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他与乐书景又见了一面,开始商讨需要调查的事。
  老四如今算是他仅存的盟友,但太子身世一事可大可小, 沈彻闻并不全然放心将这件事交给乐书景, 只能让他调查另外一件相对没那么隐秘的事。
  “你二哥是不是追封过一个皇后?”
  说起皇后,乐书景也恍惚了一下, 想了半天才点头:“似乎是有过这种事, 但似乎不止追封了皇后。”
  “什么意思?”
  “我隐约记得还追封了一个太子。”乐书景回忆着,“似乎是刚登基那会儿,都四五年过去了,也没人提起过, 你突然一说,我差点没想起来。”
  沈彻闻倒是有点意外:“这么大的事你竟然能差点想不起来?”
  乐书景倒也坦诚:“一来,这些年我沉浸在大哥的死里,不问世事消沉了很久。二来,我因此事和二哥闹崩,不太在意他的事,连他什么时候有过孩子都不知道。”
  “三来,皇帝要追封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死人做皇后,看起来还是为了他们夭折的孩子,朝臣们为了讨好新皇,并没有什么反对的道理,这事进行的很顺利,不到一个月就尘埃落定了,我没什么深刻印象不是很正常?”
  确实,皇帝追封亡子做太子,是爱子心切,追封死人做皇后,是情深义重,再说皇后出身低微,连个因此获利的亲人都没有,两个死人影响不到前朝后宫的一星半点儿,没人会想不开反对,把刚登基的新帝给得罪了。
  “那你还记得,先皇后是谁吗?”沈彻闻问。
  乐书景继续摇头。
  先皇后没亲人在世,没亲人就意味着并没有家族因他的存在进入朝堂,既然如此,又有谁会在意一个死人的身份?
  沈彻闻无奈:“姓什么,哪家人,你都不知道?”
  乐书景摊手,愣了半天想起来了什么,道:“如果要查,也不是很难。这事儿又不是什么秘密,我二哥把先皇后和故太子的牌位都放在了奉先殿偏殿,如果你急,我今日就进宫去看。”
  “牌位就在奉先殿供着,你都不知道是什么身份?”沈彻闻挑眉。
  乐书景撇嘴道:“别说我了,换成这个时代的你,也不一定知道。”
  沈彻闻一时无语,好像确实是这样,沈子鸣也不知道先皇后身份,否则不会让自己来查。
  既然都是半斤八两,沈彻闻不再对着乐书景咄咄逼人,提议道:“那咱们一起进宫,你去奉先殿,我去见奉安公。”
  “你想找奉安公问我大哥的事?”乐书景说,“放弃吧,问不出来的。父亲刚驾崩那年我就去找过他好几次,连面都没见上。”
  连面都见不上?沈彻闻赶紧问:“奉安公那边有重兵把守?”
  “也不是,父亲去世以后,没什么人管他了,一直把他扔在知恩宫里自生自灭,留了一两个侍卫看管着。”乐书景说,“他就是性格古怪,不愿意见人而已。”
  “那也得去找他。”沈彻闻坚持道,“他在书乾哥一事中,肯定扮演了什么不为人知的角色,弄不开这个谜团,咱们不一定防得住以后的事。”
  乐书景耸肩,他对沈彻闻救下乐书乾的事抱有悲观态度,也并不相信沈彻闻已经改写过未来,他如今的心态更像是死马当活马医,沈彻闻说什么都配合,只是不全然相信而已。
  乐书景叫人备马,和沈彻闻一起进宫,之后再分头行动。
  乐书景先行进了奉先殿。
  他假模假样去主殿给列祖列宗上了柱香,随后出门刚要往偏殿走,就听见通传说乐书音来了。
  乐书景暗骂了声倒霉,偏偏这时候碰见他,但表面还得恭恭敬敬迎上去,朝他二哥行礼。
  “今天有空过来?”乐书音见着唯一没犯事的弟弟,仍旧没什么太大的表情变化,如同栩栩如生的木偶,看着像活人,实际却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兄弟两个本就算不上亲密,乐书景又因乐书音登基一事介怀多年,难得单独见面,只有说不出的生疏。
  “回皇兄,这几日我心里头实在不痛快,过来看看父亲,跟他说说话,权当排解。”乐书景随便找了个借口。
  乐书音随口问:“怎么心里头不痛快?”
  “咱们虽是天家兄弟,不比寻常人家,但到底也是血脉至亲。三哥如今竟做出残害手足的事来,我忍不住想起当年大哥,会不会也跟他有关系。”
  “有关系他也不会承认,死无对证的事。”乐书音说,“你就算查到了证据,也没办法再把他怎样,他能谋逆造反陷害储君,咱们又不能背着骂名杀了他。”
  “如果真是他干的,骂名用不着皇兄背,我自弄死他。”乐书景说着心底升腾出怒气。
  好在他还记得自己要来做什么,转而朝乐书音问道:“皇兄也是来看看父亲的?”
  “来看看你嫂子。”随后乐书音不等乐书景反应,越过他径直往偏殿走。
  乐书景反应过来“嫂子”就是指先皇后,也就是自己此行的目标,于是快速跟了上去,在乐书音身后问道:“提到皇嫂,我竟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几时与皇兄情投意合?”
  乐书音驻足,回头瞥了乐书景一眼,冷淡说道:“我从未藏过他的身份,只是你们根本没有人在意过他。他活着的时候不在意,死了也不在意。甚至我让他做了皇后,你们还是没有在意过他。”
  乐书景一时哑然,但记挂着自己的目标,硬着头皮问道:“难道我见过皇嫂?”
  “你怎么可能没见过他,你只是不在意罢了。”说完乐书音进了偏殿。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乐书景是当真一刻也不想在乐书音身边呆。他从小就不喜欢二哥的性子,又古怪,又难相处。
  可事情还没查清楚,乐书景没办法由着性子一走了之。
  不过乐书音说的话再不中听,有件事没讲错,乐书景确实不在意先皇后和故太子到底是谁,以至于这是他第一次迈入奉先殿的偏殿。
  偏殿里只有两张牌位,直到看见了牌位上的字,他才第一次知道,他二哥立的太子是他的侄女而不是侄子,而记忆里素未谋面的二嫂,姓周。
  “皇嫂出身的周氏,是我想的那个周氏吗?”乐书景问。姓周的有许多,但提起这个姓氏,世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前朝那个曾煊赫百年的家族——钱江周氏。
  钱江周氏原是后陈贵族,后陈末年,周氏先祖助齐灭陈,成了开国功臣,受封侯爵,一度权势滔天。后因周氏家主被污卷入江南王谋逆案,导致满门遭祸。
  前齐景帝初年,周氏冤案平反,昔年周氏家主与景帝育有一子,是为宣帝。宣帝登基后,周家余脉再度进入朝堂,只是周家人丁衰微,再没能有济世之才。
  直至前齐末年,周家出了名将周彦启,昔年家族光辉才得以重现。
  周彦启被称为前齐最后的名将,一度是燕军最为棘手的敌人。但前齐气数已尽,又岂是周彦启一人能力挽狂澜?
  齐末党争不断,周彦启被污叛国,死于朝堂内斗。同年冬,燕军入京,前齐灭亡。
  乐书音没理乐书景的问题,自顾自点了三根香。
  乐书景权当他默认,继续问道:“难道皇嫂是前朝名将周彦启将军的后人?”
  乐书音依旧没正面回答,只是问:“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乐书景尴尬笑笑。确实不如何,人都死了,无论是身份还是出身,都没什么意义。
  他也不知道沈彻闻让自己找这个到底是为了什么,横竖怎么看都跟他大哥的事没关系。
  “皇嫂叫什么?”
  乐书音看了他一眼:“你今日倒是不正常,怎么突然问起来这些?”
  乐书景把自己几百年用不上的聪明才智全都发挥了个遍,头脑飞速运转,才想到一个体面的回答:“如今兄弟只剩了你我二人,日后更是只有我们能相互扶持。我忽然发现,自己对皇兄了解太少,所以想问问,希望没有太迟。”
  兴许是被乐书景编造的手足情深打动,乐书音终于不像方才那般抗拒乐书景的探究,直接说道:“你皇嫂叫周贺青。”
  周贺青。
  这三个字在乐书景耳边划过去,他觉得有那么一点耳熟,随口问道:“哪个贺,哪个青啊?”自己说完,乐书景想起来这个名字为什么会如此耳熟,登时如遭雷击。
  “你说呢?”乐书音面无表情地回答道,“就是你想的那个。”
  乐书景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乐书音问道:“所以周贺丹是国舅?!”
  “不然我为何对他如此宠信?”乐书音冷漠地回答道,随后朝着周贺青的牌位拜了拜。
  第52章 庶安五年
  沈彻闻如今恢复了西平王的身份, 再度成了旁人眼中的皇帝心腹,在宫内自然畅行无阻。
  他进宫前纠结过要不要沈天星给自己易容一下换个身份,但转念又想,觉得以自己的脾性, 应当去找过奉安公不少次, 乐书音不可能不知道, 搞不好他们两个人还一起去过。这件事并没什么见不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