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韩才人想明白这一切,面色越发难看。
姜云冉有些意外。
以周宜妃的性子,她以为锦绣宫的宫妃们应该不会喜欢她,怎料韩才人还这样为周宜妃担忧。
韩才人不等她询问,便直接说:“其实宜妃娘娘人挺好的。”
她顿了顿,才小声说:“我原来在灵心宫的日子不好过,两相对比,自然能分出好坏。”
这样说来,周宜妃其实比徐昭仪更宽仁。
“宜妃娘娘没有那么多事,也不需要我同冯采女在跟前侍奉,我们有什么困难,只要求她,她也愿意搭把手。”
“之前我冬日不耐灰碳,夜里总是咳嗽,被宜妃娘娘知晓,还自己使了银子给我换了红螺碳,”说到这里,韩才人眼眶有些发红,“我很感激的,我也希望宜妃娘娘一直好好的。”
宫中规矩便就如此。
低位宫妃其实是跟着高位宫妃生活的,若能得宠,自然可以自己主位一宫,舒心生活,若是不能,就只能仰人鼻息。
韩才人还不比其他宫妃,皆有家人帮衬,她本就只是孤女,又是宫女出身,之前的日子想来不好过。
所以才这样惦念周宜妃的好。
姜云冉顿了顿,不知要如何安慰她,只说:“你莫要太过忧心,回去后提前告知冯采女,两人要有个准备。”
她思索着说:“此事,大抵不会牵连宜妃娘娘。”
韩才人狠狠松了口气,她不知为何,就觉得姜才人聪慧,她说话莫名让人信服。
“好,多谢你。”
姜云冉摇摇头,道:“毕竟,宜妃娘娘一点错处都无,事情又不是她做的,因何要连累她?”
“即便没有这些因果,还有大皇子在。”
姜云冉对韩才人微微一笑:“那就是宜妃娘娘安身立命的本钱。”
第81章 下一刻,他就咬了上去。【一+二更】
贪墨皇帝私库的罪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皇帝自己如何评判。
他愿意放过,便就能轻易放过,他若不愿,那就是伤筋动骨的大罪了。
如今周延已经被停职,周家上下皆闭门不出,虽然命其自省上表,可周延究竟上表了什么,满朝文武皆不知情。
唯陛下一人方知。
一月倏然而过,周延的停职没有撤销,司务局依旧由监副主持公务,周氏全族噤若寒蝉,甚至连出门采买都低调行事,再也不见曾经的门庭若市。
见此,群臣之中不由议论纷纷。
陛下待此事态度不冷不热,因着大皇子和周宜妃,前朝众人心里算盘叮当响,竟都没有一起发难。
未来之事谁也说不好。
当今登基五载,膝下只得这一个皇子,虽说大皇子病歪歪的,朝臣们从未见过,可他还在不是?
若以后大皇子能健康长大,继承大统,会不会清算如今攻讦过母族周氏的朝臣?
人人都自私,虽想把周氏彻底拉下马,却也不敢明目张胆。
于是,就这样悄无声息过了数十日。
此事仿佛不存在一般,除了周氏,似乎根本无人在乎。
面上平静无痕,实际却波涛汹涌。
否则也不会有检举之事。
这不啻于落井下石,在已经陷入泥沼中的周氏头上再踩一脚。
而今日诸妃给仁慧太后请安,由梅昭仪上表,司务局和周延又添一项贪墨皇帝私库的罪名,即便仁慧太后遣散宫妃,只留高位妃嫔在前,可此事还是迅速传扬开来。
本来,就没有隐瞒之意。
两刻之后,景华琰下朝,直往寿康宫。
半个时辰之后,寿康宫重开宫门,周宜妃坐着软轿,回锦绣宫闭门不出。
当日下午,景华琰宣召周延入宫,翁婿两人详谈将近一个时辰,最终于落日之前,周延平静出宫。
次日清晨,皇帝下旨,因司务局司正周延结党营私,贪墨巨甚,着夺去官身,贬为庶人,抄家收公,念及周宜妃及大皇子,不发配边疆,举族迁回原籍,两代不许科举。
与此同时,升监副黄炳为司正,主持司务局一应事宜。
一夕之间,盘踞京中数十载的周氏轰然倒塌。
其多年来贪墨巨甚,膏粱锦绣,皆化为泡影,如今因周宜妃,全族能留一线生机,已是格外开恩。
而与周氏同样出身开国亲卫军的其他官员,督管司务局的旁支宗亲们,似乎也都被这一抄没惊吓,纷纷夹起尾巴做人。
一场风波骤然而起,又倏然而灭,眨眼便无声无息。
夜里,姜云冉被迎喜轿接去了乾元宫。
她沐浴更衣之后就坐在寝殿读书,刚翻过两页,就听到外面传来梁三泰的声音:“小主,陛下请您叙话。”
姜云冉挑了一下眉,道知晓了,便让雪燕给她挽起长发,披上一件织金大袖衫,便出了寝殿。
外面一片暖意融融。
穿过厅堂,一路往对面的暖阁行去,刚及门前,便被眼前的灯火辉煌晃了眼。
景华琰晚上处理政事,总是把书房点得明亮,从不让自己头脑混乱。
“给陛下请安,”姜云冉福了福,迈入书房中,转身关上房门,“陛下唤妾前来可有事?”
景华琰放下御笔,起身拿起桌上放着的帕子,慢条斯理擦手指。
姜云冉同他已经颇为相熟,她注意到,每当景华琰结束处理政事时,都会这样不厌其烦反复擦拭手指。
这仿佛是一种讯号,也可能是特殊的习惯,很让人在意。
景华琰来到罗汉床边,同她一起对坐在方桌两侧。
姜云冉的手指莹白修长,在宫灯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她端起天青色方茶壶,给景华琰倒茶。
茉莉香片的味道芬芳别致,让人一瞬便松开眉头,慢慢放松下来。
“陛下吃口茶,润润嗓子。”
景华琰端起茶盏,慢慢抿了一口热茶。
暖流滑至腹中,让人身心舒畅。
“没有什么想问朕的?”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问什么?”
景华琰睨了她一眼,浅浅勾了勾薄唇。
“问问今日事。”
姜云冉轻笑一声,手指灵动,给他续了茶水。
“圣旨已下,事情已成定局,妾没有什么好疑惑的。”
景华琰转着手上的玉扳指,淡淡道:“说实话。”
“哎呀,什么都瞒不过陛下,”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有些羞涩,“陛下因何没有处置司务局?”
“你来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这一切姜云冉都已经琢磨过,此刻也不用犹豫,直接便道:“陛下想要裁撤司务局的权柄,分摊到宫中各司局上,顺便让之前贪墨的宗亲官员吐出脏银,收归国库,却不想掀起亲兵卫和宗亲的不满,只能徐徐图之。”
“先拿下周氏,让周延供出司务局中的其他蠹虫,然后再逐一击破,毕竟春茶一案还未揭发,”姜云冉顿了顿,挑眉看向景华琰,“妾猜想,即便这个月余周氏闭门思过,玉京城中的御茶依旧在销售,并未停歇。”
也就是说,周氏只是其中一环,周延恰好是此刻的司正。
想要挖去趴在私库和国库吸血的水蛭,又不能伤筋动骨,引起宗亲喧沸,自不能心急。
听到她的猜想,景华琰不由笑出声来。
不知为何,他此刻心情倏然好了起来,眉宇之间的郁色散去,看起来年轻许多。
本来就只二十几许的青年人,这般放松肆意,才让人记起他的年纪。
“我说错了?”姜云冉问。
景华琰摇了摇头,他伸出手,忽然捏了一下姜云冉柔软的耳垂。
“你说的很对,一字不差。”
景华琰的手在她耳垂上反复揉捏,动作轻佻,犹如京中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
“陛下,这是做什么?”
景华琰的手不松开,他眸色沉沉的,凝望着姜云冉。
暖阁里宫灯明亮,姜云冉在他深邃的眸子里,清晰看到自己的倒影。
“爱妃是个有福气的。”
景华琰又揉了一下她的耳朵:“母后曾说过,耳垂厚的人有福气,爱妃便是如此。”
姜云冉刚沐浴,耳铛都取下,倒是方便了景华琰把玩。
“是吗?”
姜云冉羞涩一笑:“既然是恭肃皇后所言,那妾就信以为真了。”
“自然是真的。”
景华琰玩了一会儿,才依依不舍松开手,重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依爱妃所见,朕应该如何行事?”
姜云冉思忖道:“妾原以为陛下是要借由贡茶之事,掀起波浪,如今突发家具挂空,陛下直接行事,妾有些迟疑,尚且看不清前路。”
“不过,梅昭仪应当把所有证据都收集齐全,做了万全准备,才在昨日揭发。否则此案不会快速结案,周家也不会这般束手就擒。”
姜云冉有些意外。
以周宜妃的性子,她以为锦绣宫的宫妃们应该不会喜欢她,怎料韩才人还这样为周宜妃担忧。
韩才人不等她询问,便直接说:“其实宜妃娘娘人挺好的。”
她顿了顿,才小声说:“我原来在灵心宫的日子不好过,两相对比,自然能分出好坏。”
这样说来,周宜妃其实比徐昭仪更宽仁。
“宜妃娘娘没有那么多事,也不需要我同冯采女在跟前侍奉,我们有什么困难,只要求她,她也愿意搭把手。”
“之前我冬日不耐灰碳,夜里总是咳嗽,被宜妃娘娘知晓,还自己使了银子给我换了红螺碳,”说到这里,韩才人眼眶有些发红,“我很感激的,我也希望宜妃娘娘一直好好的。”
宫中规矩便就如此。
低位宫妃其实是跟着高位宫妃生活的,若能得宠,自然可以自己主位一宫,舒心生活,若是不能,就只能仰人鼻息。
韩才人还不比其他宫妃,皆有家人帮衬,她本就只是孤女,又是宫女出身,之前的日子想来不好过。
所以才这样惦念周宜妃的好。
姜云冉顿了顿,不知要如何安慰她,只说:“你莫要太过忧心,回去后提前告知冯采女,两人要有个准备。”
她思索着说:“此事,大抵不会牵连宜妃娘娘。”
韩才人狠狠松了口气,她不知为何,就觉得姜才人聪慧,她说话莫名让人信服。
“好,多谢你。”
姜云冉摇摇头,道:“毕竟,宜妃娘娘一点错处都无,事情又不是她做的,因何要连累她?”
“即便没有这些因果,还有大皇子在。”
姜云冉对韩才人微微一笑:“那就是宜妃娘娘安身立命的本钱。”
第81章 下一刻,他就咬了上去。【一+二更】
贪墨皇帝私库的罪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皇帝自己如何评判。
他愿意放过,便就能轻易放过,他若不愿,那就是伤筋动骨的大罪了。
如今周延已经被停职,周家上下皆闭门不出,虽然命其自省上表,可周延究竟上表了什么,满朝文武皆不知情。
唯陛下一人方知。
一月倏然而过,周延的停职没有撤销,司务局依旧由监副主持公务,周氏全族噤若寒蝉,甚至连出门采买都低调行事,再也不见曾经的门庭若市。
见此,群臣之中不由议论纷纷。
陛下待此事态度不冷不热,因着大皇子和周宜妃,前朝众人心里算盘叮当响,竟都没有一起发难。
未来之事谁也说不好。
当今登基五载,膝下只得这一个皇子,虽说大皇子病歪歪的,朝臣们从未见过,可他还在不是?
若以后大皇子能健康长大,继承大统,会不会清算如今攻讦过母族周氏的朝臣?
人人都自私,虽想把周氏彻底拉下马,却也不敢明目张胆。
于是,就这样悄无声息过了数十日。
此事仿佛不存在一般,除了周氏,似乎根本无人在乎。
面上平静无痕,实际却波涛汹涌。
否则也不会有检举之事。
这不啻于落井下石,在已经陷入泥沼中的周氏头上再踩一脚。
而今日诸妃给仁慧太后请安,由梅昭仪上表,司务局和周延又添一项贪墨皇帝私库的罪名,即便仁慧太后遣散宫妃,只留高位妃嫔在前,可此事还是迅速传扬开来。
本来,就没有隐瞒之意。
两刻之后,景华琰下朝,直往寿康宫。
半个时辰之后,寿康宫重开宫门,周宜妃坐着软轿,回锦绣宫闭门不出。
当日下午,景华琰宣召周延入宫,翁婿两人详谈将近一个时辰,最终于落日之前,周延平静出宫。
次日清晨,皇帝下旨,因司务局司正周延结党营私,贪墨巨甚,着夺去官身,贬为庶人,抄家收公,念及周宜妃及大皇子,不发配边疆,举族迁回原籍,两代不许科举。
与此同时,升监副黄炳为司正,主持司务局一应事宜。
一夕之间,盘踞京中数十载的周氏轰然倒塌。
其多年来贪墨巨甚,膏粱锦绣,皆化为泡影,如今因周宜妃,全族能留一线生机,已是格外开恩。
而与周氏同样出身开国亲卫军的其他官员,督管司务局的旁支宗亲们,似乎也都被这一抄没惊吓,纷纷夹起尾巴做人。
一场风波骤然而起,又倏然而灭,眨眼便无声无息。
夜里,姜云冉被迎喜轿接去了乾元宫。
她沐浴更衣之后就坐在寝殿读书,刚翻过两页,就听到外面传来梁三泰的声音:“小主,陛下请您叙话。”
姜云冉挑了一下眉,道知晓了,便让雪燕给她挽起长发,披上一件织金大袖衫,便出了寝殿。
外面一片暖意融融。
穿过厅堂,一路往对面的暖阁行去,刚及门前,便被眼前的灯火辉煌晃了眼。
景华琰晚上处理政事,总是把书房点得明亮,从不让自己头脑混乱。
“给陛下请安,”姜云冉福了福,迈入书房中,转身关上房门,“陛下唤妾前来可有事?”
景华琰放下御笔,起身拿起桌上放着的帕子,慢条斯理擦手指。
姜云冉同他已经颇为相熟,她注意到,每当景华琰结束处理政事时,都会这样不厌其烦反复擦拭手指。
这仿佛是一种讯号,也可能是特殊的习惯,很让人在意。
景华琰来到罗汉床边,同她一起对坐在方桌两侧。
姜云冉的手指莹白修长,在宫灯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她端起天青色方茶壶,给景华琰倒茶。
茉莉香片的味道芬芳别致,让人一瞬便松开眉头,慢慢放松下来。
“陛下吃口茶,润润嗓子。”
景华琰端起茶盏,慢慢抿了一口热茶。
暖流滑至腹中,让人身心舒畅。
“没有什么想问朕的?”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问什么?”
景华琰睨了她一眼,浅浅勾了勾薄唇。
“问问今日事。”
姜云冉轻笑一声,手指灵动,给他续了茶水。
“圣旨已下,事情已成定局,妾没有什么好疑惑的。”
景华琰转着手上的玉扳指,淡淡道:“说实话。”
“哎呀,什么都瞒不过陛下,”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有些羞涩,“陛下因何没有处置司务局?”
“你来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这一切姜云冉都已经琢磨过,此刻也不用犹豫,直接便道:“陛下想要裁撤司务局的权柄,分摊到宫中各司局上,顺便让之前贪墨的宗亲官员吐出脏银,收归国库,却不想掀起亲兵卫和宗亲的不满,只能徐徐图之。”
“先拿下周氏,让周延供出司务局中的其他蠹虫,然后再逐一击破,毕竟春茶一案还未揭发,”姜云冉顿了顿,挑眉看向景华琰,“妾猜想,即便这个月余周氏闭门思过,玉京城中的御茶依旧在销售,并未停歇。”
也就是说,周氏只是其中一环,周延恰好是此刻的司正。
想要挖去趴在私库和国库吸血的水蛭,又不能伤筋动骨,引起宗亲喧沸,自不能心急。
听到她的猜想,景华琰不由笑出声来。
不知为何,他此刻心情倏然好了起来,眉宇之间的郁色散去,看起来年轻许多。
本来就只二十几许的青年人,这般放松肆意,才让人记起他的年纪。
“我说错了?”姜云冉问。
景华琰摇了摇头,他伸出手,忽然捏了一下姜云冉柔软的耳垂。
“你说的很对,一字不差。”
景华琰的手在她耳垂上反复揉捏,动作轻佻,犹如京中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
“陛下,这是做什么?”
景华琰的手不松开,他眸色沉沉的,凝望着姜云冉。
暖阁里宫灯明亮,姜云冉在他深邃的眸子里,清晰看到自己的倒影。
“爱妃是个有福气的。”
景华琰又揉了一下她的耳朵:“母后曾说过,耳垂厚的人有福气,爱妃便是如此。”
姜云冉刚沐浴,耳铛都取下,倒是方便了景华琰把玩。
“是吗?”
姜云冉羞涩一笑:“既然是恭肃皇后所言,那妾就信以为真了。”
“自然是真的。”
景华琰玩了一会儿,才依依不舍松开手,重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依爱妃所见,朕应该如何行事?”
姜云冉思忖道:“妾原以为陛下是要借由贡茶之事,掀起波浪,如今突发家具挂空,陛下直接行事,妾有些迟疑,尚且看不清前路。”
“不过,梅昭仪应当把所有证据都收集齐全,做了万全准备,才在昨日揭发。否则此案不会快速结案,周家也不会这般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