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此一时彼一时嘛,如今就算儿媳忍让,二嫂和四弟妹也会觉得,儿媳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那就干脆直接点,也没得让人觉得儿媳好欺负嘛。”黛玉在皇后面前,倒是显露出几分小孩子心性来,“何况,今儿是二嫂主动挑衅。”
  “陛下赏赐你们二人那些东西,你二嫂心底肯定是不痛快的。”皇后叫住他们,还是想提醒他们的,“尤其是那玉如意,当初吴贵妃讨要过,徐淑妃也喜欢,陛下都没给,你们二人心底有个数就是了。”
  黛玉点头后,反倒是看了一眼萧霆钧:“母后放心,只要来年东南顺利,一切都好说。”
  萧霆钧明白黛玉的意思:父皇想着明年再战,只要东南赢下来,那的确是一切都好说的。
  “压力看来都在我这儿了。”萧霆钧玩笑一句,然后正经告诉皇后,“母后放心,儿臣心底有数。”
  “前朝政务当然是你费心思,本宫想问问,这次年后宴客,你们怎么打算?总不可能还称病嘛。”皇后打趣一句,之前新年宴客,黛玉就称病。
  黛玉忙笑道:“让母后操心了,原本正要跟母后讲,儿媳和长生商议过了,还是定在年初八宴客,至于客人名单,儿媳拟了个单子,请母后帮忙过目。”
  说着从衣袖里掏出一份请客名单来,皇后接过来,人真不算多,所以看的很快,看完后先问:“怎么?荣国府那边,你都不请吗?”
  “儿媳初十那日会宴请一下在画堂春绣的诰命夫人和帮忙的人,到时候邀请了表姐表妹她们了。”黛玉打算单独请画堂春绣的人,因为都是妇人,还多是寡居,就单独安排更好。迎春惜春湘云宝琴,都在那时候来就是了。
  “这倒是可以,但本宫觉得吧,你那两个舅舅,还是请了比较好。毕竟郡主是荣国府出来的,是你二舅舅的亲姑娘。如今你大舅舅横竖也没有实差,你二舅舅又只是个翰林侍读学士,也是不要紧的。不请,反倒是贻人口实。”皇后提了自己的建议,“至于荣国府的其他人,老太太你还是可以下个帖子,但我估计她不会来。”
  黛玉略一思索,觉得皇后娘娘这样更为周全,忙应了。
  “其余客人,都是你和老三的亲戚,本宫看没问题。”皇后还挺满意黛玉的安排,“只是如此一来,只怕朝臣们都会担心,老三和你都是难以接近之人了。”
  “这有什么,真心为国之人,不会在意这些的。”萧霆钧觉得这样挺好,他们并也没有邀请皇后的哥哥,新任吏部尚书李肃大人,如此一来,其他大臣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这个新年,几个皇子们宴客也是朝臣们关注的重点——瑞郡王虽然去了礼部不大受重用了,但宋家吴家两头势力还是不小,瑞郡王妃那儿还有个县主呢,到底也是天子唯一的孙女儿。
  因此年初三,瑞郡王府宴客,规模还是不小。不过也比之前收敛了几分。
  怡郡王府就不说了,炙手可热。但想去怡郡王府做客,可不容易,朝臣们经过这大半年已经琢磨出来门道了——怡郡王府不请你,你就算再怎么费心思,也不顶用,不少人在多次碰壁之后,也就歇了心思。
  至于理郡王府,情形似乎就有些微妙了,理郡王妃病了,不见客。理郡王本人倒是张罗着还请了客。就在年初五。
  天子在宫内,消息却是灵通的很,他看着理郡王府这般,自然是不高兴的,但想着年节之下,也就忍了忍没说什么。
  京中众人见怡郡王府只请了王爷和王妃的亲戚,不少人也都感叹,果然这对夫妻够谨慎。只是又见初十那日,怡郡王府居然再次宴客,不少人家又赶紧打听起来。
  结果一打听吧,得知竟然是请了画堂春绣的那些人,有的人家不免就皱眉:“怡郡王府还真是不忌讳,那些都是个寡妇,多少不吉利啊。”
  但也有人家夸赞:“怡郡王府做得很好啊,这些人的夫君为国捐躯了,如今又是给她们个贴补家用的法子,还宴请她们,可见王爷王妃心善。”
  宫里头天子知道了,倒是对皇后说:“老三夫妇倒是周到,你这边让内务府送点儿东西去,朕不好亲自去,大过年的,让这些夫人们高兴高兴。”
  皇后一听心下当然高兴了:玉儿她们这一举动,果然合了天子的意。于是当即叫了内务府来:“之前四川进贡来的橙子、山东来的苹果、直隶送来的大枣,本宫瞧着都很好,各挑一筐送到怡郡王府去。”
  到皇后处听候差遣的当然不是内务府总管,而是广储司的单公公,此人从一个小太监一路做到广储司的领头太监,自然很有本事。
  单公公一听,心下咂摸出来几分味道:皇后娘娘口中的这些进贡水果,之前赏赐各个王府的时候,三个王府也不过是一个王府一筐,如今单单又要给怡郡王府,看来果然怡郡王圣眷正浓啊。毕竟皇后娘娘吩咐的时候,陛下可就在旁边呢。说到底,还是陛下的意思。
  于是单公公回去后,命人装好,自己亲自带了人去怡郡王府送东西。难得有个机会在怡郡王和王妃面前露个脸,就算是大雪天的,他也觉得值得。
  怡郡王府自然是客客气气接待了他,单公公和几个送东西来的小太监都被请到茶房用茶,赵秉信给他们都送上了红包。
  单公公当即笑呵呵向赵秉信说:“老弟日后,前途只怕不可限量啊。”
  “借老哥哥吉言了。”赵秉信是萧霆钧身边最受重用的,怡郡王越好,他当然就越好了。
  二人心照不宣。
  内里做客的夫人和姑娘们,见了宫里送来的东西,自然十分高兴。
  而宝琴,还给了黛玉两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第128章 千丝万缕赏雪赏梅
  宝琴告诉黛玉的第一个消息,其实黛玉已经听紫鹃说过了。
  “我那好堂姐,让莺儿做了宝玉的姨娘。”宝琴低声说给黛玉听,见黛玉的神色,猜测黛玉已经知道了,然后又多说了两句,“王妃还记得莺儿有个干娘?”
  黛玉当然记得,老叶妈,茗烟他娘,因为黑猫事件被逐出荣国府了。
  “听我哥哥说,老叶妈一家如今倒是有些资产,在京郊买了房子,如今还开起来了一家小面馆子。”宝琴告诉黛玉,“我哥哥还去过一次,客人还不算少呢。”
  这倒是有几分本事啊,黛玉觉得只要不碍着自己就无妨,不过还是略放在了心上。
  而宝琴说的另一件事,就让黛玉不仅意外,而且还得细细记在心上,同时还要去打听一番才行。
  “桂花夏家,如今攀上了新的关系,跟宫里头的一位充仪娘娘的娘家,往来上了。”如今因为薛蝌也经商,京城里也有些人脉,这种消息比黛玉这边还要灵通些呢。毕竟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商人间的消息,郡王府未必有。
  充仪娘娘?黛玉立马想到了郭充仪,原因无他,最近这一位得宠嘛。
  “是姓郭吗?”黛玉不太确定。
  “应该是,我听我哥说,那位充仪娘娘本来是尚服局的,其兄长在太仆寺,是典厩署的署丞。”宝琴将知道的的消息都告知黛玉。
  太仆寺的典厩署的署丞,那就是个从八品,掌饲马牛、给养杂畜。
  太仆寺这个地方,说重要也重要,毕竟是负责马政和畜牧的中央机构,但比起来呢,也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充仪的哥哥是典厩署,所谓的典厩署,掌管诸牧监上缴的杂畜给纳之事,以便提供给朝廷相关部门及为皇宫服务,以满足这些部门畜产品所需。
  听宝琴这么一说,黛玉已经确定就是郭充仪了。
  “夏家倒是会走关系,竟然还能搭上这条线。”黛玉有些感慨,夏金桂这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但也得承认,她和她母亲还真有几分本事,不然家业早被霍霍光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夏家有钱没势,郭家虽不是什么有大势力的人,但总归是个官,又有个娘娘在宫里,还没钱。”宝琴倒是看的透。
  黛玉轻轻点头:“谢过琴妹妹告知我这些消息了。”
  “王妃不必如此客气,如今我可是押宝在王妃这儿,所以当然要替王妃留心了。”宝琴说的是大实话,她自己做了选择,那就要好好努力。
  不选择谈什么感情,反倒是点出来利益联盟,黛玉不由得一笑,宝琴的确很聪明啊。
  宝琴过去跟湘云讨论起家里的水仙花,紫鹃则进来请示黛玉摆饭。黛玉这儿招待众人用了晚饭后,还亲自派了人将她们送回去。
  送走了客人们,黛玉行至案前提笔,将几件看似无关的事情一一记录。
  “这是写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呢?”萧霆钧进来,今儿宴客没他什么事儿,反倒是六皇子萧霆钰不请自来,他倒是陪着六弟学习了大半天。
  “内宅琐碎,我怕我记不得,索性写下来。”黛玉停笔后,问萧霆钧,“郭充仪,你可有印象?”
  萧霆钧摇头:“大概听母后提了一句,但我也没放在心上。”那是他老爹的后宫,还是个新册封不久的,他没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