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莲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她自然听得出刘嘉禾的言外之意文房四宝,不是对韶书雪才情的认可,而是对她身份的提醒。
新娘娘虽为新宠,却终究只是李澄的弟媳,而非真正的妃嫔。而莲花作为皇贵妃,以衣服首饰赏赐,是后宫姐妹的礼数,以文房四宝相赠,是妯娌之礼。
莲花轻轻抚弄着手中的玉如意,眼神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她优雅地站起身,缓缓走到刘嘉禾面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着她。
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可抗拒的威严:刘尚服,你果然是个聪明人。本宫今日特地召你来此,正是看中了你的机敏与谨慎。你既能洞察本宫的心意,又敢于提出如此贴合本宫想法的赏赐建议,实属难得。
刘嘉禾闻言,心中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她明白,自己这一关算是勉强过了。然而,她也深知,莲花此举绝非单纯为了赏赐,而是借机对她进行试探与警告。
在这宫廷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于是,刘嘉禾连忙恭敬地叩首道:娘娘英明,奴婢定当将娘娘的赏赐之物妥善送至新娘娘手中,并尽心尽力地办好此事,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奴婢也深知娘娘的深意,定当谨言慎行,不负娘娘厚望。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与忠诚,仿佛是在向莲花表明自己的决心与立场。
莲花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笑意,忽然话锋一转,声音中带着几分深沉:只是本宫还有一事相托。那新娘娘韶氏初入宫闱,或许对宫中繁琐复杂的规矩不甚了解,也未免有些行事不妥之处。
她的目光轻轻扫过刘嘉禾,仿佛要将她的心思洞穿一般:你既是尚服局的老人,经验丰富,对宫中事务了如指掌,便替本宫多照应些,多加提点于她。若她有何不当之处,或是行为举止有违宫规,你也要及时提醒,莫要让她失了分寸,失了圣心。
刘嘉禾心中一凛,她自然明白莲花此言的深意与背后的算计。皇贵妃这是要她成为她在韶书雪身边的眼线,时刻监视韶书雪的一举一动,留意她的言行举止,甚至她的心思与动向,并及时向她汇报,让她能够掌握韶书雪的所有信息。
刘嘉禾虽然心中无奈,但她深知自己无法违抗莲花的命令。她连忙叩首道:娘娘放心,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为娘娘分忧解难,时刻关注韶氏的情况,及时向娘娘汇报。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与忠诚,仿佛要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莲花一般。
莲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她转身回到贵妃榻上坐下,轻抚玉如意道:你退下吧。记住,本宫的话,你只能烂在肚子里,不得外传。
刘嘉禾再次叩首道:奴婢谨记娘娘教诲。言罢,她起身退出凤仪宫。夜色中,她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灯火通明的宫殿,心中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但她也深知,全皇贵妃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等她将莲花的赏赐全部送至韶书雪宫中,她看到韶书雪那绝望而苦涩的眼神,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但她知道,在这宫中,同情是最无用的东西。她必须做出抉择是忠于全皇贵妃,成为她手中的棋子;还是寻找机会,效力于未来得宠的某一位?但她绝对不会效忠于韶氏!
她深知,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充满了风险与未知。但她也明白,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这场权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46章 端午
◎争宠◎
韶书雪接连被宠幸了数日,宫中早就议论纷纷,偏偏这议论的话还是莲花授意传播的。
莲花对宝瓶说:既然韶书雪为了求得生机可以和李澄□□,瑶庭湖畔的孝奕太子的姬妾为何不能为了求得生机而对李澄投怀送抱。
她暗想:李澄要么是她莲花一个人的,如果做不到,也绝对不能是韶书雪的。
为了让更多的名门闺秀有机会自荐枕席,莲花特意趁着端午节这个大夏的传统佳节,在风景如画的瑶庭湖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端午祭。她精心筹备,专门邀请了各公主府中的千金,宗室中的女眷以及京中身份显赫的贵女们前来参加。
果然,在宴会上,即使还有她在,依然有许多女子纷纷用炽热的眼神痴缠着李澄,企图吸引他的注意。
然而,李澄的心中却发出了阵阵冷笑,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莲花竟然会如此不在意他的感受,既然她要装贤良,他就要看看她有多贤良!
在众多女子中,司徒明玦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着一袭月白缠枝莲纹的襦裙,步履轻盈,宛如仙子下凡。她的发间插着一支寒光凛凛的玉簪,更增添了几分高贵与典雅。
她本是护国公府的嫡女,身份尊贵无比。若非李珂执意抬举工部侍郎之女,她本该是孝奕太子的正妃。
李澄见她频频偷看自己,故意独自站在湖边林荫处等着她来。
她身后的宫女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雕刻精美、泛着温润光泽的青玉案几,她们步履轻盈地走向正在湖边故作沉思的李澄。
那青玉案几上摆放着一卷泛黄而古老的《太祖兵法》残卷,书业被湖风吹得哗哗作响,仿佛在低语着兵法的奥妙。
司徒明玦步履轻盈地走到李澄面前,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柔美而恭敬:陛下万安,妾身有礼了。
她的举止自是有一种高贵与端庄,比莲花这种北陆贡女更体面,自是李澄不喜欢这么故意端着的女子。
李澄闻言抬头,目光温和地望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嫂嫂免礼,今日怎有空闲来与朕说话。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司徒明玦觉得格外好听。
司徒明玦微微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睿智与关切:妾身今日在整理藏书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卷祖传的《太祖兵法》。此书乃我司徒家世代相传之宝,妾身以为它也许对陛下治国平天下有点用处,故而特意拿来献给陛下。
她轻轻地将案几上的《太祖兵法》残卷展开,指着其中一页道:陛下可知,这卷珍贵的《太祖兵法》第三十六页,竟缺了半角?妾身担心这会影响到陛下对兵法的领悟与运用,故而斗胆向陛下禀报此事。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忧虑与担忧,仿佛这半角残卷的缺失,真的重要到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
她声音清冷如碎玉投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指尖轻柔地抚过那泛黄的书页,仿佛在与历史对话。当年太祖被柔然困于荥阳,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凭借这卷残册悟出了围魏救赵之计,扭转了战局。妾深知此兵法对于陛下的重要性,故而愿为陛下补全这残卷,只是她忽然抬眸,那双明亮的眼眸中映着湖面跳动的阳光,......需陛下亲临巢凤苑,听臣妾细说这兵法玄机,或许能为陛下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
李澄接过书卷,仔细端详,果然见那缺角之处有着朱砂批注,字迹遒劲有力,宛如出自男儿之手。
他忽地轻笑一声,目光中既有玩味也有深意:司徒家教女儿兵法韬略,竟是为了今日这一刻吗?
司徒明玦闻言,甚是羞愧,耳后不由自主地浮起一抹淡淡的红云。这卷书,是她连夜誊抄而成,每一字每一句都倾注了她的心血。而那缺角处的朱砂,实则是她用守宫砂精心染就,她希望得到皇上眷顾,一遭为妃为嫔。
孝奕太子良媛慕容雪蘅素与司徒明玦不对付,她又是安平公主和长广公主的生母,孝奕太子已死,此后余生她只想为两个女儿打算,看到司徒明玦靠近皇帝,她就站在不远处偷听,听到此处便道:什么兵法玄机?今天在场的各位女眷谁能比全皇贵妃娘娘更懂兵法,真是班门弄斧!
她今天着一袭茜素红织金襦裙,发间金步摇随她的言辞摇曳生姿。
司徒明玦的眼眶微微泛红,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哽咽地问道:妹妹何故如此对我?今日我不过是想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心而已,难道这也有错吗?
侧妃这表忠心的法子可真是别致至极,连守宫砂都舍得用在兵法残卷之上,这等忠心的确令人叹为观止!慕容雪蘅的声音清亮如泉,却字字句句戳心窝子,仿佛每一句话都在锐利地刺向司徒明玦,只是不知,这兵法残卷上的朱砂,究竟是用于补全兵法,还是用于填补你那闺房中的寂寞时光呢?
慕容雪蘅的声音又大又有穿透力,仿佛能够穿透在场的每一个人耳膜,湖畔边的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她的言辞。
因此,满座宾客瞬间哗然,宗室女眷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在司徒明玦与李澄之间来回游移,揣测着他们是否已暗渡陈仓。
新娘娘虽为新宠,却终究只是李澄的弟媳,而非真正的妃嫔。而莲花作为皇贵妃,以衣服首饰赏赐,是后宫姐妹的礼数,以文房四宝相赠,是妯娌之礼。
莲花轻轻抚弄着手中的玉如意,眼神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她优雅地站起身,缓缓走到刘嘉禾面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着她。
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可抗拒的威严:刘尚服,你果然是个聪明人。本宫今日特地召你来此,正是看中了你的机敏与谨慎。你既能洞察本宫的心意,又敢于提出如此贴合本宫想法的赏赐建议,实属难得。
刘嘉禾闻言,心中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她明白,自己这一关算是勉强过了。然而,她也深知,莲花此举绝非单纯为了赏赐,而是借机对她进行试探与警告。
在这宫廷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于是,刘嘉禾连忙恭敬地叩首道:娘娘英明,奴婢定当将娘娘的赏赐之物妥善送至新娘娘手中,并尽心尽力地办好此事,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奴婢也深知娘娘的深意,定当谨言慎行,不负娘娘厚望。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与忠诚,仿佛是在向莲花表明自己的决心与立场。
莲花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笑意,忽然话锋一转,声音中带着几分深沉:只是本宫还有一事相托。那新娘娘韶氏初入宫闱,或许对宫中繁琐复杂的规矩不甚了解,也未免有些行事不妥之处。
她的目光轻轻扫过刘嘉禾,仿佛要将她的心思洞穿一般:你既是尚服局的老人,经验丰富,对宫中事务了如指掌,便替本宫多照应些,多加提点于她。若她有何不当之处,或是行为举止有违宫规,你也要及时提醒,莫要让她失了分寸,失了圣心。
刘嘉禾心中一凛,她自然明白莲花此言的深意与背后的算计。皇贵妃这是要她成为她在韶书雪身边的眼线,时刻监视韶书雪的一举一动,留意她的言行举止,甚至她的心思与动向,并及时向她汇报,让她能够掌握韶书雪的所有信息。
刘嘉禾虽然心中无奈,但她深知自己无法违抗莲花的命令。她连忙叩首道:娘娘放心,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为娘娘分忧解难,时刻关注韶氏的情况,及时向娘娘汇报。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与忠诚,仿佛要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莲花一般。
莲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她转身回到贵妃榻上坐下,轻抚玉如意道:你退下吧。记住,本宫的话,你只能烂在肚子里,不得外传。
刘嘉禾再次叩首道:奴婢谨记娘娘教诲。言罢,她起身退出凤仪宫。夜色中,她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灯火通明的宫殿,心中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但她也深知,全皇贵妃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等她将莲花的赏赐全部送至韶书雪宫中,她看到韶书雪那绝望而苦涩的眼神,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但她知道,在这宫中,同情是最无用的东西。她必须做出抉择是忠于全皇贵妃,成为她手中的棋子;还是寻找机会,效力于未来得宠的某一位?但她绝对不会效忠于韶氏!
她深知,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充满了风险与未知。但她也明白,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这场权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46章 端午
◎争宠◎
韶书雪接连被宠幸了数日,宫中早就议论纷纷,偏偏这议论的话还是莲花授意传播的。
莲花对宝瓶说:既然韶书雪为了求得生机可以和李澄□□,瑶庭湖畔的孝奕太子的姬妾为何不能为了求得生机而对李澄投怀送抱。
她暗想:李澄要么是她莲花一个人的,如果做不到,也绝对不能是韶书雪的。
为了让更多的名门闺秀有机会自荐枕席,莲花特意趁着端午节这个大夏的传统佳节,在风景如画的瑶庭湖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端午祭。她精心筹备,专门邀请了各公主府中的千金,宗室中的女眷以及京中身份显赫的贵女们前来参加。
果然,在宴会上,即使还有她在,依然有许多女子纷纷用炽热的眼神痴缠着李澄,企图吸引他的注意。
然而,李澄的心中却发出了阵阵冷笑,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莲花竟然会如此不在意他的感受,既然她要装贤良,他就要看看她有多贤良!
在众多女子中,司徒明玦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着一袭月白缠枝莲纹的襦裙,步履轻盈,宛如仙子下凡。她的发间插着一支寒光凛凛的玉簪,更增添了几分高贵与典雅。
她本是护国公府的嫡女,身份尊贵无比。若非李珂执意抬举工部侍郎之女,她本该是孝奕太子的正妃。
李澄见她频频偷看自己,故意独自站在湖边林荫处等着她来。
她身后的宫女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雕刻精美、泛着温润光泽的青玉案几,她们步履轻盈地走向正在湖边故作沉思的李澄。
那青玉案几上摆放着一卷泛黄而古老的《太祖兵法》残卷,书业被湖风吹得哗哗作响,仿佛在低语着兵法的奥妙。
司徒明玦步履轻盈地走到李澄面前,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柔美而恭敬:陛下万安,妾身有礼了。
她的举止自是有一种高贵与端庄,比莲花这种北陆贡女更体面,自是李澄不喜欢这么故意端着的女子。
李澄闻言抬头,目光温和地望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嫂嫂免礼,今日怎有空闲来与朕说话。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司徒明玦觉得格外好听。
司徒明玦微微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睿智与关切:妾身今日在整理藏书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卷祖传的《太祖兵法》。此书乃我司徒家世代相传之宝,妾身以为它也许对陛下治国平天下有点用处,故而特意拿来献给陛下。
她轻轻地将案几上的《太祖兵法》残卷展开,指着其中一页道:陛下可知,这卷珍贵的《太祖兵法》第三十六页,竟缺了半角?妾身担心这会影响到陛下对兵法的领悟与运用,故而斗胆向陛下禀报此事。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忧虑与担忧,仿佛这半角残卷的缺失,真的重要到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
她声音清冷如碎玉投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指尖轻柔地抚过那泛黄的书页,仿佛在与历史对话。当年太祖被柔然困于荥阳,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凭借这卷残册悟出了围魏救赵之计,扭转了战局。妾深知此兵法对于陛下的重要性,故而愿为陛下补全这残卷,只是她忽然抬眸,那双明亮的眼眸中映着湖面跳动的阳光,......需陛下亲临巢凤苑,听臣妾细说这兵法玄机,或许能为陛下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
李澄接过书卷,仔细端详,果然见那缺角之处有着朱砂批注,字迹遒劲有力,宛如出自男儿之手。
他忽地轻笑一声,目光中既有玩味也有深意:司徒家教女儿兵法韬略,竟是为了今日这一刻吗?
司徒明玦闻言,甚是羞愧,耳后不由自主地浮起一抹淡淡的红云。这卷书,是她连夜誊抄而成,每一字每一句都倾注了她的心血。而那缺角处的朱砂,实则是她用守宫砂精心染就,她希望得到皇上眷顾,一遭为妃为嫔。
孝奕太子良媛慕容雪蘅素与司徒明玦不对付,她又是安平公主和长广公主的生母,孝奕太子已死,此后余生她只想为两个女儿打算,看到司徒明玦靠近皇帝,她就站在不远处偷听,听到此处便道:什么兵法玄机?今天在场的各位女眷谁能比全皇贵妃娘娘更懂兵法,真是班门弄斧!
她今天着一袭茜素红织金襦裙,发间金步摇随她的言辞摇曳生姿。
司徒明玦的眼眶微微泛红,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哽咽地问道:妹妹何故如此对我?今日我不过是想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心而已,难道这也有错吗?
侧妃这表忠心的法子可真是别致至极,连守宫砂都舍得用在兵法残卷之上,这等忠心的确令人叹为观止!慕容雪蘅的声音清亮如泉,却字字句句戳心窝子,仿佛每一句话都在锐利地刺向司徒明玦,只是不知,这兵法残卷上的朱砂,究竟是用于补全兵法,还是用于填补你那闺房中的寂寞时光呢?
慕容雪蘅的声音又大又有穿透力,仿佛能够穿透在场的每一个人耳膜,湖畔边的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她的言辞。
因此,满座宾客瞬间哗然,宗室女眷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在司徒明玦与李澄之间来回游移,揣测着他们是否已暗渡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