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朝廷罢免了一批风曜提拔的官员,也赦免了一批风曜通缉的罪犯,阿夜自然也在其中。
  姜菡萏原想着,也许是阿夜重获自由,想要四处走走也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她拒绝嫁给他,他心情自然不好,出去散散心也不错。
  可后来才发现,阿夜并没有出去散心,他只是没有来找她,等到夜深之后,才会出现在她的窗外。
  他悄无声息,夜半来,天明去,姜菡萏在初九那日的清晨,坐在妆台前梳妆时,忽然看见妆镜前多了一只小盒子,上面留着一封短信。
  “菡萏:
  生辰快乐。
  阿夜敬上”
  这是姜菡萏最安静的一个生辰,因为京城看似平静,其实是宫中将所有震荡都控制在朝堂上,尽力不波及到百姓,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为此忙到焦头烂额。
  小盒子里是一块石头,淡黄色,有气味。
  居然是一块硫磺石。
  姜菡萏讶异,阿夜送她一块硫磺石做什么?
  及至到了中午,顾晚章走来,脸上有难得的兴奋之色:
  “小姐,你是在那儿找到的硫磺石矿?”
  姜菡萏:“我什么时候找到了硫磺矿?”
  “昨夜运抵梁州别院的,一万斤硫磺石。”顾晚章笑道,“若不是寻到了矿,哪里能买来这么多?何况账上并没有这笔支出,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姜菡萏看着小盒子里的石头恍然大悟,又惊又喜:“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她起身就想去找阿夜,猛地想起一件事:西山不就是有一座硫磺矿?虽是已经被挖空了,但说不定还有漏网之鱼。
  她连忙告诉了顾晚章。
  顾晚章立即派人去西山。虞仙芝死后,敬老王爷已经派羽林卫去清收通天观,同时收编山卫,西山现在定是人多眼杂,派去的人得小心谨慎。
  姜菡萏把姜家找了一圈,也没有找着阿夜。
  再派府兵出去,在京城找了一圈,还是没找着阿夜。
  最后姜菡萏把暗卫都派出去了,依然没有寻到阿夜的影子。
  寒鸦道:“那小子是属下带出来的,他若是有心躲避,暗卫找不着他。也许等过一阵子,他自己想通了便会现身了。”
  姜菡萏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如此。
  还有……她拿到硫磺石太过高兴,忘记了她才拒绝过阿夜。这时候再去找阿夜,也许看到她,他会觉得伤心吧?
  姜菡萏决定多给阿夜一点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朝中依旧忙碌,但局势稳定,百姓安乐。
  大央似乎已经度过了一个难关。
  姜菡萏放下心,打算回梁州别院,便去宫中向太皇太后辞行。
  慈宁宫中,太皇太后正在试御膳房新做的点心。
  太皇太后崇尚节俭,承德帝带来的奢靡之风一概全减。御膳房的点心里,枣泥的换成豆沙,蟹粉的换成咸蛋黄,什么熊掌鹿茸,一律换成牛羊肉,也不要过于精巧的花样,一律简单素洁。
  姜菡萏来的时候,冯秀亭正在旁边回话。
  冯秀亭的投诚起了作用,他原本就管着宫中庶务,太皇太后听政后也没有换人,且让他有空多去东宫走走,和太子多多亲近。
  “菡萏来得正好,”太皇太后笑眯眯道,“过来尝尝新点心。”
  又命宫人斟了一杯菊花茶给姜菡萏,“先喝口茶,这是去年御花园里的花,哀家亲手晒的。外头热吧?”
  外头太阳正大,姜菡萏确实是渴,杯子里的茶水喝了大半,然后才说出离京的话。
  “你是不惯热闹的,想走就走吧。只是阿明一年大似一年,你的清净也享不了多久了,心里可得有个数。”太皇太后亲手给姜菡萏递了一只豆沙小粉糕,“尝尝,哀家觉得比枣泥的强,不粘牙。”
  说着,又递了一只给一旁的冯秀亭:“老冯也尝尝。”
  “哎,谢太皇太后。”冯秀亭躬身接过,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动之色,多一分便过于外露,少一分便似无动于衷,他细细品尝,“确实是比枣泥清爽多了,还比枣泥便宜七八成,单只这一项,每个月就能省减一二百两呢。”
  太皇太后甚是满意,又拿了一只蛋黄酥给冯秀亭。
  冯秀亭连忙道:“小姐还未尝,老奴不敢僭越。”说着捧给姜菡萏。
  太皇太后笑骂道:“你个老东西,还怕哀家下毒害你不成,非得找个人试过才肯吃。”
  冯秀亭带笑,控着腰,连说不敢。
  姜菡萏才喝了一肚子茶水,又吃了一只粉糕,已经觉得有点腻,蛋黄酥便只尝了两口。
  倒是冯秀亭陪着太皇太后决定这一桌子点心何去何从,吃了不少。
  定完留下的部分,御膳房的大太监领命而去,姜菡萏也准备告辞了。
  太皇太含笑点头,说过些日子也让风明去松散松散。
  祖孙俩正在话别,冯秀亭本来一直面带笑容在旁侍立,忽然间面色变得惨白,面容变得扭曲,他向太皇太后伸出手:“你……点心……有毒……”
  只来得及说出这么几个字,他的七窍流出鲜血,直直倒在地上,不动了。
  赵公公仿佛早就等着这一幕,带着人进来,轻手轻脚把人抬下去。
  姜菡萏呆住。
  “莫怕,”太皇太后道,“点心是有毒,但你已经服过解药了。”
  姜菡萏:“……那杯菊花茶?”她吃的和冯秀亭吃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比冯秀亭多喝了一杯茶。
  “老奸巨猾的背主之奴,哀家如何能让他留在阿明身边?你还不知道吧,昔日那个段璋在府中炼人丹,你想想看,段璋才多大年纪?哪里有要用那种丧尽天良的法子续命?还不是给这老东西炼的?”
  太皇太后道,“今日你来得也巧,多了一个你,他心中戒备放下不少,毕竟哀家怎么着也不可能谋害这一代的姜家嫡女。”
  姜菡萏点点头,脸色有点发白。她已经见惯生死,可是一面谈笑一面取人性命,她还做不到。
  “以后就好了,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年轻的时候头一回干这种事,也是恶心得想吐呢。”
  太皇太后的眼睛洞悉世情,轻叹了一声,“走吧,哀家送送你。”
  姜菡萏扶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把她送到慈宁宫门口,轻轻拍拍姜菡萏的手,正要说话,忽然间看着远处,眯起眼睛:“那是什么?”
  年老之人看远处有时更为清楚,姜菡萏顺着太皇太后的视线望过去,只看见琉璃瓦在阳光下金黄灿烂,再往上是湛蓝的天空,一朵云都没有。
  “那是不是烟?”太皇太后道,“有浓烟。”
  姜菡萏仔细瞧了又瞧,发现西面的天空上确实有淡淡的烟雾弥散。
  能升到这个高度还依稀可见,底下确实应该是浓烟。
  “是不是哪里走水了……”
  姜菡萏的话还没有说完,整个人猛地僵住,一股寒气沿着尾椎一直爬到后脑勺。
  上一世,她见过这样的烟。
  这是,狼烟。
  只有城门遇袭,将士们才会燃起狼烟,通知城内。
  “太皇太后!”一名羽林卫从外奔进来,气喘吁吁,惊魂未定,“西城门告急,有叛军攻城!”
  宫人相顾失色,太皇太后处变不惊:“何方叛军?!”
  “叛军从西而来,为首的乃是……乃是前贤王风曜!”
  第66章
  起初,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城中刚刚取消了各项杂税,鼓励城外的百姓进城摆摊,不收摊位钱,所以每一天城门口的人群都是乌泱泱一大片。
  敬老王爷怕人多出乱子,将自己的府兵派往京城各处城门,帮助疏通人流。
  敬老王爷的府兵可比懒散的城门卫警觉得多,最开始发现异常的,便是一名老府兵。
  他发现今天进来的菜贩里面,年富力强者远比平日要多。
  要知道挑一担子菜进城来卖,往往要耽误一整天的功夫,挣的钱也不多,所以多半是老头子老太婆做这件差事,家中的栋梁柱要么出去做工,要么在家务农。
  在连续看到第五个成年汉子挑着菜担进城之后,老府兵拦下他。
  也许是历经沙场的老府兵身上杀气太重,也许是那名汉子太过紧张,总之在被拦下的那一瞬,汉子发出一声大吼,拔出了菜担底下的刀。
  另外几名汉子纷纷扔开菜担,拔刀砍向身边的城门卫和百姓。
  “关城门!”老府兵大吼,“点狼烟!”
  这名老府兵救了全城人,城门关上,狼烟点起,五人之中三人被诛杀,两人脱逃。敬老王爷赶到的时候,老府兵身受八处刀伤,奄奄一息。
  “好样的!”敬老王爷大声道,“不愧是老子带出来的兵!”
  老府兵脸上露出明亮的神采,溘然而逝。
  敬老王爷登上城头。
  京城的城墙经过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加固,越来越结实,越来越坚固。大央已经太平了近两百年,敬老王爷少年从戎,每一次登上城头,看到的都是蔚蓝的天空和远处苍翠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