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本朝女子虽然多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培养,但也有人家会乐意自家姑娘学骑马武术,长公主年轻时候,马术与射箭本领都是一等一的。
  宋惠兰听后更觉得,一切都是黛玉的阴谋。
  “那日左姑娘说想来画堂春绣看看,明儿你可得闲?”黛玉顺口问。
  宋惠兰顿时有一种,阴谋变阳谋,哦,不,怡郡王妃拉拢人,这么明目张胆吗?
  “不知道,弟妹可欢迎我也去看看?”宋惠兰笑着问了一句。
  第133章 黛玉还击惠兰气闷
  听见宋慧兰提出也想去画堂春绣看一看,黛玉便有些为难的看着宋慧兰。
  宋慧兰看着黛玉为难,还很得意:你想拉拢左江秋,我偏要跟你作对。然而等着黛玉说出话来,宋慧兰的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
  “二嫂,我当然欢迎你去了,只是,你也知道的,这来画堂春绣的,多是东南一战后的诰命夫人们,对于这场战,她们心中对主帅是有怨言的。”黛玉故意一脸为难,“我记得当初二嫂子去探望九祖母,都被骂了一通。我有些担心,要是二嫂来画堂春绣,再闹出不痛快的事来。”
  黛玉口中的九祖母,就是顺老王妃,也是天子的九婶。因为孙子在东南战死,老王妃气的当场晕倒,后来宋慧兰去探病,就被狠狠骂了一顿。
  宋慧兰哪里听不懂黛玉的意思:东南战败,瑞郡王有责任,虽然天子没有惩罚,可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今画堂春绣的诰命夫人们,心中对瑞郡王和瑞郡王妃自然也是有着不满的。
  宋慧兰看着黛玉那一脸替自己考虑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脑子一热想也没多想就反击:“三弟妹如今真是了不得了,伶牙俐齿极了。哦,是了,三弟如今就在兵部,这东南要是在有事儿,万一又打败了,三弟和三弟妹,就不怕下场更惨?”
  这话说的太失水准了,就连一旁的左江秋都忍不住想:原以为二嫂子是个聪明的,户部尚书宋家在一干文臣当中算得上有些年头且家风一直不错的人家了,可如今悉心培养出来的长房长孙女,说话实在是太没有脑子了。
  黛玉倒是没吭声,偏偏长公主过来了:“你们几个说什么呢?很热闹的样子。”
  宋慧兰还在窝火,看着长公主心里就更郁闷:也不知道为何,自己处处讨好,长公主这个大姑姑对自己一直平平,怡郡王妃什么都不做,好像长公主对她就格外的好了。
  她一晃神没来得及抢先开口,就听见小郡主高馨在一旁,声音稚嫩:“二表婶说三表婶伶牙俐齿,二表婶还说,东南还要打败仗。”
  长公主的表情立马沉下去了,她一双犀利的眼睛牢牢盯着宋慧兰。在那探究又充满了压迫感的目光中,宋慧兰只觉得脊背发凉,赶紧替自己辩解:“姑姑,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说,如今三弟在兵部,可要好好计划,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儿。”
  长公主哦了一声,盯了宋慧兰一会儿之后,收回了目光,而是看着高馨:“你小小年纪,大人的事儿不许插嘴。你二表婶可是皇子妃,也是郡王妃,断然不会说还要打败仗这种话的。今日之事,自己回去抄写一遍《内训》。”
  高馨听了祖母的话很是不高兴,明明二表婶就是这么说的嘛,可她也知道,祖母是家里最权威的人,虽然平日里宠她,但一旦祖母说了要罚,那就乖乖领罚。
  高馨本就被黛玉牵着,这会儿有些不安小手都微微用力,黛玉牵着高馨向长公主道:“方才馨儿还说向左姑娘学骑马呢。”
  长公主闻言点头一笑:“这倒是像我,我比她还小的时候,就跟皇考要小马驹了。回头呀,我去跟你舅公说,咱们去御马场挑一匹温顺点儿的小马。”
  高馨见祖母笑了,知道祖母没有真的生气,这才放心起来,赶紧说:“那我要一匹白色的小马。”
  “为什么一定是白色呢?”左江秋很好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高馨童声朗朗,念的是李白的《白马篇》,“所以我就要白马。”
  长公主听后摇头笑道:“你这学诗,学了个徒有其表了。回头看看,有白色小马就给你挑白色。”
  “不仅仅骑马,还有打马球,我看书上写,大唐女子都爱玩,我们也可以。”高馨看过一幅画,画的就是唐朝妇人们打马球的情形。
  “好哇,我也喜欢玩,可惜总是凑不够人。”左家是武将世家,左江秋打小学习骑射,而且还曾经有幸跟随大伯娘一家去了西北呆过两年,那边民风更是开放许多。
  “好呀好呀,等我学会了,就要跟五表婶一起打马球。”高馨更是高兴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爱玩,如今老了,玩不动了。”长公主想起当年的情形,倒是冲着黛玉道,“你这方面就比不过你娘在的时候了,你外祖父疼她,她也是打小学骑马的。”
  黛玉很是意外,她记忆里面,母亲都是斯斯文文的模样,很难想象母亲骑马是什么样子。不过想一想,母亲出生在国公府很鼎盛的时候,那时候外祖父是先皇倚重的武将,学骑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这有什么,表婶跟我一起学不就是了。”高馨拉着黛玉的手晃了晃,“我们还能作伴。”
  “那行呀,我们可就说定了。”黛玉心中是羡慕像长公主这样能文能武的女子的,不过,她对学骑马反倒是不太有信心——要是她也像高馨这么大,当然没问题。
  “那左姑娘,可就有两个头疼的徒弟了。”长公主向左江秋说了一句玩笑话。
  宋慧兰在一旁听了个全程,心下越来越憋闷:方才长公主虽然没有说自己的不是,还罚了高馨小郡主,可宋慧兰很清楚,自己这一次明显的让长公主不高兴了,还得罪了这个小郡主。
  细细一想,还是自己太沉不住气了,怡郡王妃说那些话,摆明了就是要刺激自己,自己却还真的上了套。
  可后悔也没什么用了,这会儿她们的对话,简直像是故意说给自己听得一般,就连还未嫁给老五的左江秋,都更受长公主的青睐。
  宋慧兰看着怡郡王妃眉眼含笑,忽然想起来一个人。
  薛宝钗。
  那位宝二奶奶每次提起怡郡王妃的口吻,又是嫉妒又是怨恨的,如今宝二奶奶赶着跟自己交好,那得好好想一想,从薛宝钗处,看看还能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宋慧兰恍惚的时候,听着左江秋在一旁道:“家里有锤丸,不会骑马也可以玩,可以请你们一起玩。”
  是了,长公主府不是自己家,做什么都不方便。
  宋慧兰一个想法已然成形,回去后立刻派人去给荣国府的宝二奶奶下了个帖子。
  第134章 宝钗痛悔接受邀请
  收到帖子的宝二奶奶,最近又痛又悔——当初贾母让她给宝玉房里放个人,宝钗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带过来的莺儿是最好的选择,这丫头一家子卖身契都在自己手里,不用担心会背叛自己。
  可现如今的情形,莺儿倒是没有背叛自己,但却让宝钗狠狠吃味:宝玉和莺儿的相处,才更像是一家人。
  自打自己嫁给宝玉后,二人形同陌路,原本探春在出嫁前对着宝玉说的那些重话,宝钗还以为能点醒宝玉,可似乎毫无作用。
  一开始决定将莺儿给宝玉做姨娘,宝钗还担心宝玉不乐意。可没想到的是,半个月都不到,宝玉的眼里好像就只有一个莺儿了。出门让莺儿准备衣裳鞋袜,回家有什么事儿也是找莺儿,基本上晚上也是歇在莺儿房中。
  当初宝钗为了展现自己是个贤妻良母温柔大度,将自己和宝玉小套院内的一处名为“萱草堂”的屋子给了她们。一孔月洞门将萱草堂和原本的院子隔成内外两进,类似于院子里再有一个小院子。
  虽然萱草堂只有十来步径深,但有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所以才取名萱草堂。
  宝钗却没有料到,自己的温柔大度形象,换来的是宝玉和莺儿如胶似漆。倒春寒的时候宝钗忍不住好奇,故意找了个借口去了一趟萱草堂。
  因为是倒春寒有些冷,窗台上和地砖上全部结了青霜,宝钗一进去却先看到的是那小花圃里头,竟然开着几枝迎春花,黄色的小花平日里四毫不起眼,可这会儿见着却感受到一种活泼,是大院子没有的劲儿。
  “奴婢可不会画画,不过奴婢会画花样子,宝二爷想要什么花样子?”宝钗不让人通传,听见屋内传来的声音,很显然是莺儿的。
  “我看你画的松鼠就很好,你要做什么呢?我可以帮你。”这很显然,是宝玉的声音。
  “奴婢给二爷做一双鞋子,不用二爷帮忙。我看二爷用剩下的浆糊,奴婢能用吗?”莺儿说。
  “当然可以,你用浆糊做什么?”宝玉不懂。
  “糊鞋靠子。”莺儿坐在那儿。
  宝钗透过窗户纸,看到的是两个挨得很近的影子。明明是没什么内容的对话,但宝钗从里头听出了感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