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春猎风波过后,宫中看似恢复了平静,但暗流依旧涌动。李澄回到宫中,心中对勾滢念念不忘。没过几日,他便下旨将勾滢接入宫中,封为才人。
  勾滢入宫后,深知自己的处境。她明白,在这宫中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得到李澄的宠爱。她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很快便在宫中崭露头角。
  她时常为李澄弹琴唱曲,逗得李澄开怀大笑。李澄对勾滢的宠爱与日俱增,渐渐冷落了其他妃嫔。康贵妃看着勾滢得宠,心中虽有一丝不满,但表面上却依旧与勾滢交好,试图拉拢她。
  勾滢也十分聪慧,她知道康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便与康贵妃虚与委蛇,表面上对康贵妃恭敬有加,暗中却在寻找机会,提升自己的地位。
  寒露时节,御花园的菊花开得正艳,莲花却无心欣赏。她指尖深深掐进掌心,看着李澄揽着韶书雪从含象殿方向走来。一年了,自从母亲过世后,李澄再未踏足过她的凤仪宫。
  皇贵妃娘娘万安。韶书雪盈盈下拜,发间九翟冠垂下的珍珠串扫过莲花绣着金线的裙裾。莲花闻见她身上若有若无的龙涎香那是李澄御用的香料。
  李澄的目光掠过莲花发间褪色的点翠凤钗,在韶书雪发间新制的金累丝灯笼簪上停留片刻,忽然开口:北疆送来些白狐皮,皇贵妃看着给各宫分分吧。
  莲花心头剧震,提醒道:陛下,现在是康贵妃协理后宫。
  李澄转手对谢蒙恩道:谢蒙恩,晓御后宫,恢复全皇贵妃协理后宫之权。
  三日后,韶书雪突然小产。太医从她日常饮用的玫瑰露里验出了□□,而那盏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杯,正是莲花所赠。
  陛下明鉴!莲花跪在太极殿冰冷的金砖上,看着李澄将茶盏狠狠掼碎在她脚边,臣妾绝不敢谋害皇嗣!
  李澄眼底泛着青黑,显然多日未眠。莲花被李澄大力掐住下颚,疼痛让她眼中泛起泪花,但她依旧倔强地直视着李澄,嘶声道:陛下,臣妾对您、对这后宫的规矩向来敬畏,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这玫瑰露和杯子定是有人陷害臣妾!
  李澄冷笑一声,松开手,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扔在莲花面前:证据在此,你与宫外之人暗中勾结,意图不轨,如今你还谋害皇嗣,还妄图狡辩!
  莲花颤抖着捡起密信,信上内容竟是她与赵远的往来书信,言辞间虽无谋逆之语,但被有心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后,俨然成了她谋逆的证据。莲花心中明白,这是有人故意设局,要将她置于死地。
  陛下,这信是被人伪造的!臣妾从未有过谋逆之心,更不会谋害皇嗣!莲花声泪俱下,试图为自己辩解。
  李澄却不为所动,他下令将莲花禁足于凤仪宫,无诏不得出。莲花被禁足后,宫中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四起,所有人都认为她罪有应得。
  然而,莲花并未放弃。她在禁足期间,利用自己之前在宫中的人脉,暗中与心腹宫女太监取得联系,让他们帮忙调查韶书雪小产一事。她深知,只有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才能洗清自己的冤屈。
  勾滢在宫中愈发得宠,李澄对她言听计从。她凭借着李澄的宠爱,开始在宫中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她与康贵妃表面上交好,暗中却在康贵妃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人,试图掌控康贵妃的一举一动。
  勾滢得知莲花被禁足后,她觉得这是自己进一步上位的好机会,于是开始在李澄面前吹枕边风,说莲花的坏话,试图让李澄彻底厌弃莲花。
  陛下,皇贵妃娘娘如今被禁足,还不知悔改,臣妾担心她日后会做出更过分的事情。勾滢依偎在李澄怀里,娇声说道。
  李澄皱了皱眉头,说道:朕已将她禁足,若她再不知好歹,朕定不轻饶。
  第68章 谣言
  ◎爬床◎
  这些年,安平公主与莲花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她在江南逗留数月后,听闻莲花被禁足于凤仪宫,心中焦急万分。她不顾旅途劳顿,日夜兼程赶回皇宫。
  一入宫门,安平公主便直奔太极殿。她身着素色宫装,发间仅以一支玉簪点缀,面色虽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来到殿前,她恭敬地跪下,高声道:儿臣安平,求见父皇!
  李澄正在殿中批阅奏章,听闻安平公主求见,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还是宣她入殿。安平公主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殿中,再次跪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愿父皇万安。
  李澄看着安平公主,问道:安平,你从江南归来,一路辛苦,此时求见朕,所为何事?
  安平公主抬起头,目光直视李澄,说道:父皇,儿臣听闻皇贵妃娘娘被禁足于凤仪宫,心中忧虑。儿臣在皇贵妃娘娘膝下养育多年,深知她的为人,她断不会做出谋害皇嗣、谋逆之事。还请父皇明察,解开皇贵妃娘娘的禁足。
  李澄听闻安平公主此言,面上不悦,他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安平,你不知宫中之事,莫要妄言。皇贵妃谋害皇嗣,证据确凿,朕将她禁足,已是宽宏大量。
  安平公主并不退缩,她据理力争道:父皇,所谓证据,未必就是真相。儿臣在江南时,接到高密妹妹的书信,许多看似确凿的证据,实则是有人故意陷害之。皇贵妃娘娘在宫中多年,向来谨言慎行,对父皇更是忠心耿耿,儿臣实在不相信她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李澄脸色一沉,说道:安平,你身为公主,当以宫规为重。朕已做出决定,岂容你随意更改?你莫要再为你母妃求情,否则,朕连你也一并治罪。
  安平公主眼中含泪,但依旧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不怕治罪。儿臣只求父皇能还皇贵妃娘娘一个公道。若父皇执意不肯解开皇贵妃娘娘的禁足,儿臣愿长跪于此,直至父皇改变心意。
  李澄见安平公主如此固执,心中又气又恼。他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说道:安平,你如此执拗,究竟是为了什么?莲花与你虽情谊深厚,但你身为公主,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因私情而乱了宫规。
  就在李澄与安平公主僵持不下之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康贵妃与勾滢得知安平公主为莲花求情,心中不安,便匆匆赶来。
  康贵妃与勾滢进入殿中,向李澄行礼后,康贵妃说道:陛下,安平公主年少无知,被皇贵妃迷惑,才会做出如此糊涂之事。陛下切不可因公主之言而改变心意,否则,宫规将形同虚设。
  勾滢也在一旁附和道:陛下,皇贵妃心怀不轨,若解开她的禁足,恐怕会对陛下和后宫不利。还请陛下三思。
  安平公主看着康贵妃与勾滢,心中愤怒,她说道:贵妃娘娘、才人娘娘,你们口口声声说皇贵妃娘娘心怀不轨,可有确凿证据?莫不是你们心中有鬼,害怕皇贵妃娘娘解开禁足后,会揭露你们的阴谋?
  康贵妃与勾滢脸色一变,康贵妃说道:安平公主,你休要血口喷人。我们一心为陛下和后宫着想,岂会有何阴谋?
  李澄看着殿中众人争吵不休,心中愈发烦躁。他大声说道:都住口!此事朕自有决断,无需你们在此争吵。
  安平公主见李澄态度依旧坚决,心中十分绝望。但她并未放弃,她决定在宫中继续寻找证据,证明莲花的清白。而康贵妃与勾才人则开始暗中谋划,想要彻底打垮莲花与安平公主。宫中的局势愈发紧张,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
  不久后,北陆新王为求得大夏的册封,又送了贡女六十六人入大夏,其中就有新王的胞妹邢平安,北陆人称其为平安公主。
  莲花的母亲梅花玺主发动兵变,后败北于北陆新王后自杀,所以,平安公主入朝,形式对莲花极不利。
  安平公主听闻邢平安入宫的消息后,如坠冰窖,心中不安如潮水般翻涌。她深知如今宫中局势本就错综复杂、暗藏杀机,又添一位北陆贡女,无疑会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凶险万分。
  邢平安入宫后,被安排在了降萼宫偏殿。她生得貌美如花,眉眼间带着北陆女子特有的飒爽与不羁,宛如草原上自由驰骋的骏马。
  她身量高挑颀长,却并非纤弱之态,而是带着北陆儿女特有的矫健与力量感,行走间如风中劲草,自有股飒爽英姿。
  一头乌木般的黑发并未梳成繁复宫髻,而是以北陆传统编成细密辫子,间或缀着银铃与玛瑙珠串,行动时叮当作响,仿佛带着草原的风声。肌肤是长年风吹日晒的小麦色,透着健康光泽,与大夏宫中惯见的雪肤红妆截然不同,倒似被阳光亲吻过的琥珀。
  五官轮廓深邃如刀刻,眉骨略高,眉形如剑,不画而黛,眉梢天然上扬,不笑时自带三分凌厉。眼眸是罕见的浅琥珀色,晶亮如草原湖泊倒映日光,眼尾微挑,看人时总带着几分审视意味,仿佛能直透人心。鼻梁挺直如峰,鼻翼线条利落,衬得侧脸如雕琢般立体。唇色是北陆特有的浅绯,唇形饱满却不丰厚,笑起来时左边脸颊浮现深深酒窝,冲淡了眉眼间的锐气,平添几分少女娇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