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还说…说少爷出事了…”这下人有些犹豫,他不知道昨晚的事,因此觉得哪有随口就咒人家人的,但又看他言之凿凿,只得如实讲了,此时正缩着脖子等老爷发话。
  不料,老爷并没有生气,反而一连声地说:“快!快请进来!”他高声叫,因为太激动,呛得自己猛咳了几声,好不容易才顺过气来。
  沈府门口。
  崔冉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抱着胳膊等仆从进去通传。
  她原本以为要等久些,又或者因为说了这种“晦气”话被人赶走,那她再进沈府就要废些功夫,但是消息刚进去不久就有了动静。
  于是她跟着一路穿过游廊,绕过花园,来到了正厅。在那里,沈老爷、沈夫人还有温升竹正翘首以待。
  刚一见面,三人都有些惊讶。
  崔冉虽是个道士,却不如他们常在道观中见到的真人那样体面气派,反倒显得有些普通。她的头发用发带简单地束起来,穿着黑色的衣袍,手中提着一柄铜钱长剑,身上背着什么。鞋子、衣袖、领口都蹭着灰,一派风尘仆仆的模样,只有眼睛亮的惊人。
  沈老爷看着这张年轻俊俏、雌雄莫辨的脸,斟酌再三方才开口:“道长便是崔冉吧?”
  “正是,见过沈老爷沈夫人。”崔冉目光扫过,对着面前忧心忡忡的这对中年夫妇,还有一旁站着的青年行了礼,并将随身带着的度牒拿了出来。
  她的声音一出,大家才知道,原来是个坤道。
  度牒上将她的本籍、年龄、所属道观、师名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请坐,请坐。”沈老爷连忙迎她入座。
  旁边正巧有人端着茶水点心甜汤来,也盛了些给她。崔冉并不跟人客气,她能察觉到三人有些探究与怀疑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但她只是自顾自地端起碗来吃。这一路她跋山涉水、日夜兼程,好久没能舒服地坐下来吃碗热汤。
  她这样吃着,那三人也不生气,虽然神情焦急,几番想要说什么,但还是忍住了。
  待她吃完,沈老爷便将一直拿在手中的布条递给她,又把昨晚的事情详细说了。
  崔冉本想或许还要废一番口舌,见到沈天野留下的信息便明白为什么沈家人对她这么有耐心。既然如此,她也言简意赅:“沈天野还活着,气息蓬勃,应当是没受重伤,只是被困住了逃脱不得,”她先给沈家人吃颗定心丸,眼见他们明显松了口气,又继续道:“我本来应该直接去救人,只是我一人也找不到他,因此需要有人帮我。”
  闻言三人皆有些茫然,刚见到崔冉,还要再找其他人?
  第2章 银鹤
  崔冉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温升竹,摆摆手道:“用不着这么麻烦,他跟我一起去就行。”
  被点到的温升竹有些诧异,他不过一介普通书生,身无长物,如何能够帮她寻人?
  崔冉察觉到他的疑惑,边从怀中取出一卷地图展开边跟他们解释:“这是张能寻人的地图,是我师父传给我的宝物。使用方法是将与失踪之人相识的人的鲜血滴上去做引子,至于这个人提供鲜血的人,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年岁相仿、有亲缘关系、与要寻之人相处时日久。这三个条件满足的越多越好。”
  三人闻言齐刷刷看向地图。这张地图不知是什么材质,像皮又有点像粗布,上面用细笔勾勒出的山峦村镇都很传神,至于边缘已经被摩挲得不平整,看得出岁月的痕迹。
  “你们可以都来试试。”崔冉补充道。
  温升竹比沈天野小两岁,是他表弟,又因父母早逝自小和他一起长大,每一个条件都完美符合,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只是眼见为实,为了日后更顺利的合作,她并不嫌麻烦让三个人都试一试。
  温升竹也没有犹豫,率先道:“要取哪里的血?”
  崔冉示意他伸出手:“指尖血足够了。”
  温升竹便乖乖地把广袖向上卷了一折,露出一只白皙的手掌来。
  崔冉随手捻起桌上叉水果的小叉子在他指尖极快地戳了一下。温升竹还没感受到疼痛,就看到一滴血珠自指尖滴落,被崔冉接住,漂浮在她掌心。
  紧接着她反手并指,那血珠滴溜溜绕着她的手指游走一圈,随着她的动作化作一笔地图上的红线。
  红线从平城开始,犹如灵蛇窜出,直指西南,越过城镇又绕过两座山,直至一片荒郊才渐渐褪色。而后地图恢复如初,丝毫没有被血浸染过的痕迹。
  如此奇异的景象让三人都信服了大半,于是血迹刚干,沈夫人便着急地把手伸了过来,没等崔冉动手,她就用自己的金钗划破了手指,挤出血来。
  崔冉如法炮制,众人屏气凝神,在注视之下那红线行进到城边就停止,消失不见。
  果然如崔冉所说,待沈老爷也上前一试,结果也是如此。
  指引方向也不是巧合。
  只是温升竹依旧心存疑虑,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的蹊跷又处处巧合,沈天野的失踪、亲笔求救、沈临风拼死报信都可以是人为,是崔冉或者她身后之人围绕他家精心布置的一个局。
  这样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转了一瞬,又被他压下来。崔冉能够展示出如此神奇的技能,也可以用别的方法索取钱财,带走他是多此一举。因此他一口答应下来,“那我就与你同去。”
  沈老爷虽然心中紧绷的弦稍微松了些,但依旧担心两人性命,因此提出要多准备些人手护送他们。
  但被崔冉拒绝了,她挥挥手,重新背上铜钱长剑,道:“多带人反而妨碍我,不如早些启程。”
  温升竹也不纠结,匆匆回房收拾行装之后就与沈家夫妇告别。
  沈家夫妇纵有担忧不舍,可最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最后多塞给他俩两包银子,好叫他们做事方便些。
  出了门,崔冉就叫沈府的下人把她暂时租用的交通工具牵了上来,温升竹一看,是匹毛色暗淡、垂垂老矣的驴子。
  崔冉很自如地接过牵驴的绳子,叫温升竹:“你坐上来,我们快些去城门口。”
  温升竹哑然,他还没坐过驴子,更没坐过这样老的看起来要走不动的。于是他只好委婉道:“崔道长,我有不少钱,我们可以租辆马车。”
  他以为崔冉是太穷,只够在城中找个老驴,不够租车走一趟远路。
  他确实猜对了。
  崔冉才反应过来似的,她又将绳子递回去道:“不需要马车,麻烦你给我找匹马来,只要它送到城门口就行了。”
  至于钱,当然是温升竹掏。
  温升竹又补了一句:“要两匹。”
  他不能与崔冉同乘,否则第二天流言蜚语就要传遍平城。
  崔冉没反对,两匹她更自在。
  骑上了马,他们就直奔城门。刚走没多远,崔冉就勒住了马,温升竹以为出了什么意外,却发现她在马上冲路边卖糖葫芦小贩招手。
  崔冉笑眯眯地挑了一根又大又红的,热情地问他:“你吃不吃?”
  温升竹牵起礼貌的笑,拒绝了:“在下不爱吃酸果。”
  不仅不爱吃酸,他还讨厌黄糖化了流在手上黏糊糊的感觉。
  “哦。”崔冉应了一声,从口袋中抠出几枚铜板交给小贩,开始嘎吱嘎吱地咬糖葫芦。她爱吃甜食,酸味也喜欢,尤其是这糖葫芦,上午吃最好,时间长了糖就变软,没有那么好吃。
  走了一会儿,崔冉主动跟他说话:“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你哥也是这么叫的。”
  直呼姑娘名字,温升竹下意识产生了抗拒的情绪,同时他又忍不住道:“我哥哥似乎与你关系极好。”
  能直接叫对方名字,生死关头以性命相托。
  “那是自然,我们的关系是一般人比不上的。”崔冉点头。
  若不是她与沈天野没有血缘关系,还需要再多带一个人上路吗?
  她说话时语气这样自然熟稔,甚至说他们的关系远超一般人,温升竹不由得在心中猜测,或许崔冉是哥哥的心悦之人,两人已经定过终身了!
  他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再看崔冉时目光都不太一样。
  既然如此他趁热打铁接着问:“你跟我哥哥是怎么认识的?”
  “他外出走镖,手下人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惹到了山鬼,我从中斡旋,救他一命。”崔冉想了想,山鬼吃软不吃硬,她苦求好久,应当也是斡旋吧。
  “山鬼?”温升竹更加好奇,“山鬼是什么样的?”
  舅母常去万寿寺拜佛,为长明灯添香油钱,他跟着去过几次,见到的都是行人,不曾见过真有神佛降临人间。
  “很美,”崔冉道,“身上披着藤蔓和绿纱,离远看是一团绿云,绿云中点缀着茱萸,脸上总是带着哀愁,但是性格却很刚强,你若是觉得她好欺负,那你就惨了。”
  “沈天野的手下就是觉得她看起来柔弱,偷了她的东西才被追杀的。”她又补充道,山鬼很公平,轻易不会从深山中出来,除非有人先招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