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荀妙菱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自己越是犹豫越是难以前进。她下意识在身体里运转起灵气,闷头往那瀑布下面一冲——
刹那间就被水流拍了出去。
荀妙菱“咚”地一声落入湖中,被湖底的暗流裹挟着,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滚筒洗衣机。
她呛了一口水,眼前混乱的泡沫和水流骤然模糊起来。于是她干脆闭上眼不再挣扎,任由水流将她推远。过了一会儿,水流明显平缓下来。等到肺里的空气逐渐稀薄的时候,她抬头仰望,果然已经能够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瞥见外界斑驳的光影,于是开始蹬腿向上游去。
重新呼吸到空气的那一刻,她简直如获新生。
荀妙菱无比艰难地从水潭中心一点点朝岸边游去,小胳膊小腿不断扑腾着,像只滑稽的鸭子。
刚爬上岸,她跪倒在石滩上,抱着双臂浑身发抖。
……差点被一个瀑布给玩死!
要不是荀妙菱两世都生在水乡,从小熟知水性,搞不好就真的栽在这个瀑布底下。
什么狠人能在这儿打坐?
玄冰瀑布的挑战理所当然的失败了。
好在阵谱的学习还算顺利。
所谓阵之一道,就是利用特定符文引导法则和能量来构建空间结构的艺术,可用于攻击、治疗、传送、辅助修炼等多种用途。学阵法,除了学符文外,就是不断加深对各种能量的理解与利用。
说它死板,从阵纹描绘到阵枢排布,都必须一丝不苟,分毫不差,阵法才能运转起来。说它灵活,对于深谙此道者而言,阵法的运行千变万化,稍微改动一点或许就有倒转乾坤的效果。
荀妙菱似乎天生擅长此道。
连谢酌在教完她一些基础之后,在课堂上也以围观她动手为主,就在一些关键的时候稍加点拨。
据他所说,以荀妙菱的天资,一板一眼去教反倒太可惜了,自学才能发挥她的创造力——但她严重怀疑这又是师父偷懒的借口。
两月后。
瀑布之下,荀妙菱端坐于岩石之上。她身着一身素白短衫,面目白皙,仿佛与这冰瀑融为一体。
从远处望去,她似乎双眼轻合,面带安详,然而实际上她全身紧绷,咬紧牙关,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逃避。冰冷的水珠击打在她身上,每一滴都如同重锤般沉重。瀑布的巨响震彻云霄,水花飞溅,雾气腾腾……她的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沉重而有力,伴随着灵气在体内经脉的流转,带来一阵阵的隐痛。
她控制灵气运转的时候必须强势、精准、持续不断。久而久之,在她眼里自己的身体仿佛变得“透明”了,全身的经脉变得清晰可见,对灵气的掌控力也更上一层楼。
荀妙菱还是去神霄宫听过两节课的,她知道自己现在这种状况叫做“内观道体”,是引气入体的修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用于掌控自己的身体信息。
内观法还能定神静心。道经上写着:“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则内观,以灭动心。”
在瀑布下打坐,越胡思乱想越容易被冲走。到后来荀妙菱都练成条件反射了,坐下就开始内观,收敛心神,反倒撑得久一些。
但她最终还是会被瀑布冲走。
即使意念不动,身体也是有极限的。
在玄冰瀑布待久了,她对冰凉刺骨的寒潭水习以为常,被瀑布冲走也不慌不恼,无比自然地浮上水面,累了就仰躺在水面上随波逐流,静静看天上的流云或是星空。
某天,林修白御剑路过寒潭,差点被吓得一跳——他远远就看见荀妙菱的身体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还以为这个新入门的小师妹淹死了。
好心的师兄把荀妙菱从水里捞出来,当场起了个炉子给她取暖。得知这两个月荀妙菱都在玄冰瀑下面打坐,林修白的眼皮狠狠跳了跳。
“荀师妹,寒潭水虽然有炼体功效,但你也不能泡太久。否则日积月累,寒毒入体,想彻底拔除是很麻烦的。”
林修白掏出药袋,递给荀妙菱一粒驱寒的药丸。荀妙菱却不敢接,她摇头说:“师父现在禁止我随便接触灵丹的。”
林修白点头,于是召出针囊:“那就由我来施针,帮你逼出寒气。”
荀妙菱看着那些明晃晃的银针,下意识往后缩了缩:“……不至于吧。”
“现在你身上积攒的寒毒不多,连续施针三日,很快就好了。”见她还是不愿意,林修白粲然一笑,道,“或者,你多往危月峰去几趟,那儿四处是内含精纯火灵的铸炉。你每天就蹲在炉边烤个几刻钟,以火毒攻寒毒。不过若是一个不小心,双毒齐发,那就只有我师父慈雨尊者能救你了。”
荀妙菱:“……我扎!我扎还不行吗!”
扎针的时候无事可做,林修白就给她上课。道经功法、百家杂学、仙间游记……杂七杂八的他都讲。长久听下来,她越发佩服林修白的眼界广阔和博闻强识。
“我跟你说的这些,也有好多是从藏经阁里知道的。”林修白谦逊道,“修行之途有时也会显得漫长枯燥。我闲暇之余会去藏经楼打发时间,看得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
藏经楼相当于归藏宗的公共图书馆,一部分书籍可以自由借阅,一部分被锁着,需要特定权限才能查阅——比如传功区,据说藏着万种功法,都是归藏宗的前辈们搜集记录下来的;还有一些记载着仙界秘闻的禁书区……总之,越有含金量的书籍越不能随便看。
谢酌听说荀妙菱想去藏经楼,觉得孩子一心向学也是好事,于是就把自己的长老令借给荀妙菱,让她自由借书。
“藏经楼里也有许多阵图,不过大多是无法复制的上古大阵或是已经被淘汰的旧阵。你若感兴趣可以去瞧瞧,知往鉴来嘛。”
荀妙菱:“……师父,你就这么把长老令给我,是不是不太好啊。”
谢酌:“师父信你心里有数。何况没有我的灵力附着,长老印也就是个死物,你也只能拿去看看书。”
荀妙菱:“……”
“师父。”她心情复杂地说道,“其实,您这个师父做的蛮称职的。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只是对于徒弟过于放养了吧。如果不是我对自己要求严格,换别人来学,那两本薄薄的阵谱怕是三五年都吃不透啊。”
谢酌:“……”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
傻徒儿啊,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本来就是别人三五年才能学完的功课呢?
荀妙菱日日修行,终于,从某天开始,她能在玄冰瀑下稳稳当当打一个时辰的坐了。
期间,她水到渠成地破境了两次,顺利升入炼气第四层。
这天,她从寒潭爬上岸,打算去陶然峰找林师兄扎针的时候,却见玉简光华闪动,是谢酌传来的消息:
“乖徒,你纯一师伯出关了,要在承天峰开办符箓讲学班。你也去报个名吧。”
第10章
承天峰的纯一尊者,本名支梁,也是谢酌的同门师兄之一。
来归藏宗几个月,荀妙菱也大致捋清了自家师父在归藏宗的人际关系。他能凭借自己的咸鱼姿态在仙门第一大宗独占一峰、享受长老级别的供奉,原因只有一个:他背景够硬。
已经飞升的东宸道君实在是个奇人。据说他聪明绝顶、无所不能,教出来的弟子也是个顶个的天才,在他飞升之后都接任了峰主之位。
大弟子玄明仙尊,就是如今的天榜第一,归藏宗门主。
二弟子慈雨尊者,陶然峰主,在修仙界有“药王”之称,于医道和丹道都是权威专家。
三弟子飞光尊者,这位尊者原本应该执掌剑修一脉的。但她因为参悟了杀戮道,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有三百六十日都在四处找人干架,所以剑道传承目前由宗主代为掌管。这位尊者战力非凡,据说其最近的战绩是在天魔海屠尽数千邪修和一只魔蛟,还给宗门寄了不少特产回来。
四弟子司灵尊者,与上古神兽毕方结契,借其灵火铸炼神器,手艺巧夺天工,是修仙界鼎鼎有名的炼器大宗师。
还有老五,纯一尊者,惊才绝艳的法修,也是在她师父谢酌不干活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辛苦撑起归藏宗符箓、咒法、阵法三脉传承的牛马长老,绝世卷王。
——以上五位,都是谢酌最亲近的师兄师姐。
而谢酌就是那个老六。
他是最后加入这个大家庭的。因为年龄小,几乎受到了所有人的照顾。
据说,掌门几乎就是把谢酌当亲弟弟养。督促有之,勉励有之,时不时的嫌弃也有,但就是狠不下心去整治他。
这都是传言,荀妙菱也不知道真假。但她确实听林修白说过:
“东宸道君门下的几位师伯师叔关系真的很好。当初,我有意修习剑道,但师父并不擅剑,教我时多有犹豫。后来是飞光师叔听闻我师父的烦恼,于是把我拎去了无忧峰,亲自给我做了剑道启蒙。没几年,飞光师叔离开蓬莱洲去北境历练,又是掌门师伯接手了我,教我用剑。”
https:///yanqing/10_b/bjzm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刹那间就被水流拍了出去。
荀妙菱“咚”地一声落入湖中,被湖底的暗流裹挟着,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滚筒洗衣机。
她呛了一口水,眼前混乱的泡沫和水流骤然模糊起来。于是她干脆闭上眼不再挣扎,任由水流将她推远。过了一会儿,水流明显平缓下来。等到肺里的空气逐渐稀薄的时候,她抬头仰望,果然已经能够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瞥见外界斑驳的光影,于是开始蹬腿向上游去。
重新呼吸到空气的那一刻,她简直如获新生。
荀妙菱无比艰难地从水潭中心一点点朝岸边游去,小胳膊小腿不断扑腾着,像只滑稽的鸭子。
刚爬上岸,她跪倒在石滩上,抱着双臂浑身发抖。
……差点被一个瀑布给玩死!
要不是荀妙菱两世都生在水乡,从小熟知水性,搞不好就真的栽在这个瀑布底下。
什么狠人能在这儿打坐?
玄冰瀑布的挑战理所当然的失败了。
好在阵谱的学习还算顺利。
所谓阵之一道,就是利用特定符文引导法则和能量来构建空间结构的艺术,可用于攻击、治疗、传送、辅助修炼等多种用途。学阵法,除了学符文外,就是不断加深对各种能量的理解与利用。
说它死板,从阵纹描绘到阵枢排布,都必须一丝不苟,分毫不差,阵法才能运转起来。说它灵活,对于深谙此道者而言,阵法的运行千变万化,稍微改动一点或许就有倒转乾坤的效果。
荀妙菱似乎天生擅长此道。
连谢酌在教完她一些基础之后,在课堂上也以围观她动手为主,就在一些关键的时候稍加点拨。
据他所说,以荀妙菱的天资,一板一眼去教反倒太可惜了,自学才能发挥她的创造力——但她严重怀疑这又是师父偷懒的借口。
两月后。
瀑布之下,荀妙菱端坐于岩石之上。她身着一身素白短衫,面目白皙,仿佛与这冰瀑融为一体。
从远处望去,她似乎双眼轻合,面带安详,然而实际上她全身紧绷,咬紧牙关,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逃避。冰冷的水珠击打在她身上,每一滴都如同重锤般沉重。瀑布的巨响震彻云霄,水花飞溅,雾气腾腾……她的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沉重而有力,伴随着灵气在体内经脉的流转,带来一阵阵的隐痛。
她控制灵气运转的时候必须强势、精准、持续不断。久而久之,在她眼里自己的身体仿佛变得“透明”了,全身的经脉变得清晰可见,对灵气的掌控力也更上一层楼。
荀妙菱还是去神霄宫听过两节课的,她知道自己现在这种状况叫做“内观道体”,是引气入体的修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用于掌控自己的身体信息。
内观法还能定神静心。道经上写着:“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则内观,以灭动心。”
在瀑布下打坐,越胡思乱想越容易被冲走。到后来荀妙菱都练成条件反射了,坐下就开始内观,收敛心神,反倒撑得久一些。
但她最终还是会被瀑布冲走。
即使意念不动,身体也是有极限的。
在玄冰瀑布待久了,她对冰凉刺骨的寒潭水习以为常,被瀑布冲走也不慌不恼,无比自然地浮上水面,累了就仰躺在水面上随波逐流,静静看天上的流云或是星空。
某天,林修白御剑路过寒潭,差点被吓得一跳——他远远就看见荀妙菱的身体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还以为这个新入门的小师妹淹死了。
好心的师兄把荀妙菱从水里捞出来,当场起了个炉子给她取暖。得知这两个月荀妙菱都在玄冰瀑下面打坐,林修白的眼皮狠狠跳了跳。
“荀师妹,寒潭水虽然有炼体功效,但你也不能泡太久。否则日积月累,寒毒入体,想彻底拔除是很麻烦的。”
林修白掏出药袋,递给荀妙菱一粒驱寒的药丸。荀妙菱却不敢接,她摇头说:“师父现在禁止我随便接触灵丹的。”
林修白点头,于是召出针囊:“那就由我来施针,帮你逼出寒气。”
荀妙菱看着那些明晃晃的银针,下意识往后缩了缩:“……不至于吧。”
“现在你身上积攒的寒毒不多,连续施针三日,很快就好了。”见她还是不愿意,林修白粲然一笑,道,“或者,你多往危月峰去几趟,那儿四处是内含精纯火灵的铸炉。你每天就蹲在炉边烤个几刻钟,以火毒攻寒毒。不过若是一个不小心,双毒齐发,那就只有我师父慈雨尊者能救你了。”
荀妙菱:“……我扎!我扎还不行吗!”
扎针的时候无事可做,林修白就给她上课。道经功法、百家杂学、仙间游记……杂七杂八的他都讲。长久听下来,她越发佩服林修白的眼界广阔和博闻强识。
“我跟你说的这些,也有好多是从藏经阁里知道的。”林修白谦逊道,“修行之途有时也会显得漫长枯燥。我闲暇之余会去藏经楼打发时间,看得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
藏经楼相当于归藏宗的公共图书馆,一部分书籍可以自由借阅,一部分被锁着,需要特定权限才能查阅——比如传功区,据说藏着万种功法,都是归藏宗的前辈们搜集记录下来的;还有一些记载着仙界秘闻的禁书区……总之,越有含金量的书籍越不能随便看。
谢酌听说荀妙菱想去藏经楼,觉得孩子一心向学也是好事,于是就把自己的长老令借给荀妙菱,让她自由借书。
“藏经楼里也有许多阵图,不过大多是无法复制的上古大阵或是已经被淘汰的旧阵。你若感兴趣可以去瞧瞧,知往鉴来嘛。”
荀妙菱:“……师父,你就这么把长老令给我,是不是不太好啊。”
谢酌:“师父信你心里有数。何况没有我的灵力附着,长老印也就是个死物,你也只能拿去看看书。”
荀妙菱:“……”
“师父。”她心情复杂地说道,“其实,您这个师父做的蛮称职的。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只是对于徒弟过于放养了吧。如果不是我对自己要求严格,换别人来学,那两本薄薄的阵谱怕是三五年都吃不透啊。”
谢酌:“……”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
傻徒儿啊,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本来就是别人三五年才能学完的功课呢?
荀妙菱日日修行,终于,从某天开始,她能在玄冰瀑下稳稳当当打一个时辰的坐了。
期间,她水到渠成地破境了两次,顺利升入炼气第四层。
这天,她从寒潭爬上岸,打算去陶然峰找林师兄扎针的时候,却见玉简光华闪动,是谢酌传来的消息:
“乖徒,你纯一师伯出关了,要在承天峰开办符箓讲学班。你也去报个名吧。”
第10章
承天峰的纯一尊者,本名支梁,也是谢酌的同门师兄之一。
来归藏宗几个月,荀妙菱也大致捋清了自家师父在归藏宗的人际关系。他能凭借自己的咸鱼姿态在仙门第一大宗独占一峰、享受长老级别的供奉,原因只有一个:他背景够硬。
已经飞升的东宸道君实在是个奇人。据说他聪明绝顶、无所不能,教出来的弟子也是个顶个的天才,在他飞升之后都接任了峰主之位。
大弟子玄明仙尊,就是如今的天榜第一,归藏宗门主。
二弟子慈雨尊者,陶然峰主,在修仙界有“药王”之称,于医道和丹道都是权威专家。
三弟子飞光尊者,这位尊者原本应该执掌剑修一脉的。但她因为参悟了杀戮道,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有三百六十日都在四处找人干架,所以剑道传承目前由宗主代为掌管。这位尊者战力非凡,据说其最近的战绩是在天魔海屠尽数千邪修和一只魔蛟,还给宗门寄了不少特产回来。
四弟子司灵尊者,与上古神兽毕方结契,借其灵火铸炼神器,手艺巧夺天工,是修仙界鼎鼎有名的炼器大宗师。
还有老五,纯一尊者,惊才绝艳的法修,也是在她师父谢酌不干活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辛苦撑起归藏宗符箓、咒法、阵法三脉传承的牛马长老,绝世卷王。
——以上五位,都是谢酌最亲近的师兄师姐。
而谢酌就是那个老六。
他是最后加入这个大家庭的。因为年龄小,几乎受到了所有人的照顾。
据说,掌门几乎就是把谢酌当亲弟弟养。督促有之,勉励有之,时不时的嫌弃也有,但就是狠不下心去整治他。
这都是传言,荀妙菱也不知道真假。但她确实听林修白说过:
“东宸道君门下的几位师伯师叔关系真的很好。当初,我有意修习剑道,但师父并不擅剑,教我时多有犹豫。后来是飞光师叔听闻我师父的烦恼,于是把我拎去了无忧峰,亲自给我做了剑道启蒙。没几年,飞光师叔离开蓬莱洲去北境历练,又是掌门师伯接手了我,教我用剑。”
https:///yanqing/10_b/bjzm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