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街上已经很久没有清扫过了,到处都是看不住名目的脏东西,老天也不开眼,多日是未下过雨,到处都是灰扑扑的,风里带着让人难以呼吸的干热。
“对,就是这里。”太后拉着丽阳穿进一条小巷,小巷深处,一辆车在等着。
“鹿爱卿!”太后深情地唤了一声,鹿长鸣立刻从车里跳下来,先礼了礼,然后叹道,“臣……我就知道二位是金枝玉叶,不知道什么叫做破烂打扮,马车里准备了衣裳,二位快去换上。”
太后看看自己身上,全是棉布,一点绸子都不见,这还不够破烂?
但现在行事全指着鹿长鸣了,这孩子也乖巧,事事考虑得妥当,太后便拉着丽阳上车,片刻后,两人都换了一身粗布衣衫,肩头裤角还打着补丁。
鹿长鸣贴着花白的胡子,戴着斗笠,穿着粗布,趿着草鞋,端然一副庄稼汉子的打扮。片刻后,他驾着牛车离开小巷,向西门进发。
距离第一天开战已经过去二十多天,西门虽是叛军中军所在之地,进攻却没有其它三门那么频繁。风曜有时候还会放百姓出入。敬老王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停战之时进来的固然会有奸细,可同样也有运粮运药的人,还有他们派出去求援的暗探。
鹿长鸣身边堆着几只空口袋,扮演的就是进城卖粮顺便接妻女回家老农。
那道补了又破、破了又补的城门尚在守军的掌控中,他们对送粮的人格外宽待,没有多作盘问便放了行。
正中午,烈日当空,这样的天气开战,还未被敌人杀死,便已中暑热死。两边兵士都蔫蔫地在休整。
上一场作战时伤兵被换下来,能救的在墙根下包扎,救不了的用板车推回家等死。
包扎的女眷不知是想到自己的亲人,还是正在包扎的便是自己的亲人,一面包扎伤口,一面泪如雨下。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
鹿长鸣低声交待:“银子在包袱里,坊册和路引也在。你们可以去找风曜,也可以去别的州郡过活。”
太后心说我们当然是找风曜。虽然宫里人人都说风曜是虞仙芝的儿子,但太后是不信的,太后觉得这肯定是太皇太后一党的阴谋,给她的宝贝孙子抹黑!
现在她的儿子不是昏睡就是发疯,她能指望的就只有这个孙子了。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风曜围而不杀,那是风曜仁慈,等着他们自己投降呢。她这个做祖母的若等到风曜打进京城才认孙子,孙子还能跟她亲吗?她这太后还能当吗?
“殿下,殿下?”鹿长鸣唤了两声,丽阳有些迟钝地抬起头,鹿长鸣有些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个温暖的笑意,“再往前的路我不能陪您走了,您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
风曜故意网开一面,就是等着城内的人崩溃出逃。一个太后一个公主,风曜必会善待二人,以作表率,丽阳去了之后必不会受苦。
这场战事,风曜若赢了,为维持自己的皇家正统之名,丽阳自然是尊贵的长公主。
风曜若是输了,丽阳因病而浑浑噩噩,谁人不知道?全是太后带着她去投奔敌军,太皇太后仁慈,不会真难为丽阳。
左右都是活路,唯有留在宫中,万一城破,那便生不如死。
丽阳的眼珠子转动一下:“……你不跟我们去吗?”
自打那日从梁州别院回来,丽阳的三魂好像丢了七魄,人越来越呆,话越来越少,鹿长鸣数了一下,这是丽阳这个月里跟他说的第五句话。
已经很好了,之前一个月不过三句。
“不去了。”鹿长鸣下了车辕,声音轻松,“我要去了,风曜会宰了我。”
毕竟他杀了那么多叛军。
太后抱怨:“怎么能只送一半呢?这车哀、我也不会驾呀!”
“不用管,它自己会往前走,再过前他们的人会拦下你们。”鹿长鸣一笑,想说点什么告别的话,想想还是笑了笑,算了,在她的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不值得话别。
他转身便走,只朝身后扬了扬手,算是告别。
烈阳炙烤着大地,身后忽然传来太后的惊呼:“做什么去?回来!”
鹿长鸣回头。
阳光泛白,蓬头粗俗的丽阳下了牛车,向他跑过来。
一时间,鹿长鸣觉得自己可能是热晕了脑袋,出现了幻觉。
然而这幻觉如此清晰,他发现丽阳并非跑向他,而是跑向城墙根下那些伤兵。
宫人们的细布刚刚送到,丽阳抓起一条,就给伤兵包扎。
“啊啊啊!”伤兵惨叫起来,“我这刀口还没上药呐!”
“对、对不起!”长久不说话,丽阳开口有些凝涩。
“公主殿下!”宫人们认出了一身补丁破衣的丽阳,“快快放下,让奴婢们来吧。”
“公主?!”那个伤兵惊呆了,周遭为伤口所折磨的其它伤兵也愣住了,他们望向那个穿着破烂的姑娘,她苍白削瘦,手里拿着一条棉布,不知所措。
“公主来给我们裹伤……”
“公主殿下亲自来给我们裹伤……”
伤兵们说着,热泪盈眶,不顾伤势,倒身行礼,“公主如此恩德,我等愿为大央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别,别……你们快起来!”丽阳扶起这个,那个又跪下,此起彼伏。
她的眼眶开始发烫,干涸已久的心中有热流开始淌过。
“我命你们免礼平身!”
鹿长明追上来的时候,看见丽阳站在人群中,她穿得比任何时候都破烂,眼中的神采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夺目。
“你们为大央而战,便是大央的功臣!我身为大央的公主,为你们裹伤,理所应当!”
“你们为报效家国而出战,我为报效家国而裹伤,我们同为大央子民,都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守护大央!”
“我以你们为傲!”
久在上位的女孩好像天生就知道怎样鼓舞人心,原本死气沉沉的城墙下,一片欢欣。
“不过,我从没替人包扎过……”丽阳拿起棉布,不大自信地问,“你们……谁先来?”
“我!”
鹿长鸣排众而出。
丽阳瞪他:“别开玩笑,你哪里受伤了?”
这双眼睛再一次瞪得圆滚滚,鹿长鸣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我可以现划一道。”
丽阳眉毛一掀就要骂人,还好大庭广众的,她忍住了。
然后就看见鹿长鸣露出左臂,上面裹着一层棉布,隐隐渗出血迹,
确实是该换药了。
*
这些日子,姜菡萏快忙疯了。
梁州的府兵借着一次交战之际从叛军背后突袭,与南卫守军联合打了一次胜仗,并顺利进到京城。
京城的兵力增加一千人,比起叛军的七万人不足挂齿,但这批府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分散在各城门,成为继玄甲军之后的第二强助。
人虽能闯进来,东西却没办法运进来。
姜菡萏仍然望材料而兴叹。
好在因为承德帝求仙问道,京城各家贵族府上都有丹房,搜罗搜罗勉强能用。姜菡萏绞尽脑汁想要用更少的剂量换出最大的威力。
就在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顾晚章带着丽阳与鹿长鸣过来找她。
“有话快说,我没空陪公主玩儿。”姜菡萏直接道。
“谁要你陪玩儿?!”
听到这熟悉的骂声,看见这熟悉的白眼,姜菡萏抬起头,“咦”了一声:“你好啦?”
丽阳带来了自己的全部珍藏,从首饰到书画古董,满满地装了五大箱。
姜菡萏叹息:“此时京城米价已经贵过金价,我的粮仓里早就没有粮了,不信你问顾先生。你就算把传国玉玺拿来,我也只能给你一碗粥。”
丽阳道:“谁要跟你换粮?这些我全交给你,你拿去收买援军。”
鹿长鸣咳了一声:“我没有珍宝,只有银票,姜家钱庄里的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两,都交给小姐处置。”
姜菡萏呆住了。
京中战事胶着,风曜兵力日盛,吸引了不少州郡的攀附。顾晚章手中的财帛隐秘地送出京城,或收买人心,或挑拨离间,或买凶刺杀,花起来比流水还快。
正难以为继之时,两大财神从天而降。
*
七月十五日清晨,风曜声称要进太庙祭祖,再次开始攻城。
风曜手上的火药在四处城门都用过,眼下的每一座城门都岌岌可危。姜菡萏抱着最后三只陶罐站在城头——她已经连药铺的硫磺都搜罗过来了。
风曜依旧是银甲银冠,只是右眼多了一只眼罩,那是上一战中她留给他的礼物。
伤愈之后风曜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军,姜菡萏的火药再也没能伤着他。
倒是阿夜有一次冲锋之时,差点落进他的陷阱——他在地上预先埋下了火药,算准了时间点燃,若非阿夜鼻子灵,早早嗅出火药味,此时世间已经没有玄甲军了。
“对,就是这里。”太后拉着丽阳穿进一条小巷,小巷深处,一辆车在等着。
“鹿爱卿!”太后深情地唤了一声,鹿长鸣立刻从车里跳下来,先礼了礼,然后叹道,“臣……我就知道二位是金枝玉叶,不知道什么叫做破烂打扮,马车里准备了衣裳,二位快去换上。”
太后看看自己身上,全是棉布,一点绸子都不见,这还不够破烂?
但现在行事全指着鹿长鸣了,这孩子也乖巧,事事考虑得妥当,太后便拉着丽阳上车,片刻后,两人都换了一身粗布衣衫,肩头裤角还打着补丁。
鹿长鸣贴着花白的胡子,戴着斗笠,穿着粗布,趿着草鞋,端然一副庄稼汉子的打扮。片刻后,他驾着牛车离开小巷,向西门进发。
距离第一天开战已经过去二十多天,西门虽是叛军中军所在之地,进攻却没有其它三门那么频繁。风曜有时候还会放百姓出入。敬老王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停战之时进来的固然会有奸细,可同样也有运粮运药的人,还有他们派出去求援的暗探。
鹿长鸣身边堆着几只空口袋,扮演的就是进城卖粮顺便接妻女回家老农。
那道补了又破、破了又补的城门尚在守军的掌控中,他们对送粮的人格外宽待,没有多作盘问便放了行。
正中午,烈日当空,这样的天气开战,还未被敌人杀死,便已中暑热死。两边兵士都蔫蔫地在休整。
上一场作战时伤兵被换下来,能救的在墙根下包扎,救不了的用板车推回家等死。
包扎的女眷不知是想到自己的亲人,还是正在包扎的便是自己的亲人,一面包扎伤口,一面泪如雨下。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
鹿长鸣低声交待:“银子在包袱里,坊册和路引也在。你们可以去找风曜,也可以去别的州郡过活。”
太后心说我们当然是找风曜。虽然宫里人人都说风曜是虞仙芝的儿子,但太后是不信的,太后觉得这肯定是太皇太后一党的阴谋,给她的宝贝孙子抹黑!
现在她的儿子不是昏睡就是发疯,她能指望的就只有这个孙子了。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风曜围而不杀,那是风曜仁慈,等着他们自己投降呢。她这个做祖母的若等到风曜打进京城才认孙子,孙子还能跟她亲吗?她这太后还能当吗?
“殿下,殿下?”鹿长鸣唤了两声,丽阳有些迟钝地抬起头,鹿长鸣有些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个温暖的笑意,“再往前的路我不能陪您走了,您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
风曜故意网开一面,就是等着城内的人崩溃出逃。一个太后一个公主,风曜必会善待二人,以作表率,丽阳去了之后必不会受苦。
这场战事,风曜若赢了,为维持自己的皇家正统之名,丽阳自然是尊贵的长公主。
风曜若是输了,丽阳因病而浑浑噩噩,谁人不知道?全是太后带着她去投奔敌军,太皇太后仁慈,不会真难为丽阳。
左右都是活路,唯有留在宫中,万一城破,那便生不如死。
丽阳的眼珠子转动一下:“……你不跟我们去吗?”
自打那日从梁州别院回来,丽阳的三魂好像丢了七魄,人越来越呆,话越来越少,鹿长鸣数了一下,这是丽阳这个月里跟他说的第五句话。
已经很好了,之前一个月不过三句。
“不去了。”鹿长鸣下了车辕,声音轻松,“我要去了,风曜会宰了我。”
毕竟他杀了那么多叛军。
太后抱怨:“怎么能只送一半呢?这车哀、我也不会驾呀!”
“不用管,它自己会往前走,再过前他们的人会拦下你们。”鹿长鸣一笑,想说点什么告别的话,想想还是笑了笑,算了,在她的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罢了,不值得话别。
他转身便走,只朝身后扬了扬手,算是告别。
烈阳炙烤着大地,身后忽然传来太后的惊呼:“做什么去?回来!”
鹿长鸣回头。
阳光泛白,蓬头粗俗的丽阳下了牛车,向他跑过来。
一时间,鹿长鸣觉得自己可能是热晕了脑袋,出现了幻觉。
然而这幻觉如此清晰,他发现丽阳并非跑向他,而是跑向城墙根下那些伤兵。
宫人们的细布刚刚送到,丽阳抓起一条,就给伤兵包扎。
“啊啊啊!”伤兵惨叫起来,“我这刀口还没上药呐!”
“对、对不起!”长久不说话,丽阳开口有些凝涩。
“公主殿下!”宫人们认出了一身补丁破衣的丽阳,“快快放下,让奴婢们来吧。”
“公主?!”那个伤兵惊呆了,周遭为伤口所折磨的其它伤兵也愣住了,他们望向那个穿着破烂的姑娘,她苍白削瘦,手里拿着一条棉布,不知所措。
“公主来给我们裹伤……”
“公主殿下亲自来给我们裹伤……”
伤兵们说着,热泪盈眶,不顾伤势,倒身行礼,“公主如此恩德,我等愿为大央粉身碎骨,死而后已!”
“别,别……你们快起来!”丽阳扶起这个,那个又跪下,此起彼伏。
她的眼眶开始发烫,干涸已久的心中有热流开始淌过。
“我命你们免礼平身!”
鹿长明追上来的时候,看见丽阳站在人群中,她穿得比任何时候都破烂,眼中的神采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夺目。
“你们为大央而战,便是大央的功臣!我身为大央的公主,为你们裹伤,理所应当!”
“你们为报效家国而出战,我为报效家国而裹伤,我们同为大央子民,都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守护大央!”
“我以你们为傲!”
久在上位的女孩好像天生就知道怎样鼓舞人心,原本死气沉沉的城墙下,一片欢欣。
“不过,我从没替人包扎过……”丽阳拿起棉布,不大自信地问,“你们……谁先来?”
“我!”
鹿长鸣排众而出。
丽阳瞪他:“别开玩笑,你哪里受伤了?”
这双眼睛再一次瞪得圆滚滚,鹿长鸣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我可以现划一道。”
丽阳眉毛一掀就要骂人,还好大庭广众的,她忍住了。
然后就看见鹿长鸣露出左臂,上面裹着一层棉布,隐隐渗出血迹,
确实是该换药了。
*
这些日子,姜菡萏快忙疯了。
梁州的府兵借着一次交战之际从叛军背后突袭,与南卫守军联合打了一次胜仗,并顺利进到京城。
京城的兵力增加一千人,比起叛军的七万人不足挂齿,但这批府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分散在各城门,成为继玄甲军之后的第二强助。
人虽能闯进来,东西却没办法运进来。
姜菡萏仍然望材料而兴叹。
好在因为承德帝求仙问道,京城各家贵族府上都有丹房,搜罗搜罗勉强能用。姜菡萏绞尽脑汁想要用更少的剂量换出最大的威力。
就在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顾晚章带着丽阳与鹿长鸣过来找她。
“有话快说,我没空陪公主玩儿。”姜菡萏直接道。
“谁要你陪玩儿?!”
听到这熟悉的骂声,看见这熟悉的白眼,姜菡萏抬起头,“咦”了一声:“你好啦?”
丽阳带来了自己的全部珍藏,从首饰到书画古董,满满地装了五大箱。
姜菡萏叹息:“此时京城米价已经贵过金价,我的粮仓里早就没有粮了,不信你问顾先生。你就算把传国玉玺拿来,我也只能给你一碗粥。”
丽阳道:“谁要跟你换粮?这些我全交给你,你拿去收买援军。”
鹿长鸣咳了一声:“我没有珍宝,只有银票,姜家钱庄里的十一万八千五百四十两,都交给小姐处置。”
姜菡萏呆住了。
京中战事胶着,风曜兵力日盛,吸引了不少州郡的攀附。顾晚章手中的财帛隐秘地送出京城,或收买人心,或挑拨离间,或买凶刺杀,花起来比流水还快。
正难以为继之时,两大财神从天而降。
*
七月十五日清晨,风曜声称要进太庙祭祖,再次开始攻城。
风曜手上的火药在四处城门都用过,眼下的每一座城门都岌岌可危。姜菡萏抱着最后三只陶罐站在城头——她已经连药铺的硫磺都搜罗过来了。
风曜依旧是银甲银冠,只是右眼多了一只眼罩,那是上一战中她留给他的礼物。
伤愈之后风曜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军,姜菡萏的火药再也没能伤着他。
倒是阿夜有一次冲锋之时,差点落进他的陷阱——他在地上预先埋下了火药,算准了时间点燃,若非阿夜鼻子灵,早早嗅出火药味,此时世间已经没有玄甲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