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施乐举起手机跟着要扫码的时候,再次想起了陈秉言。
他拨开人群走出去,这次不是回家,而是朝着大石村再次走去。
巷口的大姨看到他,热情地打招呼:“哎,怎么回来了,不会真住这儿吧?”她嚷着:“那以后可得多多光顾啊!”
施乐快步走着,一秒都没有停留寒暄,只匆忙点头当作回应。
一来一回已过去半个多小时,这回站在那扇看起来单薄脆弱的门板前时,施乐没有犹豫地敲响了门。
叩叩叩——
叩叩叩——
叩叩叩——
迟迟没有反应。
透过发锈的防盗窗和模糊的玻璃,看得出屋内漆黑一片,不知道里面的人是睡了还是不在,总之没人来开门。
八月份,正是滨城全年最热的时候,晚上的空气也闷得令人窒息。
施乐穿着件宽大的米色短袖,领口处出现些微汗渍,他从腾冲回来后已经修剪过头发,这会儿露出又圆又大的一双眼睛。
他有点后悔,刚才就不该带着气离开。
诚然,施乐是个很善良的人,但他并不是个滥好人,对于帮助陈秉言,给他提供工作,被刻薄地嘲讽过后还要回来找人这件事,也并非仅仅因为一把伞。
五年前,他跟着潘老师时不时就要去陈园。
那样面积庞大的庭院的确称得上是园,这还是施乐后来从高大的正门进出时才看到的门匾上的名字。
他们每次去都专心工作,从不对别的事情或人感到好奇,不多说不多问。
尽管已经如此小心,施乐还是不小心犯错了。
他和潘老师到了陈园,才发现忘记带手持激光测距仪。园里的人各忙各的,顾不上他们,施乐便独自返回事务所去拿。
走时好好的,回来就在偌大的庭院中迷路了。
他不好意思给潘老师打电话,一来是对潘老师有种班主任般的拘束,二来他担心潘老师也不记得路,到时候迷路的从一个变成两个。
施乐原路返回,想着去门口等个这家的人带他进去,继续乱跑下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好在前庭的设计没那么复杂,沿着风雨连廊一直走下去,倒是很快便回到了他们第一次待过的那间会客室。
没过一会儿,小门有人回来了,得知施乐的情况后,带着他顺利去到后庭,见到潘老师。
原以为这个小风波就这么过去了,可就在他们要离开时,管事人突然出现。
他是位五六十的长者,说话彬彬有礼:“请问,施先生刚刚去过玲珑馆吗?”
找路心切,施乐没注意经过些什么地方。
不过这个玲珑馆很耳熟,之前过来时,管事人好像说‘老爷子在玲珑馆写字’。
他实话实说:“我迷路了,没注意去过什么地方,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管事人说:“书桌上的竹雕笔筒摔倒地上裂了条缝,今天还没有人去过,刚才听……”他说到这里卡顿了一下,刻意避开,“说是施先生在那边出现过。所以来问问,知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没明说,给足了施乐面子,但也不难听出言外之意,他在怀疑是施乐干的。
潘老师这才知晓这个插曲,看向他的眼神满是指责,然后立马朝着管事人赔不是:“是我没有看管好他,后续需要赔偿的话,我们一定配合,这只是个实习生,做事毛手毛脚,以后不会再出现再这里了。”
施乐不敢置信地看向潘长风,身为自己的领导,发生这种不清不楚的事情,竟然第一时间就把过错扣到他的头上。
哪怕问一句呢?
哪怕给个解释的机会呢?
他打断潘长风,插话道:“不是我。”
管事人也不接话,自顾自说:“那是个清代文人的用品。”
言外之意,是古董,就算要赔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施乐还想继续辩解,猛地看到管事人身后的廊柱后面,探出个没见过的少年人的脑袋,正朝着他做鬼脸。少年穿着精贵,一看就是这家的孩子。
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分明是那个人犯了错,估计知道笔筒的价值,不敢坦白,于是嫁祸到他身上。
“不是我。”他的解释干瘪又苍白,眼眶中已蓄满眼泪。
一个是卑微的打工人,一个是家中的小辈,管事人会相信谁,维护谁,根本不用猜。
施乐才刚刚毕业,社会经验少得可怜,面对这样被诬陷,甚至要面临昂贵的赔偿,被开除的风险时,无力感充斥着全身上下每一处毛孔。
管事人仍然淡漠地站在面前,潘长风则不停地训斥他,让他赶快道歉赶快认错。
不是他!
道哪门子歉?认哪门子错?
施乐不会妥协,哪怕没有人相信他,他也要为自己发声。
“我是迷路了,但从未踏进过任何一间屋子的门,更没见过您所说的什么笔筒,希望您再好好调查一下,摔坏笔筒的并不是我。”
“施乐!”潘长风又训斥他:“我知道你是怕赔不起,你态度诚恳点,说不定能得到原谅,不用让你赔了。不要犟!”
施乐还是那句话:“不是我!”
第9章
静极了!
施乐知道,或许在这些有钱人和潘长风的眼中,他一个穿着普通的刚毕业的实习生,决计是赔不起古董的,所以这才矢口否认。
没有人替他说话,百口莫辩的滋味实在令人绝望。
窒息的氛围被大门口的汽车喇叭声打破。
刚才还双手交叠在身前,神情疏离平淡的管事人,突然喜上眉梢,竹雕笔筒的事情也顿时不重要了,迈着步子往门口迎去。
施乐再次看到了陈秉言,有点距离,只是从大致面容轮廓和身形判断出来的。
他朝着这边瞥了一眼,视线似乎在施乐身上停住,几秒,很快便收回目光。
从施乐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陈秉言动了动嘴皮子和管事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转向另一边走了。
躲在廊柱后面的少年也在看他,眼神比对着施乐扮鬼脸时多了几分咬牙切齿。
施乐无暇顾及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他只为自己感到可悲。
后来后庭那边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潘长风先带着施乐离开了,一路上都在“爹味训人”。
他已经对潘长风没了指望,也懒得争辩,满脑子都在回忆迷路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重要线索。
该死,这么大的园子,动不动就是清代古董,就是舍不得花钱安几个监控是吧?
如果最后也证明不了清白,真的要赔偿吗?
他该做什么才能得到这么一大笔钱呢?
更糟糕的是,潘长风是他的带教老师,目前看起来还自私自利不讲人情,到时候为了撇清责任,一定会在自己的实习报告上写差评,那么他转正也是无望。
莫名其妙就要背上巨债,还眼看着要丢掉工作。
人怎么能倒霉到这种地步?
不行!
施乐打定主意,就算被扣上胡乱攀咬的帽子,他也得把那个廊柱后面的少年说出来,不然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他第二天一早就请了假打车去郊外的陈园,车子停在气派的将军门前,这才是正门。
施乐上前叩门,说明来意之后,便有人将他带到会客室,没一会儿管事人就来了。
和昨天不同,管事人依旧疏离的面容上,透露出和善的歉意。
他不等施乐开口,抢先一步说:“本来打算今天差人去向您道歉的,昨天的事情是我们误会了,实在不好意思,既然您来了,一会我让司机带着赔礼把您送回去。”
施乐满腔怒火砸了个空,他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来的,没想到会得到道歉,一时怔住。
迟疑了片刻,既憋屈又松了口气:“这样再好不过了,调查清楚就好。”
“说得是。”
“你们这……以后还是装几个监控吧。”施乐终于还是把抱怨说出口了。
管事人突然笑起来,说:“您和我们秉言少爷说得一样呢。”
“秉言?”
或许是施乐语气中的疑问太明显,管事人耐心解释着:“是啊,您应该见过,昨天我们在这儿站着的时候,刚来的那位。摔坏笔筒的事情,也是秉言弄清楚的,误会了您,再次抱歉。”
“噢,对了,”他想到什么,特意说:“差点忘了,秉言少爷让我们转告您,被误会心中会有不爽很正常,不用有所顾忌,任何合理的要求我们都会满足的。另外,事务所那边,我们也会让人去解释清楚,绝对不会因此影响到您的工作。”
施乐有点懵:“他都没见过我,不认识我,为什么……?”
为什么如此关照?
既然搞清楚了,那肯定也知道是那个扮鬼脸的少年干的好事。
陈秉言,竟然没有帮着自己人,还能考虑到他的心情,安排得这么妥帖。
他拨开人群走出去,这次不是回家,而是朝着大石村再次走去。
巷口的大姨看到他,热情地打招呼:“哎,怎么回来了,不会真住这儿吧?”她嚷着:“那以后可得多多光顾啊!”
施乐快步走着,一秒都没有停留寒暄,只匆忙点头当作回应。
一来一回已过去半个多小时,这回站在那扇看起来单薄脆弱的门板前时,施乐没有犹豫地敲响了门。
叩叩叩——
叩叩叩——
叩叩叩——
迟迟没有反应。
透过发锈的防盗窗和模糊的玻璃,看得出屋内漆黑一片,不知道里面的人是睡了还是不在,总之没人来开门。
八月份,正是滨城全年最热的时候,晚上的空气也闷得令人窒息。
施乐穿着件宽大的米色短袖,领口处出现些微汗渍,他从腾冲回来后已经修剪过头发,这会儿露出又圆又大的一双眼睛。
他有点后悔,刚才就不该带着气离开。
诚然,施乐是个很善良的人,但他并不是个滥好人,对于帮助陈秉言,给他提供工作,被刻薄地嘲讽过后还要回来找人这件事,也并非仅仅因为一把伞。
五年前,他跟着潘老师时不时就要去陈园。
那样面积庞大的庭院的确称得上是园,这还是施乐后来从高大的正门进出时才看到的门匾上的名字。
他们每次去都专心工作,从不对别的事情或人感到好奇,不多说不多问。
尽管已经如此小心,施乐还是不小心犯错了。
他和潘老师到了陈园,才发现忘记带手持激光测距仪。园里的人各忙各的,顾不上他们,施乐便独自返回事务所去拿。
走时好好的,回来就在偌大的庭院中迷路了。
他不好意思给潘老师打电话,一来是对潘老师有种班主任般的拘束,二来他担心潘老师也不记得路,到时候迷路的从一个变成两个。
施乐原路返回,想着去门口等个这家的人带他进去,继续乱跑下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好在前庭的设计没那么复杂,沿着风雨连廊一直走下去,倒是很快便回到了他们第一次待过的那间会客室。
没过一会儿,小门有人回来了,得知施乐的情况后,带着他顺利去到后庭,见到潘老师。
原以为这个小风波就这么过去了,可就在他们要离开时,管事人突然出现。
他是位五六十的长者,说话彬彬有礼:“请问,施先生刚刚去过玲珑馆吗?”
找路心切,施乐没注意经过些什么地方。
不过这个玲珑馆很耳熟,之前过来时,管事人好像说‘老爷子在玲珑馆写字’。
他实话实说:“我迷路了,没注意去过什么地方,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管事人说:“书桌上的竹雕笔筒摔倒地上裂了条缝,今天还没有人去过,刚才听……”他说到这里卡顿了一下,刻意避开,“说是施先生在那边出现过。所以来问问,知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没明说,给足了施乐面子,但也不难听出言外之意,他在怀疑是施乐干的。
潘老师这才知晓这个插曲,看向他的眼神满是指责,然后立马朝着管事人赔不是:“是我没有看管好他,后续需要赔偿的话,我们一定配合,这只是个实习生,做事毛手毛脚,以后不会再出现再这里了。”
施乐不敢置信地看向潘长风,身为自己的领导,发生这种不清不楚的事情,竟然第一时间就把过错扣到他的头上。
哪怕问一句呢?
哪怕给个解释的机会呢?
他打断潘长风,插话道:“不是我。”
管事人也不接话,自顾自说:“那是个清代文人的用品。”
言外之意,是古董,就算要赔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施乐还想继续辩解,猛地看到管事人身后的廊柱后面,探出个没见过的少年人的脑袋,正朝着他做鬼脸。少年穿着精贵,一看就是这家的孩子。
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分明是那个人犯了错,估计知道笔筒的价值,不敢坦白,于是嫁祸到他身上。
“不是我。”他的解释干瘪又苍白,眼眶中已蓄满眼泪。
一个是卑微的打工人,一个是家中的小辈,管事人会相信谁,维护谁,根本不用猜。
施乐才刚刚毕业,社会经验少得可怜,面对这样被诬陷,甚至要面临昂贵的赔偿,被开除的风险时,无力感充斥着全身上下每一处毛孔。
管事人仍然淡漠地站在面前,潘长风则不停地训斥他,让他赶快道歉赶快认错。
不是他!
道哪门子歉?认哪门子错?
施乐不会妥协,哪怕没有人相信他,他也要为自己发声。
“我是迷路了,但从未踏进过任何一间屋子的门,更没见过您所说的什么笔筒,希望您再好好调查一下,摔坏笔筒的并不是我。”
“施乐!”潘长风又训斥他:“我知道你是怕赔不起,你态度诚恳点,说不定能得到原谅,不用让你赔了。不要犟!”
施乐还是那句话:“不是我!”
第9章
静极了!
施乐知道,或许在这些有钱人和潘长风的眼中,他一个穿着普通的刚毕业的实习生,决计是赔不起古董的,所以这才矢口否认。
没有人替他说话,百口莫辩的滋味实在令人绝望。
窒息的氛围被大门口的汽车喇叭声打破。
刚才还双手交叠在身前,神情疏离平淡的管事人,突然喜上眉梢,竹雕笔筒的事情也顿时不重要了,迈着步子往门口迎去。
施乐再次看到了陈秉言,有点距离,只是从大致面容轮廓和身形判断出来的。
他朝着这边瞥了一眼,视线似乎在施乐身上停住,几秒,很快便收回目光。
从施乐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陈秉言动了动嘴皮子和管事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转向另一边走了。
躲在廊柱后面的少年也在看他,眼神比对着施乐扮鬼脸时多了几分咬牙切齿。
施乐无暇顾及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他只为自己感到可悲。
后来后庭那边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潘长风先带着施乐离开了,一路上都在“爹味训人”。
他已经对潘长风没了指望,也懒得争辩,满脑子都在回忆迷路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重要线索。
该死,这么大的园子,动不动就是清代古董,就是舍不得花钱安几个监控是吧?
如果最后也证明不了清白,真的要赔偿吗?
他该做什么才能得到这么一大笔钱呢?
更糟糕的是,潘长风是他的带教老师,目前看起来还自私自利不讲人情,到时候为了撇清责任,一定会在自己的实习报告上写差评,那么他转正也是无望。
莫名其妙就要背上巨债,还眼看着要丢掉工作。
人怎么能倒霉到这种地步?
不行!
施乐打定主意,就算被扣上胡乱攀咬的帽子,他也得把那个廊柱后面的少年说出来,不然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他第二天一早就请了假打车去郊外的陈园,车子停在气派的将军门前,这才是正门。
施乐上前叩门,说明来意之后,便有人将他带到会客室,没一会儿管事人就来了。
和昨天不同,管事人依旧疏离的面容上,透露出和善的歉意。
他不等施乐开口,抢先一步说:“本来打算今天差人去向您道歉的,昨天的事情是我们误会了,实在不好意思,既然您来了,一会我让司机带着赔礼把您送回去。”
施乐满腔怒火砸了个空,他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来的,没想到会得到道歉,一时怔住。
迟疑了片刻,既憋屈又松了口气:“这样再好不过了,调查清楚就好。”
“说得是。”
“你们这……以后还是装几个监控吧。”施乐终于还是把抱怨说出口了。
管事人突然笑起来,说:“您和我们秉言少爷说得一样呢。”
“秉言?”
或许是施乐语气中的疑问太明显,管事人耐心解释着:“是啊,您应该见过,昨天我们在这儿站着的时候,刚来的那位。摔坏笔筒的事情,也是秉言弄清楚的,误会了您,再次抱歉。”
“噢,对了,”他想到什么,特意说:“差点忘了,秉言少爷让我们转告您,被误会心中会有不爽很正常,不用有所顾忌,任何合理的要求我们都会满足的。另外,事务所那边,我们也会让人去解释清楚,绝对不会因此影响到您的工作。”
施乐有点懵:“他都没见过我,不认识我,为什么……?”
为什么如此关照?
既然搞清楚了,那肯定也知道是那个扮鬼脸的少年干的好事。
陈秉言,竟然没有帮着自己人,还能考虑到他的心情,安排得这么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