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3章 讨厌你
  页面加载出来的一瞬间, 相关词条已经被各种艳压通稿刷屏:
  “aline李青慈和yis辛野同首歌直拍对比,好像是新人赢了?”
  “李青慈翻唱辛野成名作,惊艳全场, 原唱粉丝也沦陷!”
  “(对比视频)左边辛野成名作vs右边李青慈改编版[炸裂]谁懂这个转音的含金量啊!!”
  底下评论区吵得不可开交,站队、反驳、拉踩,热度正高。看架势,暂时还是yis的粉丝战斗力稳占上风,也有不少路人被吸引进来,话题正在逐渐发酵。
  辛野了然这是对方经纪公司的炒作手笔,这种手段在圈子里屡见不鲜,他见得多了,也懒得计较。只是指尖停在屏幕上的时候, 心里忽然生出一点莫名的厌倦感, 对这个人的兴趣也连带淡了下去。
  他退出搜索界面,转而点开韩崇做的日程表, 视线掠过密密麻麻的行程安排,心思重新归拢进自己的节奏里。
  …
  银湾广场的路演整体还算圆满, 现场氛围比预期更好, 网上的传播热度也不错, 粉丝们更是对即将上线的团综充满了期待。
  这趟短暂的音乐之旅即将结束,七个人再次聚集在客厅,对着一排摄像机,录制团综的收尾部分。
  导演笑着提醒道,“今天是出道团综《a line go!》录制的最后一天, 路演大家表现得都不错,不过——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个任务?”
  “出道曲灵感?”游思理迟疑道。
  “对。”导演点头。
  黎一杭接着问道,“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吗?”其实他想说的是, 出道曲真的要让成员参与?
  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出道单曲对男团来说至关重要,不仅与团队概念挂钩,还要为后续专辑铺路,往往经过策划团队层层打磨,绝不会轻易更改,更不可能真让几个新人来决定。所以,从最初听到这个任务开始,他们就没太当回事,只当是一个综艺效果罢了。
  更何况,灵感这东西岂是说有就有的?不给方向、不设主题,甚至连点提示都没有,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自我发挥,怎么看都像是制作组在为难人。
  连经验丰富的路潜都犯了难,“要不我们现在去找找灵感?”起码也假装努力一下,好给后期留点剪辑素材。
  就在众人各自思索该如何应付过去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青慈忽然开口,“其实…我有去找。”
  所有人目光齐刷刷转向他。
  他拿出手机,点开了一个录音文件,里面是他清唱的一小段旋律,没有歌词,只有哼唱的曲调。旋律并不复杂,甚至还有些生涩,但却莫名地抓人耳朵,让人听了一遍就忍不住回味。
  李青慈还未接受过系统的乐理训练,大多是在天青和节目里一点点摸索着学的。虽然已经掌握基础的谱写能力,但在编曲、和声设计以及整体制作方面仍然欠缺,距离真正独立完成一首完整的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短短几十秒的录音结束,房间里一时没人说话。
  “你什么时候录的?”黎一杭最先出声,惊讶不已。
  “昨天早上,还没来得及问你们意见。”
  昨天早上,也就是路演当天的清晨。
  手机时间显示五点十七分的时候,李青慈从床上坐了起来。
  这几日,他每天早上都会听到一阵风琴声,那旋律总在日出前二十分钟准时浮现,隐隐约约,似有似无。若非有心,可能都不会注意到。
  前几日忙于路演,他无暇理会。可今天联想到“出道曲灵感”的任务,他还是生出了一点探究的心思。没有惊动尚在睡梦中的人,他披上外套,悄然出了门。
  天色仍是一片雾蒙蒙的苍白,石板路上的露水洇湿了鞋底。琴声时断时续,转过便利店蓝色招牌时,他认出这是通往银湾广场的后巷。
  广场后方的教堂,铁门半开,门前立着一尊缪斯女神的雕塑。因为历史原因,瑟顿港的部分建筑仍保留着西式风格,而这座教堂,便是其中之一。
  他原以为风琴声来自教堂,但当走近时,才发现声音其实来自雕塑前的台阶上,穿驼色大衣的老人正坐在那里摆弄风琴,琴身漆皮剥落的地方露出深褐木纹。
  李青慈站在不远处,没有急着靠近,而是静静地听着。风琴的音色温润,既不喧闹,也不刻意,仿佛包裹在晨雾里,让人忍不住屏息去听。
  “降b调转f小调的时候,指法不对吧?”话脱口而出,李青慈才觉唐突。
  老人抬头时,他看见对方左眼的白色云翳——是白内障。
  “前年手就开始抖了。”老人用袖口擦着琴键,德式风琴特有的浑厚音色晕开,他笑道,“年轻时在邮轮舞厅伴奏,现在连《船歌》都弹不全。”
  李青慈走近蹲下,看向风琴的琴键,轻声道,“这是六十年代产的hohner?我父......”
  尾音突然哽在喉头。
  他很小的时候,家里也有一架手风琴。李相文是那个年代少见的文化人,家中多少沾染些文艺气息,吴秀华只有初中文凭,他们当初也算是排尽万难才走到一起。
  他还依稀记得李相文弹奏手风琴时,手指在琴键上流畅按压的画面。但这些画面,随着他长大,早已褪色模糊。那个男人的模样也一点点扭曲变形,最终在时间的缝隙里变得陌生而遥远。
  此刻,老人枯枝般的手指再次按响琴键,某个潮湿的音符突然撬开记忆阀门,他脑海中听见了一种未曾形成、但正在逐渐清晰的旋律……
  从广场回来后,李青慈第一时间把这巧合之下形成的旋律简单地谱成曲,并录了音,生怕自己忘记。直到今天听导演提起,才又想起这件事。
  坐在监视器后的导演多看了他一眼。
  从业多年,他承接过很多综艺,偷懒的艺人比比皆是,节目上随口应付,私下却各种推脱。动不动就是“导演,这段能剪掉吗?”、“这个任务就这样吧,后期补一补就行了吧?”、“没剧本吗?要不然给点方向?”……愿意真正把任务放在心上,并且认真去完成的,屈指可数。
  其实这个“寻找出道曲灵感”的任务,制作组从一开始就没指望他们真的完成,主要是为了和出道单曲的发布做个衔接,同时增加综艺效果,让团综内容更有层次感。说白了,就是一个宣传噱头,就算他们最后随便编点什么敷衍过去,后期也能剪得像模像样。
  但现在看来,至少有人是认真的。
  导演笑了笑,语气难得欣慰,“行吧,看在青慈的份上,我就不为难你们了,这任务算你们完成了,我会把这段录音交给你们制作人,让他也听听看。”
  “不过,青慈虽然有心,但还是缺乏点镜头意识。”导演语气不重,带着几分经验者的提醒,“作为艺人,时刻记住镜头的重要性很关键。你既然去找了灵感,就应该带上摄像,不然没有素材,节目里怎么呈现?到头来,反而本末倒置了。不要怕打扰谁,你要知道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李青慈点了点头,心里默默记下。
  这确实是他的疏忽。
  在过去,他习惯了很多事情独自完成,更看重结果胜于过程。但在这个行业,“呈现”本身就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有时候,一个故事的完整度,远比结果本身更能打动人。
  看来作为艺人,他还有很多需要慢慢学习的地方。
  可惜留给他们适应的时间并不多,团综录制匆匆结束后,aline全员集体飞回a市,正式投入出道单曲的制作。
  这段时日,他们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每天的练舞、录音、mv拍摄和写真拍摄外,还要接受一系列专业培训——礼仪课、仪态课、舞台表现课,甚至包括基础的乐器训练,每天的日程没有一刻空闲。
  与此同时,团综的后期制作也进入收尾阶段,团队加班加点剪辑,确保在这段宣传空白期内尽快上线,为他们的出道造势。
  七月刚过,预热正式启动。概念海报、成员个人预告、mv剪辑片段陆续发布,官方社交账号的更新频率明显加快,逐步掀起热度。
  8月7日,aline出道单曲发布日。早上,各大娱乐新闻头条准时更新:
  “新生代男团aline携单曲《linéar》强势亮相!”
  “今日18:00,aline首支单曲《linéar》mv及音源将同步上线各大音乐平台!”
  “aline出道曲《linéar》来袭,顶级制作班底打造视听盛宴!”
  伴随着倒计时的推进,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度不断攀升,品牌合作、打歌通告、线下宣传也全面铺开。
  今年夏天,所有人都在期待——这个在万众瞩目下出道的男团,究竟能否带来真正的惊喜?
  aline七个人的社交账号正式解封,除了部分统一发布的内容由工作人员代劳外,个人动态只需经纪人审核后即可自行发布。
  李青慈登上自己许久未登录的微博,消息提示早已堆成999+,界面上全是未读的@和私信。他随意翻阅了一下,大部分都是熟悉的“想你”“爱你”“支持你”之类的应援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