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说完他便移开目光,转而研究起地毯的花纹。
“好,谢谢你。”李青慈低声道谢。
他坐起身,伸手勾住桌面上方形盒子的丝带一拉,掀开了盖子,露出里面饱满的生日蛋糕,深紫的果酱铺在雪白的奶油上,中间用巧克力酱工整写着:小炀,18岁生日快乐。
“吃蛋糕吗?”他问。
“这不是你……”这蛋糕看起来价值不菲,显然倾注了心意。
“是给他订的,上面写了他的名字,也是他最喜欢的蓝莓口味。”
李青慈垂眼望着那句祝福,想不明白往日那个明朗又乖顺的弟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内疚、羞耻、厌恶、和无法言说的困惑不解等等繁杂的情绪不断来回揉捏着他的心。
空气里只剩下蛋糕的味道,香甜,腻人。
…
然而堆积如山的工作,并不允许李青慈还有时间沉溺于混乱的心绪。
没过多久,他便搭乘航班,飞往南方一座海滨城市,目的地是一场规格极高的年度慈善艺术晚宴。
晚宴由国内顶尖文化基金会与市政联合主办,旨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募集善款。出席嘉宾皆是来自政商文娱各界的重量级人物,媒体阵仗也不小。
作为该项目力邀的形象大使,以及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李青慈的出席是板上钉钉的义务。
地点设在滨海酒店的顶层宴会厅。
巨大的弧形落地窗将暮色中的海景框成一幅流动的画卷,深蓝色的海水在远处与天际交融,厅内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汇聚成一片低沉的嗡鸣。
李青慈穿着一身深灰色暗纹西装,在季惊月的陪同下步入会场。
关姝影给他安排的执行经纪人暂时还没到位,近期的行程对接和现场把控,都是季惊月主动提议帮他包揽负责,倒是上手很快。
“青慈,三点钟方向,张导和他的制片人,有新剧本意向,可以过去打个招呼。九点钟,基金会主席王女士刚和市长聊完……”他快速地提示着重要人物,手指在香槟杯底不着痕迹地轻点方位。
李青慈点点头,调整了方向,正准备朝张导的方向走去,视线却在不经意间捕捉到落地窗边一个有些意外的组合。
靠窗的休息区,小圆桌旁坐着两个人,一个是游思理,正微微倾身和对面的男人说着什么。
而他对面的人,让李青慈的脚步停顿了下来。
程序。
第105章 除非我死了
他此刻正专注地听着游思理说话, 偶尔点头回应,姿态放松。
这两个人认识?李青慈内心泛起疑问。
似乎是感觉到有人注视,游思理抬起头, 恰好与李青慈撞上视线。他站起身,笑着招手,“青慈,这边。”
这一声招呼引起了连锁反应,季惊月和程序同时扭过头。
李青慈走了过去,“你不是在片场?”目光扫过程序时,礼貌点头致意,“程医生。”
“拍摄基地离这里开车也就两小时,我们公司和基金会正在合作一个相关的公益短片项目, 我饰演的角色比较典型, 基金会这边特别发函邀请了我,导演就给批了一天假。”
他解释完, 立刻好奇地在李青慈和程序之间来回看,显然对这两人的交集感到意外, “青慈和程医生……认识?”
李青慈神色如常, “嗯, 之前工作上有些接触,程医生提供过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专业意见,帮了不小的忙。”
程序也站起身,对他温和地笑了笑,“青慈,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游思理这才注意到李青慈身边跟随的人,神情略显复杂,“没想到你真的回来了。”
季惊月脸上保持微笑, 主动向他伸出手,“是回来了,现在负责青慈一部分经纪事务。”
“原来大家都互相认识。”程序站在一旁,看出了这三人之间微妙流动的氛围。
恰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急匆匆走过来,目标明确地找到了季惊月,“季先生,抱歉打扰,后台那边关于等会儿青慈老师上台的流程细节,需要您最后确认一下,王主席也在那边等您。”
季惊月眉头微蹙,看了一眼李青慈,又看了看旁边的游思理和程序。
“去吧,流程要紧,我一个人可以。”李青慈让他放心。
“好,那你自己多留心。”他不再迟疑,跟着工作人员没入人群。
几乎是同时,游思理的手机也响了起来,屏幕显示是经纪人的名字,他略带歉意,“抱歉,我接个电话,剧组那边可能有事。”说罢拿着手机走向了相对安静的露台。
转瞬间,窗边只剩下李青慈和程序两人。窗外是深沉的大海,厅内是浮华的喧嚣,而他们所在的这一隅,却奇异地安静下来。
程序拦住一个托着饮料经过的侍者,从托盘里取了一杯香槟,又递给李青慈一杯气泡水,声音温和,“最近还好吗?”
“谢谢。”李青慈接过气泡水,“我一切都好,只是工作排得太满,之前的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当面道谢。”
在庄园的时候,程序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他。
但李青慈暂时没有手机,没办法交换,只突然提了一个请求,说如果他在半个月内没有主动联系,希望程序能帮他找到路越峤,并且告诉对方自己在这里。
那时的他几乎没有任何让人信服或值得冒险的筹码,换作常人,大概率会选择置身事外,明哲保身,而程序没有。
“其实我当时确实犹豫了一下,但你看起来不像会随便开口求人的人。所以我想,即便你不说明缘由,我也该信你一次,况且,我这人大概骨子里就有点多管闲事的毛病。”程序半开玩笑地自嘲了一句,看向他,语气认真了些,“那我们现在算是从普通朋友,升级成共患难过的好朋友了吗?”
“自然。”
两只杯子,一只盛着香槟,一只盛着气泡水,轻轻相碰了一下。
李青慈的目光掠过杯沿,落在程序脸上,方才他与游思理交谈时的熟稔姿态在脑海中浮现,“你和游思理认识很久了吗?”能跟心理医生建立联系,无非那几个原因,要么是旧识,要么工作交集,要么……出于治疗关系。
“没有很久,也就两三个月吧。他接的戏普遍心理层次复杂,有时入戏太深,情绪会卡在角色状态里难以抽离。他的团队,或者说他本人,会来找我聊聊。”程序回答点到即止,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保持着职业的边界感。
“如果是涉及病人隐私的部分,程医生不用跟我讲太多,不必为难。”
程序微微颔首,沉吟片刻,以一种更偏向观察而非诊断的口吻说道,“他很擅长演一些内心病态、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这类角色演好了很容易出彩,也容易让人记住。但长久地沉浸在那种阴暗压抑的情绪氛围里,对心理状态是一种持续的消耗。我感觉他似乎特别急于证明些什么,或者说,迫切地想要达成某种高度。”
李青慈沉默着消化这些话里的信息。
“如果你和他关系还不错,也许可以试着关心一下?作为他的心理医生,我能触及到的内核其实很有限,他防备心很重,只对我开放到这个层面。”
程序没有点破,但他看得出来,李青慈在游思理的世界里,占据着一个极其特殊的位置。他们曾经的同团经历,也提供了这种可能性的基础。
“我知道了。”李青慈沉声应下。
口袋里的手机这时震动了一下,是季惊月发来讯息:准备上台,后台入口等你。
他将杯中剩余的气泡水饮尽,放下空杯,“抱歉,程医生,我得过去了。”
“当然,正事要紧。”
李青慈刚转身迈出一步,程序的轻唤声在身后响起,“青慈。”
他停步,回头。
程序看着他,笑意纯粹,“让你有时间多来做心理咨询,听起来可能不太像好话。不过,如果你只是想找个人聊聊天,说说烦心事,我永远随时待命。”
这话的分量超出了寻常的客套,李青慈模糊地感知到那话语下潜藏的某种更深的关切,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他点点头,“多谢你,阿序。”
这称呼让程序怔在原地,他还以为,对方早就忘了。
晚宴流程过了大半,李青慈作为形象大使和重量级嘉宾,上台发表了致辞,结束后不可避免地被几位重要的赞助商和基金会高层围住,进行必要的社交。
季惊月站在人群外围不便打扰,就不动声色地退到宴会厅边缘一处相对安静的廊柱旁,这里连接着通往露台的玻璃门,空气流通性好,能避开中心区域的喧嚣。
他背靠着冰凉的大理石柱,拿出手机,快速浏览几封需要紧急处理的邮件。
露台的玻璃门被推开又合上,一缕裹挟着咸涩海风的凉意涌入室内。
游思理刚结束一通冗长的电话,从外面走了进来,一眼看到廊柱旁的身影。
“好,谢谢你。”李青慈低声道谢。
他坐起身,伸手勾住桌面上方形盒子的丝带一拉,掀开了盖子,露出里面饱满的生日蛋糕,深紫的果酱铺在雪白的奶油上,中间用巧克力酱工整写着:小炀,18岁生日快乐。
“吃蛋糕吗?”他问。
“这不是你……”这蛋糕看起来价值不菲,显然倾注了心意。
“是给他订的,上面写了他的名字,也是他最喜欢的蓝莓口味。”
李青慈垂眼望着那句祝福,想不明白往日那个明朗又乖顺的弟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内疚、羞耻、厌恶、和无法言说的困惑不解等等繁杂的情绪不断来回揉捏着他的心。
空气里只剩下蛋糕的味道,香甜,腻人。
…
然而堆积如山的工作,并不允许李青慈还有时间沉溺于混乱的心绪。
没过多久,他便搭乘航班,飞往南方一座海滨城市,目的地是一场规格极高的年度慈善艺术晚宴。
晚宴由国内顶尖文化基金会与市政联合主办,旨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募集善款。出席嘉宾皆是来自政商文娱各界的重量级人物,媒体阵仗也不小。
作为该项目力邀的形象大使,以及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李青慈的出席是板上钉钉的义务。
地点设在滨海酒店的顶层宴会厅。
巨大的弧形落地窗将暮色中的海景框成一幅流动的画卷,深蓝色的海水在远处与天际交融,厅内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汇聚成一片低沉的嗡鸣。
李青慈穿着一身深灰色暗纹西装,在季惊月的陪同下步入会场。
关姝影给他安排的执行经纪人暂时还没到位,近期的行程对接和现场把控,都是季惊月主动提议帮他包揽负责,倒是上手很快。
“青慈,三点钟方向,张导和他的制片人,有新剧本意向,可以过去打个招呼。九点钟,基金会主席王女士刚和市长聊完……”他快速地提示着重要人物,手指在香槟杯底不着痕迹地轻点方位。
李青慈点点头,调整了方向,正准备朝张导的方向走去,视线却在不经意间捕捉到落地窗边一个有些意外的组合。
靠窗的休息区,小圆桌旁坐着两个人,一个是游思理,正微微倾身和对面的男人说着什么。
而他对面的人,让李青慈的脚步停顿了下来。
程序。
第105章 除非我死了
他此刻正专注地听着游思理说话, 偶尔点头回应,姿态放松。
这两个人认识?李青慈内心泛起疑问。
似乎是感觉到有人注视,游思理抬起头, 恰好与李青慈撞上视线。他站起身,笑着招手,“青慈,这边。”
这一声招呼引起了连锁反应,季惊月和程序同时扭过头。
李青慈走了过去,“你不是在片场?”目光扫过程序时,礼貌点头致意,“程医生。”
“拍摄基地离这里开车也就两小时,我们公司和基金会正在合作一个相关的公益短片项目, 我饰演的角色比较典型, 基金会这边特别发函邀请了我,导演就给批了一天假。”
他解释完, 立刻好奇地在李青慈和程序之间来回看,显然对这两人的交集感到意外, “青慈和程医生……认识?”
李青慈神色如常, “嗯, 之前工作上有些接触,程医生提供过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专业意见,帮了不小的忙。”
程序也站起身,对他温和地笑了笑,“青慈,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游思理这才注意到李青慈身边跟随的人,神情略显复杂,“没想到你真的回来了。”
季惊月脸上保持微笑, 主动向他伸出手,“是回来了,现在负责青慈一部分经纪事务。”
“原来大家都互相认识。”程序站在一旁,看出了这三人之间微妙流动的氛围。
恰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急匆匆走过来,目标明确地找到了季惊月,“季先生,抱歉打扰,后台那边关于等会儿青慈老师上台的流程细节,需要您最后确认一下,王主席也在那边等您。”
季惊月眉头微蹙,看了一眼李青慈,又看了看旁边的游思理和程序。
“去吧,流程要紧,我一个人可以。”李青慈让他放心。
“好,那你自己多留心。”他不再迟疑,跟着工作人员没入人群。
几乎是同时,游思理的手机也响了起来,屏幕显示是经纪人的名字,他略带歉意,“抱歉,我接个电话,剧组那边可能有事。”说罢拿着手机走向了相对安静的露台。
转瞬间,窗边只剩下李青慈和程序两人。窗外是深沉的大海,厅内是浮华的喧嚣,而他们所在的这一隅,却奇异地安静下来。
程序拦住一个托着饮料经过的侍者,从托盘里取了一杯香槟,又递给李青慈一杯气泡水,声音温和,“最近还好吗?”
“谢谢。”李青慈接过气泡水,“我一切都好,只是工作排得太满,之前的事,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当面道谢。”
在庄园的时候,程序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他。
但李青慈暂时没有手机,没办法交换,只突然提了一个请求,说如果他在半个月内没有主动联系,希望程序能帮他找到路越峤,并且告诉对方自己在这里。
那时的他几乎没有任何让人信服或值得冒险的筹码,换作常人,大概率会选择置身事外,明哲保身,而程序没有。
“其实我当时确实犹豫了一下,但你看起来不像会随便开口求人的人。所以我想,即便你不说明缘由,我也该信你一次,况且,我这人大概骨子里就有点多管闲事的毛病。”程序半开玩笑地自嘲了一句,看向他,语气认真了些,“那我们现在算是从普通朋友,升级成共患难过的好朋友了吗?”
“自然。”
两只杯子,一只盛着香槟,一只盛着气泡水,轻轻相碰了一下。
李青慈的目光掠过杯沿,落在程序脸上,方才他与游思理交谈时的熟稔姿态在脑海中浮现,“你和游思理认识很久了吗?”能跟心理医生建立联系,无非那几个原因,要么是旧识,要么工作交集,要么……出于治疗关系。
“没有很久,也就两三个月吧。他接的戏普遍心理层次复杂,有时入戏太深,情绪会卡在角色状态里难以抽离。他的团队,或者说他本人,会来找我聊聊。”程序回答点到即止,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保持着职业的边界感。
“如果是涉及病人隐私的部分,程医生不用跟我讲太多,不必为难。”
程序微微颔首,沉吟片刻,以一种更偏向观察而非诊断的口吻说道,“他很擅长演一些内心病态、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这类角色演好了很容易出彩,也容易让人记住。但长久地沉浸在那种阴暗压抑的情绪氛围里,对心理状态是一种持续的消耗。我感觉他似乎特别急于证明些什么,或者说,迫切地想要达成某种高度。”
李青慈沉默着消化这些话里的信息。
“如果你和他关系还不错,也许可以试着关心一下?作为他的心理医生,我能触及到的内核其实很有限,他防备心很重,只对我开放到这个层面。”
程序没有点破,但他看得出来,李青慈在游思理的世界里,占据着一个极其特殊的位置。他们曾经的同团经历,也提供了这种可能性的基础。
“我知道了。”李青慈沉声应下。
口袋里的手机这时震动了一下,是季惊月发来讯息:准备上台,后台入口等你。
他将杯中剩余的气泡水饮尽,放下空杯,“抱歉,程医生,我得过去了。”
“当然,正事要紧。”
李青慈刚转身迈出一步,程序的轻唤声在身后响起,“青慈。”
他停步,回头。
程序看着他,笑意纯粹,“让你有时间多来做心理咨询,听起来可能不太像好话。不过,如果你只是想找个人聊聊天,说说烦心事,我永远随时待命。”
这话的分量超出了寻常的客套,李青慈模糊地感知到那话语下潜藏的某种更深的关切,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他点点头,“多谢你,阿序。”
这称呼让程序怔在原地,他还以为,对方早就忘了。
晚宴流程过了大半,李青慈作为形象大使和重量级嘉宾,上台发表了致辞,结束后不可避免地被几位重要的赞助商和基金会高层围住,进行必要的社交。
季惊月站在人群外围不便打扰,就不动声色地退到宴会厅边缘一处相对安静的廊柱旁,这里连接着通往露台的玻璃门,空气流通性好,能避开中心区域的喧嚣。
他背靠着冰凉的大理石柱,拿出手机,快速浏览几封需要紧急处理的邮件。
露台的玻璃门被推开又合上,一缕裹挟着咸涩海风的凉意涌入室内。
游思理刚结束一通冗长的电话,从外面走了进来,一眼看到廊柱旁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