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正因为太祖皇帝的庇护,让陈泰无法无天,敛财吃请,无所顾忌。当地百姓竟连脑袋都不要了,舍了性命跑到京城来告御状。
  沸沸扬扬的就闹到了殷玄面前。
  殷玄派了几波钦差下去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敢招惹这位三朝老臣。
  殷玄一怒之下,派了一队锦衣卫去查,累累的罪证查上来了,怎么处理又成了个大问题。
  有先帝的荣宠在,没人敢办他。
  朝堂上的人要么沉默,要么求情,六部踢蹴鞠似的来回推诿,谁也不肯接下这个案子。
  吕默的父亲与陈泰还是忘年之交,碍着这份情谊,吕默也站了个中立,置身事外,不置一词。
  以殷玄的脾气,这些人越不让他办此人,他越要把这毒瘤给剜了,当即就要下令,让人拿着他的御笔圣旨,去将人赐死。
  玉钦听闻此事匆忙而来,直推开御书房的门。
  殷玄火气还没消,挂着个冷脸:“丞相也要来劝朕三思后行?”
  玉钦神态严肃:“陈泰罪行累累,可他毕竟是太祖皇帝御笔封赏的功臣,又人脉颇深,如今前朝一双双眼睛都盯着,你在这个风口浪尖让人去将他赐死,必定引得朝中人心动荡,议论纷纷。”
  殷玄抿着唇,抬起双寒眸:“丞相什么意思,就任由陈泰肆意妄为下去?”
  “不是不办他,他身份特殊,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循序渐进。”玉钦凝眉,“先派人去敲打,松动他的人脉关系,至少要等现下的风头过了,找个恰当的时机。”
  “敲打要是管用,当地的百姓就不会宁愿砍头也要到京城来告御状!”殷玄语调里压着怒意,“仗着太祖皇帝的一张圣旨为所欲为,就连大理寺也不敢接他的案子,荒唐!”
  “若按你所说,从长计议,不知要计议几年,还要让他继续嚣张法外,”殷玄压重嗓音,“朕这次,非要办了他不可!”
  两人目光相对,剑拔弩张。
  潘全眼珠子左右的转着,手里的扇子越扇越慢,逐渐不敢动了。
  这样的局势,满屋上下谁敢多弄出一点儿动静来。
  玉钦耐着性子,拱手作揖:“请陛下收回成命。”
  “朕的圣旨已快马传去锦州,收不回。”殷玄冷声,“大理寺不敢接,刑部也不敢管,朕倒要看看,朕管不管的了。既然是御状,就该由朕亲自处理,不劳丞相费心神。”
  玉钦手指紧了紧,站直了身子,与殷玄对了一眼,没再多言,甩袖而去。
  玉钦走后,御书房死寂一片。
  丞相与陛下吵成这般,当值的奴才们大气儿不敢出一声。
  潘全头上冒满了冷汗也不敢揩,恭着身子,极轻的给殷玄打着扇子。
  锦州,锦衣卫捧着殷玄亲笔所书的圣旨一路南下,宣给了陈泰。
  陈泰双目圆睁:“不可能!他凭什么赐死我!我与太祖皇帝一同攻下如今的北延六城,战功赫赫!我这条腿,更是为了救太祖爷性命才废的!太祖爷见了我,都要叫一声恩人,他怎么敢这样赐死我!”
  锦衣卫不听他这套说辞:“我等奉命而来,依命行事,陛下要你死,便得死。”
  陈泰跪也不跪了,撩袍起来,中气十足:“来人,将太祖爷的圣旨请出来!本官要亲自进京,问问如今的陛下,他杀不杀的了我!”
  “我要让前朝的人都看看,现在的陛下是如何对待曾经的功臣!忠臣!”陈泰嗓门又高又亮,“快!速速去将本官的圣旨和官袍取来,本官要进宫面圣!今天就要进京!”
  锦衣卫握紧了刀柄:“只怕陈大人没有这个机会了,陛下圣旨,若大人不肯自裁,那便由在下代劳,取了大人性命,回京交差!”
  “你敢!!!”陈泰几乎要跳起来,双腿一瘸一拐的猛走几步,从丫鬟手里夺过圣旨抱在怀里。
  “此乃太祖爷朱笔圣旨,当今陛下难道要枉顾人伦,连太祖爷都不放在眼里?!”陈泰趾高气昂的看着眼前的几个锦衣卫。
  陈泰将圣旨取出,蓦的展开在身前,这张圣旨就是他护身符,谁敢将刀剑劈到圣旨上半分!
  但这次,有些不一样。
  不知是不是陈泰的动作太大,震掉了圣旨上的一个小封口,一卷字条从圣旨的卷轴处掉了出来。
  众人目光一齐落在了那卷小纸条上。
  陈泰也是头一次知道,这圣旨的卷轴里还藏着东西。
  “这是什么?”锦衣卫头领将字条捡起,展开只见上头写着几个字:朕感念陈泰救驾之功,但若有朝一日得意忘形,众人可诛。
  锦衣卫头领眸子一变,陈泰将那字条抢过去,难以置信的盯着上头的一行字。
  这……什么意思?
  太祖爷给他圣旨里,竟还藏着别的玄机?!
  陈泰抬头对上锦衣卫,头领长刀已出:“陛下有令,诛杀奸臣!”
  陈泰眼珠子一瞪,没等话再说出来,脖子上鲜血喷出!
  锦衣卫出手干脆利落,一刀毙命,将陈泰首级带回京城复命。
  而此刻的京城,人心浮动。
  翰林院里,窃窃私语声不断,大都是在议论陈泰之事。
  “陛下这番举动,实在不将太祖爷放在眼里,寒了老臣的心。”
  “陈泰是该严办,可还有礼法章程,陛下一意孤行,岂不是将我朝章程置于不顾,终究不妥……”
  议论之际,玉钦踏步进来,端坐在主位上。
  一人拱手道:“丞相,臣等商议后,还是认为陛下此举多有不妥之处,还请丞相向陛下进言。”
  又一人道:“是陛下因陈泰之事盛怒,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大约只有丞相您,能劝上几句,陛下若一意孤行,实在是给人留下指摘之处。”
  “不知丞相是何意?”
  玉钦在御书房跟殷玄吵的不可开交,可到了众官面前,又换了说辞:“本相认为,陛下做得对。”
  众人暗暗一惊。
  “这……”
  他跟殷玄再怎么吵,那是他二人的事,出了御书房,到了翰林院,玉钦从不会带头说殷玄半句不是。
  玉钦微一挑眉:“陈泰那样的人还不杀了慰藉百姓,留着做什么?”
  “可……”
  众官议论纷纷,若是没有太祖爷在那儿挡着,就算将陈泰碎尸万段,也没人敢说什么。
  玉钦垂着眼拂了几下茶,就听有人来报,说锦衣卫从锦州带回来一则太祖爷的密信,上头写着“得意忘形,众人可诛”几个字。
  惊闻此消息,翰林院里寂静了整整一刻钟。
  玉钦将茶搁下:“诸位都听见了,太祖爷在圣旨内又设密旨,就是怕陈泰会仗着恩宠得意忘形,太祖爷英明,陛下所做,更没有半点不妥。”
  众人面面相视,连连称赞了几句太祖爷和陛下圣明。
  御书房。
  殷玄手边摞着一摞劝谏的折子,这几天朝臣东一句西一句,将他吵的头疼。
  殷玄捏着眉心:“前朝还在因为陈泰的事浮动不安?”
  潘全给殷玄添茶:“有丞相在,想必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那一日玉钦气的拂袖而去,接连两日都不见他了。
  殷玄:“只怕这次丞相不会多管。”
  毕竟是他一意孤行。
  殷玄正发着愁,锦衣卫首领回来复命,将锦州的情形一一禀了,还带回来一张太祖皇帝的字条。
  潘全在一旁听着,十分惊奇的往那字条上看了一眼。
  太祖爷竟还留下这样一句话。
  只要有这么一句话,陛下做什么都是水到渠成的了。
  潘全笑道:“陛下,太祖爷还是英明。”
  英明?
  殷玄手里握着这张字条,只怕英明的不是太祖爷。
  怎么从前那圣旨里从没掉出过什么字条,偏就这一次掉出来了?
  更何况这字迹……殷玄隐约看出几分熟悉的痕迹。
  殷玄摆手让锦衣卫退下,心里存了几天的火气一下全浇灭了:“丞相现在在哪?”
  潘全笑脸:“这个时辰,大约在翰林院议事呢。”
  “嗯。”殷玄应了一声,站起身来到镜前将自己衣裳整理妥帖,看似闲逛的逛去了翰林院。
  议事已毕,官员已基本散去。
  玉钦要处理的事情多,一般都是最后才出来。
  玉钦刚迈出了门槛,就瞧见了“刚好”经过的殷玄。
  玉钦没理,拂袖往宫外走。
  殷玄腿长步子大,硬是快走了几步跟人并肩在宫道:“今日留在宫里吃饭吧。”
  “朕……”这字一出口,殷玄就意识到不对,“我让御膳房做了几道你爱吃的菜。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也成。”
  玉钦还是不理他。
  “你若不肯留在宫里,我就跟你出宫去你府上。”说着殷玄就要让潘全去备马车。
  玉钦瞥了他一眼。
  眼见玉钦肯理他了,殷玄试探着抓了一下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