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行了啊,你们盼我点儿好的,”宁洵知道,就算一直和他们僵持下去,这事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干脆开了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我和梁嘉木就不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程泽铭“啧”了两声,但也是真的拿他没辙,只好说:“得,不劝你了,毕竟兄弟我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呢。”
方楠也说:“嗯,你想好了就行。”
他们两个这是拗不过宁洵所以妥协了,但对这事儿的态度仍然是反对大过支持。
陈禹却恰恰相反。
要是宁洵和梁嘉木有cp粉,他绝对是粉头。
听说他们两个在一起了,陈禹在电话那头颇为激动的嚷嚷起来:“太好了洵哥,恭喜你和梁哥啊,我就说嘛,你俩早晚会在一起的!”
宁洵展开眉头笑起来,对陈禹说:“昨天晚上把你折腾够呛吧,改天我和梁嘉木请你吃饭。”
陈禹也没拒绝,坦然道:“我看行。”
又和他们闲扯了几句,宁洵便挂断电话收拾行李去了——他不习惯别人翻他的东西,所以收拾行李这种事都是亲力亲为。
心有灵犀似的,宁洵刚打开衣柜,就收到了梁嘉木发来的消息。
“山西比北京冷,昼夜温差大,收拾行李的时候多带几件厚衣服。”
他发的是语音,宁洵猜他这会儿应该不忙,就问:可以打电话吗?
梁嘉木没回答,而是直接拨了电话过来。
宁洵迅速按下接听键,把手机放到耳边,说:“梁嘉木,你现在忙吗?”
“我不忙,”他又补了一句,“打多久都可以。”
梁嘉木的语气没什么起伏,好像只是在陈述事实,但短短一句话就勾的宁洵呼吸一滞,心脏也乱了半拍。
明明他们刚分开一个多小时,可听到他的声音,宁洵还是会觉得好不真实。
放在四个月前,打死他也想不到,自己会和梁嘉木重逢,并且还在一起了。
宁洵抿了抿唇,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也没什么事儿。”
就是想他了而已。
宁洵听到梁嘉木很轻的笑了一声,然后说:“嗯,没关系,我想和你说话,”他顿了顿,“我想你了。”
宁洵一怔,脸颊毫无征兆的红了起来。
他怀疑梁嘉木消失的这几年是不是报了个教人恋爱的补习班进修去了,不然现在怎么张口就来这些肉麻的情话?
好吧,虽然挺腻歪的,但是他喜欢听。
宁洵趴到床上,把脸扎进枕头里,闷闷的说:“这次去山西,你真的不一起吗?”
兴木在南方成立了分公司,现在正是刚刚起步的时候,昨天出了点小问题,梁嘉木放心不下,决定这两天亲自过去看看。
其实在《走近你》中,除了第一期为了宣传木雕,梁嘉木全程和大家一起录制以外,其他几期他很少出镜,去不去几乎没什么两样。
宁洵也知道梁嘉木有很多工作要处理,不可能每期节目都去。但山西是梁嘉木的家乡,以前他就经常提起自己生活在那里的点点滴滴,这是宁洵是第一次去,所以才想和他一起。
梁嘉木大概是猜到了他的想法,便和他承诺:“等节目录完,我去接你,咱们在山西玩两天。”
“真的?”
“真的。”
宁洵默了片刻,忽然问:“录节目的地方,离你家远不远?”
梁嘉木一怔,卡了下壳,几秒钟后才说:“不是很远。”
“录完节目,我想去你家那边看看……可以吗?”宁洵小心翼翼的问。
第55章
梁嘉木半晌都没有说话,宁洵以为他有所顾虑,刚想开口解释,却听他先一步说:“你想去的话当然可以,”他顿了片刻,“但我家在县城,那里吃的住的可能都不太好。”
“没事儿啊,”宁洵毫不在意,说话时甚至还有点炫耀的意味,“我现在适应能力可强了,给我个睡袋我能流浪街头。”
这些年为了拍戏,沙漠、大山,宁洵都去过,一开始的确不好过,水土不服严重的时候,他半夜高烧,能烧到三十九度。后来奔波的地方多了,他硬是把自己逼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不过在宁洵看来,这都是当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总不能因为身体不行,就要求自己所有的片子都只在棚里拍吧?
只是他以前活的太娇惯了,才花了比别人更久的时间去获得这些能力。
宁洵要做什么,梁嘉木向来不会阻拦,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好,我让任维去安排一下。”
说到任维,宁洵又想起之前段一燃和自己提起的那件事。想到这个他就有点儿心虚,但踌躇半晌,还是没忍住,把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梁嘉木,你之前……是不是让任维从狗仔手里买过我的照片?”
宁洵有意避开了段一燃这个名字,毕竟这件事如果真是梁嘉木做的,那他肯定知道自己和段一燃的关系。在现任面前提前任……宁洵还是做不到。
好在梁嘉木没有表现出不开心,也没藏着掖着,反倒是很直白的回答他:“是,他拍到了你和段一燃一起进酒店。”
宁洵后悔了,后悔和段一燃有过那一场露水情缘。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看到梁嘉木和其他男人一起进酒店,他恐怕要气到发疯。
事到如今,宁洵也大概猜到了梁嘉木让狗仔去和段一燃要钱的原因——就是为了告诉他,他和段一燃已经被狗仔盯上了,接下来要注意分寸。只是梁嘉木不好出面,才让任维以这种方式旁敲侧击的提醒他。
宁洵想找借口结束这个话题,还没想好说什么,梁嘉木先给了他一个台阶:“行李收拾的怎么样了?”
“哦,快了……”宁洵支支吾吾的回答,“收拾的差不多了。”
其实他还没开始。
梁嘉木笑了一声,挺委婉的说:“你要是不想动,等我开完会去帮你收拾也行。”
宁洵转头看了看自己摊在地上的行李箱,还有里面那一堆没叠的衣服,顿时对梁嘉木的提议狠狠心动了。
“你几点开完会?”
“五点半,到你家应该要七点多了。”
宁洵翻了个身,笑容满面的把自己裹在被子里,“那我等你过来,晚上在我家吃火锅好不好?”
梁嘉木笑了笑:“嗯,晚上见。”
挂断电话,宁洵看了下时间,竟然才三点半,距离梁嘉木过来还有四个小时。
想起自己昨天收到了《不见长安》的剧本,宁洵翻身下床,把剧本拿出来到书房去读。
《不见长安》预计十二月中旬开机,留给他准备的时间还是挺充裕的,他便一边读剧本一边找了几部关于安史之乱的纪录片看。
宁洵虽然是科班出身,但演戏时更注重结合自己的感受,从读剧开始就努力进入角色,是当之无愧的“体验派”。
宏大的悲壮是这部片子的底色,一旦代入就能感觉到,不只是杨贵妃和恒,剧本里的其他人也都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痛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有人都被巨浪洪流裹挟而去,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小人物的生离死别和主角的悲欢喜乐接续上演,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相互交织,构成一副波澜壮阔而又凄苦悲凉的时代长卷。
整个剧本,三万两千字,最后汇成一句“不见长安见尘雾”,是恒和杨贵妃写给唐王朝的一首长恨歌。
宁洵看得入迷,直到门铃被人按响,他才意识到梁嘉木已经来了。
十月中旬的北京已经有了秋意,天气渐渐转凉,梁嘉木便在衬衫外面搭了件黑色风衣。大门打开带进来一阵夜风,宁洵闻到他身上淡淡的乌木香气混着若有似无的烟草味道。
据宁洵的观察,梁嘉木应该是没有烟瘾的,只有工作累的时候才会抽一根提神。
他侧身让梁嘉木进来,帮他把外套挂在玄关处的衣架上,随口问:“这是抽了多少啊,今天工作很忙?”
梁嘉木闻言动作一顿,有些歉疚的说:“是不是呛到你了?”
“没有,”宁洵回身抱住他,亲了亲他的脸颊,调笑道,“特别香。”
梁嘉木也跟着他笑起来,一手提着购物袋,一手揽着他,迈开步子往餐厅走,“我买了点儿涮火锅用的东西,你看看家里还缺什么。”
他把购物袋放到桌子上,宁洵翻开一看,惊喜道:“都是我爱吃的啊。”
“这些就够了,”他把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开,又指了指厨房,“我下午还订了不少肉和菜呢。”
宁洵之所以说要吃火锅,就是不想梁嘉木忙了一天下班回来还要做饭,火锅的食材都是现成的,水一开下肉就行,直接省去了切菜炒菜的环节。
“明早……我和你一起去机场?”梁嘉木夹了一筷子煮熟的羊肉放进宁洵碗里,试探着问。
梁嘉木是下午的飞机,提前去机场倒说得过去,宁洵当然也是想让他和自己一道过去的。可机场人太多,要是被拍到了又是个麻烦,他也没想好该怎么和张琳解释。
程泽铭“啧”了两声,但也是真的拿他没辙,只好说:“得,不劝你了,毕竟兄弟我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呢。”
方楠也说:“嗯,你想好了就行。”
他们两个这是拗不过宁洵所以妥协了,但对这事儿的态度仍然是反对大过支持。
陈禹却恰恰相反。
要是宁洵和梁嘉木有cp粉,他绝对是粉头。
听说他们两个在一起了,陈禹在电话那头颇为激动的嚷嚷起来:“太好了洵哥,恭喜你和梁哥啊,我就说嘛,你俩早晚会在一起的!”
宁洵展开眉头笑起来,对陈禹说:“昨天晚上把你折腾够呛吧,改天我和梁嘉木请你吃饭。”
陈禹也没拒绝,坦然道:“我看行。”
又和他们闲扯了几句,宁洵便挂断电话收拾行李去了——他不习惯别人翻他的东西,所以收拾行李这种事都是亲力亲为。
心有灵犀似的,宁洵刚打开衣柜,就收到了梁嘉木发来的消息。
“山西比北京冷,昼夜温差大,收拾行李的时候多带几件厚衣服。”
他发的是语音,宁洵猜他这会儿应该不忙,就问:可以打电话吗?
梁嘉木没回答,而是直接拨了电话过来。
宁洵迅速按下接听键,把手机放到耳边,说:“梁嘉木,你现在忙吗?”
“我不忙,”他又补了一句,“打多久都可以。”
梁嘉木的语气没什么起伏,好像只是在陈述事实,但短短一句话就勾的宁洵呼吸一滞,心脏也乱了半拍。
明明他们刚分开一个多小时,可听到他的声音,宁洵还是会觉得好不真实。
放在四个月前,打死他也想不到,自己会和梁嘉木重逢,并且还在一起了。
宁洵抿了抿唇,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也没什么事儿。”
就是想他了而已。
宁洵听到梁嘉木很轻的笑了一声,然后说:“嗯,没关系,我想和你说话,”他顿了顿,“我想你了。”
宁洵一怔,脸颊毫无征兆的红了起来。
他怀疑梁嘉木消失的这几年是不是报了个教人恋爱的补习班进修去了,不然现在怎么张口就来这些肉麻的情话?
好吧,虽然挺腻歪的,但是他喜欢听。
宁洵趴到床上,把脸扎进枕头里,闷闷的说:“这次去山西,你真的不一起吗?”
兴木在南方成立了分公司,现在正是刚刚起步的时候,昨天出了点小问题,梁嘉木放心不下,决定这两天亲自过去看看。
其实在《走近你》中,除了第一期为了宣传木雕,梁嘉木全程和大家一起录制以外,其他几期他很少出镜,去不去几乎没什么两样。
宁洵也知道梁嘉木有很多工作要处理,不可能每期节目都去。但山西是梁嘉木的家乡,以前他就经常提起自己生活在那里的点点滴滴,这是宁洵是第一次去,所以才想和他一起。
梁嘉木大概是猜到了他的想法,便和他承诺:“等节目录完,我去接你,咱们在山西玩两天。”
“真的?”
“真的。”
宁洵默了片刻,忽然问:“录节目的地方,离你家远不远?”
梁嘉木一怔,卡了下壳,几秒钟后才说:“不是很远。”
“录完节目,我想去你家那边看看……可以吗?”宁洵小心翼翼的问。
第55章
梁嘉木半晌都没有说话,宁洵以为他有所顾虑,刚想开口解释,却听他先一步说:“你想去的话当然可以,”他顿了片刻,“但我家在县城,那里吃的住的可能都不太好。”
“没事儿啊,”宁洵毫不在意,说话时甚至还有点炫耀的意味,“我现在适应能力可强了,给我个睡袋我能流浪街头。”
这些年为了拍戏,沙漠、大山,宁洵都去过,一开始的确不好过,水土不服严重的时候,他半夜高烧,能烧到三十九度。后来奔波的地方多了,他硬是把自己逼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不过在宁洵看来,这都是当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总不能因为身体不行,就要求自己所有的片子都只在棚里拍吧?
只是他以前活的太娇惯了,才花了比别人更久的时间去获得这些能力。
宁洵要做什么,梁嘉木向来不会阻拦,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好,我让任维去安排一下。”
说到任维,宁洵又想起之前段一燃和自己提起的那件事。想到这个他就有点儿心虚,但踌躇半晌,还是没忍住,把心里的疑问说了出来:“梁嘉木,你之前……是不是让任维从狗仔手里买过我的照片?”
宁洵有意避开了段一燃这个名字,毕竟这件事如果真是梁嘉木做的,那他肯定知道自己和段一燃的关系。在现任面前提前任……宁洵还是做不到。
好在梁嘉木没有表现出不开心,也没藏着掖着,反倒是很直白的回答他:“是,他拍到了你和段一燃一起进酒店。”
宁洵后悔了,后悔和段一燃有过那一场露水情缘。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看到梁嘉木和其他男人一起进酒店,他恐怕要气到发疯。
事到如今,宁洵也大概猜到了梁嘉木让狗仔去和段一燃要钱的原因——就是为了告诉他,他和段一燃已经被狗仔盯上了,接下来要注意分寸。只是梁嘉木不好出面,才让任维以这种方式旁敲侧击的提醒他。
宁洵想找借口结束这个话题,还没想好说什么,梁嘉木先给了他一个台阶:“行李收拾的怎么样了?”
“哦,快了……”宁洵支支吾吾的回答,“收拾的差不多了。”
其实他还没开始。
梁嘉木笑了一声,挺委婉的说:“你要是不想动,等我开完会去帮你收拾也行。”
宁洵转头看了看自己摊在地上的行李箱,还有里面那一堆没叠的衣服,顿时对梁嘉木的提议狠狠心动了。
“你几点开完会?”
“五点半,到你家应该要七点多了。”
宁洵翻了个身,笑容满面的把自己裹在被子里,“那我等你过来,晚上在我家吃火锅好不好?”
梁嘉木笑了笑:“嗯,晚上见。”
挂断电话,宁洵看了下时间,竟然才三点半,距离梁嘉木过来还有四个小时。
想起自己昨天收到了《不见长安》的剧本,宁洵翻身下床,把剧本拿出来到书房去读。
《不见长安》预计十二月中旬开机,留给他准备的时间还是挺充裕的,他便一边读剧本一边找了几部关于安史之乱的纪录片看。
宁洵虽然是科班出身,但演戏时更注重结合自己的感受,从读剧开始就努力进入角色,是当之无愧的“体验派”。
宏大的悲壮是这部片子的底色,一旦代入就能感觉到,不只是杨贵妃和恒,剧本里的其他人也都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痛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有人都被巨浪洪流裹挟而去,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小人物的生离死别和主角的悲欢喜乐接续上演,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相互交织,构成一副波澜壮阔而又凄苦悲凉的时代长卷。
整个剧本,三万两千字,最后汇成一句“不见长安见尘雾”,是恒和杨贵妃写给唐王朝的一首长恨歌。
宁洵看得入迷,直到门铃被人按响,他才意识到梁嘉木已经来了。
十月中旬的北京已经有了秋意,天气渐渐转凉,梁嘉木便在衬衫外面搭了件黑色风衣。大门打开带进来一阵夜风,宁洵闻到他身上淡淡的乌木香气混着若有似无的烟草味道。
据宁洵的观察,梁嘉木应该是没有烟瘾的,只有工作累的时候才会抽一根提神。
他侧身让梁嘉木进来,帮他把外套挂在玄关处的衣架上,随口问:“这是抽了多少啊,今天工作很忙?”
梁嘉木闻言动作一顿,有些歉疚的说:“是不是呛到你了?”
“没有,”宁洵回身抱住他,亲了亲他的脸颊,调笑道,“特别香。”
梁嘉木也跟着他笑起来,一手提着购物袋,一手揽着他,迈开步子往餐厅走,“我买了点儿涮火锅用的东西,你看看家里还缺什么。”
他把购物袋放到桌子上,宁洵翻开一看,惊喜道:“都是我爱吃的啊。”
“这些就够了,”他把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开,又指了指厨房,“我下午还订了不少肉和菜呢。”
宁洵之所以说要吃火锅,就是不想梁嘉木忙了一天下班回来还要做饭,火锅的食材都是现成的,水一开下肉就行,直接省去了切菜炒菜的环节。
“明早……我和你一起去机场?”梁嘉木夹了一筷子煮熟的羊肉放进宁洵碗里,试探着问。
梁嘉木是下午的飞机,提前去机场倒说得过去,宁洵当然也是想让他和自己一道过去的。可机场人太多,要是被拍到了又是个麻烦,他也没想好该怎么和张琳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