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初夏认得这这两个人,刚来学校时,她就听班上的同学提前过他们。
照片里的女生叫蒋小雨,是高二三班的学姐,不仅人长的漂亮,还会弹琴。男生是江予白,是高一新生,家里特有钱,人也长得帅,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喜欢到处和人打架。
这两人是青梅竹马,从下一起长大,听说两人还谈起了恋爱,是学校里出了名的神仙眷侣。
之前军训的时候,蒋小雨就经常逃课出来给江予白送水,惹得班上好些同学的羡慕,都是江予白谈了个好女朋友。
新住进来的人是一个白发自然卷的胖老太太,此时正盘腿坐在床上看着电视。
林初夏刚从外面买完早饭回来,手上领着一碗粥和两个包子。
老太太见林初夏回来,向她翻了个白眼,然后发出啧啧的声音,对在一旁陪病的子女说:“你是不晓得哦,现在的小孩啊,花样多的很。这不,被人搞大了肚子,还住了院。”
林初夏出院回学校时,已经上课一周了。
教室里的座位,只剩下最后一排靠窗的那个位置,这倒不是没人想坐这,而是因为这个位置的同桌,正是江予白。
林初夏的目光落在趴在旁边睡觉的少年身上。
少年有着高挺的鼻梁,眉毛微微皱起,眉骨处有一道竖着向下的疤痕,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添几分不羁。
林初夏偶尔还是会想起在病房里的那件事,那些如针般扎进耳朵的言语,让她至今都觉得有些恍惚。
她摇了摇头,手指轻轻磨挲着抽屉里那张六寸白底相片,心里琢磨着应该怎么说,才能自然地把照片还给他。
“你好,我是你同桌,上次生病住院在你女朋友隔壁,这照片是我上次在病房里见到......”
不行,这样说太突兀,林初夏自己都觉得离谱。
正想着,趴在桌上的少年突然睁开了眼睛,目光直直地看向林初夏。
林初夏被吓的一惊,手不自觉的抬起,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好......”
然而,江予白并没有理她,只是摸出包里一直震动的手机,看了一眼消息,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便起身出去了。
林初夏为了早点把照片还回去,不想和对方有过多的纠缠,起身追了出去。
她一路跟着江予白去到了天台,天台上,还有另一个穿着校服的女生,正是蒋小雨。
蒋小雨双手倚在身后,正对着江予白说着什么。
林初夏离的太远,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林初夏蹲在天台的铁门边,看着两人的一举一动,突然,一种强烈的羞耻感涌上心头,她觉得自己此刻就像一个偷窥狂。
她摇了摇头,心想,要是被发现,可就白口莫辩了。
趁着两人没注意,她蹑手蹑脚的走下了楼。
看着手里的照片,她决定还是上课的时候还给他,这样还可以在路上琢磨琢磨一下应该怎么开口。
林初夏在回教室走的途中,突然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走廊外坠了下去。
紧接着,一声刺耳的尖叫传入耳中。
她本能地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蒋小雨静静地躺在被血鲜血染红地砖上,双眼死死地望着上方,眼神里没有一丝恐惧,全身透着无尽的绝望。
而在实验楼的顶部,趴在围栏边上的江予白,正一脸惊恐的看着下方,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惨白如纸。
有人跳楼这件事,如野火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学校。
江予白作为实践的当事人,被警察带走后,好几天都没来学校。
一时间,校园里谣言四起。
“你听说高二有个学姐跳楼的那件事了吗?”
“我知道好像是高二三班的蒋小雨。”
“我跟你讲,我姐和她是好朋友,我听她说,好像是因为那个学姐出轨了,江予白知道后,去天台找她理论,两人在天台发生争吵,过程中江予白因为情绪激动,将她推下了楼。”
“不会吧,真的假的…………”
听着这些刺耳的语言,林初夏双臂笼罩在自己的耳边,趴在座位上。
其实,她对于江予白所遭受的谣言,内心有着深深的感同身受。
因为,那段被谣言笼罩的灰暗过往,她也曾经历过。
在林初夏很小的时候,她家里很穷的,穷的她只有一双洗的已经泛黄的小白鞋,鞋底已经被磨穿了还在穿。
那时的林初夏真的很讨厌下雨天,湿漉漉的路面,雨水会顺着鞋底的破洞渗进鞋里,将袜子打湿,然后紧紧的贴着脚趾,每走一步都难受至极。
直到初一那年,班里的班费丢了。
班主任把教案重重摔在讲台上,粉笔飞簌簌落在前排同学的课本上。
老师一脸严肃的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视着底下的学生,同学们都低着头,不敢予老师对视,小声地和同桌讨论着。
“老师,我觉得是林初夏拿的。”一个女生突然从教室后排站了起来,她的声音软糯甜蜜,此刻传进林初夏耳中却是无比的刺耳。
女生看着林初夏的方向,继续说道:“我和林初夏小学上同一个班的,她家里很穷的,前几日我还听我家里人说,林初夏的爸爸在投资上亏了好几万呢。”
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有人偷偷把书包往远离林初夏的方向拽了拽。
“大家可千万不要怪她,她偷班费或许是想替家里解围呢?”那女性微笑着看着林初夏,那微笑就像是一朵娇艳却暗藏危险的食人花,仿佛要将林初夏吞噬。
对她说的话看似在为林初夏解围,实则早已给林初才贴上了“小偷”的标签。
“你说是吧,初夏。”
前排的男生忽然捂住口袋里的mp3,手肘撞在桌角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某种信号,细碎的私语顿时在教室里炸开。
“看不出来啊,平时看着挺老实一个人,竟然会偷钱。”
“我妈说穷生奸计,看人还在是不能只看表面。”
“我也么想到。之前我看她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还觉得她可怜,现在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没有和她玩了。”
“对,就是!她活该,我也不想和这种手脚不干净的人做朋友。”
林初夏低着头,紧紧拽着拳头,听着周围出来的言论,气的浑身发抖,“我......”
我没有偷!
可是这句话卡在她喉咙里,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她很想站起来,大声反驳,可即便站起来,也只能低下头,脸涨的通红,却发也发不出一点声音。
此刻,所有人的视线都像无数根潮湿的蛛丝,黏在她的后背上。
她死死拽住袖口磨损的线头,指甲深深的嵌进肉里。
走廊传来其他班级的朗读声,那些整齐划一的“人之初性本善”撞进教室,此刻就像是尖锐的冰渣,刺痛着她的心。
没有人愿意相信她。
也没有人站出来帮他说话。
第3章 蝉鸣不歇的盛夏(二)
《春日未见》
林初夏望着窗外乌蒙蒙的天,无端想起江予白,心想此刻的他,或许也如当初深陷流言的自己一般,满心无助。
不多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在铁皮屋上,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像是谁在急切的捶门。
路边,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生正抱着头,正脚步匆匆,向公交站台奔来。
她白色帆布鞋溅起的水花,有一滴恰好落在了林初夏手中的相片上。
相片里的女生笑容灿烂,嘴角的两个酒窝盛着十七岁全部的阳光。
而现在,这笑容却永远定格在了冰冷的相框之中。
林初夏抬手抹去相片的雨水,她想不通,长的这样好看的一个女生为什么会跳楼自杀。
“这你还不知道吗?她怀孕了!”
身旁,三个穿着蓝白色校服的女生挤在一起避雨,其中,一个满脸雀斑的女生,用着不大不小,却恰好能让周围人听见的声音说道:“我哥是警察,这次的案件就是由他们负责的......我哥说,经过法医的尸检报告显示,那个学姐怀过孕。”
“孩子是江予白的?”圆脸女生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敢肯定就是。”雀斑女生笃定地回答。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那学姐怀了江予白的孩子,江予白不认,然后在天台发生了争吵,所以江予白一气之下就把她推下楼了?”第三个女生顺着话茬猜测。
“......”
天色愈发暗沉,雨越下越大。
一辆红色的13路公交车缓缓停在公交站台前,公交车停下时,那股难闻的汽油味混着潮湿的空气猛的袭来,林初夏忍不住皱了皱眉,抬头捂住鼻子。
那三个女生嬉笑着挤上车,留下满地零碎的谣言,在雨水中肆意发酵。
谣言是从何而起的呢?
大抵是一个人,她知道了一件事,她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另一个人,而那个人又绘声绘色地传给下一个人,如此这般,十传百,百传千,谣言便会如野草般疯长起来。
照片里的女生叫蒋小雨,是高二三班的学姐,不仅人长的漂亮,还会弹琴。男生是江予白,是高一新生,家里特有钱,人也长得帅,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喜欢到处和人打架。
这两人是青梅竹马,从下一起长大,听说两人还谈起了恋爱,是学校里出了名的神仙眷侣。
之前军训的时候,蒋小雨就经常逃课出来给江予白送水,惹得班上好些同学的羡慕,都是江予白谈了个好女朋友。
新住进来的人是一个白发自然卷的胖老太太,此时正盘腿坐在床上看着电视。
林初夏刚从外面买完早饭回来,手上领着一碗粥和两个包子。
老太太见林初夏回来,向她翻了个白眼,然后发出啧啧的声音,对在一旁陪病的子女说:“你是不晓得哦,现在的小孩啊,花样多的很。这不,被人搞大了肚子,还住了院。”
林初夏出院回学校时,已经上课一周了。
教室里的座位,只剩下最后一排靠窗的那个位置,这倒不是没人想坐这,而是因为这个位置的同桌,正是江予白。
林初夏的目光落在趴在旁边睡觉的少年身上。
少年有着高挺的鼻梁,眉毛微微皱起,眉骨处有一道竖着向下的疤痕,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添几分不羁。
林初夏偶尔还是会想起在病房里的那件事,那些如针般扎进耳朵的言语,让她至今都觉得有些恍惚。
她摇了摇头,手指轻轻磨挲着抽屉里那张六寸白底相片,心里琢磨着应该怎么说,才能自然地把照片还给他。
“你好,我是你同桌,上次生病住院在你女朋友隔壁,这照片是我上次在病房里见到......”
不行,这样说太突兀,林初夏自己都觉得离谱。
正想着,趴在桌上的少年突然睁开了眼睛,目光直直地看向林初夏。
林初夏被吓的一惊,手不自觉的抬起,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好......”
然而,江予白并没有理她,只是摸出包里一直震动的手机,看了一眼消息,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便起身出去了。
林初夏为了早点把照片还回去,不想和对方有过多的纠缠,起身追了出去。
她一路跟着江予白去到了天台,天台上,还有另一个穿着校服的女生,正是蒋小雨。
蒋小雨双手倚在身后,正对着江予白说着什么。
林初夏离的太远,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林初夏蹲在天台的铁门边,看着两人的一举一动,突然,一种强烈的羞耻感涌上心头,她觉得自己此刻就像一个偷窥狂。
她摇了摇头,心想,要是被发现,可就白口莫辩了。
趁着两人没注意,她蹑手蹑脚的走下了楼。
看着手里的照片,她决定还是上课的时候还给他,这样还可以在路上琢磨琢磨一下应该怎么开口。
林初夏在回教室走的途中,突然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走廊外坠了下去。
紧接着,一声刺耳的尖叫传入耳中。
她本能地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蒋小雨静静地躺在被血鲜血染红地砖上,双眼死死地望着上方,眼神里没有一丝恐惧,全身透着无尽的绝望。
而在实验楼的顶部,趴在围栏边上的江予白,正一脸惊恐的看着下方,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惨白如纸。
有人跳楼这件事,如野火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学校。
江予白作为实践的当事人,被警察带走后,好几天都没来学校。
一时间,校园里谣言四起。
“你听说高二有个学姐跳楼的那件事了吗?”
“我知道好像是高二三班的蒋小雨。”
“我跟你讲,我姐和她是好朋友,我听她说,好像是因为那个学姐出轨了,江予白知道后,去天台找她理论,两人在天台发生争吵,过程中江予白因为情绪激动,将她推下了楼。”
“不会吧,真的假的…………”
听着这些刺耳的语言,林初夏双臂笼罩在自己的耳边,趴在座位上。
其实,她对于江予白所遭受的谣言,内心有着深深的感同身受。
因为,那段被谣言笼罩的灰暗过往,她也曾经历过。
在林初夏很小的时候,她家里很穷的,穷的她只有一双洗的已经泛黄的小白鞋,鞋底已经被磨穿了还在穿。
那时的林初夏真的很讨厌下雨天,湿漉漉的路面,雨水会顺着鞋底的破洞渗进鞋里,将袜子打湿,然后紧紧的贴着脚趾,每走一步都难受至极。
直到初一那年,班里的班费丢了。
班主任把教案重重摔在讲台上,粉笔飞簌簌落在前排同学的课本上。
老师一脸严肃的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视着底下的学生,同学们都低着头,不敢予老师对视,小声地和同桌讨论着。
“老师,我觉得是林初夏拿的。”一个女生突然从教室后排站了起来,她的声音软糯甜蜜,此刻传进林初夏耳中却是无比的刺耳。
女生看着林初夏的方向,继续说道:“我和林初夏小学上同一个班的,她家里很穷的,前几日我还听我家里人说,林初夏的爸爸在投资上亏了好几万呢。”
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有人偷偷把书包往远离林初夏的方向拽了拽。
“大家可千万不要怪她,她偷班费或许是想替家里解围呢?”那女性微笑着看着林初夏,那微笑就像是一朵娇艳却暗藏危险的食人花,仿佛要将林初夏吞噬。
对她说的话看似在为林初夏解围,实则早已给林初才贴上了“小偷”的标签。
“你说是吧,初夏。”
前排的男生忽然捂住口袋里的mp3,手肘撞在桌角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某种信号,细碎的私语顿时在教室里炸开。
“看不出来啊,平时看着挺老实一个人,竟然会偷钱。”
“我妈说穷生奸计,看人还在是不能只看表面。”
“我也么想到。之前我看她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还觉得她可怜,现在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没有和她玩了。”
“对,就是!她活该,我也不想和这种手脚不干净的人做朋友。”
林初夏低着头,紧紧拽着拳头,听着周围出来的言论,气的浑身发抖,“我......”
我没有偷!
可是这句话卡在她喉咙里,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她很想站起来,大声反驳,可即便站起来,也只能低下头,脸涨的通红,却发也发不出一点声音。
此刻,所有人的视线都像无数根潮湿的蛛丝,黏在她的后背上。
她死死拽住袖口磨损的线头,指甲深深的嵌进肉里。
走廊传来其他班级的朗读声,那些整齐划一的“人之初性本善”撞进教室,此刻就像是尖锐的冰渣,刺痛着她的心。
没有人愿意相信她。
也没有人站出来帮他说话。
第3章 蝉鸣不歇的盛夏(二)
《春日未见》
林初夏望着窗外乌蒙蒙的天,无端想起江予白,心想此刻的他,或许也如当初深陷流言的自己一般,满心无助。
不多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在铁皮屋上,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像是谁在急切的捶门。
路边,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生正抱着头,正脚步匆匆,向公交站台奔来。
她白色帆布鞋溅起的水花,有一滴恰好落在了林初夏手中的相片上。
相片里的女生笑容灿烂,嘴角的两个酒窝盛着十七岁全部的阳光。
而现在,这笑容却永远定格在了冰冷的相框之中。
林初夏抬手抹去相片的雨水,她想不通,长的这样好看的一个女生为什么会跳楼自杀。
“这你还不知道吗?她怀孕了!”
身旁,三个穿着蓝白色校服的女生挤在一起避雨,其中,一个满脸雀斑的女生,用着不大不小,却恰好能让周围人听见的声音说道:“我哥是警察,这次的案件就是由他们负责的......我哥说,经过法医的尸检报告显示,那个学姐怀过孕。”
“孩子是江予白的?”圆脸女生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敢肯定就是。”雀斑女生笃定地回答。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那学姐怀了江予白的孩子,江予白不认,然后在天台发生了争吵,所以江予白一气之下就把她推下楼了?”第三个女生顺着话茬猜测。
“......”
天色愈发暗沉,雨越下越大。
一辆红色的13路公交车缓缓停在公交站台前,公交车停下时,那股难闻的汽油味混着潮湿的空气猛的袭来,林初夏忍不住皱了皱眉,抬头捂住鼻子。
那三个女生嬉笑着挤上车,留下满地零碎的谣言,在雨水中肆意发酵。
谣言是从何而起的呢?
大抵是一个人,她知道了一件事,她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另一个人,而那个人又绘声绘色地传给下一个人,如此这般,十传百,百传千,谣言便会如野草般疯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