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等会去火车站看看车票,我先回去准备准备。大概就这几天的事,你也别忘了提前准备哈。”
  “好。”
  李时清这一收拾,就收拾到了分完粮结钱的时候。为了知道钱有多少,他挤得比谁都积极,结果还好悬差点就没看到。
  看到了心也冷了,他爸妈一年的劳动,就换来几袋子粮食和十几块。连小明一学期的学费都不够。
  李屈拿着钱倒是松了一口气,加上这钱和之前攒的,差不多能够小娃一年的学费钱了。剩余的再攒攒借借,应该是够的。
  就是苦了妻子和大娃。
  李屈看了眼李时清,把钱塞进口袋里,借了推车往家里运粮。
  晚上,家里就开了一个三人小会议。
  李屈把钱的事情给李时清说了,“……你也别怨你弟,是我们想让他上学的。”
  李时清揉了揉头发,哭笑不得,“爸你咋能这么想我呢。小明上学多好啊,我非常支持。我也有个事要说,我要去南方打工,就这几天。我已经思考很久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这话说的轻飘飘的,却无疑像是在李屈和张溪心里投放了一个炸弹,炸的他们心浮气躁。
  “啥南方打工,我不同意。你想打工在县里城里又不是不行,咋非要去南方呢?是不是因为你弟的学费,这学费我们已经解决了,你在家待着就行,就像之前那样。”张溪蹭的一下站了起来,脸上全是怒气。
  “妈!”李时清把妈妈拽到椅子上坐着,好声好气道,“不是因为小明。是我想赚钱了,你不是说叫我娶个媳妇吗?我就是去南方赚钱娶媳妇啊。你看这报纸上写的,多好的机会,我不想错过。”
  张溪撇开脸不说话。李时清无奈,只能看向爸爸。
  李屈也不好受,“你就非得去?那南方啥情况我们都不知道,万一出事了咋整。你是不是想我们……”
  李时清抬高声音,“爸,现在是新中国,哪有那么多事。我就是去打个工而已,赚到钱就回来了。”
  三人沉默不语,外面偷听的李时明擦了擦眼泪,轻手轻脚地回了屋。
  “反正我是要去的,老吴已经买好后天的车票了。我就是给你们通知一声。”李时清看到爸妈捂着脸,心里酸酸涩涩的,说完这话就离开了。
  张溪移开手,看着大儿子高挺的背影,眼泪刷刷的流,“都是我们没用。”
  李时清回屋躺在床上,心里也难过。但不去是不可能的,他不想爸妈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还要到处向别人借钱说好话。
  本来自己在县里卖几个月吃食也是够的,但县里管得严,说不准哪天他和老吴就被捉了。不破不立,还不如跑到更加开放的南方,赚点安心钱。
  “哥,我有话要跟你说。”李时明敲了敲门。
  “进来吧。”李时清赶忙把眼泪擦了,若无其事喊人进来。
  “哥、”李时明说话带着哭腔,眼都肿了起来,“我不想去读高中了,我觉得种田挺好的。”
  “说啥傻话,地里不缺你这个人。就你这小胳膊小腿的,不读书还能干啥。”李时清坐起来扯了扯弟弟的小黑脸。
  “我就是不读。”李时明擦了擦眼泪,“我都知道了,你去南方打工就是因为我上学没钱了,我不读了,你别去。”
  李时清板着一张脸,“什么叫不读?!必须去读!而且我也不是为了你,是我早就想去了。这几天不去,过几个月也要去。就是去的早了点而已。”
  李时明不说话了,一个劲的哭,“我舍不得你。”
  “行了行了,哥也舍不得你。时间不早了,赶紧睡觉去,我明天还要收拾东西呢。”
  “哥,我要跟你睡,我们一起睡。”李时明不肯走。
  李时清没办法,气冲冲道:“行行行,你去把脸擦干净了再过来。”
  一夜好眠,李时清睡到九点多才起来。出去一看,家里人都在。
  真是稀奇了。李时清刷完牙洗完脸,凑到妈妈面前卖乖,“妈,你这是不是在给我整理衣服啊?我不要那个灰色短袖,太丑了。”
  张溪眼睛还肿着,不想跟自己的犟儿子说话,但还是默默把那件短袖给拿了出来。
  但李时清属实不会看人脸色,还在旁边嘟嘟囔囔,“那棉衣就别带了,听人说南方冬天可暖和了,都能穿短袖。”
  “这个也别带了,太短了穿着丑人。”
  ……
  张溪听着他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后面实在忍无可忍,“一边去,这没你的事,我带啥你穿啥。”
  李时清看见亲妈眼里都能冒出火来了,悻悻摸了摸鼻子。
  这边张溪在收拾衣服,有人敲门,李时清就去开了。
  一眼看过去,是他的黑脸大伯。
  “大伯,咋了?有啥事吗?”
  李东瞪了侄子一眼,“过来帮忙,咋突然就说要去南方?”
  第4章
  这话一问,李屈和张溪齐齐冷哼一声。
  李时清被他们逗笑了,挠了挠头,“就想去了呗,出去见识见识。”
  “那城里还不够你见识的?隔壁村那个招娣,去南方两年了都没回来过,指不定是出啥意外了。听大伯的,咱老老实实待在村里不好吗?”李东苦口婆心劝解。
  葛招娣的事李时清当然听说过,根本就不是那回事,“葛家平时把招娣当牛使唤,饭都不给吃饱的,是我我也不回来。人家在南方说不定都成了有钱人了。”
  李东看侄子一心想去,气的脸都红了,“我说不过你。李屈你就啥也不说,让你儿子一个人去?”
  李屈瞪了儿子一眼,“我哪里能犟得过他,人家主意大着呢。说狠了,人家说不定犟的今年过年都不回来了。”
  李时清讪讪一笑。
  骂骂咧咧后,没办法的李东也开始帮忙,“家里还有干菜没?时莹之前刚晒了一批,要不给他带过去?”
  李时莹是李东的小女儿,乖巧体贴善解人意,就是胆子小,不爱出来玩。
  张溪听到连忙点头,感谢道:“谢谢大哥,我们家还没来得及晒呢。过段时间我们的晒好了我再给你还回去。”
  “这点小事没必要,自留地里多的都吃不完。”李东看李时清进去了,低声道,“我这还有五块钱,你等会给小清。出门在外啥都要花钱,多带点钱底气也足些。”
  李屈不肯要,零零散散的钱被推来推去的。
  “你干啥,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孩子的!”李东最后不耐烦了,把钱塞进李屈的口袋里。
  李时清在厨房里磨粉。
  之前摘的蘑菇晒干了,也不好带过去,就准备磨成粉。到时候做饭随便加点,味正又添鲜。
  不知不觉间,天就暗沉了下来。李时清把蘑菇粉装好,进屋子里看笔记本。
  这个笔记本是太爷爷塞给他的,里面写的都是他多年的做饭经验和收集到的菜谱,被李时清翻的都卷边了。
  即使对上面的内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李时清还是沉下心把它又看了一遍,才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原位。
  这次去南方,就靠这笔记本和他的随机应变了。希望一切顺利。
  吃完晚饭,李时清就准备去县里了。车票是早上七点的,他怕在村里来不及,准备去吴正气家凑合一晚。
  站在门口,李时清跟妈妈和弟弟告别。
  “妈,那我就走了。你在家里好好的,别累着自己了。等我挣钱回来养你们。弟弟你也好好学习,被人欺负了就给我写信,哥回来就替你收拾他。”
  张溪不停地点头,看着大儿子,眼泪又流了下来,“大娃,妈不懂啥机会不机会的,既然你想去,妈就支持你,过去了记得好好干。妈也不指望你挣钱,平平安安就好。过得不好咱就回来,还有妈在呢。”
  “我知道,妈,你回去吧,我走了。”
  看着妈妈和弟弟的泪水,李时清深深知道这次是他冲动了。要是早一点说,家里人也不至于难过成这样。
  李屈送儿子去县里,行李有点多,两个大麻袋,还有一个包,靠李时清自己怕是有点难。
  默默走了几个小时的夜路,离别前,李屈从兜里掏出来了九块六毛七,“这钱你拿着,在外多的是用钱的地方。你爸没本事,这么多年也没攒下钱,害得你出去吃苦。五块钱是你大伯给的,剩余的是我们攒的。”
  “过去了记得写封信报个平安。要是过的不好,咱就回来,平安最重要。”
  李时清错愕,不肯接,“爸,我不是说了我身上有钱吗?我有十块呢!”
  李时清晚上就把十块钱过了明路,将剩余的零钱塞到了弟弟枕头下面。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我走了,就不送你进去了。”李屈把钱塞到儿子手里,快步离开,再也没回过头。
  “爸!”
  李时清看着李屈的背影,手里紧紧握着钱,深吸几口气才平复好心情。他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南方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