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事后,沐芸被叫到办公室。
  店长没给沐芸解释的机会,劈头盖脸就开骂,“顾客就是上帝,顾客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一个送餐员,跟顾客较真做什么?”
  沐芸争辩,“我什么时候跟他较真了?你哪只眼睛看见了?”
  此刻的店长是个炮仗,一点就着。
  他吹胡子瞪眼地吼道:“还说没较真,你跟领导怎么说话呢?”
  沐芸无奈地叹息一声,“原来江氏米线的管理也不过如此。”
  店长站起来,指着沐芸的头,正想说什么。
  江桥突然闯了进来,“店长,大老板找。”
  店长一惊,紧张地问:“啊?在哪?大老板这个时候来巡店?”
  江桥笑了笑,“没,我说的是电话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赶紧看下群。”
  店长拿起手机匆匆走了,走之前还不忘呵斥沐芸一句,“你回去反省反省,其它的明天再说。”
  *
  沐芸和江桥并肩往米线雅苑走去。
  沐芸闷闷不乐,一路上一句话也不说。
  江桥问:“还在生店长的气。”
  沐芸摇头,“他就那样的人,我犯不着和他生气,没意义。”
  江桥继续问:“那是因为什么?”
  沐芸想了想,江桥不过一个小小的送餐员,和他说说心里话也不碍事。
  “我进江氏,是因为我对传统米线烹饪工艺很感兴趣,想要深入学习研究,所以让我从配餐员做起我也接受。
  “但是,江氏米线底层的管理真的很混乱,一点也不规范,我挺失望的。这真的是百年老字号传承下来的米线大哥大吗?
  “如果在这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还搞得人心情不好,那我何必待着受气。”
  江桥听完,认同地点点头。
  “你说的对,江氏米线目前的管理真的存在很多问题,但我觉得你不要这么早下论断,不要因为一个点就否定全盘,再待一段时间,认真看看,或许能找到让你留下去的理由。”
  沐芸细细琢磨着江桥的话,似乎有那么一丢丢的道理。
  *
  星期日一早,沐芸六点就出门,按照江桥说的时间地点,来到了位于城郊一个叫“上溪村”的地方。
  江桥说,到时会有一个人在村口牌坊那等她,接头暗号是:你今天吃米线了吗?
  沐芸倒了两次地铁三次公交,花了快三个小时才抵达上溪村。
  她看了看时间,将将好九点,没迟到。
  沐芸舒了一口气,从包里拿出纸巾一边擦汗一边寻找目标人物。
  据江桥描述,来接她的是个男人,身高一米八六,气质斐然,貌比潘安,帅得不得了。
  沐芸原本还有些不想来,一听有超级大帅哥看,便来了兴致。毕竟天天看着江桥这张丑脸,视觉审美都快被消耗殆尽了。
  她摘掉墨镜环视一圈,没看见这号人,便悠悠然从包里拿出矿泉水来喝。刚喝了两口,就听到有人问她:你今天吃米线了吗?
  沐芸兴致勃勃地抬头,准备亲眼目睹帅哥的天赐容颜。
  结果......
  她看到的是一张油腻大叔的脸,以及大叔的秃顶。仅有的三两根头发可怜兮兮地扒拉在头皮上,油乎乎的,风都很难吹得动。
  大叔笑眯眯地露出两颗大金牙,一嘴的口气随之而来,“姑娘,吃米线吗?我家米线店就在那边,味道很好的,错过就可惜了。”
  沐芸沮丧地摇摇头,“不了,我等人,有事。”
  完全不抱希望之后,沐芸在牌坊旁找了个石凳坐下来,一边看新闻一边等着那个不守时的“伪帅哥”。
  五分钟后,一个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声音问:“你今天吃米线了吗?”
  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像是江桥的声音。
  沐芸烦躁地收起手机,语气里带着隐隐的怒气,“说好的帅哥呢?”
  抬头间,她眼前一亮,傻傻地愣在原地,支支吾吾地问:“你......你是?”
  第10章
  ◎帅哥的天赐容颜◎
  沐芸忍不住悄悄打量起眼前的男人,他穿着简单的t恤休闲裤板鞋,却丝毫掩盖不住周身散发出的矜贵之气。
  绝佳的骨相,深邃清透的眼眸,高挺的鼻梁,接近完美的身材比例,这般天赐容颜真是难得一见。沐芸自认为见过不少帅哥,但这人是极品中的极品。
  非常不合时宜地,江桥那张奇丑无比的脸很突兀地在脑海闪现,沐芸无奈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前的一切毫无变化。
  呵,这人简直就是江桥的超级对照组,帅和丑的两极分化。
  沐芸怔愣了几秒,意识到刚刚的话不太对头,赶紧说出接头暗号:“你今天吃米线了吗?”
  男人眼眸微弯,唇角漾开一抹清浅的笑,“你好,是江桥让我来这接你的。”
  “哦!那我们走吧,时间不早了。”
  沐芸快速收回目光,没再继续盯着眼前的男人看。
  她虽说是个典型的颜控,但她的花痴仅限于看看就行,绝不会随意想入非非,基本的道德操守她还是有的。
  男人沉默着走在前边带路,沐芸紧随其后。
  昨天晚上,沐芸在网上查过关于上溪村的一些资料。
  上溪村是个历史古村,以传统米线制作工艺而出名。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靠做手工米线营生,村委会设置了一个专门的米线营销推广组,负责把村民们制作的米线销售出去。
  江桥让她来这做什么?自己却不露面。
  “那个......”沐芸没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请问你和江桥是什么关系?他让我来这干嘛?”
  男人脚步不停,言简意赅地答:“一会你就知道了。”
  话一出口,沐芸又听出了一股江桥的味道。这人说话的声音和语调怎么和江桥那么像。
  盯着男人的背影看了又看,两人身高体型差不多,但他腿不瘸,脸和丑字没半毛钱关系,不可能是江桥呀!沐芸摇摇头,觉得肯定是自己想多了。
  村里居民比预想的多,几乎每隔几米路就能遇到各式各样的人,男女老少皆有。他们或围在一起闲聊,或静静地坐在家门前做点杂事。
  “那我怎么称呼你。”沐芸问。
  “叫我阿江就行。”声音无波无澜。
  “江桥的江吗?你们同姓。”沐芸有些诧异。
  “嗯。”男人没多解释。
  *
  走了十多分钟,阿江在一道红色的木门前停住脚步。
  沐芸放眼望去,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院墙上开满了粉色的蔷薇花,淡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一块老旧的木牌掩映在花丛中,木牌上用白色油漆书写的“季氏米线”四个字格外醒目。
  阿江敲了敲门,没人应答。
  沐芸问:“是不是没人在家?”
  阿江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这个点,应该有人在。”话落,他又抬手敲了敲门。
  “来了,稍等。”终于有人应答,是一个老妇人的声音。
  片刻之后,木门咯吱一声被拉开,一张略显苍老却风韵犹存的脸出现在眼前。
  老妇人显然认识阿江,热络地迎他进去,脸上的笑意藏也藏不住,“阿江,你可好一阵没来我这了。”
  阿江应道:“这阵子工作忙,没空过来,你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放心。”老妇人这才注意到跟在阿江身后一言不发的沐芸,问道:“这是,女朋友吗?”
  “不是,”阿江摇摇手,跟老妇人介绍道:“她叫沐芸,过来观摩学习一下您制作手工米线的流程。”
  沐芸茫然地笑笑,原来江桥说帮他办件事,竟然是观摩学习,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嘛!她正愁找不到地方学呢!
  “沐芸,这是季氏手工米线的第二十二代传承人,莲姨。”阿江向沐芸介绍道。
  沐芸莞尔一笑,格外热情地喊了一声,“你好莲姨,多多指教。”
  *
  院子很大,左右两边各放置着三个长木架,木架上整齐地排放着早晨刚制作好的米线。
  米线质地圆润,一圈圈规整地绕成一个个圆饼状,散发着淡淡的米香。
  跟随莲姨穿过小院进了主屋,屋里有两个年轻的女孩,看起来和沐芸年轻相仿。其中一个女孩双手推动石磨将大米磨成粉,另一个女孩用竹刷把磨出来的米粉扫进木盆。
  莲姨介绍说:“为了让米线更劲道,口感细腻顺滑,我们制作米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手工操作,不用任何机器。”
  沐芸颇为吃惊,据她所知,现在的手工米线基本是半手工,比如磨米粉和压米线这两个步骤都是用机器完成的,因为手工操作实在费时费力却效率极低。
  “全手工那很辛苦吧?尤其是压米线的环节,需要体力。”沐芸想了想,问出心底的疑惑,“产量太低,能赚到钱吗?”
  莲姨微微一笑,眼里散发出自信而坚定的光芒,“我们季氏米线的存在是为了传承传统手工米线制作技艺,不为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