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看来还真是,困了就有人递来枕头啊。
  “要是引导引导,兴许薛家都想把夏家的铺子占为己有了。”宝琴的哥哥上月回来告诉宝琴,说两家的铺子现在闹得不可开交,“我那死了的堂兄在的时候,可是耀武扬威,抢占过别人铺子的。如今宝二奶奶倒是谨慎很多,但对着夏金桂,她们母女就有些控制不住脾气了。”
  这倒是,当初薛家就是被夏金桂胁迫了才答应和离的,还不得不给了夏金桂一万两银子呢。薛家母女心底的那口气,只怕是出不得。
  “琴妹妹这么想看她们的笑话呀。”黛玉笑着说了一句。
  宝琴毫不避讳的告诉黛玉:“自打宝二奶奶跟瑞郡王妃搭上线,我哥哥生意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我们都很清楚,她是借机报复。既然如此,当然能给她点儿颜色瞧瞧,就最好了。”
  “这是当然,我也不怕告诉你,当初小郡主马场出事儿,就是宝二奶奶建议瑞郡王妃搞的鬼,只不过,原本是针对我的。”黛玉见宝琴直接,也就将自己这边的事儿告诉宝琴,“但如此一来,就需要夏家出面,但夏家那个,你也是知道的,是个不要脸面的,这样一把剑,肯定是双刃的。”
  黛玉的意思,宝琴自然也懂,要用夏金桂母女这把剑,一定要谨慎小心,否则伤人伤己。
  “王妃不必担心,我哥哥那边,巧的是和夏家也有些生意往来的,她们家最信任的掌柜的,孙家明,跟我哥哥交情不错的。”宝琴见黛玉这边不反对,也就多了几分信心:要是仅仅是自己家和夏家,那肯定是很麻烦的,但多了怡君王府,就算怡君王府不用出面,那也不一样了。
  “那这事儿就拜托你们了。”黛玉索性也告诉宝琴更多一些,“要的就是,薛家抢占他人铺子,到时候,闹大一些,直接去顺天府尹处报官,之后的事情,你们就不必操心了。”
  宝琴是个聪明人,一听明白这里头定然有深意,但她并不追问,因为她很清楚,怡君王妃若是觉得需要她知道的事儿,自然是要告诉她的,没有告诉她的,她就不必要知道。
  有的时候,知道太多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儿。
  “那,我就回去跟我哥哥商议一番,到时候行动,自然要跟王妃提前说一声。”宝琴起身要告辞。
  “琴妹妹既然来了,就一起吃顿便饭吧。”黛玉笑着留了宝琴吃午饭。
  不只是要留宝琴吃饭,紫鹃哥哥那头,估计也有消息送来,黛玉的想法是,信息要互通有无,才方便做事儿。
  果然,紫鹃带来了消息,不过不是她哥哥送过来的,而是她母亲那边的:宝二奶奶的母亲,这五日天天都去荣国府,母女二人不知道商议什么。
  “看来,我那大伯母更是沉不住气呢。”宝琴笑道,吃了饭陪着黛玉说了会儿话,这才起身告辞。
  宝琴也是个很有行动力的,五日后就给黛玉传了消息来,七日之后,京城就发生了一件让不少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喜欢谈论的事儿:两家香料铺子为了抢生意,简直快打起来了。
  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那夏家铺子的女主人,不顾脸面的在铺子门口泼妇骂街。
  最让人们谈论热烈的,是那女子骂的那些话。
  “呸,我看你们当初就不是成心同意我和离的,如今瞧着我的香料铺子赚钱了,就眼红眼热的,专门使了下流的手段,抢我的生意。”
  “我知道你们薛家,堂堂皇商之家不差钱,哪里是看重我的香料铺子,就是想报复我,我一个弱女子,能怎么办?”
  “活该你们没儿子,你们儿子强抢民女,陛下圣明,将他砍了头。你们还做这些事情,就不怕断子绝孙呢。”
  .......
  如此一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们,自然是将薛家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全都翻出来了。
  包括薛蟠打死人,后来被砍了头,薛家女儿嫁入了荣国府等等,甚至还有当初薛家抢人家商铺的事儿。
  这些事儿,又被有心人绘声绘色的,传回了薛姨妈的耳朵里。薛姨妈可就不如女儿薛宝钗沉得住气,她一听就气的脸红脖子粗的,当即叫人去堵住夏金桂的嘴。
  薛姨妈派出去的婆子们,凶神恶煞的上前,夏金桂早有准备,当即大喊大叫起来,将一个受害者表演的那叫一个生动形象。
  更有夏家早就派了人去顺天府尹处递上状纸,因这事儿最近热度很高,顺天府尹处又得了大理寺那边的指点,这会儿赶紧就接了状纸,当即派了衙役去查看状况。
  当街将薛家派来的婆子们抓了个现行,如此一来,人证物证似乎都齐全了。
  薛家虽然还没有强占夏家的铺子,但这行动就已经很有可疑了。
  衙役们将夏金桂和薛家派来的婆子,以及几个主要的伙计,全都抓到了顺天府衙门。
  察觉到事情不对劲的薛家伙计,赶紧跑回去给薛姨妈报信。
  ”顺天府尹,那没事儿,我去荣国府问问。”薛姨妈丝毫没当回事儿,如今女儿可是交好瑞郡王妃,何况,还有自己的哥哥王子腾呢。
  第160章 后知后觉为时已晚
  薛姨妈到了荣国府直接去见女儿,如今自己的女儿可是荣国府的管家人,丫头婆子们对着薛姨妈那叫一个热情。
  然而宝钗在听见母亲的话之后,顿时就感觉到事情的不妙了:“妈,你说什么?怎么还有顺天府尹的事儿?”
  薛姨妈还不以为然呢:“夏家那个贱人不自量力嘛,以为去报官就有用,也不想想,我们家是什么人家.......”
  “妈,不行,快,快......”说到一半,薛宝钗就发现,只怕是晚了,“你说,顺天府尹已经将人抓走了?”
  薛姨妈看着女儿着急的脸色,这才意识到不太对劲:“是的,这事儿应该也没关系吧?不然派人去顺天府尹那儿,打听打听?”
  宝钗心道不好,一面赶紧叫文杏去请贾蔷来。
  等着贾蔷来了,宝钗赶紧拜托他去顺天府尹打听打听你情况,并拿出一张银票:“蔷哥儿,这事儿要快,去看看府尹大人什么个态度。”
  贾蔷如今帮着宝钗做事儿,得了不少好处的,这会儿又拿着银票,立马就动身:“二婶子不必担心,府尹大人只怕会顾忌一下,到底也是国公府,又有王子腾大人呢。”
  宝钗心底不这么认为:若是府尹大人真的觉得这事儿不要紧,不敢得罪国公府或者舅舅那边,就不该直接拿人,可现在都把人抓过去了,指不定想的是什么呢。
  但愿这个府尹大人只想要贪一笔银子,到时候拿钱搞定就行了。
  贾蔷一去就发现了事情不对劲: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花了点儿碎银子找了衙门的差役,对方倒是兴兴头头的跑去替他打听,但一会儿后,对方来告诉他,他们府尹大人忙着呢,不能见他。
  对方不见,贾蔷也没法子,但还是向几个差役打听了打听,但他们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们大人让抓人,别的事儿一概没说,如今那些抓来的人,包括夏家的那个女人,也都分开关了起来。
  只得回来告诉宝钗,他这这一趟什么都没有打听到。
  宝钗一听,就知道事情只怕是棘手了。
  宝钗思索了一阵:“那行,你先回去歇着,这事儿我再想想法子。”
  而后宝钗叫丫头去请贾环来,如今到底贾环也是有官身的,只怕他出面,比贾蔷作用大些。
  自打宝钗帮助他谋得了一个官职,贾环对宝钗不说是言听计从吧,那也是相当乐意替宝钗跑跑腿的,见是薛家铺子的事儿,贾环更是当即表示,立刻就去拜访府尹大人。
  宝钗将贾蔷退回来的银票,又给了贾环。
  贾环看着这面额的银票,内心窃喜:看来二嫂子真的很有钱,不愧是皇商薛家的人。
  贾环拿着银票去了顺天府,报上了名讳后给了那衙役碎银子,衙役笑呵呵的赶紧替他去传话。
  当今的顺天府尹,韩天栋,一听是内务府的官员,又是贾府的人,想了想倒是见了贾环:他倒不是因为贾环的身份,反倒是觉得,自己要是一直不见,只怕荣国府就一直不罢休,总是有人来也很麻烦。
  韩天栋是年初才被提拔上来做顺天府尹的,他和大理寺卿的彭家有些渊源,所以早就得了指点:前头几任顺天府尹都贪赃枉法,不少又跟那些旧日贵族之家牵连颇深,当今陛下最恨这些人了,若是能借此查出些什么来,尤其是能动摇昔日四王八公之家,那就更好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韩天栋想要做出成绩来,自然早就将近二十年来的案子,全都查阅过一遍。
  其中当年张有善大人时候的一桩案子,引起了韩天栋的注意:一对父子,相继因为莫须有的罪名,一个被处决,一个畏罪自尽。
  顺藤摸瓜,韩天栋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张家在和安村,有良田上百亩。这可是距离京城很近的地方,能有良田的人可不多。