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你二舅母不喜欢你,将来要是我不在了,你二舅母肯定会磋磨你,所以我这才退让一步。”
  “都怪外祖母,我懂事的玉儿啊......”
  黛玉一听这些话,就知道不过是半真半假,不过这时候,她也没必要揭穿,反而也陪着哭了一场后,主动劝起贾母。
  “外祖母何必伤心,娘娘的确帮了玉儿嘛,玉儿如今能嫁给怡郡王,想来有娘娘的功劳。”
  黛玉当然知道,绝不会是元春的功劳。
  “如今东西找回来了,就是万幸,外祖母不必自责。只是鸳鸯这样的奴才,的确是留不得了。”
  黛玉很想知道,鸳鸯到底是听了谁的吩咐,敢把贾母库房的东西偷出去。但她不能问贾母,贾母也不会说实话。
  “外祖母别担心,如今长公主殿下很疼我,宫里皇后娘娘也照顾着,玉儿日后会过的很好的。”
  长公主的确是疼黛玉,黛玉想起长公主说的那些话。
  贾母听着黛玉这些话,果然不哭了,贾母觉得自己今日来的目的,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贾母叹了口气,拉着黛玉的手:“哎,都是你二舅母糊涂,当初我们一家子,可都不知,那打死人的不是薛家的奴仆,本就是宝钗她哥哥,要是知道,我们就不会让他们薛家住荣国府这么多年。”
  “如今成了这样,也是没法子的事情。玉儿如今真是长大了,什么都想的清楚明白。说到底,这府里,是你舅舅家,虽说玉儿你嫁去的是皇家,但真要是不开心了,还是能回来住住,与大家说说话的。”
  黛玉听了心底觉得好笑,迎春姐姐那样的尚且无法,自己要真被欺负了,荣国府只怕压根儿不会管。
  但面上,黛玉还是听话的点头。
  贾母见状,终于彻底放了心,其实她如今是真老了,否则就会在意,黛玉是怎么将所有玉器买回来?又哪里来的那么多银子?
  但贾母只惦记着自己那些心思,忽略了这样重要的信息。
  黛玉原本还准备了说辞,既然贾母不问,黛玉自然不会说。亲自送了贾母出去,黛玉回来后立刻叫来紫鹃雪雁。
  “我想,外祖母那边会狠狠处罚鸳鸯,紫鹃你留意着,若是真撵出去了,你让你哥哥想想法子。”黛玉想,鸳鸯这些年在贾府,知道的事儿不少,她要从鸳鸯那儿得到些消息。
  “姑娘放心,我下午就去跟我哥哥说。”自打黛玉被赐婚三皇子,荣国府下人对紫鹃那叫一个客气,紫鹃办事十分方便。
  “雪雁也留意一下近来府上其他丫头婆子们讨论些什么,我看,长公主来过的事情,外祖母想隐瞒,只怕是瞒不住的。”黛玉总预感着,似乎要发生什么事儿。
  不得不说,黛玉的预感相当准确。
  两日后,雪雁就跑来告诉黛玉:“听闻,东府那头的珍大爷,闹着要分宗!”
  分宗?!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黛玉有些不相信。
  “奴婢在四姑娘那儿,亲耳听见了,四姑娘的丫头们都很苦恼,若真是分了宗,岂不是四姑娘就要搬出园子了?肯定是要搬回去东府那边的。可四姑娘不喜欢那边,之前还跟那边大奶奶大吵一架。”雪雁跟着黛玉念书,知道分宗不是小事儿。
  很快,黛玉这边就搞清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起因就是,贾珍得知了长公主来了荣国府一趟,揭露了荣国府花了林家的银子不说,还把林姑娘的嫁妆都典当了。
  贾珍觉得,必须要采取行动了,于是第二日一早,贾珍带着尤氏,来了贾母上房。
  第42章 闹分宗贾珍存他心
  在从贾琏处得知荣国府花了林家银子后,贾珍就已经考虑过要不要分宗的事儿了。但如今荣国府才有娘娘,林姑娘也是荣国府养的,日后又是郡王妃,自己若是分了宗,那只怕是不能沾光了。
  但听闻长公主来了荣国府,还撂下了那些话,贾珍觉得这回必须要分宗了:荣国府那边,不仅仅花了林家的银子,还将人家林妹妹的嫁妆中的宝贝都拿出去典当了,而且这事儿,长公主和林姑娘都知道了。
  那么,很显然,林姑娘和荣国府肯定是生分了,甚至只怕是恨死了荣国府的。等着林姑娘做了郡王妃,说不定就要找荣国府算账。
  就算林姑娘念着一家人不追究,可长公主那些话,已经表明,要荣国府给林姑娘准备丰厚嫁妆。
  贾珍对荣国府的情况,可是相当了解,说到底就是没钱了。当年娘娘省亲,就让自己狠掏了一笔银子,如今,说不定又会打自己的主意。
  于是贾珍打算先下手为强,一大早带了妻子尤氏,到了贾母上房。
  听见丫头通传贾珍夫妻到了,贾母心底咯噔一下:往常就算要来请安,也只是尤氏,贾珍也来了,看来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不管如何,还是先将人请了进来。
  贾珍尤氏先请安问好后,贾珍决定开门见山:“老祖宗,今儿侄孙来,是有事儿向老祖宗禀告。”
  这么直接?贾母没吭声,看着贾珍。
  贾珍当即道:“老祖宗,侄孙打定了主意,要分宗。”
  晴天霹雳,贾母想过贾珍就算是知道了,也不过是闹一场不愿意出银子,但万没想到,贾珍竟然会提出分宗。
  好一会儿,贾母都没说出一个字,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盯着贾珍的双眼。
  贾珍却丝毫不惧怕贾母的目光,反而十分诚恳:“老太太也别怪侄孙胆小怕事,也别怪侄孙小气,只顾自己一家子。想当初,娘娘要省亲,我们府上的地,说划一块过来修建省亲别墅,我立刻就答应了,后来又说银子不凑手,我也一个字没说,直接给了十万银子。可侄孙万万想不大,就这样,家里竟然还敢挪用林妹妹家的银子,这事儿,侄孙委实是吓到了。”
  “如今,这事儿长公主殿下都知道了,还如此生气,当即就接走了林妹妹,这事儿只怕是难以善了了。”
  “侄孙是一家之主,必须要为宁国府上下几百口人命考虑,这要是真出了事,侄孙没办法向列祖列宗交代啊。”
  说到后头,贾珍竟然伏地哭了起来,尤氏也跟着哭起来。
  贾母的一颗心又冷又硬,好哇,果然是聪明的族长啊,这时候来跟自己说起列祖列宗了。
  “真要是分了宗,那才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外头谁人不知道,宁荣二府是一体?这还没到抄家杀头的地步呢。”贾母咬着牙,气的不行。
  贾珍当然不会退缩,继续说:“若是再这么不知分寸下去,两府只怕是一个也捞不着好了。”
  贾母听了这话,反倒是冷静下来分析一通:珍儿是怕长公主和宫里怪罪?同时,也不想出银子吧。
  于是贾母缓缓开口:“你害怕你林妹妹不满意?这你大可放心,你林妹妹不是爱计较的。至于长公主说的那些,你也可以放心,你林妹妹出嫁,我自然有好东西,不必你们东府出一个子。”
  这意思,看来贾母有了对策?但贾珍还是不打算松口,因为他想分宗,其实还有一些小心思:林妹妹嫁给了怡郡王,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荣国府和怡郡王彻底绑在一起了?
  但怡郡王在几个皇子中,不像是能登大宝的人,前些日子,吴家找了贾珍,贾珍也觉得二皇子瑞郡王更好,首先是长子,其次,吴家和宋家势力够大。
  贾珍打算站队二皇子了,那么,自然要跟荣国府切割开来。
  但这些话,贾珍自然是不会告诉贾母的,不过既然贾母都这么说了,贾珍也不能一点儿都不识趣。
  贾珍换了口吻,一副考虑清楚的样子,在说话前还磕了几个头:“老太太,侄孙这一次,想的非常清楚了。如今府上和皇家,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兼着看着甄家、理国公府等被抄家,侄孙觉得,还是分宗更好,保住一房,日后另一房有难,才能伸出援手,不是吗?”
  这话,倒是有些说动了贾母:如今,贤德妃的孩子没了,荣国府又出了玉儿这个皇子妃,宁国府那边素来没规矩,要是被宁国府牵连,反倒是不好了。
  不得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贾母贾珍二人,互相看不上对方府邸的人。
  贾珍觉得,贾赦这个堂伯父,成天饮酒作乐养小妾,没出息。贾政这个堂叔叔,迂腐不堪,做官多年毫无长进。也就贾琏当初有几分机灵,宝玉不过是个宠坏了的孩子,贾环更不堪。
  贾母则觉得,贾珍一向无法无天的,万一惹出什么麻烦,说不定还真连累了娘娘和府里。
  但贾母不打算这么容易松口,既然贾珍要分宗,那让他出些资,也是应该的,于是贾母说:“珍哥儿,你先起来,让你媳妇也起来,你说的,倒是很有几分呢道理。”
  听见贾母这么说,贾珍以为贾母这是同意了,正想开口,又听见贾母说。
  “只是,你林妹妹到底要做郡王妃了,宁国府还是该有些表示,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