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盛放双手扣在工位上,一本正经地值班——
他不是小麻烦,是靠谱阿舅。
小朋友单独执勤期间遇到的第一单案件,是“萍姨接小少爷”回家案。
萍姨来了,好说歹说,哄小孩跟着自己回去。
盛放摆摆手:“你走吧。”
“晴晴能同意吗?”萍姨还不放心。
盛家小少爷一脸的莫名其妙。
开什么玩笑呢,当然是听舅舅的。
放放真诚地点头:“嗯!”
终于,萍姨带薪回豪宅,盛放舒舒服服地靠在工位上。
这个西九龙重案组,是他的天下啦!
……
这一天,似乎过得特别快。
到了下午五点,外甥女和小舅舅终于下班。
他们出了办公室,还在商量晚饭吃什么,放放小朋友很严肃地告诉晴仔,他绝对不愿意再吃警校食堂硬邦邦的青菜梗。
还没等到祝晴回话,他忽然听见拐角传来一阵喧闹声。
“阿sir,我儿子只是轻轻碰了他一下,他自己摔在地上,这也要怪我?”
“打架犯法的,你儿子打人就是不对。没看见我女儿脸上都留淤青了吗?如果破相怎么办!”
“谁知道这淤青是新的,还是以前留下的,他们家女儿整天到处跑,就像个假小子——”
“什么?你说谁是假小子?”
那是报案房里传来的声音,穿着制服的当值警员揉着太阳穴出来,恰好撞见祝晴和盛放。
警署虽大,平时进进出出同僚之间基本上也都打过照面。
这位警员无奈道:“中学学生的家长,孩子之间有矛盾,被请到校长室,结果越吵越厉害,直接闹到差馆。”
祝晴往里看了一眼,场面如火如荼:“看来今晚要加班。”
“谁说不是呢?”当值警员说,“madam,我先去忙。”
报案室里,吊扇慢悠悠地转着,盛放小朋友看了又看,刚想要跟着制服阿sir进去打卡,就被祝晴拽了回来。
学生家长之间纠纷不断,有纠纷就要调解,你一言我一语,就像是紧箍咒,在耳畔“嗡嗡嗡”地响。
祝晴有点困,伸了个懒腰。原来在警校训练和正式参加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在警校时,操练再辛苦,只是身体上的疲惫,而现在,脑子不停地转,有时候会微微宕机。
“晴仔,警校食堂的红烧肉不好吃,我不喜欢。”
“还有,米饭又软又硬,难道他们的大米不是空运来的吗?”
小少爷憋了一天的话,这会儿说个不停。
祝晴有一搭没一搭地接着,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以缓慢的速度舒展。
“晴仔,如果我在幼儿园,也和小朋友打架怎么办?”
“要看是谁的问题。”
“当然是别人错啦!”
“那就打回去。”
“可是外甥女,他们家大人来找你算账怎么办?”
“大的打大的,小的打小的。”
盛放一脸了然的小表情。
他打小孩,晴仔打他们爸妈。
祝晴则顿时一个激灵——
不对,一不小心说出真心话。
小反派是不能这么教的!
……
一年前集装箱厂亲眼目击凶手杀人的证人朱大雄,在第二天一早,独自来到油麻地警署。
他的腿伤还没有恢复,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
警员问:“怎么不叫家人陪着来?”
朱大雄干涩的嘴唇牵起一抹苦涩的笑:“都要揾食的嘛。”
朱大雄在工地受了伤,工头骂骂咧咧拿出医药费,将钱甩给他时,钞票擦着他的脸掉在地上。
现在全家就只靠他老婆苏金好,推着叮当作响的餐车,在工地和码头来回跑卖盒饭,想到这里,他下意识摸了摸瘪瘪的口袋,一脸愁容。
今早出门前,他老婆一个劲让他问,认人会不会被凶手报复……此时朱大雄有些尴尬地开口,好在阿sir并没有笑话自己,而是很好脾气地解释什么叫单面玻璃。
“这叫列队认人室,看见那面玻璃了吗?”阿sir说,“你能看得见里面,但是里面嫌疑人看见的,是一面镜子,放心,很安全的。”
朱大雄做了个深呼吸:“阿sir,我准备好了。”
黎叔一声令下,认人室里开始列队。
b组的几个警员站在单面玻璃前看着,等待着当年那起案子目击者朱大雄的反应。
徐家乐指着里面的同事阿杰,调侃道:“我就说他六呎高是假的,光鞋垫就垫了三吋厚。”
“你才发现吗?上次去莫sir家打边炉,阿杰脱了鞋,我要低头和他说话。”豪仔也笑道,“这对鞋垫可以当增高鞋卖。”
警官谈天时气氛轻松,朱大雄的神色也不再像刚开始那么紧张。
只是左看右看了好几次,最终他的额头渗出汗珠,无力地摇头。
“阿sir——”他说,“那天太黑了,我没看清楚。”
当天雨大,天就更黑,朱大雄只依稀看见一道身影一闪而过。
现在,整整八个人背对着他站成一排,警方这么大阵仗,特地安排这个程序。他也很想给警方提供线索,协助他们破了电视上那起连环杀人案,但越焦急,眼前相似的轮廓就变得越模糊。
“放轻松。”曾咏珊说,“试着回忆一下,凶手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他……”朱大雄绞尽脑汁地思索,眉间的纹路更深。
他闭上眼睛。
记忆里滂沱大雨,清脆、有节奏性的雨声,奔跑的背影。
“我记得那个杀人犯……他跑起来,特别轻快,但是又有点不协调。”话音落下,朱大雄有些沮丧。
他没念过几年书,关键时刻连形容凶手的背影,都很难描述,前言不搭后语,显得矛盾。
黎叔闻言抬眉,对身边警员使了个眼色,警员会意。
没过几分钟,八个背影调整步速,或刻意加快步调,或调整摆臂幅度。
朱大雄站在原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松开被捏皱的纸杯:“帮不到你们……那天的雨,太大了。”
警员们交换眼神,不约而同地转开视线,连叹息都是轻轻的。
朱大雄一脸抱歉。
“没事的。”莫sir朝门口扬了扬下巴,“祝晴,送朱先生出去吧。”
……
是祝晴送朱大雄走出警署。
她记得,上次去医院录口供时,他的腿伤比现在重,但精神好多了。此时的朱大雄,眼神黯然迷茫,像是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慢走。”
朱大雄点点头,下了警署大楼的台阶。
祝晴也很迷茫。
这起雨夜连环杀人案,疑点重重,看似证据指向詹伟强,可又有太多细节是无法深究的。
凶手逃跑时背影轻快,却不协调……
难道是刚才在认人室,詹伟强刻意掩饰自己的习惯性奔跑姿势?
祝晴带着满腹疑问回cid办公室,刚推开门,就感受到工位与工位之间弥漫着压抑的氛围。
她用眼神向曾咏珊询问,这个警队小太阳,又是摊手又是耸肩,看起来很懊恼。
莫振邦说,终于查清了。
詹伟强突然逃去南丫岛,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和丽妍化妆品公司谈生意,更重要的,是拿回扣。这家化妆品公司根本达不到和菲曼国际美容学院合作的标准,但他还是在他们的负责人面前打了包票,答案很明显,他不老实。
“詹伟强在背后做了手脚。”梁奇凯说,“所以不敢承认。”
黎叔揉了揉眉心,又好气又好笑:“这小子胆子不小,居然敢挪用公款。调取的银行流水和公司账目出来了,有几笔款项去向不明。”
事发那一天,郑校长发现账目问题,趁着所有人下班,将他喊到办公室谈话。
詹伟强心虚,天一亮就逃去南丫岛,想要尽快谈成这单生意,把亏空的数目补回来。
就在这时,审讯室传来新消息。一名警员匆匆推门而入,带来嫌疑人詹伟强交代的另外一个重要线索。
“詹伟强突然想到,郑世鸿遇害那一天夜里,他接到过一通打错的电话。这么晚了,还打错电话,当时嫌疑人情绪烦躁,还破口大骂……他怀疑,家里的电话答录机,应该录下了这段对话。”
“调出这段录音,詹伟强就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祝晴坐回自己的位置,手中纸杯还冒着热气。
她不过是送证人出门,又顺路去茶水间倒了杯水,一眨眼的工夫,案件走向天翻地覆。
几名警员既觉得讽刺,又不甘心。詹伟强自己一声不吭,最后还是他们紧赶慢赶地查,查到账目问题,又联系美容学院的财务科,愣是给他洗脱了嫌疑。
“看开点。”祝晴说,“亏空公款一样犯法。”
曾咏珊咬牙,握着拳气愤道:“盯死他!”
他不是小麻烦,是靠谱阿舅。
小朋友单独执勤期间遇到的第一单案件,是“萍姨接小少爷”回家案。
萍姨来了,好说歹说,哄小孩跟着自己回去。
盛放摆摆手:“你走吧。”
“晴晴能同意吗?”萍姨还不放心。
盛家小少爷一脸的莫名其妙。
开什么玩笑呢,当然是听舅舅的。
放放真诚地点头:“嗯!”
终于,萍姨带薪回豪宅,盛放舒舒服服地靠在工位上。
这个西九龙重案组,是他的天下啦!
……
这一天,似乎过得特别快。
到了下午五点,外甥女和小舅舅终于下班。
他们出了办公室,还在商量晚饭吃什么,放放小朋友很严肃地告诉晴仔,他绝对不愿意再吃警校食堂硬邦邦的青菜梗。
还没等到祝晴回话,他忽然听见拐角传来一阵喧闹声。
“阿sir,我儿子只是轻轻碰了他一下,他自己摔在地上,这也要怪我?”
“打架犯法的,你儿子打人就是不对。没看见我女儿脸上都留淤青了吗?如果破相怎么办!”
“谁知道这淤青是新的,还是以前留下的,他们家女儿整天到处跑,就像个假小子——”
“什么?你说谁是假小子?”
那是报案房里传来的声音,穿着制服的当值警员揉着太阳穴出来,恰好撞见祝晴和盛放。
警署虽大,平时进进出出同僚之间基本上也都打过照面。
这位警员无奈道:“中学学生的家长,孩子之间有矛盾,被请到校长室,结果越吵越厉害,直接闹到差馆。”
祝晴往里看了一眼,场面如火如荼:“看来今晚要加班。”
“谁说不是呢?”当值警员说,“madam,我先去忙。”
报案室里,吊扇慢悠悠地转着,盛放小朋友看了又看,刚想要跟着制服阿sir进去打卡,就被祝晴拽了回来。
学生家长之间纠纷不断,有纠纷就要调解,你一言我一语,就像是紧箍咒,在耳畔“嗡嗡嗡”地响。
祝晴有点困,伸了个懒腰。原来在警校训练和正式参加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在警校时,操练再辛苦,只是身体上的疲惫,而现在,脑子不停地转,有时候会微微宕机。
“晴仔,警校食堂的红烧肉不好吃,我不喜欢。”
“还有,米饭又软又硬,难道他们的大米不是空运来的吗?”
小少爷憋了一天的话,这会儿说个不停。
祝晴有一搭没一搭地接着,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以缓慢的速度舒展。
“晴仔,如果我在幼儿园,也和小朋友打架怎么办?”
“要看是谁的问题。”
“当然是别人错啦!”
“那就打回去。”
“可是外甥女,他们家大人来找你算账怎么办?”
“大的打大的,小的打小的。”
盛放一脸了然的小表情。
他打小孩,晴仔打他们爸妈。
祝晴则顿时一个激灵——
不对,一不小心说出真心话。
小反派是不能这么教的!
……
一年前集装箱厂亲眼目击凶手杀人的证人朱大雄,在第二天一早,独自来到油麻地警署。
他的腿伤还没有恢复,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
警员问:“怎么不叫家人陪着来?”
朱大雄干涩的嘴唇牵起一抹苦涩的笑:“都要揾食的嘛。”
朱大雄在工地受了伤,工头骂骂咧咧拿出医药费,将钱甩给他时,钞票擦着他的脸掉在地上。
现在全家就只靠他老婆苏金好,推着叮当作响的餐车,在工地和码头来回跑卖盒饭,想到这里,他下意识摸了摸瘪瘪的口袋,一脸愁容。
今早出门前,他老婆一个劲让他问,认人会不会被凶手报复……此时朱大雄有些尴尬地开口,好在阿sir并没有笑话自己,而是很好脾气地解释什么叫单面玻璃。
“这叫列队认人室,看见那面玻璃了吗?”阿sir说,“你能看得见里面,但是里面嫌疑人看见的,是一面镜子,放心,很安全的。”
朱大雄做了个深呼吸:“阿sir,我准备好了。”
黎叔一声令下,认人室里开始列队。
b组的几个警员站在单面玻璃前看着,等待着当年那起案子目击者朱大雄的反应。
徐家乐指着里面的同事阿杰,调侃道:“我就说他六呎高是假的,光鞋垫就垫了三吋厚。”
“你才发现吗?上次去莫sir家打边炉,阿杰脱了鞋,我要低头和他说话。”豪仔也笑道,“这对鞋垫可以当增高鞋卖。”
警官谈天时气氛轻松,朱大雄的神色也不再像刚开始那么紧张。
只是左看右看了好几次,最终他的额头渗出汗珠,无力地摇头。
“阿sir——”他说,“那天太黑了,我没看清楚。”
当天雨大,天就更黑,朱大雄只依稀看见一道身影一闪而过。
现在,整整八个人背对着他站成一排,警方这么大阵仗,特地安排这个程序。他也很想给警方提供线索,协助他们破了电视上那起连环杀人案,但越焦急,眼前相似的轮廓就变得越模糊。
“放轻松。”曾咏珊说,“试着回忆一下,凶手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他……”朱大雄绞尽脑汁地思索,眉间的纹路更深。
他闭上眼睛。
记忆里滂沱大雨,清脆、有节奏性的雨声,奔跑的背影。
“我记得那个杀人犯……他跑起来,特别轻快,但是又有点不协调。”话音落下,朱大雄有些沮丧。
他没念过几年书,关键时刻连形容凶手的背影,都很难描述,前言不搭后语,显得矛盾。
黎叔闻言抬眉,对身边警员使了个眼色,警员会意。
没过几分钟,八个背影调整步速,或刻意加快步调,或调整摆臂幅度。
朱大雄站在原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松开被捏皱的纸杯:“帮不到你们……那天的雨,太大了。”
警员们交换眼神,不约而同地转开视线,连叹息都是轻轻的。
朱大雄一脸抱歉。
“没事的。”莫sir朝门口扬了扬下巴,“祝晴,送朱先生出去吧。”
……
是祝晴送朱大雄走出警署。
她记得,上次去医院录口供时,他的腿伤比现在重,但精神好多了。此时的朱大雄,眼神黯然迷茫,像是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慢走。”
朱大雄点点头,下了警署大楼的台阶。
祝晴也很迷茫。
这起雨夜连环杀人案,疑点重重,看似证据指向詹伟强,可又有太多细节是无法深究的。
凶手逃跑时背影轻快,却不协调……
难道是刚才在认人室,詹伟强刻意掩饰自己的习惯性奔跑姿势?
祝晴带着满腹疑问回cid办公室,刚推开门,就感受到工位与工位之间弥漫着压抑的氛围。
她用眼神向曾咏珊询问,这个警队小太阳,又是摊手又是耸肩,看起来很懊恼。
莫振邦说,终于查清了。
詹伟强突然逃去南丫岛,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和丽妍化妆品公司谈生意,更重要的,是拿回扣。这家化妆品公司根本达不到和菲曼国际美容学院合作的标准,但他还是在他们的负责人面前打了包票,答案很明显,他不老实。
“詹伟强在背后做了手脚。”梁奇凯说,“所以不敢承认。”
黎叔揉了揉眉心,又好气又好笑:“这小子胆子不小,居然敢挪用公款。调取的银行流水和公司账目出来了,有几笔款项去向不明。”
事发那一天,郑校长发现账目问题,趁着所有人下班,将他喊到办公室谈话。
詹伟强心虚,天一亮就逃去南丫岛,想要尽快谈成这单生意,把亏空的数目补回来。
就在这时,审讯室传来新消息。一名警员匆匆推门而入,带来嫌疑人詹伟强交代的另外一个重要线索。
“詹伟强突然想到,郑世鸿遇害那一天夜里,他接到过一通打错的电话。这么晚了,还打错电话,当时嫌疑人情绪烦躁,还破口大骂……他怀疑,家里的电话答录机,应该录下了这段对话。”
“调出这段录音,詹伟强就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祝晴坐回自己的位置,手中纸杯还冒着热气。
她不过是送证人出门,又顺路去茶水间倒了杯水,一眨眼的工夫,案件走向天翻地覆。
几名警员既觉得讽刺,又不甘心。詹伟强自己一声不吭,最后还是他们紧赶慢赶地查,查到账目问题,又联系美容学院的财务科,愣是给他洗脱了嫌疑。
“看开点。”祝晴说,“亏空公款一样犯法。”
曾咏珊咬牙,握着拳气愤道:“盯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