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青黛看她面色苍白,嘴唇哆嗦,心里有些焦急。
  “小主,可要请赵医正过宫看诊?”
  最近皇贵太妃的腰痛之症犯了,赵庭芳一直在敬安宫侍奉她,无暇旁顾。
  姜云冉想了想,道:“不用,你拿了听雪宫的牌子,去太医院请一名太医回来便是。”
  不多时,一名年轻的女医便快步而来。
  她瞧着比赵庭芳大了几岁,未及而立,应该是太医院治疗妇科极为出色的钱医正。
  钱医正先给她行礼,然后才开始请脉。
  听了大约一刻,钱医正又仔细端详她的面容,最终踟蹰着松开了手,并未立即开口。
  见她如此,姜云冉心中忽然有些忐忑。
  “钱医正,我这是如何了?”
  青黛请钱医正落座,钱医正才沉吟开口:“姜小主,您之前的平安脉都是赵医正请的,来之前臣已经瞧过,并无异常。”
  “但方才观小主脉相,发现并非如此。”
  姜云冉心中微沉,她见钱医正有些犹豫,便道:“钱医正,有什么话你直说便是,我能担得住。”
  钱医正道:“并非赵医正学艺不精,因她一直都是在小主平日请脉,未曾看过小主月事时的脉相,故而有所疏漏。”
  她倒是很中肯,并未趁机打压同僚。
  “小主年少时可曾遇到过饥荒?”
  饥荒并未遇到,但姜云冉却实实在在被阮家囚禁十数日,险些饿死在阮家的柴房里。
  姜云冉道:“的确曾遇到。”
  钱医正抬眸看了一下青黛,见姜云冉并未让青黛退下去,这才开口:“小主,您遇到饥荒时,不仅伤了脾胃,还可能误食过寒苦草,这种草寒凉,对女子身体尤害。”
  “因此小主年长之后,脉细无力,气血不足,月事腹痛难忍,血流不畅。”
  “此等病症,可能会伤及小主的子嗣。”
  钱医正迟疑片刻,还是实话实说。
  姜云冉倒是没什么波动,她仔细回忆当年在阮家柴房的煎熬,那时候阮家什么都不给,只给清水。
  那清水是什么滋味呢?
  后来姜云冉回忆,总觉得满嘴苦涩。
  可当时她同母亲太过饥饿,嘴里一直发苦酸涩,并未察觉出异样。
  或许在那个时候,阮忠良就动了心思,想要把她们母女卖去逸香阁,却又不想让阮氏有血脉流落在外。
  便动了这么狠毒的法子。
  真是榨干了骨头还要吸髓,恶毒至极。
  赵庭芳离开清州时不过才刚习医术数载,看不出这些细节也在常理之中,按照常法医治月事腹痛,只能缓解,却不能除根。
  青黛听到这话,面色一白,一双手紧紧攥了起来。
  对于一个宫妃而言,子嗣是最要紧的。
  姜云冉若不能有孕,哪怕现在恩宠有佳,未来呢?
  难道陛下还能一辈子宠爱她不成?
  待年老色衰,又如何在宫中生活。
  钱医正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豁出去了,然这位姜小主却面色如常,似乎不以为意。
  姜云冉心中的确有所忧虑,但她这一生过得坎坷,所有的苦难都遇到,也不差这一次了。
  她并不怨天尤人,也不哭天抢地,只是平静看向钱医正,问:“可能医治?”
  这才是最关键的。
  钱医正松了口气。
  “倒是能的,”钱医正顿了顿,道:“小主这是顽疾,总也有十几载光景了,寒苦草的药效本来就已经减淡,若非……”
  钱医正迟疑片刻,没有把话说清,她道:“并非不可医治,不过需要时日罢了。”
  说到这里,钱医正抬眸看向姜云冉。
  见姜云冉虽面色苍白,但眼神清明,并非蠢笨偏激之人,她犹豫再三,还是问出了口:“小主之前可曾服用过避子汤?”
  妃嫔服用避子汤可是大忌。
  一般而言,哪个妃子都想多孕育皇嗣,以后便可高枕无忧。
  倒是没想到,这位姜采女居然要服用避子汤。
  此事太医院根本没有留底,钱医正翻看她的脉案也从无显现,要么是姜云冉自己偷偷服用,要么就是陛下所为。
  这话能不能说,要不要说,钱医正盘桓许久。
  最后还是医者仁心占了上风,她冒着风险,还是把话说出来了。
  姜云冉有些意外看向她。
  当看到她小心的眼神,大约也明白了其想法。
  她不由叹了口气:“钱医正,您是医者仁心,您不用怕,此事我是知情的,也是机缘巧合罢了。”
  这一句话,是为了安抚钱医正。
  看来,此事同陛下无关。
  只要不违逆圣意,钱医正瞬间便放松下来,她呼了口气,才道:“姜小主,您的病症这一次会这样痛苦,脉相这样明显,就是因之前服用过避子汤,避子汤性寒,激发了最后那一点寒苦草的药性,两相叠加,才让臣诊出些许端倪。”
  “依臣所见,小主万不能再用避子汤了。”
  姜云冉反而笑了一下:“我孕事艰难,自然不会再用,之前也是意外。”
  钱医正把所有的障碍都说完,才平复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听到这话,青黛脸色也缓和下来,认真听讲。
  钱医正仔细给姜云冉说了她的脉案,然后才道:“待赵医正回来,臣会同她一起给小主出个方子,今日就要把汤药吃上。”
  钱医正非常认真:“小主,想要彻底根除寒苦草的药性,必要用热药,万幸如今已经入冬,时机最好。”
  “之后三个月,臣可能会给小主下重药,小主可能会觉得偶有体热,或者会上火,这都不用在意。”
  “三月之后,等到春暖花开,就要换新药。”
  姜云冉听到这里,心里便把阮忠良骂了八百遍。
  要不是这阴险小人行事歹毒,她何至于吃这么多药。
  把她们母女害到那个地步尤不知足,最后又担心事发,不仅给母亲下了谋害性命的毒药,还不想让姜云冉好过。
  阮忠良这般恶毒的人,姜云冉此生只见过这一人,不得不感叹,难怪他能把平平无奇的阮氏托举至今日。
  人不狠,如何能成就大事?
  不过,这一切苦难,她都要加倍偿还给阮忠良。
  姜云冉唉声叹气:“多久可以治好?”
  钱医正方才还看她沉稳淡定,现在听到要吃药,倒是难得露出些许小孩子脾气来。
  她不由笑了一下:“药都是热性的,不会太苦,加了大枣和生姜,吃起来会有一股甜味,不难吃的。”
  劝了一句,她才道:“春日药不能多用,每隔五日就要停十日,大约到了夏日,彻底就要停了。”
  “到时候看小主脉相,若已经康复,便不用再用药,若不成,秋日再加两副,至少能祛除九成残余,剩下的药量可忽略不计。”
  青黛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
  “也就是说,待小主痊愈,就能有孕了?”
  钱医正不敢下定论,只道:“倒时就有机会了。”
  姜云冉和青黛对视一眼,姜云冉笑了,道:“钱医正,有劳你了。”
  钱医正忙道:“小主客气了,这都是小的应当做的。”
  姜云冉却知晓,这可不是钱医正的本分。
  这宫里的太医,讲究一个四平八稳,平日里最爱开太平方,一般是不敢用重药的。
  若用药过重,导致贵人们出了意外,全家都要掉脑袋。
  虽然先帝曾经下过圣旨,非有必要,绝不为难太医,可千百年来太医们都是这样过来,四平八稳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铁律。
  今日钱医正敢给她用重药,一个是医者仁心,还有一个,也确实是很有胆量。
  姜云冉猜测,她同赵庭芳应该关系很好,所以才敢说这些话。
  她顿了顿,道:“钱医正,只要你能治好我,我自然不会亏待你,治不好也无妨,这并非你的过错。”
  “不过此事,还请钱医正给我保密,我不想让旁人知晓,尤其是……陛下。”
  姜云冉抬眸看向她:“你应该知道如何出脉案。”
  钱医正后背顿时冷汗岑岑。
  她思索片刻,道:“臣同赵医正会仔细斟酌药方,到时赵医正应该会告诉小主如何熬药。”
  想要隐瞒,必要做万全之策。
  最起码药方上不能显露半分。
  姜云冉见她有办法,面上也慢慢露出笑容。
  她道:“多谢钱医正。”
  说罢,她就让青黛送钱医正回太医院。
  这边钱医正刚走,那边紫叶就沉着脸匆匆而入。
  “小主,乾元宫来人了。”
  姜云冉看都她的面色,心也跟着一沉,她问:“出了什么事?”
  紫叶摇了摇头。
  她凑上前来道:“不知,但小柳公公的面色很严肃,无论如何都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