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几日你进宫,我这颗心啊,总是放不下来。”贾母拉着黛玉到自己身旁坐下,仿佛以前那样,祖孙俩亲亲热热的说话,“玉儿这番进宫,可有不顺?”
  看着外祖母眼底的关切,若不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且她又先叫了紫鹃去盘问,只怕黛玉都又要被糊弄住了。
  可今时不同于往日了。
  黛玉心中虽然警惕,但口中却也如同往常那样,慢慢将自己进宫后的所见所闻,讲给贾母听。
  听见黛玉所讲,和紫鹃那丫头讲的大差不差,只是内容更丰富些,贾母这才彻底相信,紫鹃没有说谎。
  “可见咱们玉儿讨人喜欢。”贾母听黛玉讲完,又问,“你见了你元春姐姐,她可有说什么?”
  “娘娘问外祖母和舅母身体可好,问家里大家如何,又问家里有没有难处。”黛玉丝毫没有隐瞒,想来元春并不知道自己会进宫,骤然见了自己,大约因着往日里她不喜欢自己,一时半会儿倒也没说什么。
  不过嘛,黛玉还是相当体贴的主动向贾母说起元春在宫中的情形:“娘娘瞧着气色不错,一起吃饭时候,陛下还特意赏赐过来两道菜。”
  贾母一听,顿时放心不少:元春的孩子没能保住,这事儿家里头只有她和老二家的以及凤丫头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所以玉儿不清楚状况。如今陛下还特意赐菜,看来元春的圣眷并未减少。
  只要陛下还宠爱元春,那一切就都好办。
  但即便如此,贾母也还是没能知道为何突然间天子和皇后如此看重黛玉,见黛玉在自己面前还如以前一样乖巧,贾母就直接问了:“那,玉儿可觉得奇怪?为何陛下和皇后娘娘,突然召见。”
  看来,是外祖母很好奇,黛玉自然不会将父亲当初告诉自己的那些话告知贾母,更不会将自己的猜测告知祖母。
  黛玉摇了摇头,表情十分诚恳:“从长公主来,到皇后娘娘召见,玉儿心中着实好奇了一阵,但思来想去不得要领,原以为进了宫,皇后娘娘会说起一二,可哪知道皇后娘娘什么也没说。”
  说到这里,黛玉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那日在贤德妃娘娘那儿,玉儿本想问一问,可又怕不该问,万一问的不妥,反倒让贤德妃娘娘难做。玉儿也想问问老祖宗,可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贾母见黛玉不像是说谎的样子,反倒是先夸黛玉:“我的玉儿果然长大了,知道替贤德妃娘娘考虑。”
  而后才说:“这事儿,外祖母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看起来,皇后娘娘喜欢你,这是好事儿嘛。既然娘娘派了嬷嬷来教你学规矩,那就好好学,对你呀,总是有好处的。”
  “是,外祖母请放心。”黛玉点头。
  贾母接着又慢慢叮嘱了黛玉好些话,而后才说自己累了,先回去了。黛玉亲自送了贾母出来。
  “玉儿不必送了,回去歇着吧。”贾母今日过来,可谓相当满意,虽然她没有能搞明白天子皇后的动机,但见黛玉还是如同以前一样,心想,说到底,黛玉没有谁能依靠,她要是聪明,就知道该好好听自己的话。
  然而贾母不知道的是,宫里头的皇后娘娘,也是这个打算。
  皇后这会儿,直接叫来了三皇子,且提起三皇子的婚事来:“你二哥定了户部尚书的孙女儿,你四弟那边,淑妃想给他定下镇国将军家的外孙女儿,老三,跟母后说句实在话,你可有什么想法吗?”
  第7章 母子谈话细说婚姻
  三皇子萧霆钧,容貌集齐了他父亲母亲的优点,面庞棱角分明,剑眉斜飞,双眼锐利。
  听了皇后的话,萧霆钧未加思考就说:“儿子日日忙着读书,如今父皇又让儿子到吏部学习,倒是没有想过此事。”
  皇后倒是知道萧霆钧去吏部学习的事儿,听他这么说,皇后索性直言:“你二哥四弟,想来都是要迎娶高门贵女的,母后想说的是,钧儿你倒不如,韬光养晦一些,锋芒露的太早,未必是好事儿,你说呢?”
  这话完全说到萧霆钧心坎上了,他哪里会真没有考虑过,只是,首先不能选他生母娘家的亲戚,不然肯定会惹得皇后不高兴,毕竟皇后养了自己一场,何况,日后要仰仗皇后的地方,不少。
  此外,肯定也不能是皇后娘家的亲戚,虽然需要皇后的帮助,但萧霆钧并不想受制于人太深。
  思来想去,萧霆钧暂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人选。
  现如今皇后这么说,只怕是有什么想法,于是萧霆钧点头道:“母后说的是,那母后可有人选?”
  “你觉得,林如海家的姑娘,怎么样?”皇后直接抛出黛玉来。
  林如海家的姑娘?萧霆钧不由得想起前几日,在吏部的时候,听到几个官员的私下议论,就谈到了林如海,说他要是不死,只怕如今也在六部。又想起父皇也曾经好几次夸赞林如海。
  但林如海已经不在了,听闻那姑娘,住在荣国府。
  见萧霆钧没吭声,皇后继续说:“你别单单看着她父母双亡,又住在荣国府,母后替你打听过了,一则,荣国府待她不好,将来不必担心被荣国府牵连,二则,林如海身前有些至交好友,若是能借机走动,也未尝不会是助力。”
  萧霆钧的确有些担心荣国府,他很清楚父皇对四王八公的态度,甄家收拾完了,现如今四王八公只怕也逍遥不了多久了。
  如此看来,不会被牵连。
  ”这个姑娘母后见过了,觉得如何?”比起家世背景,萧霆钧也很在乎姑娘本人,要说一点儿也不管容貌,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虽不见得要貌若天仙,但肯定不能太丑。
  更重要的是人品,自己的妻子,若是太蠢了,可没有法子陪同自己走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
  “这姑娘,不仅仅容貌出色,言谈举止也是出类拔萃的,她头一回进宫,进退得体,谈吐不俗。”皇后上回就亲自问过黛玉,读了哪些书,又听顾嬷嬷说,黛玉房中的书本,只怕比很多男子的书还多。
  “且也不是立马就定下来,母后的意思是,先听听你的想法,若钧儿也觉得可行,那母后再次召了这姑娘进宫,到时候找机会让你见见,光明正大的说上几句话。”皇后想的很周到,“若是钧儿觉得好了,母后再去跟你父皇提说。”
  萧霆钧不得不佩服,皇后就是皇后,一番考虑实在周全。这么一看,比吴贵妃、徐淑妃等,果然高出不少。
  “全凭母后做主。”萧霆钧躬身,还郑重感谢了皇后一番。
  皇后知道,萧霆钧心思深沉,年少但有主见,这会儿他这么说,就表示他是真心愿意的。
  母子沟通顺畅,皇后很快安排了黛玉的第二次入宫。
  但皇后这一举动,引起了吴贵妃、徐淑妃甚至是周宸妃的关注。
  徐淑妃当晚就在天子耳边笑说:“臣妾记得皇后娘娘有个侄儿,跟林姑娘一般大,不知道娘娘是不是看中了林姑娘?”
  哪知天子直接一句:“皇后跟朕禀告过,朕念着林如海功高,让皇后照拂照拂,挑个宗室子弟。”
  这话一说,徐淑妃忖度了片刻后,趁机向天子说起四皇子萧霆锋的婚事来:“陛下,老四也老大不小了,该是时候给他定下来了。臣妾前些日子,见左老夫人进宫,带着她那小孙女,实在是秀外慧中的,臣妾是越看越喜欢。”
  徐淑妃的心思,天子早就是知道的:徐淑妃出身不高,娘家人不行,她看吴贵妃给儿子定了户部尚书的孙女儿,赶着要给自己儿子也选一个可以依仗的岳家。
  可天子不大愿意,镇国将军府上,老将军左清还健在,虽然已经赋闲在家,可军中多少旧部,且他大儿子,左戍,现如今在西北领兵,他二儿子左卫,如今在五城兵马司做都指挥使。
  若是左家成了某个皇子的岳家,那不只是皇子之间斗争,只怕自己这个皇帝,也得小心点儿了。
  “这事儿,朕心中自有主张,你就别瞎参合了。”皇帝一句话,徐淑妃不高兴了。
  徐淑妃是宠妃嘛,有时候自然就要恃宠而骄,当即表演了一次哭哭啼啼。
  哭哭啼啼本来没什么,皇帝有时候还挺喜欢女人这些小情小意的,但偏偏徐淑妃提到了吴贵妃和二皇子,说起二皇子定了户部尚书的孙女儿。
  当初皇帝本来也不是很乐意,但吏部有功天子要奖赏,加上吴贵妃当时温温柔柔,皇帝权衡下才点了头。
  偏这会儿徐淑妃简直是有样学样,也不想一想,老二读书做事,那比老四可厉害多了。
  于是天子生气了。
  生气的天子在皇后来提及老三的婚事的时候,也没给好脸色:“怎么?皇后给老三也挑中了哪家高门大户的姑娘?”
  皇后不愧是皇后,一听见天子的用词,‘高门大户’,‘也’,就知道,肯定徐淑妃或者周宸妃说过什么了。
  于是皇后故作失落状:“看来陛下心情不好,那还是算了,本来臣妾给钧儿挑的是小门小户的,看来陛下是看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