。
  他犹豫了下还是先拿出了个碗,准备先搅拌蛋液。
  他见过爹炒鸡蛋,爹是直接烧火架锅,趁着油不热的时候快速磕鸡蛋搅鸡蛋,油刚一热就下锅翻炒,这样就能在最快的速度里炒出一份鸡蛋。
  不过季榕夏怕自己做得不太熟练,先架锅,要是油烧得太热,就容易将鸡蛋炒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