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姜云冉和孝亲王要做的,就是把最近的政事都过一遍,大事则一起商议,定夺方案。
  所以即便并不熟悉政事的姜云冉,也在这两月之间历练出来。
  此刻听闻这一军报,凌烟阁阁臣都不由变了脸色,但姜云冉依旧稳稳坐在官帽椅上,并未多言。
  她身边,孝亲王不由擦了擦额头的汗。
  他是皇帝的堂叔,今年已经四十有五,着实不算年轻了。
  即便在官场历练多年,乍闻消息,也是心中焦急。
  在场众人,唯有郑定国和姜云冉面不改色。
  姚文周也在略微的慌乱之后调整好情绪,道:“陛下亲赴战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西狄已经到了破釜沉舟之时,他们的士兵毫无退路,这会是一场殊死搏斗。”
  一边是殊死搏斗,一边是莫大勇气,最后的结果尚未可知。
  但姜云冉还是淡淡开口:“陛下一贯有成算,他也不会把自己置于险境,既然陛下要御驾亲征,做臣子的,唯有支持二字。”
  皇贵妃这般胸有成竹,倒是安抚了有些焦急的朝臣们。
  他们不由都有些汗颜。
  为官数十载,不如一名年轻后宫女子,着实有些关心则乱了。
  姜云冉的目光扫过众人的面容,最后同郑定国颔首,才道:“我们要做的,便是供给粮草、车马、士兵、武器,处置好其他政事,不让陛下有后顾之忧。”
  此刻,姜云冉面容锋锐,眼眸之中的威慑让人不敢小觑。
  恍惚之间,已有仁慧太后中年执掌权柄时的模样。
  “诸位大人,能否做到?”
  此情此景,无人敢出言反驳。
  朝臣们纷纷起身,朝着年轻皇贵妃躬身行礼。
  “臣等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边关这一场大战,极其激烈,一直从九月初打到了九月末,两边皆死伤惨重。
  西狄士兵全部豁出性命,厮杀异常猛烈,然而最终还是因为实力悬殊而败落。
  一直鏖战到十月上,景华琰亲率先锋大军,一路追击阿兀戍,在草木干涸的草原上,以弓弩一箭穿心,当场击杀这位在西狄呼风唤雨的南院大王。
  从这一刻,战局分明。
  西狄军心溃散,无力回击,被先锋营一路追击,最终被围困在了王庭之内。
  十月中,在被困十日之后,西狄投降。
  西狄的狼主率领所有族人,卸甲出城,宣布从此归顺大楚。
  至此,历经十年的楚狄之战以大楚的完胜结束。
  消息传回东阳,朝野内外一片欢庆。
  军报上明言,帝将于十月十六日回銮。
  得到这个消息,姜云冉自是欢喜,她亲至凤凰台,想要亲口告诉仁慧太后这个好消息。
  然而她刚进入凤凰台,身后的宫门就被轰然关闭。
  在众人惊愕的视线里,一道熟悉的身影慢慢显现。
  “真可惜,他没有死在边关。”
  第149章 【三合一】我要求事成之后,你立即绞杀阮氏满门,一个活口不留。
  冷酷的话语,紧闭的宫门,都透露出不祥的气息。
  因为边关战事稳定,这几日仁慧太后的病情也略好了一些,正在同来看望她的靖亲王、永宁、永昌三个儿女说话。
  姜云冉到来之时,母子四人正言笑晏晏,瞧着都很高兴的模样。
  谁知忽逢变故,让几人都有些错愕,一时之间回不过神来。
  倒是仁慧太后慢慢沉下脸来,她轻咳一声,裹紧了身上的锦被:“阿秧,你在说什么?”
  皇贵太妃沈秧一步步踏入花厅,她笔直站在那里,居高临下看着这一群废物鹌鹑。
  多年来平顺温柔的假象终于碎裂,眼眸里只剩下冰冷。
  “我的好姐姐,你会不知我在说什么?”
  说罢,她大手一挥,一直跟在她身边的沈承旨便立即上前,给她搬来椅子伺候她落座。
  仁慧太后此刻似乎也明白过来,她对姜云冉摆手,让她到自己身边落座。
  皇贵太妃任由她们走动,并不限制。
  她甚至端起了沈承旨奉上来的热茶,慢慢品着。
  姜云冉扶着肚子,倒是很利落来到仁慧太后身侧落座。
  她握住太后的手,对她点了点头。
  “你们不用想旁的事情,”皇贵太妃道,“这里虽然一如既往,但整个东阳围场都在我的掌控之下,想必,太后和皇贵妃知晓我在说什么。”
  此时,永宁公主忍不住惊呼出声:“沈母妃,您……”
  “住口。”
  皇贵太妃冷冷斥责:“别唤我这三个字,恶心人。”
  永宁愣住了。
  倒是一直显得傻里傻气的靖亲王此刻忽然上前,把姐姐和妹妹拉到自己身边,紧紧护在身后。
  他小声说:“不要说话。”
  姜云冉的目光在他脸上扫过,才慢慢落到皇贵太妃身上。
  “太妃娘娘,您这是为何?若是宫里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尽管让宫人禀报,臣妾定会立即整改,绝不让娘娘难过。”
  姜云冉这话说得十分含糊。
  已经是给了皇贵太妃转圜的余地。
  但皇贵太妃却冷冷睨了她一眼:“你以为你现在是皇贵妃,就可以耀武扬威,就连我的事情都能安排?”
  “我根本就不需要,再说……”
  皇贵太妃淡笑道:“你不是早就猜到了七八成?若非如此,因何日日让永宁那小丫头盯着我,生怕我谋害姚若蘅?”
  她直接唤的太后大名,让姜云冉愣了一下。
  姜云冉却很快回过神来,一点都不显得惊慌失措,反而面露不解:“臣妾猜到了什么?臣妾如何不知?”
  皇贵太妃却不应她这话。
  她自己坐在花丛之中,犹如最终的胜利者那般,享受着对面落败者的惊慌失措。
  虽然对面只有年纪最小的永昌公主显露出惊恐神色,却也让皇贵太妃品尝出些许的快意。
  这么多年,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日。
  不自觉,皇贵太妃慢慢勾起唇角,眼里眉梢都是喜悦。
  她绽放出一个同平日迥然不同的笑容。
  那笑容有些冷,有些傲,又有着对所厌恶之人的无尽嘲讽和轻蔑。
  姜云冉没有追问,只轻轻握着仁慧太后的手,直接说:“无论皇贵太妃想要做什么,莫要忘了我手里还有一枚虎符,可以调拨金吾卫大营。”
  皇贵太妃挑眉看向她,难得没有嘲讽。
  “论说这东阳行宫,我最想先抓谁,那必定是你了,可惜你太谨慎,身边守护之人太多,除非在这凤凰台,否则我是动不了手的。”
  “为了等今日这时机,我等了太久,终于能把你们一网打尽。”
  皇贵太妃说着,又抿了一口茶。
  此刻,她已经把筹谋多年终于事成的喜悦强压下去,只剩下冷静和算计。
  温柔和娴静又重新回到她脸上,此刻的她,才是旁人熟悉的皇贵太妃。
  她幽幽叹了口气。
  “皇贵妃,你以为你的那枚虎符能送出去么?我早就已经控制住了东阳行宫,把你们都扣在我手里作为人质。”
  “牧锋以为这东阳行宫一直和乐美满,断不会调兵围困。”
  “即便他发现不对,但你们都在我手中,谁来敢冒犯呢?”
  姜云冉几人沉默不语。
  皇贵太妃继续开口:“时间紧迫,我并不愿过多解释,想来你们也已经有了猜测。”
  “如今之计,我只有一个条件,”她的目光落在仁慧太后身上,“我要你以太后的身份写下诏书,封我儿为皇太弟,继承大统。”
  这话一出,永宁和永昌两位小公主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倒是姜云冉和仁慧太后坐在一起,两人都未表现出惊讶来。
  见他们没有过多反应,皇贵太妃冷笑:“你们果然已经知道了。”
  “我若不趁机动手,今日死的就是我了。”
  此时,仁慧太后才轻咳一声,慢慢开口:“阿秧,我们相识四十载,自幼一起长大,总角情分总是不假。”
  “你有所求,可以同我说,因何要做这么多事情?”
  “所求?”
  皇贵太妃仿佛听她说笑话。
  她淡淡笑了一声,倒是并不激动,只是说:“当年我若说我想做皇后,你会让给我?现在我说我要做太后,你也会让给我?”
  “可笑。”
  “这些都是不能让的东西,既然如此,只能我自己来抢。”
  仁慧太后叹了口气。
  “你筹谋多年,为的就是让子轩成为皇帝?”
  皇贵太妃听她提起儿子,略微收了收讥讽笑容,却说:“自然是如此的,你自己愚蠢,把皇位让给了那贱人的儿子,你自己放弃,就休要怪我来抢。”
  仁慧太后握了一下姜云冉的手,阻止她开口,自己则自顾自问下去:“原来最恨沈姐姐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