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贺太医再次把脉的结果跟之前也是一样的,怡郡王这次放心了不少,毕竟方才看着妻子一直不行,他当然就有些着急,难免就有几分担心贺太医万一把脉不够准呢。
  贺太医下去了,紫鹃那儿就送了一碗药来。
  这会儿没有外人,蚊帐自然就挂起来,黛玉接过汤药后,一勺勺的慢慢喝着,若不是知道那是药,萧霆钧都会怀疑妻子是在品尝什么甜汤了。
  “玉儿别抿着喝了,还是闭着眼灌下去,不然太苦了。”萧霆钧让紫鹃赶紧拿果脯来。
  “我是惯常喝药的,这药比起来已经不算苦了。”黛玉慢慢喝着,忽然想起来,自己好像都好久没有喝药了,于是拿眼看萧霆钧,“感觉长生像我的福星一样,遇见你之后,连药都喝的少了。”
  萧霆钧听了心里一阵发苦,他知道黛玉以前在荣国府过得不太好,却没想到竟然时常喝药。
  “那我争取,让玉儿以后都不喝药。”萧霆钧看着黛玉慢慢喝了药,及时递上果脯。
  黛玉以前其实不怎么吃这东西,但看着萧霆钧心疼的眼神,也就乖乖接过来含在嘴里。
  “我知道,玉儿近日伤心了,为着你的表妹,可你要想开些,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萧霆钧劝说起来。
  “道理我都懂,就总是心不由己。”黛玉明白的,探春选了这条路,就算不选这条路,也未必就能前途顺遂。可人的心往往不受自己控制。
  萧霆钧在床边坐下,顺势将黛玉揽入怀中,黛玉还担心过了病气给他,他却满不在乎:“我身体好着呢,玉儿别想那么多。最近的确是事情太多了,好在忙得差不多了,玉儿正好歇一歇了。”
  黛玉点头,她这会儿喝了药有些犯困,迷迷糊糊起来,也不知道萧霆钧到底说了些什么,没多久竟然又睡着了。
  萧霆钧这次就放心多了,知道黛玉是累着了,轻手轻脚将妻子放平躺好,一边给她盖好被子,出来轻声吩咐紫鹃等好生守着,他则转身去了书房。
  如今他户部兵部两头跑,要学习的事情很多。
  却没想到第二日一早,就有人来打扰。
  来的不是别人,还是瑞郡王妃宋慧兰。萧霆钧正问了黛玉情况,见黛玉神色好了不少,听见说瑞郡王妃来了,立刻沉下脸。
  “玉儿不必理她,我马上出门,正好向嫂子说几句话。”不用管瑞郡王妃这会儿来想做什么,但萧霆钧可不想黛玉劳神费心。
  “你的好意,那我就领了。”黛玉这会儿的确也不想出去应付,横竖自己病了。
  宋惠兰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等来的竟然是萧霆钧,而且,按理说萧霆钧不应该早就去上朝了吗?
  萧霆钧过来虽然客客气气的,但说话却是相当直接:“玉儿病了,所以不能来见二嫂,嫂子要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改日再来吧。”
  只是病了?宋惠兰是得了消息,听说怡郡王府请了太医,而且贺太医还被留了好久,不知道为何,她想着黛玉是不是怀孕了?
  要是黛玉真怀孕了,对他们瑞郡王府,可就更不利了。
  “太医说了,这五日玉儿都要静养,嫂子若是没什么大事儿,也请不要打扰。”萧霆钧冷着一张脸,说完这些话后,就说自己得去户部了,说了句抱歉后居然抬脚走了。
  宋惠兰整个人都惊呆了,顾嬷嬷上前赔礼:“还请王妃担待些,我们王妃病了,王爷心情不好。”
  宋惠兰虽然被萧霆钧这么几句话搞得不大开心,但一听黛玉真的只是病了不是怀孕,又高兴了不少,顾嬷嬷又是皇后派来的,她也不好得罪,也就起身告辞。
  甚至回去后,还特意送了不少名贵药材过来。
  黛玉便顺从了萧霆钧,好好歇息了五日。第六日也真的不能再歇息了,因为皇后娘娘的哥哥李肃,新任吏部尚书回京了。
  天子还特意吩咐,设宴款待李肃一家。
  第116章 天子宴客惹人嫉妒
  天子要宴请李肃一家,立马引来了后宫不少人的嫉妒。
  尤其是吴贵妃,李肃这个吏部尚书的位置,原本是自己父亲的。若不是这次东南打败了,父亲就不用主动辞官,不辞官那怎么轮得到李肃。
  偏偏天子要大张旗鼓,当着后宫不少人说:“皇后也这么些年没见过你哥哥嫂子了吧?趁着他们才回来,就在这宫内宴请一次。朕记得你哥哥家的小儿子,应该跟老六差不多大。”
  皇后当即眉开眼笑:“可不是,上一次见那孩子的时候,才五岁呢,一晃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帝后夫妻一番话,听得吴贵妃心里的不满如同泉涌。
  而皇帝又来了一句:“叫上老三夫妇作陪,还有老六,人少了吃饭没意思。”
  如果说六皇子是因为跟李家小儿子年岁相同才被叫上,叫上老三夫妇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陛下这会儿就这么看重老三?
  吴贵妃简直快气炸了。她却没有想一想,以前天子就是这么看重她的儿子,给过不少这样的机会。
  徐淑妃也不高兴,只不过她的不高兴跟吴贵妃有些差别,她更多是因为自家兄弟不给力而感到伤心,瞧瞧人家皇后的哥哥,再看看自己的哥哥,真的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这个家宴十分小型,李肃带着妻子刘氏加上小儿子李科先到凤仪宫拜见皇后,黛玉这时候就已经在凤仪宫作陪了。
  “走吧,咱们去华林苑,等会儿陛下带着老三和六皇子过来。”皇后见过哥哥嫂子和侄儿,说了几句家常话,不外乎是问问京中房子收拾好了没有、家里其他侄儿侄女们可健康等。
  李肃的大儿子李济,科举之后外放到了长汀做县令,属于福建的一个县。妻子和女儿都跟着去了。
  李肃的二女儿出嫁在苏州,其丈夫如今还在准备春闱。
  叙话后,皇后领着大家前往华林苑。如今初夏,正是花木繁茂之时,华林苑内更有流莺黄鹂时时飞过。
  天子带着两个儿子过来时候,皇后正问李科江南风貌,年仅十三岁的李科文思敏捷,在皇后面前大大方方。
  天子听见他一句: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顿时就赞叹起来:“小小年纪,就已文采斐然,小六你只怕差多了。”
  众人行礼,天子叫起后,将李科叫到面前来,问他要不要进宫当六皇子的伴读。
  李科坦然回话:“学生已经向云涛书院递过申请,明儿就要去参加书院考核了。”
  虽然他没有回答说不愿意,但意思却相当明显,他要去云涛书院读书。
  六皇子萧霆钰的几个伴读都是世家子弟,无论是读书还是弓马骑射都跟他水平差不多,这会儿突然有一个他的同龄人,无论是读书还是见过的世面都比他厉害,还当着帝后的面,拒绝了来给他当伴读。
  萧霆钰顿时有一种被人瞧不起了的感觉,没多想就直接来了一句:“你也不见得就考得上呀,云涛书院的考题,都很难的。”
  李科听见他这话后,目光才转到他身上,旋即微微一笑:“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行,但总该勉力一试。”
  李科觉得自己是不失礼节的微笑,但落入萧霆钰眼底,那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萧霆钰头脑一热:“父皇,我也要去云涛书院参加考试。”
  皇帝听了哈哈大笑:“哟,你倒是难得有志气一回,行啊,朕回头给书院的山长说一声,你也去试试,要是能考进去,你也去云涛书院念书好了。”
  天子这话一说,皇后在旁赶紧劝道:“书院在郊外呢,小六还小,真要是去可不是折腾?冷了热了也没人照顾着。”
  “那你侄儿也这么大,去了就不会冷了热了?”天子欣赏的看着李科,“何况,小六考得上考不上还是个问题呢。”
  被父皇也看扁了,萧霆钰嘟着嘴不高兴。
  萧霆钧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六弟念书还是很用功的,肯定能考上。”
  听见三哥这话,萧霆钰开心了几分,想着还是三哥好。
  而黛玉就不由得多想了几分,贾兰也要去云涛书院,怎么偏偏都去了云涛书院呢?
  回到王府后,黛玉就把贾兰要去云涛书院的事儿向萧霆钧提了。
  “你说的贾兰,我倒是有印象,那一次我临时去荣国府,那孩子来接待,年纪虽然小,但沉稳聪慧,与寻常我见过的世家子弟很是不同。”萧霆钧记得,那时候贾兰明明年纪小得多,却比贾宝玉更沉稳。
  “他年幼丧父,府上老太太太太全都偏宠他二叔,他在府里不大受重视的。”黛玉将贾兰的情形告知萧霆钧,“我猜测,他应该能考进云涛书院的。”
  “能考进去就是好事儿呀,这云涛书院,原本就是皇爷爷在世时候,为了提拔寒门士子专门设立的,这儿以前没有高门世家的子弟,一来他们大多考不进去,二来他们能去国子监,贾兰能想到去那里读书,就很不错。”萧霆钧虽然不喜荣国府,但这孩子还小,将来如何不好说,若是个明辨是非的,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