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接过二宝:“谢谢。”再次看向门口的男人。
  还是那个字:沉。
  目测二十多岁的年纪,按理说和这个字不搭边。
  但也有例外,因为陈秉言也是如此。
  两人相对而立倒像照镜子,要不是长相不同,很难不觉得是一对双胞胎。
  陈秉言换上恰到好处的社交姿态,主动伸出手:“你好,陈秉言。”
  他能在不利自己的条件下把昆扬发展起来,自身的能力不必说。身为管理者,对于发掘、拉拢优秀人才也深谙其中之道。
  眼下主动自我介绍,自是存了要进一步接触的心思。
  对面的人伸手回握:“你好,周聿。”
  说完,周聿也没有要继续寒暄的意思,转身去推门口停着的一辆磨损痕迹明显的银白色碳纤维山地车,在陈秉言的注视中拐进2号院。
  第45章
  周五,施乐起了个大早,他昨天已经成功做出蛋糕,尝了尝味道也刚刚好,不会太甜太腻,就是样子不太好看。
  好吧,不止是不太好看。
  总之,施乐决定在晚上去赴约之前,重新做出一个味道和模样都无可挑剔的完美生日蛋糕。
  下午五点钟,施乐换了身较为正式却并不死板沉闷的衣服。竖条纹的米白色松软衬衫,外搭一件偏休闲的橡木棕西装外套,下面是条垂坠感很好的黑色休闲西裤。
  衬衫从袖口挽出来,多了份俏皮感。碍于天气原因,敞开的衬衫领口内还加了件黑色高领打底。
  施乐出门前再三照镜子,总觉得还差点什么,左思右想,从饰物盒中拿出一副银色无边框眼镜戴上,简单抓了抓头发。
  他的五官本就淡然柔和,这么一看倒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赶着去公司投简历面试。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ok!出门。
  陈秉言本来要去滨东花园接他,施乐拒绝了,因为他打算提前过去餐厅,把生日蛋糕存到冰柜里,等着中途再拿出来当惊喜。
  他们约好的时间是晚上七点钟,施乐和服务生安排好一切之后,刚准备提前过去定好的位置等人,一转头就看到陈秉言出现在门口。
  陈秉言看到他时愣了一下,不自然地走过去,柔声问:“早就到了?”
  “刚到。”施乐只顾担忧蛋糕的事情有没有暴露,并没有察觉到陈秉言靠自己很近。
  很近,肩膀都交叠在一起,陈秉言低头说话时的呼吸喷洒在施乐发梢,那几根上翘的发丝转了又转。
  “进去吧,我订了靠窗的位置,一会儿可以看夜景。”
  他们先后落座,施乐的目光透过窗玻璃,落在脚下那条贯穿城市的滨河之上。河水在灯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再抬眼望去,便是那座气派恢宏、流光溢彩的跨河大桥。
  这座城市,既大又小。
  大到容纳了无数的繁华与喧嚣,小到一双眼睛便能将它的大半美景尽收眼底。
  餐厅内弥漫着淡淡的香氛,是种木质香调的清新气息。餐桌之间的间隔很大,给足客人自在交谈的空间,低沉而温和的交谈声和缓缓流淌的音乐形成和谐的背景音。
  这段时间,施乐和陈秉言之间向来有话直说,他小声问:“你的公司现在顺利吗?”
  他在网上查过,小悦堂人均消费令人咂舌,靠窗的位置更是难求,即便重金也难以预定。
  来之前,他只是觉得陈秉言过生日,想去好一点的地方无可厚非,但真的坐在这里,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皮质座椅紧紧包裹,被天花板下垂的水晶灯那璀璨的光芒迷住双眼,被窗外那无边无际的城市夜景所环绕,身体心理都被高高托举起来时,他才觉得,来这里消费还是有些超过了。
  陈秉言似乎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慢条斯理地说:“挺好。这不算什么。”
  施乐适时闭上嘴,陈秉言当然觉得这不算什么,他只是回到了属于他的世界。
  “你今天……”陈秉言停顿了一下,“和平时不一样。”
  施乐露出茫然的表情:“啊?我怎么了?”他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怼着脸看来看去。
  陈秉言一言不发,安静地注视着他,片刻过后才说:“很好看。”
  “我想起一句话——”他紧接着说:“士为悦己者容。”
  这句话不太准确,因为完整的句子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虽然不太准确,但施乐霎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耳廓泛起红,顺着皮肤开始向脸颊蔓延。
  陈秉言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是有喜欢的人了吗?”
  施乐不想说谎,耳边是听不懂的小提琴曲子,柔和的琴音抚平他心头的褶皱:“是。”
  就这样,借着朋友之间随意的问候,把藏在心底的心意说出口,不需要说得再具体。
  “这样啊。”陈秉言又开始曲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在落到厚实的桌布上时消弭无声。
  指节的动作停止,他说:“可以带来见见,我给你把把关。”
  施乐坦然回视,笑着说:“好,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
  陈秉言心底升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烦闷,他今天也穿了身休闲款的套装,是惯用的裁缝师傅做的,面料都是上等,此刻却觉得贴在皮肤上有些扎人。
  服务生适时送上餐食,他们都默契地换了别的话题来说,气氛融洽。
  吃到一半,陈秉言突然望着门口看了很久,久到施乐也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忍不住问:“怎么了?”
  陈秉言看起来很兴奋,激动地说:“是最近一直想联系的合作公司,但发出去的邀约都被拒绝,没想到他们的负责人今天来这里吃饭。”
  施乐听出其中的重要性,心情也随着更开心了些:“说不定一会儿有机会见一面。”
  “当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陈秉言笑得随意,自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松弛。
  接下来的话题,自然而然转移到这场还不存在和合作上。
  陈秉言状似无意地提起:“忘记告诉你,刚才那个人就是昆扬的总裁,戴维,美国人。”
  施乐的重点还是很偏:“真是个外国人啊,猜错了。”
  “你之前不是对他很感兴趣吗?”
  “还好,一点点,现在一点点也没了。”
  陈秉言问:“为什么?”
  施乐答得十分轻巧:“因为你刚才说想和他的公司合作,但他不见你。眼光也就那样吧。”
  他觉得这样的回答没什么越界的,无条件力挺朋友本就正常,并不当回事地垂下头继续吃饭,是以也没看到陈秉言嘴角扬起的不自然的笑。
  因着陈秉言的正事,施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取蛋糕比较合适。思来想去,还是等到所有事情结束,要回家时再拿吧,反正距离十二点还早。
  戴维进了里面的包间后再没出来过,直到施乐等到快睡过去,陈秉言终于站起身,朝着包间那边走过去,正好和出来的一行人面对面遇上。
  距离不算远,施乐听到陈秉言主动问好,自报家门。
  然而,还不等那个叫戴维的美国人说点什么,他身后出现了一张令施乐十分讨厌的脸——陈肖鸿。
  令人讨厌的脸说着令人讨厌的话:“是你啊,陈秉言,有段时间没见,长进不少,都能来这里当服务员了。”
  第46章
  陈肖鸿知道陈秉言在创业,这么说只是单纯想恶心人。
  陈秉言的背影看起来高大挺拔,并没有因为陈肖鸿的话有任何过激情绪出现。
  他继续向戴维介绍:“前段时间给贵公司递过邀请函,您贵人事忙,没想到先在这里遇到,真是意外的惊喜。”
  西方人骨架大,但那个叫戴维的,站在陈秉言面前还矮两三公分,他中文十分流利,微笑着回答:“是啊,看来我们很有缘分。”
  旁边贼眉鼠眼,眼珠子滴溜转的陈肖鸿在这段对话中明白过来,迅速换上小人得志的表情:“陈秉言,你那过家家的小公司,还是不要出来搞笑了,昆扬已经答应和我们合作。”
  施乐看不到陈秉言的表情,却听得出言辞中的沮丧:“这样啊,不知道您还愿不愿意给我个机会,我已经做了方案,只不过……”
  他扭头看向施乐,很大方地介绍着:“今天来和朋友吃饭,没带在身上。一会回去我把方案发您,或者您助理邮箱?”
  戴维拍拍他的肩:“当然可以,发我助理就好。”他看起来有点累,摆摆手说:“你们聊,我回去还有事,拜——”
  陈秉言微笑着侧过身子让路,陈肖鸿路过时瞪了他一眼,随后跟着戴维一起出去。
  等到陈秉言再次落座,施乐问:“顺利吗?”
  “戴维答应看我的方案,希望不是客套话。戴维旁边那个男人,是之前和你提过的我堂弟,他的公司也在和昆扬谈合作,恐怕今晚的饭局就是,而且听起来他们谈得差不多了。”
  陈秉言叹了口气:“没关系,这次不行就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