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宁洵:晚上咱俩直接在餐厅见面吧?
  梁嘉木大概也没在忙,回的很快:明天有个单子要发货,今天收尾,我可能晚点。
  宁洵很善解人意的回:没事啊,你想吃什么?到时候我先过去点也行。
  梁嘉木:看你,我不挑。
  宁洵猜到了梁嘉木会说这句话。
  好在他早有准备,挺得意地发了条语音过去:“炸酱面,北京特色,你来这边之后尝过没?”
  梁嘉木说没有。
  那就妥了。
  来北京不吃炸酱面可真就是等于白来,宁洵当即决定:“那就吃这个了,我带你去尝尝最正宗的老北京炸酱面。”
  梁嘉木自然没意见。
  就这样结束对话,宁洵有点儿舍不得,本还想和他聊几句有的没的,但又怕耽误他的时间,犹豫了几秒,只好把手机一扔,在床上滚了两圈,强迫自己闭眼睡觉了。
  两人约在东城区见面,宁洵为了躲晚高峰出发的早,梁嘉木还要一会儿才到,他便在鼓楼附近下车,溜达到面馆。
  宁洵很喜欢秋天的北京,尤其是胡同里,斑驳的墙壁隔绝内外,里头住的是盖着报纸晒太阳的大爷,外边儿跑的是举着糖葫芦的小孩儿,有人骑着车子拐个弯进家吃饭去了,有的人从外地过来拿着相机拍得起劲。
  总之打眼一看,到处都是烟火气,哪儿哪儿都让人觉得舒坦。
  梁嘉木赶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面馆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他掀开塑料门帘,从门口挤进来,很快找到了宁洵,迈开步子朝这边走。
  “你来啦,”宁洵放下手机冲他笑,“这个时间地铁是不是很多人?”
  梁嘉木拉开木凳子,在他对面坐下,一边脱外套一边回答:“还好。”
  “快,看看想吃什么。”宁洵把菜单推给他。
  “你点就行,我不懂。”
  “成,那要他们家招牌吧,”他伸出手指点了点菜单上的图片,示意梁嘉木过来看,“这个,我每回来都吃。”
  宁洵忽然又想起什么,憋着笑说:“我兄弟自己能吃三碗。”
  说起程泽铭,他又想起那天在酒吧见到的那群人,也就是梁嘉木的室友。
  “哎,对了,”宁洵把菜单递给服务员,转过头来继续和他聊天,“你室友后来又为难你没?”
  梁嘉木摇了摇头,“没有,他们不怎么回寝室。”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搬出去住?到时候告诉我,我让人帮你找找房子呗。”
  宁洵对梁嘉木学校那片儿说不上多么熟悉,但他毕竟是本地人,总比梁嘉木自己找房子方便些,也省着他人生地不熟的被坑钱。
  梁嘉木没有生硬的拒绝,但大概也没想真的找他帮忙,只是含糊的回答:“说不准呢,这个得看情况。”
  其实他已经看的差不多了,学校附近的老小区,挨着陈爷爷家挺近,一室一厅,他一个人住足够了。但他现在手里没太多钱,网店刚刚开起来,生意也不那么好做,要是一下拿出那么多租金,他的日子恐怕就过得更拮据了。
  所以梁嘉木还想再等等。
  宁洵没再追问,和他谈起了别的话题,“我们话剧社的师姐说,下月月底要排一个话剧,两周后试镜,”说起这个,他简直神采飞扬,“我看了剧本,写的太好了!”
  大一才开学一个多月,宁洵和室友的关系算不上太亲密,他又不是一个喜欢广交朋友的人,因此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候,宁洵都是独来独往的,也不想和别人聊太多。
  但对梁嘉木,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有很多话可以讲。
  宁洵猜,或许是因为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所以才想要格外珍惜每一次聊天的机会吧。
  而梁嘉木也的确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正是饭点,店里坐满了客人,宁洵的声音不大,如果不认真听,很轻易的就被吵闹声盖住了。但梁嘉木听得仔细,也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就问:“剧本方便给我讲讲吗?”
  说完,他又有点僵硬地补充了一句:“我还挺好奇的。”
  剧本是孟书茵写的,以民国为背景,讲的是女主角何十一自幼被父亲和继母苛待,终于,在她十四岁那年,留学回国的小姨帮她解除了婚约,并将她带离何家,为她改名姜行敏,教她读书识字,并将女书传授给她。
  在看到了国家的弊病后,姜行敏决心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以医民心,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工作。
  男主角郑书仰正是深受姜行敏作品影响的热血青年之一,他追随姜行敏的脚步,学习、宣传新思想,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学生运动。
  宁洵越说越激动,最后忍不住凑近到梁嘉木跟前儿,感慨道:“我天,你都不知道最后女主角英勇就义那段有多感人。”
  “女书?”梁嘉木默了片刻,表情难得生动起来,“我听过,也是非遗的一种吧。”
  女书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由女性创作、女性使用,在女性间流通。
  它不止是文字,更代表着一种独特的习俗与文化,代表着女性在沉默中爆发,开始渴求身份与权利。
  她们在时代中呐喊,拼尽全力只为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将她们的痛苦与社会的灾难联系起来,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时局之艰难、国家之动荡。
  女书这一非遗技艺的引入,与剧本主旨完美结合,让整个故事更加精彩。
  宁洵猜到梁嘉木会对非遗很感兴趣,便点了点头,在他期待的目光中继续说下去:“对,而且在剧本里,姜行敏还通过女书为组织传递过情报。”
  “是不是很有意思?”宁洵放下筷子,认真地对他说,“等演出那天,你也一起来看吧。”
  梁嘉木没搭茬,而是问他:“你想演男主角吗?”
  宁洵听了,忍不住笑起来,用筷子撬开汽水瓶子的瓶盖,把冰凉的老汽水往嘴里送了一口,这才慢悠悠的说:“当然啦,没人不想演主角。”
  他更是比任何人都想。
  他想让他爸宁德远看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他能在演戏这条路上走得好,也走得远。
  梁嘉木把碗里的最后几根面条吃干净,放下筷子,抽了张纸擦嘴,之后抬头看向宁洵,“我觉得你很适合。”
  宁洵眼睛一亮,追着他问:“真的啊?说实话,我真特想演这个角色。”
  虽然在这个剧本里,男主角不如其他女性角色出彩,戏份也偏少,但他仍然是整个话剧舞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宁洵没理由不去争取。
  可话是这么说,但宁洵自己清楚,他心里没底儿。话剧社比他优秀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他还听说有两个师哥也在竞争男主角,他一个新生,恐怕没什么机会。
  天已经完全黑了,两人并肩走在路上,各自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宁洵先开了口:“那……你最近有没有时间,能不能陪我熟悉下剧本?”
  这地方比人大附近热闹很多,即使这么晚了路上也是人挤着人,光是游客都有不少,所以连路灯都格外明亮一些。梁嘉木想着宁洵的话,便不由的落后了他一步,目光定格在了宁洵被风微微吹动的发丝上。
  其实梁嘉木最近接了不少单子,加上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抽空还得去找合适的房子,他几乎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可对着宁洵,看着他期待的眼神,梁嘉木竟一句拒绝的话也说不出来。
  “我最近不忙,”他顿了顿,抿了下唇,平静地说,“等我找到了房子,你可以去出租屋找我。”
  第12章
  宁洵一愣,大概是没想到他会这么轻易的答应。片刻之后,他才惊喜的回过头来,一把将胳膊搭在了梁嘉木的肩膀上,“梁嘉木,你对我也太好了!那一言为定啊!”
  “我这就让程泽铭打听房子的事儿。”他说着,就要把手伸进口袋里掏手机。
  梁嘉木眼疾手快的按住他,“不用,我已经找了一个不错的,正准备这两天交租金。”
  宁洵“啊”了一声,心里有点儿愧疚,“我竟然晚了一步。”
  “好吧,”他拍了拍梁嘉木的背,“那要是这个住着不合适,你可得提前告诉我。”
  “你帮了我好几次,总得给我个报恩的机会吧?”他说的很郑重也很真诚。
  梁嘉木似是无奈,笑着摇了摇头,最后却仍然是应下了。
  宁洵漫无目的地走,梁嘉木就落后他一步跟着,他们避开游人如织的烟袋斜街,抄了条小路,不多时就看到了什刹海。
  无论是不是节假日,这里都常年人满为患,好在此刻日落已经结束,天完全暗了下来,已经没什么景色可以看了,路上便宽阔到足以让他们轻松的并行。
  宁洵抬起手,碰了下路边垂下来的树枝,随口说:“要是再早点来,就能看到什刹海的落日,可漂亮了,还能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