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沈怀殷无愧无悔,端起酸梅汤一饮而尽,决绝不悔,无论谁来都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意。
既已选择,理该抬头往前走。
思索至此,沈怀殷轻轻地舒了口气,唤来宫人:告诉陛下,盯着沈家。
他想死是他的事,儿女无权干涉,但不可引起拨动。
宫人立即去传话。
皇后则去睡午觉。
待醒来,李珵坐在榻沿上,一袭红裳,烈焰如火,如同她的性子。她莫名笑了,今日的事情都解决了?
嗯。你见了沈大人?李珵放心不下,将今日的事情处理完后便赶了回来。
沈大人一根筋,不懂得变通,她害怕皇后又会改变主意不要她了。
见了。沈怀殷撑着坐起来,眉眼低沉,并无李珵想象的伤心与不安,但皇后惯来会掩藏情绪。
李珵心绪不宁,目光在她身上打转,甚至勤快地要给她更衣。
万一皇后又不要她呢。
李珵心里发慌,手脚勤快,眼神带着慌乱,刚要去拿衣裳,皇后按住她的手,道:不要慌,我不是耳根软的人,不会不要你。他说便是,我又不会听。
真的吗?李珵患得患失,这一路走来,都是她在坚持,皇后心性不稳,万一后悔了呢。
她不怕朝臣唾弃不怕万民辱骂,唯独害怕皇后后悔。
李珵低着头,有些沉闷,昨日沈大人说人伦说纲常。
自己听听不要紧,万一说到皇后跟前。皇后本来就畏惧于此,被他鼓吹,信了他的话,自己怎么办?
他让我自请废后
荒唐,他不过一介臣下。李珵勃然大怒,气到脖子发红,陡然间,皇帝气势便显露出来了。她怒极了,骂道:就知晓他不是好东西,当年离京的时候,朕派人去阻拦,他一意孤行,如今倒好、是朕错了,朕不该将这老东西请回来。
李珵气的口不择言,老东西三字都骂出来了。沈怀殷忙安抚她:不要在意,我自然不会听他的,不过自己臆想罢了。我做了这么多,下定决心才与你在一起,为何要放弃。
沈怀殷并非无知女子,相反,她很果断,不会受人掌控。
岂会因为旁人的三言两语就放弃自己坚持的路。
她宽慰李珵:他的事情莫要去管去问,待到秋日,寻个合适的机会调出京城罢。
与其父女相恨,不如就此不见,大家都好。
闻言,李珵终于安定下来,眉眼带了笑容,伸手去抱住她:好,都听你的,你也不要在意。
嗯。我饿了,用晚膳。
两人心结解开,在一起用了晚膳,一起去散步,回来后各自梳洗。
李珵很规矩,没有再动歪心思,躺在皇后怀中,闭眼睡觉。
沈怀殷知晓她事情多,轻轻拍着她的脊背。自己可以晚起,但李珵不可以,所以,李珵睡后,她都不会去打扰。
安稳两日后,皇后搬回中宫,叫喊着废后的声音依旧居高不下。帝后不急,等腾出手再来收拾。
相比较朝政大事,废后一事,只可算小事了。
皇后不出宫门,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偶尔出宫,也是去找观主。她是李珵的母亲,李珵抽不出时间,皇后便会三五日出宫一趟,代李珵照顾她们。
出宫回来后,内侍长站在宫门口,她诧异极了,内侍长上前,道:沈大人仙游了。
消息过于震惊,但皇后并未意外,只道:陛下处可曾安排好了?
您放心,得到消息后,陛下立即去安排。陛下说,您若去,悄悄地过去。内侍长谨言慎行。
皇后淡淡一笑,道:不必了,我不会过去。
事已至此,自己过去做什么?听着她们埋怨自己?
皇后莞尔,回殿去休息,依旧过自己的日子。她的事情不多,处理公务、侍弄花草,偶尔也会看书作画。
她喜净,时常可以自己一人待一整日,但李珵不同。李珵喜欢热闹,哪里热闹去哪里。
李珵去了沈家。
沈大人是自尽的,一根绳子吊在了书房。李珵去后,尸体还在书房里,沈夫人在一旁哭得抬不起头。
李珵踱步至尸体前,凝着脖子上的勒痕,不解好奇,这个老东西是怎么养出皇后这般坚毅的女子。
遇事就跑,遇事就上吊,算什么男人。
李珵气不打一处来,定定地看着尸体,直到沈怀安走进来,吓得崩溃大哭。可她没有怜香惜玉,而是吩咐沈大人:沈卿突染恶疾暴毙,着实可惜,朕有意追封其为承恩侯,好好葬了。
沈夫人闻言,哭声渐止,承恩侯?
陛下,此事定然有蹊跷
门是你开的,人是你放下来的,难道有人潜入书房,勒死沈卿后挂在粱上?
李珵讥讽一句,自己懦弱,怪谁?她低眸看着沈夫人,道:沈家孤儿寡母,行事艰难,沈夫人若要闹事,且看看那你的小女儿能不能经得起折腾。
沈怀安大了,她并未走科举,只是普通小姑娘。若真要闹起来,她如何自处?
沈夫人不心疼长女,必会为小女妥协的。
沈夫人被呵斥后,惊在原地,转头看向哭成泪人的小女儿,一时间,心如刀绞。
就这么放下吗?
李珵并未久待,嘱咐人来替沈家办丧事,孤儿寡母,容易被人欺负,她也派人守着,不准人来闹事。
沈大人生前也有许多学生,闻讯后都来吊唁。
皇后依旧未曾出宫,派人按照规矩送了祭礼,李珵下旨追封的事情也传开了。
废后一事就此沉淀,无人再敢提及来。
李珵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将回来的时间提早了些,陪着皇后下棋说话。
出殡这日,李珵早早地回来,询问皇后:你要不要出宫?
出宫作甚?沈怀殷手执黑子,静静地注视棋局。
李珵有话,但说不出口,只好围着她打转,转了两圈后,皇后扶额:你做什么?
皇后,今日沈家出殡。
哦,与我何干?
李珵顿时无言,挨着皇后坐下来,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去送一程,不然以后会后悔的。
去了才会后悔。沈怀殷的视线依旧黏在棋局上,神色淡淡,推了推李珵,去做事。
阿殷。
嗯?沈怀殷听着低沉的称呼,心中沉浮不定,睨她一眼:臣下死了,你操心做什么,想要偷懒?
闻言,李珵心绪复杂极了,歪靠着皇后的肩膀,握着她的手嘀咕道:我就是怕你后悔。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她知道沈大人这么做,就是故意与皇后抗衡,想要皇后后悔。生前无法劝说的事情,指望死后让皇后改变主意,无异于以孝道、人伦来压制罢了。
不会后悔的。沈怀殷将黑子放下,从棋篓里取了白子,随手贴在了李珵的脸上。
见她还有心情玩笑,李珵便放弃自己的坚持,凑过去蹭着她的肩膀,道:不去就不去,你要不要给你妹妹看看亲事?
不看,沈家的事与我无关,你已封了侯爵,哪里需要我去做什么。沈怀殷依旧拒绝,性子倔强,反而李珵无计可施。
李珵凑到她的面前,望着她的眼睛:皇后。
别喊了,去做事。沈怀殷被她搅和得头疼,沈相若是来了,必然找不到你,快些过去。
沈怀殷推了推,李珵不为所动,如同狗皮膏药一般黏在她的身上,我今日抽出一日时间陪你,不如这样,我好久没有去看观主了,不如我们出宫去转转。
不去。
那我们去睡觉。
沈怀殷捏着棋子的手顿了顿,莹白的指尖用力到发红,随后忍不住揪住了李珵的小脸,是不是想挨打了?手是不是发痒了?政事可以拖延,睡觉就要提前,对吗?
哎呦,我脸疼。李珵故意叫喊出来,反握住皇后的手,我想哄哄你。
哄我就是和我睡觉?沈怀殷当真是大开眼界,狠狠睨她一眼,推开她,自顾自起身,去紫宸殿。
自己不去,李珵是不会过去的。
沈怀殷拉着李珵的手,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紫宸殿。
殿内设屏风,皇后坐在屏风后看书,李珵坐在屏风外批阅奏疏,互不打扰。
但李珵坚持半个时辰后就跑到屏风去找皇后,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惹得沈怀殷去揪着她的耳朵:回去。
既已选择,理该抬头往前走。
思索至此,沈怀殷轻轻地舒了口气,唤来宫人:告诉陛下,盯着沈家。
他想死是他的事,儿女无权干涉,但不可引起拨动。
宫人立即去传话。
皇后则去睡午觉。
待醒来,李珵坐在榻沿上,一袭红裳,烈焰如火,如同她的性子。她莫名笑了,今日的事情都解决了?
嗯。你见了沈大人?李珵放心不下,将今日的事情处理完后便赶了回来。
沈大人一根筋,不懂得变通,她害怕皇后又会改变主意不要她了。
见了。沈怀殷撑着坐起来,眉眼低沉,并无李珵想象的伤心与不安,但皇后惯来会掩藏情绪。
李珵心绪不宁,目光在她身上打转,甚至勤快地要给她更衣。
万一皇后又不要她呢。
李珵心里发慌,手脚勤快,眼神带着慌乱,刚要去拿衣裳,皇后按住她的手,道:不要慌,我不是耳根软的人,不会不要你。他说便是,我又不会听。
真的吗?李珵患得患失,这一路走来,都是她在坚持,皇后心性不稳,万一后悔了呢。
她不怕朝臣唾弃不怕万民辱骂,唯独害怕皇后后悔。
李珵低着头,有些沉闷,昨日沈大人说人伦说纲常。
自己听听不要紧,万一说到皇后跟前。皇后本来就畏惧于此,被他鼓吹,信了他的话,自己怎么办?
他让我自请废后
荒唐,他不过一介臣下。李珵勃然大怒,气到脖子发红,陡然间,皇帝气势便显露出来了。她怒极了,骂道:就知晓他不是好东西,当年离京的时候,朕派人去阻拦,他一意孤行,如今倒好、是朕错了,朕不该将这老东西请回来。
李珵气的口不择言,老东西三字都骂出来了。沈怀殷忙安抚她:不要在意,我自然不会听他的,不过自己臆想罢了。我做了这么多,下定决心才与你在一起,为何要放弃。
沈怀殷并非无知女子,相反,她很果断,不会受人掌控。
岂会因为旁人的三言两语就放弃自己坚持的路。
她宽慰李珵:他的事情莫要去管去问,待到秋日,寻个合适的机会调出京城罢。
与其父女相恨,不如就此不见,大家都好。
闻言,李珵终于安定下来,眉眼带了笑容,伸手去抱住她:好,都听你的,你也不要在意。
嗯。我饿了,用晚膳。
两人心结解开,在一起用了晚膳,一起去散步,回来后各自梳洗。
李珵很规矩,没有再动歪心思,躺在皇后怀中,闭眼睡觉。
沈怀殷知晓她事情多,轻轻拍着她的脊背。自己可以晚起,但李珵不可以,所以,李珵睡后,她都不会去打扰。
安稳两日后,皇后搬回中宫,叫喊着废后的声音依旧居高不下。帝后不急,等腾出手再来收拾。
相比较朝政大事,废后一事,只可算小事了。
皇后不出宫门,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偶尔出宫,也是去找观主。她是李珵的母亲,李珵抽不出时间,皇后便会三五日出宫一趟,代李珵照顾她们。
出宫回来后,内侍长站在宫门口,她诧异极了,内侍长上前,道:沈大人仙游了。
消息过于震惊,但皇后并未意外,只道:陛下处可曾安排好了?
您放心,得到消息后,陛下立即去安排。陛下说,您若去,悄悄地过去。内侍长谨言慎行。
皇后淡淡一笑,道:不必了,我不会过去。
事已至此,自己过去做什么?听着她们埋怨自己?
皇后莞尔,回殿去休息,依旧过自己的日子。她的事情不多,处理公务、侍弄花草,偶尔也会看书作画。
她喜净,时常可以自己一人待一整日,但李珵不同。李珵喜欢热闹,哪里热闹去哪里。
李珵去了沈家。
沈大人是自尽的,一根绳子吊在了书房。李珵去后,尸体还在书房里,沈夫人在一旁哭得抬不起头。
李珵踱步至尸体前,凝着脖子上的勒痕,不解好奇,这个老东西是怎么养出皇后这般坚毅的女子。
遇事就跑,遇事就上吊,算什么男人。
李珵气不打一处来,定定地看着尸体,直到沈怀安走进来,吓得崩溃大哭。可她没有怜香惜玉,而是吩咐沈大人:沈卿突染恶疾暴毙,着实可惜,朕有意追封其为承恩侯,好好葬了。
沈夫人闻言,哭声渐止,承恩侯?
陛下,此事定然有蹊跷
门是你开的,人是你放下来的,难道有人潜入书房,勒死沈卿后挂在粱上?
李珵讥讽一句,自己懦弱,怪谁?她低眸看着沈夫人,道:沈家孤儿寡母,行事艰难,沈夫人若要闹事,且看看那你的小女儿能不能经得起折腾。
沈怀安大了,她并未走科举,只是普通小姑娘。若真要闹起来,她如何自处?
沈夫人不心疼长女,必会为小女妥协的。
沈夫人被呵斥后,惊在原地,转头看向哭成泪人的小女儿,一时间,心如刀绞。
就这么放下吗?
李珵并未久待,嘱咐人来替沈家办丧事,孤儿寡母,容易被人欺负,她也派人守着,不准人来闹事。
沈大人生前也有许多学生,闻讯后都来吊唁。
皇后依旧未曾出宫,派人按照规矩送了祭礼,李珵下旨追封的事情也传开了。
废后一事就此沉淀,无人再敢提及来。
李珵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将回来的时间提早了些,陪着皇后下棋说话。
出殡这日,李珵早早地回来,询问皇后:你要不要出宫?
出宫作甚?沈怀殷手执黑子,静静地注视棋局。
李珵有话,但说不出口,只好围着她打转,转了两圈后,皇后扶额:你做什么?
皇后,今日沈家出殡。
哦,与我何干?
李珵顿时无言,挨着皇后坐下来,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去送一程,不然以后会后悔的。
去了才会后悔。沈怀殷的视线依旧黏在棋局上,神色淡淡,推了推李珵,去做事。
阿殷。
嗯?沈怀殷听着低沉的称呼,心中沉浮不定,睨她一眼:臣下死了,你操心做什么,想要偷懒?
闻言,李珵心绪复杂极了,歪靠着皇后的肩膀,握着她的手嘀咕道:我就是怕你后悔。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她知道沈大人这么做,就是故意与皇后抗衡,想要皇后后悔。生前无法劝说的事情,指望死后让皇后改变主意,无异于以孝道、人伦来压制罢了。
不会后悔的。沈怀殷将黑子放下,从棋篓里取了白子,随手贴在了李珵的脸上。
见她还有心情玩笑,李珵便放弃自己的坚持,凑过去蹭着她的肩膀,道:不去就不去,你要不要给你妹妹看看亲事?
不看,沈家的事与我无关,你已封了侯爵,哪里需要我去做什么。沈怀殷依旧拒绝,性子倔强,反而李珵无计可施。
李珵凑到她的面前,望着她的眼睛:皇后。
别喊了,去做事。沈怀殷被她搅和得头疼,沈相若是来了,必然找不到你,快些过去。
沈怀殷推了推,李珵不为所动,如同狗皮膏药一般黏在她的身上,我今日抽出一日时间陪你,不如这样,我好久没有去看观主了,不如我们出宫去转转。
不去。
那我们去睡觉。
沈怀殷捏着棋子的手顿了顿,莹白的指尖用力到发红,随后忍不住揪住了李珵的小脸,是不是想挨打了?手是不是发痒了?政事可以拖延,睡觉就要提前,对吗?
哎呦,我脸疼。李珵故意叫喊出来,反握住皇后的手,我想哄哄你。
哄我就是和我睡觉?沈怀殷当真是大开眼界,狠狠睨她一眼,推开她,自顾自起身,去紫宸殿。
自己不去,李珵是不会过去的。
沈怀殷拉着李珵的手,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紫宸殿。
殿内设屏风,皇后坐在屏风后看书,李珵坐在屏风外批阅奏疏,互不打扰。
但李珵坚持半个时辰后就跑到屏风去找皇后,摸摸这个摸摸那个,惹得沈怀殷去揪着她的耳朵: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