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他们一进来,就有一名管事快步而出,两边一语不发,只眼神交流。
  “贵客,里面请,货物已经备好。”
  管事笑吟吟请了那一伙人进了后厢。
  姜云冉蹙了蹙眉,又想同景华琰说话,就看到他对自己挑了一下眉。
  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拽了一下景华琰的衣袖,拉着他低下头,踮脚在他耳边问:“这里不对?”
  女子身上的沉水香优雅宜人,配着她温柔的呼吸,让人不由沉醉其中。
  姜云冉问了一句,见他不回答,便又拽了一下他的衣袖。
  动作不轻不重,仿佛狸奴在心尖漫步,优雅又可爱。
  “是。”
  景华琰笑着握住了她的手,帮她取下风帽,拢了拢鬓边碎发。
  “娘子,你不是最喜香料,来选一选,喜欢的一并买走。”
  还不等姜云冉回答,景华琰又一幅得意洋洋的模样:“咱们家有的是钱,你尽管花。”
  这土财主做派,学得可真像啊。
  姜云冉心中腹诽,却还是配合他表演。
  “真的呀?”
  年轻娘子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夫君的模样是那么欢喜,爱意弥漫。
  “夫君真好。”
  景华琰心里有点痒痒的,喉结上下滚动。
  这一声夫君叫得可真甜。
  第一次听她这样唤自己,还想多听几声。
  不过,正事要紧,景华琰最后却还是压下了心里的意动,只倨傲道:“自然是真的,为夫何时骗过你?”
  姜云冉娇嗔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便转过身,开始认真挑选香料。
  这时从后厢出来一名三十几许的跑堂娘子,她一看便是熟手,来到姜云冉身边,直接开始给她介绍。
  “客人一看便是富户人家出身,不过这般气派,若是见过定能记住,原怎么没见过客人来麒麟巷?”
  跑堂娘子喊笑着问。
  姜云冉很自然就道:“我们不是玉京人士,只夫君恰好来玉京做生意,过来麒麟巷见见世面。”
  她温柔谦逊,自不是小门小户。
  跑堂娘子顿了顿,试探地问:“听客人的口音,是岭安道出身吧,巧了,奴家也是。”
  姜云冉满面欢喜:“这倒是缘分,那今日必要给同乡开开张,好叫你多赚些银钱。”
  富贵人家的天真娘子,被姜云冉演得十成十。
  跑堂娘子忙感谢,说:“那不能让客人破费,不过咱们店里好东西可不少,奴家给客人好好介绍一番。”
  于是,两个人就开始选起了香料。
  等姜云冉大肆采购一番,那跑堂娘子才笑吟吟问:“这么多东西,怕是不好带的,不知客人今日住在哪家客栈,咱们可以给送到客栈里去。”
  说到这里,姜云冉倒未曾立即反驳。
  她回过头,挑眉看向景华琰。
  全程一言不发的好好夫君此刻开口:“送到琼林居便好。”
  那跑堂娘子眼睛一亮,说道:“琼林居可是咱们麒麟巷最好的客栈,客官有眼光。”
  在这名为浣花阁的香料铺子耽搁的时间并不多,即便多了几句寒暄,也不过只耗费了一刻。
  待从浣花阁出来,姜云冉回首凝望,但见店铺二楼挂着的旌旗一角,绣着一枚小小的绿叶。
  姜云冉心中一紧,再回头时,就对着景华琰含笑道:“老爷早就发现了?”
  景华琰颔首,他唰的一声展开折扇,遮挡住两人的面容,在她耳边道:“多亏了夫人给的提点,不过两月,仪鸾卫就摸到了线索。”
  “那叶子就是标志?”
  景华琰笑着看她。
  他又收回折扇,同姜云冉继续前行:“是,不过咱们是生人,所以他们不会立即兜售,须多加观察。”
  回忆起这一日的土财主做派,姜云冉恍然大悟。
  “老爷是故意的?”
  景华琰捏了一下她的手:“孺子可教,夫人真乃仙人也。”
  知晓景华琰已经有了章程,现在怕是早就把证据掌握在手中,一时不发,不过伺机而动,姜云冉心中安稳,倒也不在着急。
  一路游玩,自是开心写意。
  金乌随着天边的乌云游移,时而探出头来,时而藏在云被里,天色一会儿明,一会儿暗,却挡不住游客们的好心情。
  从清晨至下午,姜云冉一路行来,好似又重新回到了人间烟火。
  所有的嘈杂声都从耳边消失,剩下的,只有欢声笑语。
  孩童跑着寻爹娘,老人的拐杖咚咚响,一架独轮车路过,上面的风车嗡嗡飞舞。
  姜云冉今日是带了银子的,又走过一条街巷,便瞧见路边有一名卖糖葫芦的老妪。
  财大气粗的财主媳妇大手一挥,请所有侍从吃糖葫芦。
  景华琰手里捏着一根糖葫芦,似笑非笑看着姜云冉。
  她倒是从来不拿腔作势。
  即便在他面前,也只有有所求的时候,才会努力表演出三分娇嗔。
  这会儿见她一口一个糖葫芦,咬得嘎嘣作响,景华琰忍不住笑出声。
  “怎么?”
  姜云冉腮帮子鼓起来,跟个小松鼠似的。
  “老爷不吃?很好吃的。”
  景华琰轻咳一声,也跟着咬了一口。
  糖葫芦千篇一律,无论哪一家,无论谁来做,都是酸甜滋味。
  千百年来,从未曾改变。
  可这一口的味道却有些不同。
  景华琰分辨不出不同在何处,却还是细嚼慢咽吃下肚去。
  “挺好吃的。”
  姜云冉眯着眼睛笑。
  此时金乌又从云层钻出,得意洋洋俯瞰大地。
  细碎的阳光落在她那张绝美的芙蓉面上,点亮了她漆黑凤眸中的星芒。
  “我年少时就爱吃这一口,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念念不忘。”
  酸甜滋味,总是让人喜悦。
  年少的时候,每逢好事发生,母亲就会买几根糖葫芦,让孩子们一起吃。
  所以只要吃了糖葫芦,就一定有喜事。
  景华琰看她吃的高兴,整张脸都跟着发光,也不由笑着又吃了一口。
  确实。
  会让人心情愉悦。
  美食美景美人,相得益彰。
  又逛了两家铺子,姜云冉仰头看了看天色。
  他们出来将近一整日,此刻金乌西去,黄昏将近。
  天边厚重的云层遮挡了金乌,紫红的霞光弥漫,落日之前最后的阳光如同折扇的紫竹骨,穿越云层,一丝一缕散尽最后的光芒。
  暮色四合,余霞成绮。
  在这一片广阔天地中,就连晚霞都是那么壮丽。
  姜云冉已经许久未曾欣赏过这样烧过半边天的晚霞了,此时不由驻足凝望,忘了到嘴边的话语。
  景华琰也挺住脚步,同她一起仰望。
  “自然之景,盛大壮丽。”
  景华琰听着她的感叹:“以后有机会,带你去看大好河山。”
  这绝无可能。
  不说她,即便是他,也都要终生困于长信宫那一方囹圄中,怎可能畅游大好河山?
  姜云冉没往心里去,却依旧点头称是:“好,那我就期待着那一日的到来。”
  赏了一会儿景色,姜云冉便收起最后的留恋,笑着说:“多谢老爷,今日游玩十分尽兴,不过天色将晚,是时候回家了。”
  景华琰捏着扇子的手一摇,冲她眨了一下眼睛。
  “谁说要回家了?”
  姜云冉愣住了。
  不回宫去,要去何处?
  难道还要去荣亲王府借住一晚不成?
  景华琰高深莫测,并未回答。
  他牵起她的手,让小柳公公带路,一路大步流星往前走。
  绕过几处巷子,两人在一栋三层楼高的客栈前驻足。
  落日的余晖正巧洒在客栈高高飘扬的旌旗上,照亮了上面稚嫩的绿芽。
  姜云冉愣愣道:“琼林居?”
  景华琰低笑一声,用扇子在她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
  没有用力,跟挠痒痒也差不多。
  “自然是琼林居,”景华琰在她耳边道,“方才我不是说过,咱们今日在琼林居暂住。”
  “夫人,做戏要做全套。”
  第90章 随着她的惊呼,好戏才刚刚开始。【三更】
  景华琰今日要出宫,且要在外留宿,仪鸾卫自然一早就开始布置。
  虽然此刻一人都瞧不见,但姜云冉可以肯定,至少在琼林居四周,已经驻守超过两队禁卫。
  不光仪鸾卫,怕是金吾卫也有护卫随行。
  不过她倒不是担心安全,只有些呆愣地被景华琰带进琼林居,等在大堂站定,她都有些回不过神。
  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也实在有些特立独行。
  即便明日没有早朝,也还有起居官盯着,他就敢这样明目张胆居于宫外,甚至一脸的理所应当。
  姜云冉想,若起居官真一丝不苟,一字不错,后世人看到元徽帝这随心所欲的一生,怕是都要骂他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