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可这快意,此时竟颠覆了所有。当这一刻真的到来时,他只感到一股巨大的、荒谬的空虚。
难道他坚持着活下来,坚持着从病床上睁开眼,坚持着苟延残喘,坚持着复仇……原来只是为了现在这样一幕吗?原来那个曾经从来不会对谁另眼相待的人,也会这样剜心噬骨地爱一个人吗?
他看着那两个人。
李青慈跌坐在地,无法出声也无法动弹,却双眼湿红,心疼到连看都不敢再看;而路潜跪伏在血泊中,大腿还在淌血,却一步步往前爬。
多么深情的一对小情侣,他反倒成了一个拆散他们的恶人,那他就只好恶人做到底了。
谢之然心里涌现了巨大的恶意,他弯下身,贴近李青慈,“你不是想要帮我吗?”
李青慈眼神动荡。
“那你听好了。”谢之然指向路潜,“我今天的结局,是他一手造成的,是他亲手把我推到这个地步。”
他语气渐重,要将这句话钉入对方灵魂,“从今天开始,你不可以再跟他在一起,并且永远不能爱他,也不能接受他的爱。否则,这条人命,你也要背负。”
李青慈看出了他的决绝,猛地摇头,眼睛里流露出悲悯。
谢之然凝视着那片悲悯,终于扬起一个苦涩温柔的笑,“如果我先遇见的是你就好了。”
下一秒,他手腕一转,将手枪调转方向,对准了自己太阳穴。
真可笑啊,原来他唯一能下狠手杀掉的人,居然是自己,谢之然最后想。
他没有犹豫,扣下扳机。
一声闷响,消音器掩去了一切震动,他的身体像失去所有支撑般缓缓滑落。
今天风平浪静,夕阳美好,他睁着眼不愿闭上。仿佛看到十一岁那年的傍晚,谢家风光正盛,父亲还没有因为他病死,母亲也没有抛弃他离开,他是他们唯一的孩子,被当作心头肉宠爱。
那时路、谢两家交好,他经常吃完晚饭独自跑去路家别墅玩,追在几个年长的兄姐身后,一个劲地喊,“哥哥哥哥!姐姐姐姐!”
只有一个人不理他。
唉。
这一声叹息在他胸腔回荡,最后随鼓动的心跳一起沉寂。
…
李青慈眼睫被血雾粘住,眼前蒙着一片薄红,视线中谢之然倒在自己面前,头部被贯穿,血从脸侧涌出,安静地流淌着。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
死人。
第92章 你看起来有一点心痛
办公室落地窗外斜斜透进几束光。
男人一只手抬起钢笔, 另一只手正轻轻转动手腕上的表带。他低头记录完最后一段谈话内容,抬头看向正对面的患者。
“今天的记录就先到这里,周五前, 我会把这次的情绪触发点分析整理给你,配合药物评估,一起发到你的邮箱。记得这周尽量少看社交软件,尤其是晚上。”
那人点了点头,低声应下。男人关掉录音笔,微微一笑,“下次见。”
送走人后,他长长舒了口气,站起身接了杯咖啡, 走到窗边轻抿几口, 放空了一会。
男人名叫程序,哥伦比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毕业, 专业履历十分优秀,三个月前刚结束纽约的工作回国。
他没选医院, 也没进诊所, 目前一边帮熟人做个案一边给出版社写稿子赚稿费, 说是gap year,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接触几个基金项目了。
他掀开衬衫袖口,看了一眼手表上的行程。接下来本应是空出来的周末,却意外多了一条临时插进来的预约。
「路潜先生,清渚湖庄园, 私人心理评估与观察,推荐人:方亦中教授。」
程序愣了愣。方亦中是他硕士时期的华裔导师,业内知名精神分析专家, 一位冷静、挑剔、不苟言笑的老派心理医生。两人师徒多年,从未开口推荐过任何私人工作,这是第一次。
他正打算打电话确认,就接到方亦中的信息。
dr.f:推给你了个预约,本来该我去,但今天起飞的航班临时取消了,明后两天有事耽误。这个地址你在国内离得更近,先替我去一趟,人比较特殊,能住就住几天。
他盯着那句“人比较特殊”,有些疑惑。方教授从不会用这种模糊词语,除非他自己也判断不准。
程序回到办公桌前,打开地图查了下“清渚湖”,一边查,一边拨了电话叫助理定车。
清渚湖他听说过,是a市近郊最昂贵的疗养片区,早年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现在则多是富人买下整片山水,修建私邸封闭居住,外人很难踏足。
程序倒没觉得新奇。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完临床心理学后,主修的就是上层群体的个案研究,其中不乏各路金融家、外交高官、好莱坞演员甚至军方背景人士。
但即便是那种等级的客户,大多也只是请他去一两次,更多时候,是以旁观者身份做出心理结构评估,不像这次这样,要求他“居住观察”。
他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还在猜测,这次的患者,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二天下午,惊蛰时节刚过,凉风还卷着湿润。
程序一身灰色高领针织衫,外套深卡其色风衣,拎着一个小号行李箱,站在清渚湖疗养区的外侧等接应。
来的是一辆全黑宾利,车窗深色,看不清内饰。车停稳后,司机下车绕过车头替他打开后门。
车内沉静,沿路风景很快进入深林,城市的轮廓迅速被甩在后头。导航上的路线转为“私人道路,权限已开启”,红点跳动在模糊灰色区域。
到达目的地,他立在黑色铁艺大门前,惊叹于这几栋建筑的宏伟和美观,“真不愧是老师推荐的case……”
只是这一带都是山麓,住在这里的人,如果没有车接车送,单凭双脚大概极难走出去。交通不便,远离闹市,孤寂的清净中,也有一种空旷的恐怖,他不由得想。
几分钟后,一位穿着笔挺西装、面色沉稳的中年人从庄园正门迎出来,“您是程医生?”
“呃,是我。”程序顿了一下,赶忙推了推眼镜,换上专业笑容,“我是程序,方教授让我来的。”
“请进吧,少爷已经跟我吩咐过。”对方微一欠身,温和礼貌,“我是这座庄园的管家,叫我娄叔就好。”
他们穿过廊厅、雕花拱门,行经种满绣球的中庭和玻璃穹顶的阳光花厅,每一处都被打扫得不染纤尘。程序步伐略慢半拍,不动声色地打量。
空气中飘着淡淡木质与香草味,显然在香氛处理上也下过功夫。
他挑了下眉,隐隐觉出这“病人”不简单。
两人最终停在二楼的一扇卧室门前。门是厚重的橡木,连把手都古旧雅致。娄叔没有敲门,而是轻轻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阳光从垂落的纱帘透进来,照在地毯上,屋里很安静,香樟木的气息混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
靠近窗边的四柱床上,坐着一个瘦削青年,神情宁静却苍白,身上披着一件米色针织开衫,头发湿润而散乱,刚洗过澡的模样。
他转过头来,五官如画,眼神却有些飘忽,像刚从一场过于遥远的梦里醒来。
程序愣住了。他有那么一瞬间,真的以为自己误入了童话剧舞台,看见了森林古堡中被困的天使,披着日光,摇摇欲坠。
“这位是路潜先生吗?”他下意识问。
娄叔闻言一笑,“少爷今天不在,这位是青慈少爷,少爷的......朋友。”管家在称谓间微妙地停顿半秒,“接下来几日还请您多费心。”
“你好。”那人的声音像风吹过薄瓷。
程序差点没接上话,半晌才干巴巴开口,“你好……我是程序,你可以叫我阿序,也可以叫我程医生。”
这句自我介绍他说得不太自然,突兀地补了句解释,“我的名字很奇怪吧,我爸妈那时候起名比较随意……也没想太多。”
在国外用英文名尚不觉得有什么,回国后总被人调侃该去当工程师、技术宅,他也能一笑而过,此刻却莫名在意起这个初见之人的看法。
感觉自己怪怪的,程序调整了一下心绪。
李青慈看出了他那一丝窘迫,“不会,程为章法,序为次第,心理医生也是在梳理内心的程序,很适合程医生。”
程序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比他听过的任何恭维都入耳。他内心一热,突然觉得这个周末临时加班的工作,似乎还不错。
不过他以为自己会很快上手这个案子。
毕竟从资料上看,李青慈刚经历了一场惊险绑架事件,但并没有明显的急性应激症状,也没有严重的情绪失控或自伤倾向。
甚至……程序悄悄观察了他三天。
他洗澡时间规律,进食适量,夜里能睡五小时,没有过多梦魇,每天早上八点出现在花厅,餐后散步十五分钟,途中会对路过的园丁点头,晚上九点准时回房。
太平静了。
难道他坚持着活下来,坚持着从病床上睁开眼,坚持着苟延残喘,坚持着复仇……原来只是为了现在这样一幕吗?原来那个曾经从来不会对谁另眼相待的人,也会这样剜心噬骨地爱一个人吗?
他看着那两个人。
李青慈跌坐在地,无法出声也无法动弹,却双眼湿红,心疼到连看都不敢再看;而路潜跪伏在血泊中,大腿还在淌血,却一步步往前爬。
多么深情的一对小情侣,他反倒成了一个拆散他们的恶人,那他就只好恶人做到底了。
谢之然心里涌现了巨大的恶意,他弯下身,贴近李青慈,“你不是想要帮我吗?”
李青慈眼神动荡。
“那你听好了。”谢之然指向路潜,“我今天的结局,是他一手造成的,是他亲手把我推到这个地步。”
他语气渐重,要将这句话钉入对方灵魂,“从今天开始,你不可以再跟他在一起,并且永远不能爱他,也不能接受他的爱。否则,这条人命,你也要背负。”
李青慈看出了他的决绝,猛地摇头,眼睛里流露出悲悯。
谢之然凝视着那片悲悯,终于扬起一个苦涩温柔的笑,“如果我先遇见的是你就好了。”
下一秒,他手腕一转,将手枪调转方向,对准了自己太阳穴。
真可笑啊,原来他唯一能下狠手杀掉的人,居然是自己,谢之然最后想。
他没有犹豫,扣下扳机。
一声闷响,消音器掩去了一切震动,他的身体像失去所有支撑般缓缓滑落。
今天风平浪静,夕阳美好,他睁着眼不愿闭上。仿佛看到十一岁那年的傍晚,谢家风光正盛,父亲还没有因为他病死,母亲也没有抛弃他离开,他是他们唯一的孩子,被当作心头肉宠爱。
那时路、谢两家交好,他经常吃完晚饭独自跑去路家别墅玩,追在几个年长的兄姐身后,一个劲地喊,“哥哥哥哥!姐姐姐姐!”
只有一个人不理他。
唉。
这一声叹息在他胸腔回荡,最后随鼓动的心跳一起沉寂。
…
李青慈眼睫被血雾粘住,眼前蒙着一片薄红,视线中谢之然倒在自己面前,头部被贯穿,血从脸侧涌出,安静地流淌着。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
死人。
第92章 你看起来有一点心痛
办公室落地窗外斜斜透进几束光。
男人一只手抬起钢笔, 另一只手正轻轻转动手腕上的表带。他低头记录完最后一段谈话内容,抬头看向正对面的患者。
“今天的记录就先到这里,周五前, 我会把这次的情绪触发点分析整理给你,配合药物评估,一起发到你的邮箱。记得这周尽量少看社交软件,尤其是晚上。”
那人点了点头,低声应下。男人关掉录音笔,微微一笑,“下次见。”
送走人后,他长长舒了口气,站起身接了杯咖啡, 走到窗边轻抿几口, 放空了一会。
男人名叫程序,哥伦比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毕业, 专业履历十分优秀,三个月前刚结束纽约的工作回国。
他没选医院, 也没进诊所, 目前一边帮熟人做个案一边给出版社写稿子赚稿费, 说是gap year,但实际上已经开始接触几个基金项目了。
他掀开衬衫袖口,看了一眼手表上的行程。接下来本应是空出来的周末,却意外多了一条临时插进来的预约。
「路潜先生,清渚湖庄园, 私人心理评估与观察,推荐人:方亦中教授。」
程序愣了愣。方亦中是他硕士时期的华裔导师,业内知名精神分析专家, 一位冷静、挑剔、不苟言笑的老派心理医生。两人师徒多年,从未开口推荐过任何私人工作,这是第一次。
他正打算打电话确认,就接到方亦中的信息。
dr.f:推给你了个预约,本来该我去,但今天起飞的航班临时取消了,明后两天有事耽误。这个地址你在国内离得更近,先替我去一趟,人比较特殊,能住就住几天。
他盯着那句“人比较特殊”,有些疑惑。方教授从不会用这种模糊词语,除非他自己也判断不准。
程序回到办公桌前,打开地图查了下“清渚湖”,一边查,一边拨了电话叫助理定车。
清渚湖他听说过,是a市近郊最昂贵的疗养片区,早年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现在则多是富人买下整片山水,修建私邸封闭居住,外人很难踏足。
程序倒没觉得新奇。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完临床心理学后,主修的就是上层群体的个案研究,其中不乏各路金融家、外交高官、好莱坞演员甚至军方背景人士。
但即便是那种等级的客户,大多也只是请他去一两次,更多时候,是以旁观者身份做出心理结构评估,不像这次这样,要求他“居住观察”。
他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还在猜测,这次的患者,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第二天下午,惊蛰时节刚过,凉风还卷着湿润。
程序一身灰色高领针织衫,外套深卡其色风衣,拎着一个小号行李箱,站在清渚湖疗养区的外侧等接应。
来的是一辆全黑宾利,车窗深色,看不清内饰。车停稳后,司机下车绕过车头替他打开后门。
车内沉静,沿路风景很快进入深林,城市的轮廓迅速被甩在后头。导航上的路线转为“私人道路,权限已开启”,红点跳动在模糊灰色区域。
到达目的地,他立在黑色铁艺大门前,惊叹于这几栋建筑的宏伟和美观,“真不愧是老师推荐的case……”
只是这一带都是山麓,住在这里的人,如果没有车接车送,单凭双脚大概极难走出去。交通不便,远离闹市,孤寂的清净中,也有一种空旷的恐怖,他不由得想。
几分钟后,一位穿着笔挺西装、面色沉稳的中年人从庄园正门迎出来,“您是程医生?”
“呃,是我。”程序顿了一下,赶忙推了推眼镜,换上专业笑容,“我是程序,方教授让我来的。”
“请进吧,少爷已经跟我吩咐过。”对方微一欠身,温和礼貌,“我是这座庄园的管家,叫我娄叔就好。”
他们穿过廊厅、雕花拱门,行经种满绣球的中庭和玻璃穹顶的阳光花厅,每一处都被打扫得不染纤尘。程序步伐略慢半拍,不动声色地打量。
空气中飘着淡淡木质与香草味,显然在香氛处理上也下过功夫。
他挑了下眉,隐隐觉出这“病人”不简单。
两人最终停在二楼的一扇卧室门前。门是厚重的橡木,连把手都古旧雅致。娄叔没有敲门,而是轻轻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阳光从垂落的纱帘透进来,照在地毯上,屋里很安静,香樟木的气息混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
靠近窗边的四柱床上,坐着一个瘦削青年,神情宁静却苍白,身上披着一件米色针织开衫,头发湿润而散乱,刚洗过澡的模样。
他转过头来,五官如画,眼神却有些飘忽,像刚从一场过于遥远的梦里醒来。
程序愣住了。他有那么一瞬间,真的以为自己误入了童话剧舞台,看见了森林古堡中被困的天使,披着日光,摇摇欲坠。
“这位是路潜先生吗?”他下意识问。
娄叔闻言一笑,“少爷今天不在,这位是青慈少爷,少爷的......朋友。”管家在称谓间微妙地停顿半秒,“接下来几日还请您多费心。”
“你好。”那人的声音像风吹过薄瓷。
程序差点没接上话,半晌才干巴巴开口,“你好……我是程序,你可以叫我阿序,也可以叫我程医生。”
这句自我介绍他说得不太自然,突兀地补了句解释,“我的名字很奇怪吧,我爸妈那时候起名比较随意……也没想太多。”
在国外用英文名尚不觉得有什么,回国后总被人调侃该去当工程师、技术宅,他也能一笑而过,此刻却莫名在意起这个初见之人的看法。
感觉自己怪怪的,程序调整了一下心绪。
李青慈看出了他那一丝窘迫,“不会,程为章法,序为次第,心理医生也是在梳理内心的程序,很适合程医生。”
程序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比他听过的任何恭维都入耳。他内心一热,突然觉得这个周末临时加班的工作,似乎还不错。
不过他以为自己会很快上手这个案子。
毕竟从资料上看,李青慈刚经历了一场惊险绑架事件,但并没有明显的急性应激症状,也没有严重的情绪失控或自伤倾向。
甚至……程序悄悄观察了他三天。
他洗澡时间规律,进食适量,夜里能睡五小时,没有过多梦魇,每天早上八点出现在花厅,餐后散步十五分钟,途中会对路过的园丁点头,晚上九点准时回房。
太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