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施乐看了眼他手里拿着的价格并不便宜的矿泉水:“这是我们事务所所有员工都可以享受的福利,不是故意给你开后门,不用误会我有什么非你不可的心思。”
  不料陈秉言看都没看,直接把合同扔回来,厌烦地说:“听不懂人话?不要调查我,也不要再跟踪我。”
  第11章
  自那天不欢而散之后,施乐没有再去找过陈秉言。
  不过不是放弃了,而是突然发生了另一件头大的事情。
  事务所的工作向来有条理,一个小组两三个人,从头到尾地负责一个项目,这样也能最大程度保证经手人对施工内容的完全掌握。
  在小组完成手头的项目之前,也并不会再沾手别的,防止思绪和内容的混乱。
  很少会出现进行到一半的项目,过继给正在负责别的项目的小组这种情况。
  赵光景家中有事突然有急事,不得不请假回去处理,听说和家中的父亲有关,不同意有点不近人情。
  老板何照生最讲江湖义气,他成立事务所至今,朋友遍布三教九流,很多原本够不着的项目,都是酒桌上称兄道弟拿回来的,是以大手一挥,允了赵光景。
  人情给出去了,工作就苦了施乐。
  赵光景那个项目客户大有来头,也是何照生通过关系招揽过来的,目前事务所有点资历的人,点来点去只能找到施乐。
  两米长的屏风式鱼缸里游曳着几条价格昂贵的金龙鱼和银龙鱼,配备的底滤系统正在高效工作中。
  何照生按着触摸屏调整缸内的光照,水草假山之间的鱼儿颜色更加鲜艳,他做完这一切,才转身坐回办公椅上,招呼已进门等待了十分钟左右的施乐。
  “快坐,”他笑得爽朗,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你也知道我这几条宝贝鱼,招财进宝的,可得好好养。事务所接得单子多了,你们的奖金才能提高啊,是不是?”
  施乐能说什么,他只能说:“是。”
  “哎,这就对了,”何照生进入正题,“光景请假的事情,你也知道,谁家能没个急事啊,将心比心,我们要体谅。”
  “是。”施乐继续陪着笑,这种道理大家当然都懂。
  “不过,工作也得继续干啊,施乐,光景手头的项目,我想分给你。能者多劳,你刚才不也说了,干得多自然赚得也多。”
  好一个偷换概念,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施乐实事求是地说:“但是我目前还在进行昆扬大厦的项目,后续马上得跟着去现场监工这些,琐碎事情比较多,可能顾不上再接手别的。”
  “你这话说得不对,”何照生摇头晃脑,好似全世界没有比他更懂的人,“不是还有小组同事,你们分工,到时候光景组里的几个小孩也给你指挥,人这么多,再大的困难也能解决。”
  他一锤定音:“这是遇到光景有急事了,倘若哪天请假的是你,他们也会帮衬你的。放心,不会少你的奖金。”
  就这样,施乐的工作量骤然增加。
  他开始在家、事务所、昆扬、陈家四点一线地忙活。
  至于陈秉言,施乐每次去昆扬,碰巧都是二四六这样的日子,他们竟再没见过面。
  不过在陈家,施乐见到了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这回不是他之前去过的那座望不到头的庭院,也没有派车来接,而是在市内有名的别墅区,中西结合的装修,派头也差了很多。
  施乐第二次去的时候,正在院内测量空间距离时,院门外响起一阵引擎声,紧接着有辆蓝色超跑从车道驶了进来,驾驶位下来个年轻的男人。
  只一眼,他就认出来了,是那年躲在廊柱后面,冲自己扮鬼脸的少年。
  那个真正摔坏了竹雕笔筒,还不敢担责,嫁祸到他身上的人。
  有人上前接过他手中的车钥匙,喊了声:“少爷,先生在客厅等您。”
  男人骂骂咧咧,“又找我什么事,一天到晚烦死了。”混不吝的气质令人生厌。
  院内还有其他几个工人在做活,他压根不看任何人一眼,摇摇摆摆越过众人进了屋。
  这和陈秉言那种不看人不同。
  陈秉言是不关心,外界的事情于他而言都不重要,并不是对谁有意见。
  眼前的男人则散发着一种,他不看你们就是打从心底里看不起你们的意思。
  两人看起来岁数相差不大,现在的境遇却一个天上一个人地下,真叫人唏嘘,感叹命运弄人。
  当天忙完要离开时,陈家的佣人还特意给了施乐一份礼物,体积不大,包装十分精美,封口处是印着“陈”标记的锁扣。
  施乐咂舌,这家人倒还是一如既往的讲究,他将礼物盒随手放进包里。
  来时艳阳高照,去时晚霞遍天,火烧云灿烂耀眼,来来往往都是驻足拍照的,朋友圈打来往下一拉,十个人有九个在晒天空美景。
  这样的热闹,陈秉言懒得凑。
  他懒洋洋地走在街上,如果施乐此时跟着他,一定会发现他的目的地和大石村的方向是相反的。
  尽管他穿着简单,甚至因为刚从工地上出来还有点脏,但那张有着傲人五官的脸和接近一米九的身高,混迹在人群中还是十分引人注目。
  陈秉言似乎在思考事情,对旁侧投来的目光毫不在意,走至一条小路分叉口,他拐了进去,巷内几乎没人。
  他靠在墙边,身体后仰,一条腿微微弯曲,另一条腿伸直,左手插在裤兜里,整个人散发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从侧面看过去,脸部线条十分冷峻,眉心蹙起,随意中又多了几分警觉。
  等了大概两三分钟,右手把玩的手机震动起来,陈秉言没看来电,直接按了快捷键接通,懒散地举在耳边。
  对面响起一道清脆的男声:“没查到,应该不是那边安排来你身边监视的。”
  “你的意思是,他在工地上盯着我看,打听我,找到我家,要给我提供工作,还知道我叫陈秉言,被骂了也不肯走,舔着脸又跑来,这些都是巧合,都是他天生热情,单纯好心?”
  陈秉言冷笑一声,半上扬的嘴角像是在自嘲,说出口的话比笑声还冷:“你也信?”
  对面又说:“可是真的没查出来什么。”
  “什么都查不出来也是一种可疑。安排人关心我,实则欺骗我,这不是第一次。”
  “秉言,”男人叫他的名字,“我们的计划已经到最后一步了,不能坐以待毙。”
  “你的意思是?”
  陈秉言的眉心拧住又松开,耐心地听完后不耐烦地说:“我不同意。”
  第12章
  八月底,昆扬的施工宣告结束,简易的集装箱快速被拆卸,施工队将收拾好家伙事,立刻投身入下一个项目。
  工期的最后一天是个周三,施乐终于又见到了陈秉言。
  这些天,他已和大部分工人的关系都熟络起来,到了分别的时候,总是要寒暄几句的。
  林叙的性格比他更外向,三言两语间已经聊到施工队老李的媳妇怀孕了,正发愁该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
  “林工,你们都是文化人,有没有什么一听就厉害的名字?”老李憨厚老实,在外努力赚钱都是为了给妻子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对还未出生的孩子,更是重视。
  “哎呀,这么重要的事情还得你们当父母的来啊,我念书也是个半吊子哈哈哈,理科生,一看到字就晕,让我教小孩背圆周率还行。”
  林叙拽了拽旁边的施乐,对老李说:“找乐乐,他比我懂得多了去了。”
  陈秉言就是在此时出现的,他脖子上搭着条被汗浸湿的毛巾,路过听到这边的对话,罕见地送上注意力,小声哼了一下。
  他不想看见施乐,正要赶紧离开,却听到那个每次出现在自己眼前时,总是装出一副善解人意,救世主降临的人说:“我不行啊。”
  呦,拒绝了,看来的确不是天生热情。
  嘴角自嘲的角度越发扩散开。
  “陈兵!”老李余光看到他,“你来你来。”他不管陈秉言,还走了两步把人拉过去。
  说实话,施乐还没准备好该怎么面对陈秉言,猝不及防面对面站着,倒有些无所适从。
  心口处再次被停落的蝴蝶翅膀轻轻扇过,提醒自己对眼前的人还有无法言说且不可告人的心思。
  他急于掩饰,将刚才的话题重新续上,“给孩子取名字是件大事,如果你们信任我,我回去会多查点资料,到时候一起商量,最后还得你们做父母的来决定最合适。”
  这本来就是他打算说的话,听到陈秉言耳中又变了味道。
  又在装样子。
  老李才不管这些暗流涌动,惊喜地感谢着:“那真是太好了!”随即想起正事,说:“陈兵算是我们这里最有文化的人了,看你们不太熟,都不要见外嘛,交个朋友总没错。”
  状况外的林叙接了这茬过去:“哇,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